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肇春令阅读全集

肇春令阅读全集

扶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现代言情《肇春令》,是作者“扶妖”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温怀玉温庭瑞,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生出过让阿玉做我儿媳的心思,可后来,我觉得我儿配不上她,也就不敢多肖想了。昨日收到消息,我又欢喜又忧虑,一宿没睡着。阿玉她……当真愿意嫁给贺行?太后、皇上和侯爷呢?他们可同意这门亲事?”长公主闻言,眸色深了几许,不答反问:“你先回答我,贺行想娶阿玉么?”荣安王妃正了神色:“他求之不得。”长公主放下心来,又想起一事:“可我怎么听说,你先前去刑部侍郎府上......

主角:温怀玉温庭瑞   更新:2024-04-30 03: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怀玉温庭瑞的现代都市小说《肇春令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扶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代言情《肇春令》,是作者“扶妖”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温怀玉温庭瑞,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生出过让阿玉做我儿媳的心思,可后来,我觉得我儿配不上她,也就不敢多肖想了。昨日收到消息,我又欢喜又忧虑,一宿没睡着。阿玉她……当真愿意嫁给贺行?太后、皇上和侯爷呢?他们可同意这门亲事?”长公主闻言,眸色深了几许,不答反问:“你先回答我,贺行想娶阿玉么?”荣安王妃正了神色:“他求之不得。”长公主放下心来,又想起一事:“可我怎么听说,你先前去刑部侍郎府上......

《肇春令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拿错帖子?
长公主哭笑不得:“当然不是!”
荣安王妃眉头轻蹙:“你明知道,贺行已经被他父王养废了,只怕此生都难成大器。
我实在想不通,他究竟如何得了你和侯爷的青睐?”
青睐?
长公主笑容微滞。
她努力想了片刻,真诚道:“贺行长得好看,放眼京城,再无人比他更好看了。”
荣安王妃惊住。
她那一无是处的儿子,仅凭着容貌,就打败了一众名门世家的公子,得了别人挤破脑袋都求不到的亲事?
长公主绞尽脑汁,继续编道:“贺行除了相貌长得好,性格也挺讨人喜欢。
譬如……譬如……”
不行,她实在是编不下去了。
荣安王妃却笑出声:“编不出来,就不要强迫自己硬编了。贺行是我的儿子,我还不了解他么?”
长公主干笑。
荣安王妃笑完了,才正色道:“我与你一同长大,不想说违心话欺瞒你。
早年,我确实生出过让阿玉做我儿媳的心思,可后来,我觉得我儿配不上她,也就不敢多肖想了。
昨日收到消息,我又欢喜又忧虑,一宿没睡着。
阿玉她……当真愿意嫁给贺行?
太后、皇上和侯爷呢?他们可同意这门亲事?”
长公主闻言,眸色深了几许,不答反问:“你先回答我,贺行想娶阿玉么?”
荣安王妃正了神色:“他求之不得。”
长公主放下心来,又想起一事:“可我怎么听说,你先前去刑部侍郎府上提亲呢?”
“还是被你知晓了?”荣安王妃轻咳:“议亲帖,是王爷背着我派人送来的,事后我还与他争吵了一番。
左右没办法要回帖子,我便故意跟贺行透露消息,说要去刑部侍郎家为他提亲,你知道了必然不高兴,便会把帖子退给我。
刑部侍郎根本没有女儿,即便消息不慎传出去,也不会败坏了他家名声。
旁人只会以为,是贺行脑子有疾,胡说八道。”
说完,掩唇笑个不停。
长公主:“……”
做娘亲的,竟连亲生儿子也坑?
叹为观止!
长公主咋舌:“如此,尽快来提亲吧。”
……
温怀玉还在花厅外,就听见里边传来说笑声。
她从映桃手中接过托盘,独自进了花厅:“阿玉见过母亲,见过荣安王妃。”
荣安王妃一见到她,就喜欢得不行:“几个月没见,我们阿玉越发美貌动人了。”
温怀玉笑得乖顺:“王妃谬赞了。”
长公主在一旁打趣:“若论容貌,放眼京城,谁能比得上当年的灵舒郡主呢?
因为太过貌美,太后舍不得指婚,硬是多留了你四年,待荣安王到了能娶亲的年纪,才下旨赐婚。”
荣安王妃扭头拍她:“你又取笑我!”
两人玩闹成一团,仿佛回到了年少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温怀玉弯眸看着。
荣安王妃魏氏,单名一个“葭”字,生父是已逝的前镇远将军魏达,生母不详。
先帝时,因藩王之乱,大周一度内忧外患。
当时,北国来犯,抢占边境三座城池。
镇远将军魏达冒险率军直捣敌军后方阵营,逼得北国还回城池,送上求和书,而他本人,却因重伤不愈离世。
偌大的将军府,只留下一个孤女魏葭。
于是,在先帝的授意下,彼时还是皇后的太后,做主收了魏葭为义女,封灵舒郡主,与皇子公主养在一起。
十九岁那年,灵舒郡主被赐婚嫁给荣安王燕瑜,次年生下燕贺行……
灵舒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大约就是被太后收养之后、燕贺行离世之前的那些年。
那么温柔善良的一个人,却在流放的路途中,以自戕的方式为亡夫殉情,夫妇俩连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荣安王府,没一个人善终……
“阿玉,眼睛怎么红了?”
温怀玉从回忆中抽离。
她揉了揉眼角,冲荣安王妃笑道:“昨夜雨势过大,睡得不太好,眼眶有些酸涩,不碍事的。”
荣安王妃抿唇:“今年的雨水,的确是比往年多,也不知何时才会放晴。
自我记事起,京中头一次这么潮湿。”
“可不是么?”长公主看向窗外,愁眉不展:“雨再不停,只怕我这长公主府也快被淹了。”
说起湿热,温怀玉转身从托盘里取出盛香的木盒,递给荣安王妃:“我制了些祛湿气、消暑热的香,正好让王妃带回去。”
荣安王妃欣喜接过:“阿玉真是有心了。”
她真是越看温怀玉,越觉得欢喜。
将木盒递给近旁伺候的侍女之后,荣安王妃轻撩袖口,露出一枚莹润透亮的玉镯。
她小心将玉镯取下来,去拉温怀玉的手:“阿玉,来。”
温怀玉下意识拒绝:“王妃……”
这礼物太贵重了。
“别拒绝。”荣安王妃低头将玉镯往她手腕上戴:“这枚玉镯,是我母亲留给我的。
我母亲是名位游离四方的女医,温柔善良,救死扶伤无数。
我父亲说,我母亲将她积攒的福报都寄予在这枚玉镯上,护佑我一生幸福安康。
如今,我将这枚玉镯传与你。”
温怀玉愣住。
低头,就见玉镯已经戴在了手上。
玉质细腻通透,纯粹无暇。
像极了荣安王妃,也像极了燕贺行……
长公主叹惋:“阿玉,王妃从前可宝贝这枚玉镯了,一直供着,连我都不让碰的。”
温怀玉小心接过,神色郑重:“谢谢王妃,阿玉定会好好爱惜这枚玉镯,不辜负王妃美意。”
荣安王妃含泪笑:“乖孩子。”
……
本着越少人知道越好的原则,荣安王妃并未在长公主府多做停留,趁着雨大,匆匆回了王府。
长公主心情颇好:“阿玉,准备绣嫁衣吧。”
温怀玉含笑:“好。”
大周女子出嫁前,都会亲手做嫁衣。
上一世她嫁给沈迢安时,穿的那身嫁衣,从裁剪、刺绣到缝制,都是她亲手完成的。
织金缀玉,大片的牡丹,翱翔的彩凤……当真是尊贵华丽至极。
她的一生亦是如此。
这一世,她不求金尊玉贵、众星环月,只求自己平安自由,求燕贺行长命百岁。
温怀玉看向长公主,恳求地问:“母亲,阿玉的嫁衣,可以请人帮忙缝制么?”
“请谁?”长公主惊讶。
温怀玉认真想了一下:“请几位福寿绵长、夫妻和乐、衣食无忧的妇人即可。”
长公主怔住。
女儿前些日子同她说的梦,又浮上心头——
嫁给沈迢安,堪堪活到四十岁便油尽灯枯,郁郁而终……
长公主握住温怀玉的手:“缝制嫁衣的人选,我会亲自去挑选。我的阿玉,只需开开心心地待嫁心上人。”
温怀玉眸中泛起水光:“多谢母亲。”
--
次日,天光放晴。
早膳过后,武安侯才带着一身疲惫归家。
不多时,温庭瑞也回来了。
进门见着武安侯,他吓了一大跳,立刻跟做贼似的,偷偷摸摸往外退,生怕被发现。
“滚回来!”武安侯呵斥。
温庭瑞硬着头皮进门:“父亲,母亲,姐姐……”
武安侯怒瞪了他一眼,恨铁不成钢:“这个点,你不在国子学念书,偷跑回家做什么?
不学无术的废物,迟早打断你的腿!”
温庭瑞悻悻地摸着鼻子:“我是和阿行一起走的来着,我们跟夫子告过假了。”
“告的什么假?”长公主相对温柔了不少。
“嘿嘿!”温庭瑞没忍住,乐呵地笑出声:“荣安王府要来提亲,我回来看热闹嘿嘿嘿……”
提亲?
温怀玉惊讶抬眸。


离开勤政殿后,温怀玉分别去长春宫和惠宁宫,给皇后和太后请了安。
太子妃已经彻底疯了,宫中事务只剩皇后一人打理,她忙着为几日后的祈福做准备,只留温怀玉说了会儿话。
太后倒是留温怀玉吃了顿晚膳。
有阵子未见,太后憔悴了许多。
见到温怀玉,太后神情复杂:“你从皇上那儿来,想必,他都同你说了?”
温怀玉点头:“是。”
太后望着从小在她身边养大的外孙女,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仁帝有好几个公主,要么乖巧伶俐,要么胆小怯懦,要么平平无奇……
唯一的外孙女,反而更得她心。
偏偏,也最令她失望。
太后扶着额头,苍老的声音透着一丝疲惫:“哀家老了,活不了几年,也管不了你的亲事了。”
温怀玉心中酸楚:“太后……”
太后抬起手,制止了她的话,继续道:“人生宛若修行,没有人会一路陪着你。
亲人如是,伴侣如是。”
温怀玉泪光闪烁。
太后见状,心便软了:“别怕,哀家还硬朗着呢,一时半刻不会去见佛祖。
你中秋未能陪哀家一起过,今日便同哀家说说出行时的趣事吧。”
“是。”
……
九月初一。
天还未亮,禁军便守在宫门外。
宫门口灯火通明。
车马,停满长街。
太子护送太后去京郊护国寺祈福,余下人等皆是陪同。
队伍浩浩荡荡,一路驶向京郊护国寺。
黄昏时分,马车停在护国寺门口。
太后一到,护国寺主持便亲自带人将太后、太子和长公主迎了进去。
温怀玉被带到了自己的院落。
山中秋来早。
进山之后,气候一下子就凉了许多。
用完素斋,映桃和浅杏在一旁铺完床,转身将大开的窗户关上,问温怀玉:“郡主,可要烧盆炭火取暖?”
“不了。”
温怀玉取出一摞抄好的经书,仔细检查了一遍,换上提前熏好的素衣:“我出去一趟。”
映桃看了眼天色:“天就要黑了,郡主若是有事,不妨明早再去办。或者,奴婢去帮您办?”
浅杏附和:“是啊郡主,虽说寺庙安全,可今日来了不少侍卫,鱼龙混杂。
冲撞了,总归不好。”
温怀玉淡声道:“我心里有数。”
这件事,必须得今夜办。
太后此次来护国寺,只待两天三夜。
今夜休整,明后两夜所有人都要去听法会,之后便是要动身回京。白日人多眼杂,更是不便到处走。
温怀玉打定了主意,开口道:“你们既担心,就随我一同去。”
三人一起出门。
今日赶了一整日的路,娇生惯养的女眷们皆累得不轻,全都在各自的院落休息。
寺中僧人,正在做晚课。
山中幽寂,一路上竟没遇上什么人。
浅杏边走边小声问:“这次出行,除了太子殿下,当真是没带旁的皇子和公子么?”
“太后出行,带一群男子像话么?”映桃小声道。
浅杏点头:“也是。”
主仆三人走过长长走廊,来到金殿外。
温怀玉驻足,抬眸道:“你们在殿外等我。”
浅杏忧心:“可是郡主……”
“在此等着。”
温怀玉不多言,独自捧着经书进了金殿。
映桃和浅杏见状,只好守在外面。
金殿里,只有一个僧人背对着殿门,闭目跪在蒲团上诵经。
温怀玉没有打扰他,而是安静地走到蒲团上跪下,虔诚地拜了拜,跪在一旁等着。
片刻后,僧人打了个佛偈:“施主可是来点长明灯的?”
温怀玉颔首:“正是。”
僧人又打了个佛偈:“施主请稍等。”
温怀玉看向僧人:“师傅,我有一个疑虑,可否请师傅指点?”
“阿弥陀佛,赐教不敢当。”僧人道:“施主请说。”
温怀玉缓声问:“若我为之点长明灯的那人,她不在我所在的这一人世,她能收到我为她祈的福么?”
僧人双手合十,垂眸:“佛法通达,心诚则灵。”
温怀玉舒展了眉目:“多谢师傅。”
僧人又跪了片刻,似乎是侧耳听了听什么动静后,才起身为她取长明灯。
温怀玉将写好的名字递过去。
僧人看了一眼:“沈怀璎?”
“是。”
温怀玉应道。
……
一盏茶后,温怀玉才出了金殿。
夜色彻底暗下来。
映桃和浅杏急忙迎上去:“郡主。”
“回院子吧。”
三人前脚刚走,金殿门边拂过一片月色衣角……
了却了一桩心事,温怀玉步伐都轻快了不少。
她开口道:“夜里人少,随我走走吧。”
映桃:“夜里风大……”
“夜里人少。”温怀玉轻笑:“今夜若是不好好逛逛,明日后日,可就逛不了了。”
映桃无奈:“好吧。”
曲径通幽,檀香环绕。
护国寺,温怀玉上一世来过的次数也不少。
一路上,她熟门熟路。
哪儿幽静,她就往哪儿走。
浅杏和映桃跟在她身后,一路上心惊肉跳,生怕哪里跳出个刺客,又或是被侍卫冲撞。
再看温怀玉,神情明显愉悦不少,丝毫不担心安危。
三人如此走了许久。
转了小半个时辰,夜色越发凉了,温怀玉打了个喷嚏,终于尽兴:“好了,回院子吧。”
两侍女终于松了口气。
回去的路上,映桃小声嘀咕:“山间本就凉,郡主还不知爱惜身子,若再得次风寒,可没有野山鸡和野山参补身子的……”
浅杏低声惊呼:“映桃,你怎么在佛寺提食荤呢?”
映桃笑着问:“你是怕野山鸡和野山参成精了,今夜来找你么?”
“找也是找你……”
温怀玉含笑听着两人拌嘴。
忽然,她听见一阵脚步声朝这边靠近。
她轻拧眉梢:“映桃,浅杏。”
两婢女笑着看她:“郡主,怎么了?”
温怀玉竖起手指,示意有人。
忽然,月白衣角自游廊后闪过,下一瞬,人影衣角出现在她眼前,露出玉一般的容颜。
烛光里,半明半暗的琉璃眸看向她:“郡主。”
温怀玉眸光闪了闪,疏离道:“沈伴读。”
沈迢安缓步朝她走来,带来熟悉的冷清松柏香:“今夜无风,适合夜游。”
“嗯。”
温怀玉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沈迢安温润如风地开口:“方才在金殿时,在下便想出来打招呼,见郡主要点长明灯,就没敢打扰。”
金殿?
写了名字的长明灯……
温怀玉瞬间变了脸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