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以芈华赢子婴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汾清三杯”,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这……这小公子,竟能答的上来?”“岂止答的上来,眼下的楚国不就是这副情形么?”李斯见群臣开始为子婴说话,立刻道:“可……可我大秦,也需要休养时间啊……”说完,就望向了台上的大王,当看到大王一脸所思,李斯心里暗道坏了。“猎物最脆弱的时候……”嬴政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心里充满了激动和一丝诧异。这句话说得在理,此时的楚国虽......
《热门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彩片段
子婴当然知道,在这朝堂之上,可没有人会理会一个三岁小孩的话,可子婴还是想开口。
看着眼前嬴政落寞的身影,子婴意识到,这不但是千古一帝,还是自己的大父!
不管众人怎么想,子婴还是开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三个字细若蚊声,可大殿内这般安静,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众人心中疑惑,这大殿内,怎么突然有小孩的声音?
当看到大王扭头望着自己的长孙子婴时,众人这才恍然过来,原来说话的是小公子子婴!
可咸阳城内,哪个人不知道,这小公子虽然生的可爱喜人,可三岁了压根口不能言啊!
三岁不能言语,这放在民间也是迟缓痴傻之人,大王为了这事没少请大夫前来治疗。
可看完之后,小公子身无异样,只是发育迟缓而已。
这要是在个普通人家,也就是个小事罢了,顶多孩童蠢笨痴傻,只要有一把子力气,照样可以生活下去。
可子婴,生在的是帝王之家,虽贵为长孙,若是真的蠢笨痴傻,以后与这王位可就无缘了。
但今日,这子婴不言则已,一开口就是这石破天惊之言,恰恰是在这大王最需要支持的时候。
可朝堂议事,毕竟不是儿戏,群臣的议论顿时响起。
“恭喜大王,小公子终于开口,可这决议还望大王三思啊!”
“是啊,三岁小儿,哪里知道其中复杂艰辛,大王明断秋毫,此时决不是进攻楚国的最佳时机。”
……
人群议论,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劝大王三思,可这子婴一开口,让朝堂的气氛变得不一样。
而这其中最苦闷的,当然要属李斯了。
调集兵马,干系最大的,除了领军的将领外,就要属他了。
当大殿内的群臣和自己一条心时,李斯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是这帮武将,为了军功再度抢邀着要去攻打楚国。
好在,李信和蒙恬给他们打了一个样,连这两个猛人都折戟楚国,哪位武将还敢出这个头?
而文官们,李斯倒是不担心,自己虽然掌控全国的后勤调度,可执行下去,免不得其他官员的配合。
动员五十万大军,可不是嘴上说一说而已,从各地汇集,其中的粮草辎重,衣物补给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大秦也称得上家大业大,可楚国也是横跨千里的大国,大秦高度施压反而会助长了楚国的内部团结。
负刍虽然不足挂齿,可在大秦半辈子的昌平君已经归了楚国,这就让战争的难度更上了一个档次。
原本,只要再沉默几秒,兴许大王就会从长计议,哪怕依旧要攻打楚国,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让他多些准备时间。
可当李斯听到“我赞同”,瞪大了眼睛望着子婴,哭笑不得。
虽然三岁孩童所言,当不得真,可他毕竟是大王的长孙,而此刻又站在高台之上,李斯摸不准大王的想法。
此刻的嬴政也是错愕的,他没想到自己的孙子,竟然能听懂自己的想法,这和以前印象里的反应迟缓的孙子完全不一样。
他望着那幼小的声音,反倒来了兴致,问道:“来,你说说,你为什么赞同要打楚国?”
这话一出,李斯顿时松了口气,这三岁的孩童哪里懂得什么道理?
大王这样一问,等到子婴答不上来,这调集大军的事宜,还可以再缓上一缓。
子婴闻言,站在原地没有立即说话,他自然知道,楚国必灭。
可也不是在今年。
此刻的年月,应该是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
而楚国的灭亡是在公元前223年,时间还需要2年,对于历史系的他来说,这段历史他自然熟悉。
秦王政23年,嬴政差王翦率领五十万大军攻伐楚国,次年楚国灭亡。
这也是子婴敢于接话的原因,楚国这一战必然要打,但,出兵的年月得是明年。
他正在想着,怎么用孩童的语气,来回答自己大父的问题,一旁的赵高倒是先开了口。
望着子婴愣在原地,赵高上前连忙谄笑道:“大王说笑了,小公子今日才开口吐言,哪里知晓这般多的言语,或许是刚才跟着大王念叨了几句,仿着说了句‘我赞同’的话语。”
众臣听到这话,各个都松了口气,赵高说的在理,原来今日小公子才开口说话,兴许是跟着大王念叨了一句赞同。
而此时,李斯终于放下了心来。
大王虽然为人霸道,可他是个明君,不会因一时的怒气而冲动。
当初,自己写的谏逐客令,被多少同僚劝阻,莫要忤逆了大王的意愿。
可大王看完后,还是遵循了正确的意见,取消了逐客令,并给自己加升到了廷尉。
李斯相信,大王不会这么糊涂!
嬴政心中也默叹了一口气,赵高说得多,小孩子学大人说话也正常,何况自己的孙子今天刚开口,刚才的话当不得真。
他默然地转过头,正想和群臣再辩解一番,可子婴这时候开口了。
“孩儿不懂得天大的道理,只知道,猎物最脆弱的时候,就是在它受伤的时候,这时候不给它致命一击,等到它缓过气来,想要猎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股脑儿将话说完,子婴显得有点喘,可这声音实实在在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大殿内的百官,顿时愣住了,没想到子婴不但开口说话,还说的这么流利。
而且举得例子恰到好处,其中道理浅显也真实。
“这……这小公子,竟能答的上来?”
“岂止答的上来,眼下的楚国不就是这副情形么?”
李斯见群臣开始为子婴说话,立刻道:“可……可我大秦,也需要休养时间啊……”
说完,就望向了台上的大王,当看到大王一脸所思,李斯心里暗道坏了。
“猎物最脆弱的时候……”嬴政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心里充满了激动和一丝诧异。
这句话说得在理,此时的楚国虽然胜了秦国,可负刍夺得王位不争,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当初他认为,二十万大军就可歼灭楚国,也是看在楚国内乱之际。
虽然项燕最后逆天改命,可楚国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
曲、景、昭三家的争权夺势,还在楚国上演。
而最让嬴政诧异的,是子婴竟然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想到这里,嬴政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对着众臣道:“你们看看,你们饱读诗书,都比不得我孙儿的见识。”
众大臣尴尬地杵在原地,低头汗颜,可转念一想,这没准是大王上朝前嘱咐小公子所言,想到这里,大家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否则,这般三岁就懂得这等道理,岂不是过于妖孽?
何况道理浅薄,这里谁都知道此刻楚国虚弱,可大秦刚刚才败了一仗啊。
此消彼长,还真不能说大秦稳操胜券。
未等李斯说话,一旁的王绾走出人群,再度谏言道:“大王当以国家为重,岂可因一孩童戏言,赔上这国运?”
“胡说!”王翦瞪着眼睛,恨自己的女儿乱说,“也可以这样说,大王卸了昌平君的相国位,多少是有点打压的意思,可谁想到昌平君,竟然直接反了!所以……这芈家就完了,不过我相信,这不是大王的本意。”
王燕这才缓缓点头,心中大骇,原来这一切因果,都始于大王的制衡,怪不得一直未让扶苏为太子。
明明已经成人,可每次总是以需要历练为由,那,若是这芈家倒了岂不是扶苏可以扶正了?
仿佛知晓女儿的心事,王翦继续道:“大王是我见过最聪慧的人,可打理一个国家,哪里那么容易,其中各方平衡,皆要考虑到,不立扶苏为太子,也是怕他稳不住。”
“你不想想,等到六国灭了后,这天下如何?”王翦问道。
“天下?”王燕愣住了,压根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嘿。”王翦一笑,道:“你以为李信抢了你爹的风头,二十万大军就想去灭楚,为的是何?还不是为了封侯,可封侯能如何?这六国灭了,其原有地界,谁去管理?”
纵使再痴笨之人也能想明白,王燕惊呼道:“自然是那些封侯的人。”
可王翦听了,却是哈哈大笑,摇着头道:“妇人之仁呐,不过,朝内能看明白这事的也没几个,大王是不会分封的,所以这爵位,只能福荫子孙,并不能称王呢!”
“那……子婴有危险吗?”
“有啥危险?那可是大王的宝贝孙儿,别瞎担心,你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夫君当上太子!”
王翦纵横沙场这么多年,朝内的各大派系,旁枝末节他看得清,现在芈家倒了,扶苏的后台也就消失了,大王自可放心。
只要他过得了大王那一关,就是太子的不二之选。
……
与此同时,郢都寿春。
项燕正端坐在一个庭院的椅子上,他的跟前,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子,正举着个石墩练习着。
让人惊呼的是,这寒冬腊月,那孩子竟光着个膀子。
巨大的石墩,被他举过头顶,怎么看也超过了孩童的重量。
项燕一笑,道:“羽儿,过来擦把汗。”
小孩应了一声,石墩被其扔在了地上,发出了“咚”地一声巨响,仿佛大地都颤抖了一下。
项燕很是满意,自己的孙儿,这般年纪就有这等力气,将来必将是万人敌!
大秦气数未尽,可只要再给大楚些时日,必将可以与其抗衡。
小孩擦着汗,问:“大父,孙儿练得如何?”
“不错!比你大父小时候强多了,想必这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与你匹敌之人。”
听到大父的夸赞,少年开心的笑了。
就在这时候,院外项燕的副将匆匆跑来,急忙道:
“将军,根据咸阳城的细作消息,还真被你说中了,奇袭粮草的计谋并不是王贲所为。”
“哦?那是何人?竟有这等胆识。”
“嬴子婴,秦王嬴政的长孙,今年三岁!”
关于子婴封赏的事迹,传遍了天下,各地都对这个秦王三岁的长孙十分好奇。
三岁的孩子,竟然可以在军功制的大秦,获取军功?这件事本身就有点不可思议。
可王室的事,却是越传越玄乎,有的说子婴三岁便可上马斩敌,有的说子婴是白起转世。
总之啥样的都有。
而子婴这时却是坐着马车,刚出了咸阳城。
蒙毅亲自驾车,带着一队人马朝着雍城而去。
子婴此去的目的很简单,要想办法,把王翦给劝回咸阳,让他主动请命当这个大军统帅。
雍城本就是秦国训练新兵的地方,这里有将士很正常,可子婴没想到,这里还有这般多的百姓。
那些个百姓好似,也是在等他到来一般。
等王燕抱着子婴前来,这百姓里却是窃窃私语,终于见了正主,好像也没生得和魔王一般。
一阵爽朗的笑声,拉回了子婴的思绪。
“我的好大孙!”只见一个年纪稍大,一脸胡子的将军哈哈大笑着。
子婴不用猜也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外公,大秦的战神,王翦!
却不等王燕允许,王翦伸手就把子婴抱进了自己的怀里。
子婴望着王翦,也不知道该说啥,只见王翦搂住了子婴就用胡子开始渣他。
惹得子婴咯咯直笑,这里都是自己的本亲,子婴还是放得开。
倒是一旁的扶苏,脸上带着喜悦,却不言语。
“走,带我的孙儿,去看看大秦的锐士去!”王翦心情很高兴,说笑着,就驾着马带着子婴前往雍城大营。
戎马一生的王翦,却只有这般的欢迎仪式。
子婴也十分好奇,这雍城大营到底是什么样的。
十几匹马在城内驰骋,还未到大营,子婴就听到了震天的呼喝声。
这是大营的军士,正在操练。
等到了营内,这一排排的军士整齐划一,有拿着长戈,有赤手空拳的,各个身姿卓越军纪严明。
“瞧,那就是我大秦的锐士,各个都是好手。”
听了王翦的话,子婴认真地观摩了一遍,这些个军士操练军纪严明,看着声势确实不小。
大秦锐士独步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原本还想带着子婴,下场去现场操练一番,可在王燕的催促下,王翦只得作罢。
长途跋涉,想必自己的孙儿已经饿了。
无奈,只得带着子婴回了府中,开席吃饭。
子婴原本想和娘亲一起坐,可却是被王翦抱在了一边,非要和自己坐一起。
佳肴上桌,也是颇为丰盛,大多都是孩童可以食用的菜肴,看来厨师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外大父,将士们每日操练,不休息吗?”菜肴刚上桌,子婴便忍不住开口问。
刚才的训练强度,在上一世那个时候倒也正常,可现在是古代,若是按照这样的强度,人得吃多少?
王翦听了,笑道:“那能天天练?没那么多粮食呀,也就三天一练。”
果然,子婴点着头,这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这个时候,人们一天也就吃两顿饭,而且大多是稀的。
这样操练所需要的体能,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每天吃稀饭可不顶用。
“三天一练,也都是精锐。”王翦喝了一口酒,拍着胸脯道:“若是天天练,秦国可负担不起。”
这倒是实话。
子婴看着满桌子的菜,忍不住叹口气,“若是让百姓吃饱饭,这粮食产量得多少。”
王翦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敢想。
扶苏却道:“为父来告诉你,自从都江堰修好后,我大秦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这才有了三天一操练的粮草,若是放在赵国等其他国家,供应这军队的粮草就不可能。”
子婴眨巴着小眼,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扶苏,却也不是绣花枕头。
对民生大事,也是有一定的了解。
“连年战乱,这土地只有,可开荒的人不多。”王燕补充了一句。
子婴心中暗叹,大秦的底子在六国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可在他看来,还是相当的薄弱啊。
想要让大秦强大起来,得先统一六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