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完整作品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崇祯王承恩,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遵命!”沈飞调转马头,疾驰而去。......清晨,河间府。硕大的顺字旗和白色刘字将军旗在城墙上随风飘扬。李自成心腹大将,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坐在府衙大堂内闭目养神。昨夜探马传来消息,崇祯下令让太子南迁,他自己固守京城。刘芳亮不信,认为崇祯会混在南迁的车队中一起逃走!“报!”传......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05-27 04: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崇祯王承恩,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遵命!”沈飞调转马头,疾驰而去。......清晨,河间府。硕大的顺字旗和白色刘字将军旗在城墙上随风飘扬。李自成心腹大将,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坐在府衙大堂内闭目养神。昨夜探马传来消息,崇祯下令让太子南迁,他自己固守京城。刘芳亮不信,认为崇祯会混在南迁的车队中一起逃走!“报!”传......

《完整作品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彩片段


片刻后冯元飏点头:“我觉得此计可行。”

“我觉得没问题。”高文采没有任何犹豫。

刘文耀刚要发号施令,忽然觉得有些不妥。

皇上虽然将南迁之事全都托付给他,但这么大的事还是商量一下为好。

他带着冯元飏和高文采来到太子车驾旁,把计划简单叙述一遍。

车驾里沉默许久后才传出一道沙哑的声音:“此事全听左都督的。”

刘文耀不再犹豫,他对着高文采说道:“高千户,你带五百锦衣卫,五百厂卫,再带一千冯巡抚带来的人,立刻前往武清城外。”

“遵命!”沈飞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

清晨,河间府。

硕大的顺字旗和白色刘字将军旗在城墙上随风飘扬。

李自成心腹大将,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坐在府衙大堂内闭目养神。

昨夜探马传来消息,崇祯下令让太子南迁,他自己固守京城。

刘芳亮不信,认为崇祯会混在南迁的车队中一起逃走!

“报!”

传令兵从门外飞奔而进,单膝下跪。

“念。”刘芳亮头也不抬的说道。

“谷将军(指谷可成)让属下来报,果毅将军张能,果毅将军田虎纵兵劫掠,城中民怨沸腾。”传令兵硬着头皮说道。

这种在背后传人坏话的行为如果被张能和田虎知道,十条命都不够他丢的。若不是谷将军下令,他绝不会做这种事。

刘芳亮眉头皱了皱,问道:“抢的是平民还是富户财主?”

“刚开始只抢富户,抢着抢着局面就失控了。”

刘芳亮叹了口气,有些无奈。自北伐开始以来,皇上(指李自成)三令五申不能扰民。

他知道,皇上说的不能扰民是不能劫掠普通百姓。

城中的富户财主想抢便抢,想杀便杀。只有抢了他们的钱,才能补充军饷,购买粮草。

随着劫掠的次数增加,那些兵卒养成了习惯。

开始对普通百姓下手。

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这哪是义军?分明就是流贼!

“知道了,告诉谷将军,大顺军纪严明,必须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让他杀几个人立威,再有违背者,定斩不饶。”刘芳亮吩咐道。

“是!”

传令兵前脚刚走,另一个传令兵走了进来。

“大帅,北京密报。”

“哦?”刘芳亮睁开眼。

“念!”

“据查,昨夜戊时初,两千锦衣卫护送明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及一众朝臣勋贵,从左安门出发后一路往东,往通州方向行进。”

通州...

刘芳亮皱着眉,死死的盯着桌子上的地图。

通州与运河相连,明太子南逃的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是从通州南下,绕道山东,去往南直隶。

另一条是沿运河去往天津,乘船入海到达南京。

山东尚未攻陷,若想阻拦,必须在天津一带拦截!

如果崇祯带着太子一起南逃,他会毫不犹豫指挥大军星夜朝山东天津一带进发。

现实是崇祯独守北京,让太子南逃。

如此一来,他的大军便不能轻举妄动了!

皇帝的主要目标是北京和崇祯,明太子并非首选。

虽不是首要目标,难道就眼看着明太子南逃?

刘芳亮轻轻摇头。

他可以派出两三千轻骑袭击明军,最好的结果是俘虏明太子,如果不成也不会损失主力。

明太子南下无非两条路,无论哪条路,只要抓住他,便是大功一件。

“通知谷将军,张能和田虎,来衙门商议军政。”

“遵命!”

京城前门大街。

张贴告示的锦衣卫前脚刚走,告示四周就聚满了人。


崇祯坐在龙椅上,平静如水。


来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

李自成被唐通困在居庸关外,刘芳亮必定会前往支援。

等居庸关告破后,兵合一处进攻北京。

崇祯问:“李阁老,你们内阁怎么看?”

“内阁尚未商议。”

“那就都朕这现场商议。”

不多时,方岳贡,范景文和邱瑜也来到乾清宫。

方岳贡率先说道:“陛下,河间距京师不到四百里,以刘芳亮行军速度推测,只需五天即可到达京师城下。臣以为,应该想办法让他慢下来。这样既能给京师军民争取时间操练,又能让唐通在居庸关多守几日。”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方岳贡的理论没问题,但也仅仅是理论。

具体怎么做?谁去做?如何调动大军?又如何排兵布阵?

一句没提!

这就是文人误国的典型。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这和买房子装修一样,负责设计的不施工,施工的不设计。

装的一塌糊涂后,设计怪工人,工人骂设计。

受害者只有业主一人。

崇祯就是这个冤大头业主!

朝堂上动嘴的不动手,动手的没动嘴的会说。

一旦他按照文臣的想法来,武将和皇上就只有被坑的份。

万恶的封建王朝!

范景文知道此中道理,现在他兼着京营总督,思考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应该派出一支骑兵偷袭刘芳亮,无论成功与否都能拖延他的行军速度。若是侥幸能将他的粮草烧毁,刘芳亮部将不战自退。”

邱瑜拱手施礼:“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与内阁商量,应该去三大营找那些武官,听听他们的意见。”

李邦华见气氛有些冷,立刻说道:“陛下,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臣提议将三大营,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甚至勇卫营的将领都召集在一起商议。”

崇祯欣慰的点点头。

这些人终于能想到他前头去了,“准了,立刻将这些人全部召到乾清宫来。”

很快,一应人等全部到齐。

随着李邦华念出急报上的内容,这些武将纷纷皱起眉头。

范景文当着京营总督的差事,他顿时觉得脸上无光,于是说道:“五军营李副将,神机营张副将,神殊营王副将,你们都说说对策,此事没有对错之说,陛下也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而降罪。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都说两句”

京师三大营各有一名副将,从二品武官,往下是参将,三品武官。

三千营王副将一身的肥肉,目光扫视一周后向前挪到半步:“陛下,臣以为什么都不用做。他若进攻京师,我就在城上防守。他若进攻居庸关,我就领一支人马从后方偷袭他的辎重部队,辎重一丢,军心也就丢了。”

崇祯点点头,这个死胖子说的话有点道理,但不多。

对方完全可以把四万人分成两路,一路防备京师援军,一路进攻居庸关。

如果这样做,死胖子将束手无策。

等等...

神殊营大部分都是骑兵,什么样的马才能经受得住这种身材的压榨?

不等崇祯询问,五军营李副将朝王副将不懈的撇了撇嘴,“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坚壁清野!将京师百里之内的百姓全部迁到城中,一是可以补充兵源,二是让流贼无法获得补给,时间一长,断了粮草,流贼自退!”

崇祯眉毛一挑,仔细打量对方。

李副将身材魁梧,体型适中,眉宇间藏着淡淡的杀气。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账册上记载了自崇祯十五年到崇祯年十七年元月,陈演任户部尚书时,户部雇佣商号为九边大军运粮草,器械的所有记录。”


“总共有二十八家商号,其中陕西商号有三家,山西商号有十家,浙江商号有五家,山东商号三家,南直隶徽州商号四家,湖广商号三家。”

“据账册记载,每次运送时,其中一些商号会向陈演进献数量不等的银子。多则十数万,少则数千,总数加起来已达数百万之巨。”

“陈演收到银子后并不会独吞,而是将银子分成几份,送给朝中大臣。这些大臣多在吏部,兵部,工部和户部任职。”

“臣顺着这条线索,昨夜已将相关商号的人全部缉拿押在诏狱。并在这些商号里找到了被抢财物,经过连夜审讯,真凶已经招供。”

“真凶是谁?”李邦华忙问道。

“凶手有百余人,分属八家不同的商号。他们知道伪装成抢钱杀人的凶手,实际上是寻找这本账册和这些书信。”

八家商号?

晋党领袖党崇雅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等众人缓过神,李若琏高举手中的书信说道:“这些是陈演与朝中大臣往来的信件,还有陈演私通流贼和建奴的铁证。”

“这些商号就是陈演私通流贼的帮凶,他们想杀人灭证。”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他们对陈演贪污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前内阁首辅竟然私通流贼和建奴!

贪墨是一回事,私通流贼和建奴是另外一回事。

前者砍头抄家是上限,后者砍头抄家是下限!

“其中一封信是李闯贼手下大将刘宗敏,亲笔写给当朝户部左侍郎沈维炳的,不知为何落到了陈演手中!”李若琏举起一封信,递到李邦华手中。

李邦华脸色难看至极,虽然他知道沈维炳速来贪墨,但给朝廷办事却从来不马虎。

只要户部有钱,前线的军饷和粮饷就不会延误。

这也是他继续重用沈维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私通流贼!

李邦华颤抖着双手打开信纸,里面的内容跃然纸上。

看过之后李邦华咽了口唾沫,“海柯...李指挥使说的可是真事?”

沈维炳虽然非常震惊,但还是第一时间进行了否认:“陛下,李阁老,臣冤枉!”

“臣乃大明子民,食君禄解君忧。现在流贼将至,正是用人之际,账册上的内容全是胡编乱造,是流贼的反间计,万万不可相信。”

“求陛下查明真相,还臣清白!”

崇祯面无表情:“诸位怎么看?”

见东林党的沈维炳出事,七八个东林党人纷纷下跪说情。东林党之中属沈维炳官职最高,如果他出了事,东林党将无力与其他党派进行抗衡。

除了这十几个东林党人,其他朝臣站在原地默不作声。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他们巴不得东林党人出事,现在不火上浇油已经算是做善事了。

“臣以为此乃反间计也,目的是让我们君臣离心,陛下千万不要上当!”

众人回头,看到说话的人是户部督饷左侍郎党崇雅后纷纷一愣。

党崇雅是晋党,他怎么会帮着东林党说话?

片刻后,众人了然。

账册上有党崇雅的名字,此时帮沈维炳就是帮他自己。

党崇雅是晋党领袖,在他的带领下十几个大臣纷纷下跪,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党崇雅必须谨慎应对。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锦衣卫百户王世德躬抱拳拱手:“末将在!”


“你带五百锦衣卫与张容一起将此人拿下,他若逃跑你们不必追赶,即刻回援。”

“遵命。”

“汪学海。”

“在。”东厂太监王学海拨马出列。

“你带二百厂卫将那伙与步兵缠斗的流贼尽数斩杀。”

“遵命。”

张容带着王世德再一次发起冲锋,王学海带着二百人支援步兵,刘文耀则带着一百人打扫战场。

说是打扫战场其实就是补刀。

救治伤员,补刀敌人。

果毅将军张能见明军追来,立刻就跑。

就算明军不追他也会撤退,连日奔波人困马乏,早已是强弩之末。

再战斗下去必将全军覆没。

且此地属于明军势力范围,孤军深入已是大忌,决不能就留。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活捉明太子。

既然明太子朱慈烺不在这里,他们也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

随着张能的离开,战场上的流贼逐渐放弃了抵抗,纷纷扔下武器打算投降。

刘文耀来到一个投降的士兵面前,面无表情的问道:“此次前来你们何人带队?”

“是...是果毅将军张能。”

“哦,砍了!”刘文耀得到答案后一声令下,将所有流贼士兵全部斩首。

他们都是流贼死忠,放了也会想办法回到流贼队伍之中。

尤其是这些人手上沾满了明军的鲜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杀完俘虏后,刘文耀请点人数。

这一战伤亡惨重。

一千锦衣卫死二百八十四人,伤一百七十六人。

一千厂卫死了三百七十一人,伤八十九人。

伤亡最严重的是天津守军,他们一千人死了七百五十二人,剩下的几乎人人带伤。

看着死伤惨重的守军,天津巡抚冯元飏泪如雨下:“造孽啊,造孽!”

刘文耀在心中默算之后吩咐道:“锦衣卫东厂与我一起护送太子车驾前往直沽,天津守军伤亡惨重,返回驻地修整。”

“你们当中官职最高的是谁?”

一个浑身是血的人站起来看了看,开口说道:“末将任把总一职。”

刘文耀点点头,说道:“我给你留下两车银子,虽然不多却也能兑现我的承诺。你们即刻启程回到驻地,休养生息。回去后将人名册递给骆养性(锦衣卫前指挥使,现任天津总督一职),到了南京我向陛下请旨,论功请赏,并将战死将士的名字刻在忠烈祠内。”

浑身是血的把总眼睛瞬间湿润,他单膝下跪:“末将遵命。”

“启程!”

刘文耀带着一千多锦衣卫收拢队伍,重新启程。

在流贼的追杀之下,南迁队伍损失不轻。

朝臣、勋贵皆有伤亡,路上啼哭之声不绝于耳。

有几个勋贵看到刘文耀后破口大骂:“刘文耀,你不得好死!流贼追来时你不在后面阻挡,反而将我等抛在最后吸引流贼,到了南京饶不了你!”

刘文耀面带歉意:“宣城伯莫要生气,幸亏你们的金银挡路,否则流贼不会乱阵型,我们也无法取胜,到了之后我给诸位给论功请赏!”

“放屁!放你娘的屁!”宣城伯卫时春大怒,“流贼还未追来时你就带着锦衣卫、厂卫跑没影了,哪来的侥幸取胜?分明是他们杀够了!”

“还有,太子呢?你奉命保护太子安全,我可是亲眼看到你抛下太子的鹤驭逃跑的。”

提到太子,一行人终于找到攻击刘文耀的理由了。

此行的目的是护送太子,如果太子出了意外,他们完全有理由将刘文耀革职查办。



如果没有内阁首辅陪着,他万万不敢前来汇报。

现在他很庆幸当初站队时选择了李邦华。

崇祯来回走了两步,口中喃喃说道:“京师有坏人啊!”

李邦华,张忻和王庭梅认同的点了点头。

“先是刺杀朕,刺杀不成后又去刺杀朝廷命官。他们把这里当成什么了?刀下之俎吗?”

见崇祯怒气冲天,王庭梅磕头认罪:“陛下息怒,是臣失职让匪徒在京师作乱,臣回去后立刻全程搜捕,将匪徒捉拿归案。”

京师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出了任何问题他都有责任。虽然崇祯没有当面怪罪的意思,但话中的责备已经不言而喻。

崇祯摆手示意王庭梅起身,随后问道:“你们怎么看?”

李邦华皱着眉说道:“臣以为凶手并非图财,也不是仇杀。”

“哦?说说看。”崇祯表面上毫无波澜,内心却有些期待。

这个李邦华能力不错,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推演下去。

“陈演和光时亨两人家中虽然富裕,却并非大富之人,凶手为了钱财而灭对方满门有些不合情理。”

“其次,二人在朝中虽有立敌,却不是深仇大恨,没有灭门的动机。”

李邦华说完这些后看刑部左侍郎张忻。

刑部尚书徐石麟正月时去往浙西练兵,刑部事务由左侍郎张忻负责。

张忻拱手施礼:“陛下,臣已去现场查验。现场非常混乱,根据脚印猜测凶手数量众多。大部分人是被一刀毙命,少数人被弓弩射中哽嗓而亡。刀口平滑,箭矢精准,非一般匪徒所为。”

“根据尸体伤痕判断凶手兵器有两种,弓弩,短刀。”

说完后,张忻看向王庭梅。

王庭梅做最后的补充:“臣让差役门走访左邻右舍,昨夜狂风大作,没听到什么动静。所以臣判断凶手是一伙训练有素,战力彪悍的匪徒。”

崇祯有些不耐烦的挥手:“朕不想听这些,只想知道此案和行刺朕的案件有没有关联?你们什么时候能破案?”

“臣等不知...”李邦华很是无奈的说道。

昨夜巡捕营,锦衣卫,东厂都被调到皇城附近驻守,别说线索,就连凶案他们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没有线索怎么破案?

“废物!全都是废物!”崇祯愤怒的握拳,砸了下桌子,“人被杀了,家也被抢干净了,竟然没有任何线索,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咚的一声,吓得王庭梅和张忻立刻下跪求饶。

“朕不管有没有线索,限你们两日内破案子,破不了案子全都回家种地去!”

见冲着怒气不见,李邦华佝偻的身躯再次下跪:“陛下息怒。此事事发突然,又恰逢京师戒严,三大营,巡捕营,东厂,锦衣卫都去皇城附近驻守,城中空虚才让贼人有机可乘。”

“既然顺天府没有线索,为了京师安稳,百官安心,不如让锦衣卫接手此案。锦衣卫中能人辈出,定可以早日破案。”

“请陛下恩准!”李邦华不动神色的将案件推了出去。

这种事能推则推,实在推不出去再说。

破案是功劳,破不了案就是罪过。王庭梅是他的人,顺天府尹这么重要的职位决不能出差错。

崇祯没说话,看向张忻和王庭梅。

两人巴不得把这块烫手山芋扔出去:“臣附议。”

“臣也附议。”

崇祯皱着眉重重的哼了一声:“废物,都是废物。既然你们想把案子甩给锦衣卫,那就让他们办吧。”

“谢陛下。”三人心中同时松了口气。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方岳贡攥着拳头,狠狠的咬着牙齿。

百姓在流贼眼睛里已经不是人了,甚至猪狗不如。因为流贼不会用猪狗在前面当挡箭牌!

“流贼刘芳亮部已到达京师西南五十里处,预计明日抵达京师城下。”

“通州官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运抵京师,存放在离京的勋贵和朝臣家中,并派有重兵把守。漕运已全部停运,所有船舶离开通州停靠在天津码头。”

“勇卫营昨夜回京,除一人受伤外,并无其他损失,此次出征共斩杀流贼探马二十七人,俘获流贼两人,战马二十九匹。”

勇卫营的战报按理说会直接送到皇上手里,但是他们的粮饷和杀敌的奖励同京营一样归兵部办理。李邦华得知后为了振奋军心,选择念出来。

“左都督刘文耀及麾下一万三千兵马已到天津城外,预计三日后抵达京师。考虑到届时流贼已经围城,臣提议让刘文耀驻守天津,等待时机。”

“太子乘船入海,现已到达海州附近,诸事顺利。”

随着一封封塘报从李邦华的嘴里念出来,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虽然早就知道流贼会来,但真正来到时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畏惧。

流贼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京师。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京师,守得住吗?

守住了还好,若是守不住,结果会怎样?

抢钱?抢粮食?抢房子抢女人?

会杀人吗?

还是说...会被屠城?

崇祯面无表情,表现的很平静。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结局如何全看天意!

况且他是皇帝,是百官和京师的主心骨,不能表现出任何惊慌。

“李阁老,这些天招募了多少百姓?”

“回陛下,共招募百姓七万八千二百四十七人,均已配发武器。但盔甲不足,工部又忙于制作纸壳火药,只能暂时这样。”

崇祯皱着眉点了点头。

京师现在满打满算还有八十万人,募兵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已经够多了。

盔甲的事他也没办法,无论暗甲还是棉甲,制作都很繁琐,一时半会做不出多少来。

等等...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李阁老,范尚书,退朝后你们来一趟乾清宫,朕有事需要确认一下。”

“臣遵旨。”

“方尚书,迁徙了多少百姓?”

方岳贡出班拱手:“回陛下,京师方圆五十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入城内,五十里之外的地方...鞭长莫及。迁入城内的百姓少部分安置到百姓家闲置的房子里,大部分没有去处,露宿街头。”

崇祯点点头,没说什么。

没办法,不可能每个百姓都有地方住。好在已经到了三月中旬(农历),虽然还很寒冷,但没有二月时的那般冷。

京师的三月干旱无雨,露宿街头也能承受。

“好了,诸位回去后准备一下,明天与朕一起登上城楼,看看流贼到底长什么样子!”

“退--”王承恩的话刚说出一半便被打断了。

“陛下!”文臣里站出来一个人。

“臣弹劾定西伯唐通!”

崇祯愣了下,弹劾?

听到这两个字他眉毛一抖,起了杀心。

都什么时候了还搞弹劾那一套,这特么不是搞内讧吗!尤其重要的是,他要弹劾的人是在居庸关抵挡李自成十多万大军的唐通。

历史上的唐通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多尔衮,从这些表现看他必须死!

但不是现在,更不是这个时候。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三大营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听到发饷银后,之前的牢骚和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有了钱,他们便没了烦恼。

没钱的时候烦恼只有一个:饿!

有钱后虽然烦恼变多了,但可以用钱解决烦恼。

有钱可以买粮吃饭,养活一家老小;有钱可以买碳取暖,造就一个温暖的家。有钱可以买衣裹身,让家人温暖且体面。

饷银整整发了一夜,午夜时分崇祯便困得不行了,嘱咐一番后独自回到乾清宫倒头便睡。

这是他穿越的第一天。

过得很累,很充实。

幸运的事,他睡得也很香。

皇城外发饷的同时,李若琏也没闲着。

由于巡捕营,锦衣卫和东厂都被调走保护皇城,李若琏一路走来非常顺利。不但没遇到巡夜的兵丁,甚至连锦衣卫的影子都没看到。

他带着百余号死士先是来到前内阁首辅陈演家,借着月色翻墙而入。

见人就杀,逢人便砍,不到两刻钟便将整个府邸血洗。

留下三十人打扫战场,剩下七十多人来到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家。

杀红了眼的士兵们不用吩咐,直接翻墙杀了进去。

杀完人之后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财物,随后趁着夜色匆匆离开。

等有人发现异常时,他们早已没了踪影。

清晨,乾清宫。

乾清宫有东和西两个暖阁,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设有五间小暖阁,上层有四间小暖阁。

每个小暖阁内都有三张床,总共是二十七张床,皇帝睡觉时可以随意选择。

当皇帝选择了一张床睡觉后,负责伺候的太监会将其他床的幔帐也放下。这样外界的人就不知道皇帝睡在哪张床上,尽可能的避免了晚上被暗杀的问题。

正在东暖阁熟睡的崇祯被一阵很轻的呼声吵醒。

“皇爷...皇爷...内阁首辅,刑部左侍郎还有顺天巡抚急事求见。”

“皇爷,皇爷!”

崇祯不情愿的睁开眼,发现王承恩站在帷幔外不停地呼喊着。

他有些生气的问:“几时了?”

“回皇爷,卯时初。”

明代皇帝凌晨五点左右开始早朝,景阳钟响起的时候,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昨日杀了首辅,抓了勋贵,又安排太子南迁。为了让政令早日下达,崇祯昨日便吩咐今日不早朝,有事呈递内阁即可。

本想睡个好觉却被打扰,有些恼火也很正常。

“让他们去西暖阁候着,过来给朕更衣。”

“遵旨。”

在王承恩的帮助下,崇祯再次穿上了昨天遇刺时的罩甲。

他要穿给所有人看,让他们时刻想着天子遇刺之事。

来到西暖阁,内阁首辅李邦华,刑部左侍郎张忻,顺天府尹王庭梅跪倒施礼。

李邦华双眼通红,满脸憔悴的说道:“陛下,昨夜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前内阁首辅陈演家中遇袭,满门遭屠,家产被洗劫一空。”

崇祯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他满脸震惊的看着李邦华,问道:“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大明京师,天子脚下,竟然发生了灭门惨案,实在让人震惊。”

王庭梅脸色凝重。

京师每天都会死人,死于鼠疫是一回事,死于非命是另外一回事。被灭门的两户人家一户是前内阁首辅,一户是现任朝廷命官。

无论破案与否,他都有责任。

这件事如果被对手抓住把柄,轻则戴罪立功限期破案,重则丢官丢命。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暂时不用,朕还有更好的办法。”

将众人召回乾清宫后,崇祯眼前只剩下一个问题。

“范尚书,工匠临时告归的事朕会让锦衣卫查清楚,勿要担心。你管着工部和三大营,可以将手雷提前交给士兵们操练了。”

“臣遵旨。”

“汝等回去后各司其职,内阁要替朕管好朝堂。”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等四个阁臣离去,崇祯立刻吩咐:“李若琏,去将工部工匠告归的事查清楚。”

“王之心,朕要征用离京勋贵和朝臣们的府邸,你去将他们府上剩下的东西都搬到皇城来,掘地三尺看看有没有藏金子银子。”

承天门外。

勇卫营千总李左牵着马,站在队伍最前面。

“陛下,臣此行定不负皇恩!”

崇祯看着三百勇卫营士兵,心中满是遗憾。

现在大明能称精锐的只有两支队伍,一支是镇守辽东的关宁铁骑;另一支就是眼前的这些人,由腾骧四卫改编而来的勇卫营。

可惜啊!

勇卫营四将只剩黄得功一人,留守京师的人太少,而黄得功远水又解不了近渴!

哎!大明处处是遗憾,每次想起都是满地的叹息。

好在,他崇祯来了。

崇祯拍着李左的肩膀问道:“此行有什么打算?”

“袭扰敌军,让其缓行。”

“如何袭扰?”

李左不假思索的说道:“臣找一个偏僻的地方藏起来,等流贼大军一到,我们三百人用弓弩、鸟铳、火铳偷袭。就按陛下所说的,不求伤敌,只要能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就行。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臣和手下的弟兄们已经跑远了。”

“如此反复,应该能拖延他们一两日的时间。”

崇祯轻轻摇头...

为了能让王宝林顺利加入流贼,这个消息已经被当做筹z码传出去了。继续用这个打法,搞不好第一天就会全军覆没。

不过...有些话他不能说。尤其是王宝林,那是他的底牌。

想了想,说道:“李左你的战术不行!”

李左有些不服。

论读书的才华,他自认为没有与皇上比较的资格。

若论行军打仗,他觉得不比皇上差。

皇上虽然也读兵书,但在脑子里带兵和实际带兵是两码事。

说句难听的,皇上在带兵打仗方面还是个雏儿!跟他这样有实战经验的没法比!

见李左不服,崇祯淡淡笑道:“不信的话你我君臣二人就在这推演一番,现在你还是你,朕是刘芳亮。朕的大军日行五十里,骑兵在前步兵和辎重在后。”

李左点头,“臣第一日就按照刚才所说的办,陛下如何应对?”

“前提是你们没被探马发现!好,朕就让你们第一次偷袭得手。被偷袭后朕有了准备,第二次你该怎么做?”

李左有点心虚,他虽然带过兵,但是带兵出城打仗的次数也没多少。更多的是驻守皇城,保护皇上安全。

加上问话的是皇上,顿时有些语塞。

“不知...不知陛下有何准备?”

崇祯没有卖关子,笑眯眯的说道:“朕会在第二日提前准备好三支轻骑,分别布置在前军,中军和后军;一旦遇到偷袭,这些人会立刻投入战斗进行追击。”

李左想了想,说道:“臣还是按照之前的办法,但这次的战术是绕后,偷袭成功后向南逃。如果追击的人少,臣会尝试反杀追兵。如果追击的人数多,一样可以延缓大军行军速度。”

“你能跑得掉?”

“臣自认为可以!勇卫营的马都是上等马匹,善于长途奔袭,肯定能甩开敌军。”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沈维炳,党崇雅有私通流贼,贪墨之嫌,现交由锦衣卫查办,记住,不能用刑。”


本来还想提反对意见的大臣见状,纷纷噤声。

锦衣卫没了诏狱,屁都不是!

李若琏虽不情愿,也只能一脸无奈的跪地领旨。

“拟旨,废三饷,永不加赋,并免全国一年田赋。”

“最后一件事,京师有流贼和建奴的细作,即日起京师全城戒严,除贩运军需,粮草,蔬菜者,其余人等禁止出京。”

早朝结束后,李若琏跟着崇祯来到了乾清宫。

他面有难色的说道:“陛下,党崇雅和沈维炳都不是善茬,不用刑什么也问不出来。”

崇祯淡淡一笑:“谁说不让你用刑了?”

“可是……”李若琏搞不懂了。

皇上怎么能说出这种出尔反尔的话?

被自己知道了还好,如果被其他大臣知道了,他们会怎么看皇上?

那些读书人又会怎么看?

崇祯满不在乎的淡淡一笑,“他们阴险,朕就得比他们阴险一百倍才行!他们奸诈,朕也得比他们奸诈。”

“满朝文武嘴上说着仁义道德,私下里干的全是男盗女娼的事。他们管不住自己,却还想用仁义道德约束朕?”

“可笑!”

“你是朕信得过的人,面子上的事朕做,私底下的事你做,明白了吗?”

李若琏咽了口唾沫,震惊之余急忙说道:“臣明白了。”

“好,朕有逼供秘法,只需一张纸一桶水就能让他们乖乖招供。”

得到崇祯的传授后李若琏眼前一亮,谢恩后匆匆离去。

他要马上测试秘法的威力!

连日来各种政令的发布让各部官员无比忙碌,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办差,都得按部就班的工作。

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本和题本已临近傍晚,崇祯去往坤宁宫的路上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急忙问道:“王承恩,太子怎么样了?”

......

是夜,武清城外!

古代城池附近基本没有树,那些树要么被老百姓砍倒,要么被官府砍倒。

老百姓砍树为了烧火,官府砍树为了安全。

有树的地方就能藏兵,官府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率领两千人,驻扎在城西二十里的地方准备迎驾鹤驭(太子的车乘)。

这两千人由三伙不同的势力组成。

五百锦衣卫,五百东厂厂卫,还有一千冯元飏从天津带来的驻军。

锦衣卫的帐篷在中间,东厂在北侧,天津驻军在南侧。

中军帐内,三个人正在啃烤馒头喝热水。

这三人分别是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内廷司礼监太监张容和天津守备邓珲。

邓珲边吃边问:“高千户,太子快到了吧?”

“嗯,据探马回报,太子鹤驭距此不足十里,最慢两个时辰也到了。”

“那就好。”邓珲认认真真的将馒头吃完,拿起手中的大碗将里面的热水一饮而尽。

他擦了擦嘴继续问道:“高千户,我没别的意思啊,就是随便问问。你们锦衣卫吃这玩意吃得惯吗?”

看着手里的烤馒头,高文采不假思索,“邓守备何出此言?朝廷处处用钱,锦衣卫也是人,挣得和你们差不多,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邓珲讪讪地笑了,随后看向太监张容。

张容本是司礼监的太监,兼着东厂的差事,奉旨随太子去往南京。

东缉事厂名义上是临时机构,理论上皇帝可以差遣任何人提督东厂。东厂提督不是正式的官职,没有品级,它的人员都是内廷太监兼职。



由于有了养马的任务,他们的徭役和田赋便被朝廷免除了。

成化年间,随着赋役折银制度的开展,本质上是属于徭役的马政制度也开始通过各项途径向白银转化。

于是向朝廷交马的任务可以折算成银子进行缴纳。

马户不养马却有免徭役和田赋的特权,太仆寺便向这些人征收草料银。

空着的牧场租出去同样可以收银子。

久而久之,太仆寺的职位便成了肥缺。

王正治先是担任太仆寺卿,随后担任户部侍郎,在他家中仅仅搜出十五万两银子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王之心想了想说道,“觉得少的话,一会可以从朱纯臣身上找补!”

“两码事!”吴梦明提高半个声调警告道:“我观陛下今日与往常不同,莫要因为这点钱而失了宠信。”

“你不说,我不说,陛下怎么会知道?”

吴梦明被噎了一句,叹了口气转移话题:“下一个就轮到成国公府了,有什么打算?”

王之心阴笑道:“我等是陛下的刀,让杀谁就得杀谁,别说成国公,就是嘉定伯也不在话下。”

嘉定伯周奎是周皇后的父亲,崇祯的岳父。

吴梦明被王之心的话吓到了,他伸出食指放在嘴唇上做噤声状,“王提督要小心,言多必失啊!”

吴梦明并非真的关心王之心,他能坐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全靠王之心提携。

如果王之心获罪他也会受到牵连。

王之心根本没放在心上,他指挥厂卫们将财产一分为二,一部分登记造册交接给户部,另一部分搬到东厂秘密仓库等待分配。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成国公朱纯臣的府门前......

干净整洁的大街,高耸的院墙,气派的府门映入眼帘。

成国公府,定国公府,英国公府都在这一条街上。

王之心咬着牙,吩咐一声:“崽子们,硬骨头来了。这可是成国公的府邸,咱大明第十二代成国公,办好了没功劳,办不好全是苦劳。”

“知道该怎么办吗?”

“全听厂督的!”

“好!一会儿进去后只搜家,不抓人,尤其是女眷,绝对不能动!但凡有违抗命令的,杂家直接砍他的脑袋!”

“遵命!”太监们齐声回答。

王之心咽了口唾沫,迈步走上台阶。

正要拍打府门,被身后的马蹄声打断。扭头看去,两骑快马从同一个方向疾奔而来。

看来人的服饰可以分辨出一个是锦衣卫另一个是东厂厂卫。

他们分别来到王之心和吴梦明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话。

王之心和吴梦明同时变颜。

“陛下遇刺了?”王之心木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再说一遍!”吴梦明也以为自己听错了,让传信的锦衣卫又说了一遍。

天子遇刺?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天大的新闻。

不,是天大的丑闻!

如果皇帝有个三长两短,那些大臣和勋贵会把他们这帮负责皇帝安危的人活活碾死。

确定消息无误后王之心率先反应过来,他大喊道:“小的们,有人敢行刺陛下,随杂家前去抓捕刺客!”

“遵命。”

吴梦明抽出腰间的绣春刀举过头顶喊道:“锦衣卫!”

“在!”

“有贼人行刺陛下,据可靠消息,刺客就藏在定国公府上,你们立刻将那里死死围住,苍蝇都不能放走一只。”

“听到没有?”

“遵命。”

定国公府!

有死人?

勇卫营千总李左的手一抖,装着金锭的布袋悄无声息的掉到了地上。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