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重生1982》是作者“段云”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段云何晓丽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工程机械学的博士段云,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
主角:段云何晓丽 更新:2024-04-12 10:0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段云何晓丽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1982精品》,由网络作家“段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生1982》是作者“段云”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段云何晓丽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工程机械学的博士段云,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
段云晚上一如往常一样上班,但这次不等带班长黄海涛开口,崔林和雷子两个人就主动上前帮段云安装车床。
自从今天下午一起去矿区安装天线后,段云和这两人的关系就已经从以前的同事变成了现在的老板和手下职员的关系。
穷是一种原罪。
崔林和雷子的家境都不好,两人都是本厂的子弟,但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很多,只靠父母的那点工资顶多混个温饱,衣服都是几个兄弟姐妹来回替换着穿,父母两边的老人还要赡养,所以当真比段云家的经济条件还要差一些,毕竟段云家只有兄妹两人。
当初两人决定投奔段云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赚到钱,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的,索性也就当是找点事情做。
不过昨晚当两人跟着段云到矿区干活,亲眼看到客户对段云的这种天线赞不绝口的时候,对崔林和雷子内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尽管段云现在的摊子还没彻底铺开,生意也很有限,但谁做生意也都是万事开头难,另外段云的天线在本厂区也已经卖出了不少,这也让两人越发的看好段云未来的发展。
除此之外,安装天线这种活说实在的根本就没啥技术含量,只是来回到各个厂区跑腿比较麻烦,可安装一个天线就能挣到三块钱的安装费,这已经相当于他们平时三天的工资了,怎么算都是高的惊人的报酬,所以到了这一刻,两人已经开始打算长期跟着段云混了。
“段哥,你旁边指挥就行,不用你动手。”
“今晚我帮你看着机器。”
崔林和雷子对段云满是讨好之色。
当从段云这里赚钱要比工厂多的时候,孰轻孰重两人自然拎的清清楚楚,反正平时两人就算少干点活混日子,基本工资还是会一分不少的。
“注意点安全。”段云安顿了几句后,就哼着小曲到其他车间四处晃悠了。
昨天夜班的时候段云找到其他车间的几个老师傅做工件,段云估摸着今天就应该做的差不多了。
一口气又散出了大半包的凤凰香烟,段云回到车间的时候,手里多了小半袋子的各种工件齿轮毛坯。
但这些工件还不能马上用,他还需要用铣床精加工一下后,再到热处理车间处理一下。
段云将口袋里剩下的小半包香烟全都扔给了高磊后,高磊二话不说,将夜班打算加工的工料盒踢到了一边,打开段云带来的那袋子齿轮,非常利索的启动了机器。
这期间带班长黄海涛也来过高磊的工位一趟,仿佛全然没有看到他干私活一般,只是和段云亲热的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
到了早上临近下班的时候,段云已经处理完了所有的事情,估计明天晚上夜班,段云就可以对改装新车床进行初步的一些测试了。
早上八点,段云换上衣服正打算离开车间的时候,却看到车间门口走了好几个人。
其中一人正是书记赵东升,此时他正笑吟吟和旁边一个身材高大,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子边走边说着什么。
段云看到那个高大男子的时候目光顿时怔了一下,但很快凭借自己前身的记忆,段云认出此人正是红星齿轮厂的厂长秦刚!
另外跟在秦厂长旁边的另外一人则是厂里的总工程师程常林。
和一向待人和善,脸上经常带着笑容的的书记不同的是,厂长秦刚面相带着几分不怒自威,平时也几乎不苟言笑,厂子里的人对他都有几分敬畏,远不如书记这般好说话和平易近人。
段云看到这些领导在车间转悠,索性绕道从另一侧的车间大门离开了。
下班骑车回到出租屋后,段云把自行车交给曹东后,自己回家补觉去了。
利益分配合理对一个团队保持凝聚力和士气而言,是最为重要的。
现如今有了崔林和雷子加入后,段云缺人手的事情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分钱方面段云还是拎的清清楚楚。
光会干活赚不到多少钱,私有制的模式下,工人是吃不到肉的,也就能喝点肉汤。
段云始终是拿着利润的大头,曹东能说会道铺销售点赚中间利润,卖出一个天线少能赚十多块钱,李芸母亲光靠厂区的这些熟人,也能赚到不少,至于崔林和雷子,到外厂厂区上门安装一个天线能赚三块钱,虽然远远比不上段云和曹东,但也比他们在工厂的工资高的多。
所以在段云看来,他目前的这个薪酬分配方式至少在短期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将来如果摊子大了生意多了,人手越来越多,段云可以再做一些调整。
……
就在段云补觉的时候,到各个车间巡视回来的秦厂长立刻就间厂里的领导以及各科室的主管召集起来,到会议室开会。
偌大的会议室长桌很快就坐满了三四十号人。
来的都是红星齿轮厂的中高层领导以及技术销售等骨干成员。
但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坐的位置却似乎有些微妙。
厂长和书记坐在长桌的最中间的位置。
靠着厂长秦刚这边坐的,是厂里的总工程师程常林,再往旁边是各车间主任和技术科的人,李芸的父亲也坐在最靠里的位置上。
而在书记赵东升旁边坐着的,则是工会主席,各车间党支部书记,以及厂子里的几个技师劳模代表。
气氛略微有些沉闷,但看到人都到齐后,厂长秦刚对旁边的总工程常林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拿起麦克风说道:
“各位,现在会议开始……首先,大家先为秦厂长这次到部里成功拿下关于咱们厂子产品价格双轨制的批示文件鼓掌!”
程常林话声一落,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包括书记赵东升在内,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下面有请秦厂长为大家讲两句!”
程常林说完,就将手中的麦克风恭敬的放在了厂长秦刚的面前。
小说《重生1982》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就在段云布置自己的小工作室的时候,工厂机关楼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和三班倒的工人不一样,机关是正点上下班的。
骑着崭新的凤凰二八,车把上挂着黑色的文件包,程常林今天的情绪有些沮丧。
作为厂里的总工,虽然权利上比不上厂长书记,但也算是个重要的角色,平时在厂里任谁见到,都会对他点头哈腰打招呼,而且他和厂长私交很好,就算是书记赵东升,平时也要给他几分面子的。
但今天上午的会议则让他颜面尽失,程常林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栽在一个入厂只有一个月的青工手中,让他和秦厂长一起组织成立工厂技术组的计划彻底泡汤,而且还被扣上了工作不严谨的帽子。
虽然科室和厂里其他人表面上依旧对他恭恭敬敬,但程常林却总感觉这次会议后,所有人看向他的眼光中都多了一丝讥讽和幸灾乐祸。
或许只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但无论如何,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全厂各车间的中层干部和工人代表,他和秦刚被段云在会议中破局的事情很快就会传遍全厂,而且还被扣上了技术工作不严谨的帽子,这对于一向珍惜自己名声羽翼的秦刚而言,无疑对他的声望有不小的影响!
但程常林若是想报复段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段云刚入厂一个月,还找不到收拾他的由头,况且这小子明显和书记赵东升是穿一条裤子的,有赵东升罩着他,程常林对段云更是无可奈何。
心头的这股气一直憋到了下班,推门进家后,程常林把手里的文件包往床上一扔,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掏出香烟点燃后,猛的抽了一口。
相比工厂其他工人干部家庭,程常林的家境无疑非常优越的,自己57年毕业的大学生,动乱年代被当做臭老九曾经有过一段苦日子,而改革开放获得平反后,命运发生了直转急上的变化,现如今是技术七级总工程师级别的工资待遇,加上奖金一个月能有二百多块,老婆当年也是工厂的厂花,现在是齿轮厂文艺表演队的队长和宣传部的总干事,行政工资十八级,两人一个月的工资奖金加起来有三百多块,放眼全厂也算是顶尖的富裕家庭了,房子是六十平米的独门独户,而且也是全厂最早购买进口电视的家庭。
“爸,你今天怎么了?”
此时也刚刚和母亲一起下班开门进家的程清妍看到正坐在客厅中抽着香烟,面色阴沉的父亲后,惊讶的问道。
程清妍是程常林的独女,现在也在工厂技术科当绘图员,虽然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程清妍是靠着她当官父亲的关系才安排到机关上班的,但实际上程清妍是初中专生,初中毕业直接考上的中专,学习了四年才被进厂工作的,也是算凭本事和学历获得的干部编制。
“老程,你不舒服么?”看到程常林神色不对,妻子杨秀芳也一脸关切的问道。
“没啥事,我饿了,你做点饭吧。”程常林弹了弹烟灰,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那我现在就去炒菜。”杨秀芳说着,脱下外套挂上围裙后,对女儿使了个眼色,母女两人随即离开了客厅。
看到母亲走进厨房,程清妍则进入了自己的卧室中,将从工厂图书馆借来的工具书放在自己写字台上,感觉到屋里光线有点暗,又按下了台灯的电源。
家境优越,又是独女,所以程清妍有厂里同龄人羡慕的属于自己的房间,除了椅子写字台和单人床外,房间中还有一个木质的书柜,里面放着的,除了她当初上学时的各种课本资料书外,还有很多都是机械方面的书籍,其中几本还是英文版的。
似乎是继承了父亲工科生的基因,程清妍对如今这个年头青年人中兴起各种流行文化基本没什么兴趣,而对机械设计方面的东西却非常的感兴趣。
很小的时候,程清妍就喜欢看父亲用的那些印着各种图纸和设备照片的资料书,尽管她那个时候不可能看懂,但当年的那些书籍无疑对她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后来学习成绩优异的程清妍初中毕业考上了中专,并选择了她从小就很感兴趣的工程机械系的专业。
其实最初的时候,程清妍是想考重点高中和父亲一样上大学的,以她当时在学校的成绩也算是拔尖的,但家里则更希望他能报考中专。
之所以程清妍的父母会建议女儿上中专,也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就是中专生在如今这个年头依旧是非常‘吃香’的,毕业就有单位接收,而且是国家编制内的正式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定干)后,副科、正科、副处。。。是可逐级提拔的!
另外八十年代,中专毕业几年后,是可以直接考研的,这里说的不是直接“读研”,而是有能力去参与竞争,去参加“考试”,那时的中专生水平可见一斑,所以存在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简历里学历写的学校,实际是中专。
从这点上来说,这年头上中专虽然没有大学生那种天之骄子的光环,但从考试难度,毕业后的就业待遇上,并没有相差太多,而且中专毕业依旧是可以继续进修的。
其二就是“工龄”制度,这也是尖子生们更青睐中专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在当时这个年头,每多一年工龄,每个月工资都是多一些的,跟工资晋级也会挂钩,退休的待遇也不一样!这都是很现实的原因。
更何况如今程清妍的父亲是红星齿轮厂的总工,很多方面都能照顾的到,所以综合这几方面考虑,程清妍最终还是选择报考了中专。
即便是中专,也是分好几个等级的,最牛逼的中专学校是中央部属中专,名称如:铁道、民航等,只需要看名字,就知道这些中专毕业后都是可以进入国企中最顶尖的央企的,前途简直一片光明。
但想进入这顶尖中专难度极高,一个地级市地区才一两个招生指标,放到后世简直要超过清华北大的录取率,程清妍虽然也是尖子生,但绝对没有这种实力。
但她考入的省属中专也同样是实力的证明,今年毕业进入红星齿轮厂后,直接进入了技术科成为了一名绘图员,技术工资十四级,这已经相当于实习大学生的待遇了……
小说《重生1982》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