望中挣扎,或者陷入了疯狂和暴力。
文明的火种,似乎即将熄灭。
终于,在耗尽了最后一丝资源,集结了所有还幸存的精锐力量后,秦听澜准备启动这个最终的、同归于尽般的计划。
他们将这艘承载着最后希望(或者说,最后疯狂)的飞行器命名为“方舟”——并非为了拯救肉体,而是为了承载意识的火种。
“方舟”的外形像一枚巨大的、流线型的金属梭,表面覆盖着能够吸收和散逸能量的特殊涂层。
它的动力系统,是一种基于微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装置,足以支撑它穿越大气层的“虚空裂隙”。
驾驶舱内,空间极其狭小。
秦听澜和李伟,以及另外三名核心团队的成员,穿着简陋的、原型阶段的共生服,躺在固定的位置上。
他们的身体被各种传感器和导管连接着,大脑通过神经接口,与飞行器的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所有系统自检完毕。”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舱内响起。
“准备启动能量场模拟装置。”
秦听澜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异常平静。
“能量场模拟启动……参数校对中……与目标区域能量特征匹配度:78%……85%……92%……”技术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启动等离子体通道侦测……找到一条相对稳定的通道……正在计算最佳切入点……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他们知道,一旦启动,就没有回头路。
他们将冲向地狱的边缘,尝试一场史无前例的豪赌。
“七……六……五……”窗外的天空,是末日般的暗红色。
远处传来火山喷发的轰鸣和海啸的咆哮。
“四……三……二……”秦听澜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童年时的星空,大学实验室里的灯光,与同事们争论的场景,以及……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生命。
“一……发射!”
“方舟”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底部的推进器喷射出耀眼的蓝色火焰,推动着它冲破了地下掩体的最后屏障,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片燃烧的、狂怒的天空。
在冲入电离层,接触到那条神秘的等离子体通道的瞬间,“方舟”的能量场模拟装置全力运转。
舰体周围闪耀起奇异的光芒,仿佛与周围的混乱能量达成了某种暂时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