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章节阅读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男女主角芈华扶苏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汾清三杯”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可我私下知道,他是在玩耍!哪里是为了大秦!”......
主角:芈华扶苏 更新:2024-07-07 19:4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男女主角芈华扶苏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汾清三杯”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可我私下知道,他是在玩耍!哪里是为了大秦!”......
“胡说!”王翦瞪着眼睛,恨自己的女儿乱说,“也可以这样说,大王卸了昌平君的相国位,多少是有点打压的意思,可谁想到昌平君,竟然直接反了!所以……这芈家就完了,不过我相信,这不是大王的本意。”
王燕这才缓缓点头,心中大骇,原来这一切因果,都始于大王的制衡,怪不得一直未让扶苏为太子。
明明已经成人,可每次总是以需要历练为由,那,若是这芈家倒了岂不是扶苏可以扶正了?
仿佛知晓女儿的心事,王翦继续道:“大王是我见过最聪慧的人,可打理一个国家,哪里那么容易,其中各方平衡,皆要考虑到,不立扶苏为太子,也是怕他稳不住。”
“你不想想,等到六国灭了后,这天下如何?”王翦问道。
“天下?”王燕愣住了,压根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嘿。”王翦一笑,道:“你以为李信抢了你爹的风头,二十万大军就想去灭楚,为的是何?还不是为了封侯,可封侯能如何?这六国灭了,其原有地界,谁去管理?”
纵使再痴笨之人也能想明白,王燕惊呼道:“自然是那些封侯的人。”
可王翦听了,却是哈哈大笑,摇着头道:“妇人之仁呐,不过,朝内能看明白这事的也没几个,大王是不会分封的,所以这爵位,只能福荫子孙,并不能称王呢!”
“那……子婴有危险吗?”
“有啥危险?那可是大王的宝贝孙儿,别瞎担心,你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夫君当上太子!”
王翦纵横沙场这么多年,朝内的各大派系,旁枝末节他看得清,现在芈家倒了,扶苏的后台也就消失了,大王自可放心。
只要他过得了大王那一关,就是太子的不二之选。
……
与此同时,郢都寿春。
项燕正端坐在一个庭院的椅子上,他的跟前,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子,正举着个石墩练习着。
让人惊呼的是,这寒冬腊月,那孩子竟光着个膀子。
巨大的石墩,被他举过头顶,怎么看也超过了孩童的重量。
项燕一笑,道:“羽儿,过来擦把汗。”
小孩应了一声,石墩被其扔在了地上,发出了“咚”地一声巨响,仿佛大地都颤抖了一下。
项燕很是满意,自己的孙儿,这般年纪就有这等力气,将来必将是万人敌!
大秦气数未尽,可只要再给大楚些时日,必将可以与其抗衡。
小孩擦着汗,问:“大父,孙儿练得如何?”
“不错!比你大父小时候强多了,想必这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与你匹敌之人。”
听到大父的夸赞,少年开心的笑了。
就在这时候,院外项燕的副将匆匆跑来,急忙道:
“将军,根据咸阳城的细作消息,还真被你说中了,奇袭粮草的计谋并不是王贲所为。”
“哦?那是何人?竟有这等胆识。”
“嬴子婴,秦王嬴政的长孙,今年三岁!”
关于子婴封赏的事迹,传遍了天下,各地都对这个秦王三岁的长孙十分好奇。
三岁的孩子,竟然可以在军功制的大秦,获取军功?这件事本身就有点不可思议。
可王室的事,却是越传越玄乎,有的说子婴三岁便可上马斩敌,有的说子婴是白起转世。
总之啥样的都有。
而子婴这时却是坐着马车,刚出了咸阳城。
蒙毅亲自驾车,带着一队人马朝着雍城而去。
子婴此去的目的很简单,要想办法,把王翦给劝回咸阳,让他主动请命当这个大军统帅。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佚名的故事,看点十足。《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这本连载中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279章 骑虎难下的冒顿,悲惨的索瀚,已经写了588680字,喜欢看穿越、历史、历史古代、 而且是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前面还好,后面就开始了
草率了,重搜了一下。 子婴?和胡亥”的关系有多种说法,具体如下: 1.子婴是胡亥的侄子。这种说法认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其中的“兄子”指的是兄弟的儿子,即胡亥哥哥的儿子。然而,这一说法存在疑点,因为史书记载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曾将兄弟姐妹全部杀死,如果子婴真的是秦始皇的儿子或胡亥的兄长,那么他不太可能幸免于难。因此,有人推测这里的“兄子”可能是指远房亲戚或者宗室中的其他成员。1 2 2.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载,“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但这种说法也存在问题,因为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秦始皇的弟弟只有长安君成嬌一人,而且他在后来,叛逃去了赵国。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子婴应该是扶苏之子,但同样难以解释《史记·李斯列传》中的相关记载以及年龄上的矛盾之处。1 3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子婴就是胡亥的哥哥。这种说法的依据来自于对《史记·六国年表》中断句的不同理解:“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有人认为应该断为“二世兄,子婴”,也就是说子婴是胡亥的兄长、秦始皇的儿子。不过这种观点也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1 综上所述,关于子婴与胡亥之间确切关系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各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结合更多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
这本书,就不能带脑子看,知道不,大家来看一个乐呵,还是很不错的
极限降智无脑流,真以为几十万大军的统帅这么好做还三岁
不过剧情有点儿快了,子婴有点太聪慧了
第164章 粮食丰收,子婴的质问!
第165章 朝堂激辩,子婴的后手!
第166章 匈奴来袭,蒙恬的决断!
第167章 徐福夷三族,要修长城?
第168章 我欲灭匈奴,何人愿往?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玩耍?”嬴政不露声色,问道:“说的具体点。”
“他在宫内骑马!”胡亥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想了下,继续道:“肯定是他外大父王翦给的,后宫可以骑马吗?”
“骑马?”嬴政听到这个来了兴致,后宫内自然是不可以骑马的。
连他自己也不骑马,毕竟,这后宫也不大,不需要骑马。
而将士们进这王宫,也是不准骑马的,可子婴在宫内骑马,这确实违反了规定。
嬴政来了点兴致,对着赵高问:“赵高,宫内骑马,当如何刑罚?”
听到父王的话,胡亥内心激动,子婴犯了错,在大秦,犯了错就必须受罚,这是铁律。
他期待地望向赵高,想要从他口中听出具体刑罚,如果是黥面这种重罚就好了。
赵高此刻内心已经把胡亥骂了一遍,大王把这个难题抛给自己,就是想看胡亥告状是不是自己的意思。
可这摆明了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哪里会和子婴过不去,思索了下,他回道:“三岁小儿不懂礼数,警告即可。”
“啊?”胡亥一愣,没想到处罚这么轻,忍不住惊呼。
实际上,这等行为触犯了王室威严,可子婴本身就是王室的人,具体的刑罚可不好定,一切大王说了算。
听了这些,嬴政哈哈大笑:“警告可不行,三岁的小儿在宫内骑马,这种事不允许,走,与我一起去看看。”
说罢,带头走去。
胡亥心中大喜,父王都这般说了,估摸今日饶不了子婴。
不光国夫人去过三次,胡亥自己可去了十次八次,每次去,都看到子婴在自己的院落内,骑着小马流荡。
那小马洁白无瑕,细长的马尾悠然晃荡,可把胡亥馋哭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马匹。
这一次,父王去了,保不准,能把这小马赏赐给告密的自己,想到这里,胡亥顿时美滋滋的。
一众人朝着子婴的院落走去,不一会就到了跟前。
还未进院,就听到了小马的嘶鸣声,和子婴的欢笑声:
“成了!这下都成了!”
“父王,我没说错吧。”胡亥这时候得意地笑着。
嬴政点点头,几岁的孩子容易记仇,他也能理解。
可自己并不是来惩罚子婴的呀,估摸着待会他要失望了。
于是,嬴政大步踏入院内,也没让侍卫通报,进入院内,就看到子婴骑着一匹白马,笑意很浓,一旁一个侍卫拿着一把剑站在一边,
于是朗声道:“到底是什么成了啊?”
经过了一个月的试验,失败了数十次。
子婴终于掌握了马蹄铁和马鞍的制作方法,刚才坐上白马,在院子里骑了一圈,在马鞍上稳妥无比。
这一套发明算是齐全了。
正高兴头上,就见大父带着一帮人过来了。
黑夫吓了一大跳,来这宫内一个月第一次这么近见过大王,立刻跪下。
子婴心中大喜,直接翻身下马,小跑了过来。
这一动作,可把嬴政给吓坏了。
三岁的小孩可以骑马不错,可上马和下马都得别人来扶着。
成年的马匹,成年人上去都有难度,这还得不断的练习才行。
下马也一样。
就算,子婴这一匹是一个小马,可三岁的子婴竟然安然落了下来。
望着冲过来的子婴,嬴政一时间还在思索子婴是怎么下来的,可子婴已经抱住了自己的大腿。
嬴政带着笑,一个月不见孙子,也是想的紧了,直接把子婴抱进了怀里。
这一幕,可把后面的人羡慕不已。
“你就是黑夫?”屋内,突然传来个幼稚童音,黑夫一愣,也忘了规矩,抬头看了过去。
却只见,一个如瓷娃娃般的儿童坐在上手的椅子上。
黑夫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拱手道:“是,小的黑夫,见过小公子。”
昨日,子婴来了大营,黑夫操练时,也远远见到,这时候能在这府上的孩子,想必就是小公子了。
三岁即可用谋略破了楚国,不愧是大王的孙子,黑夫心里暗自想着。
子婴点点头,这黑夫还懂得规矩,不愧是识字的人。
只是这皮肤……是真的黑啊。
看来,当初取名字时,也有这部分原因。
“你家里几口人?”子婴继续问。
“回小公子,家里有母亲和一个哥哥,我和弟弟一起来参军。”
对上了……这和书信里说的一样。
黑夫的大哥,衷死后把两个弟弟的家书放在了墓里,黑夫的弟弟则叫惊。
子婴没找惊过来,是因为这个惊在家书内,说自己欠了不少银两。
这弟弟,还得观察观察,如果人品得当,子婴也不介意拉他一把。
“这次找你来,是有人举荐,让你当小公子的持剑人。”蒙毅在一旁补充着。
黑夫一愣,‘持剑人’是干什么的?
知晓黑夫心中的疑惑,蒙毅解释道:“你可以理解为护卫。”
“护卫?”黑夫迷茫地看着子婴,又看了看蒙毅,当看到蒙毅身上的铠甲,立刻知晓。
眼前之人竟是一名将军,将军自然不可能来当小公子的护卫。
可这泼天的富贵,怎么突然就落在我的头上?
黑夫也不多问,立刻叩首道:“谢小公子赏识,黑夫一定竭尽所能,保卫小公子安全。”
这一番宣誓,倒是让蒙毅点了点头,这黑夫看样子老实,却也是上道之人。
子婴很是满意,看来这个黑夫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以后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
于是子婴示意蒙毅,把太阿剑交给黑夫。
蒙毅心中略有不舍,可还是把剑递了过去,“接好咯,这可是宝剑,是小公子的配件,以后你先替小公子拿着。”
黑夫有点惶恐,立刻伸手接住。
刚拿在手上,就感受到剑的分量,心中暗叹,果然是把好剑。
……
剩下的几日,大多数时间,子婴都是陪在父母身边。
一边是王燕的不断唠叨,在宫内该如何如何,一边却是扶苏的嘱托。
一番儒家大道理说下来,子婴的耳朵都生茧子了。
可,这是自己世上最亲的人,子婴倒是没法恼骚。
到了第三日,雍城下起了大雪,秦军的操练又开始了。
王翦却带着一队锐士,架着子婴一起去了野外打猎。
可现在是冬天,刚下了些雪,雍城的天气寒冷,却也没多少猎物,王翦也只是带自己的外孙出来散散心。
打猎子婴自然是参与不上,只是坐在马车上看着。
当然,子婴也不是白看,从他们骑马的状态,以及弓箭的样式来看,子婴觉得秦军的战斗力,还有上升的可能。
在回去的路上,子婴问着身边的黑夫,“黑夫,你觉得秦军的马术如何?”
“回公子,我大秦先祖本就是养马出身,这马背上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
黑夫说的没错,秦军的骑射不下于赵国。
可子婴还是摇了摇头,“虽然技艺精湛,可我却发现,持久力不够,你看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瞄准。”
“马儿疾驰起来,如何能射中呢?”黑夫非常不解,这也是很浅显的道理。
至于国力发展的事,只能慢慢来。
王翦很高兴,自己的女儿带着孙子回来,仿佛像是过年了一般,忍不住又拿起酒碗喝了一口。
这时候,子婴想起了自己来的主要任务。
轻声问:“大外父,你不是生病了么?怎么一直在喝酒?”
听着子婴的问话,王翦一愣,跟着哈哈笑道:“喝酒才能治病呢。”
这就是唬小孩子的话,子婴点点头,对着餐桌另一边的蒙毅道:“蒙将军,记下来,外大父的病情好转,已经可以豪饮三碗了。”
这冷不丁的童言,让在场的众人愣住了。
连要记录的蒙毅也是没反应过来,片刻后,他尴尬地望向王翦将军。
只见他呆呆地望着子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童言无忌,可子婴说这话,却和大人一样,仿佛是来兴师问罪的。
“外大父你怎么流汗了?蒙将军,快记下来,外大父喝酒引得病情复发。”子婴看王翦这样子,心里好笑,又接着道。
倒是一旁的王燕嗔怪道:“子婴,莫要胡闹,吓着你大父了。”
子婴摇摇头,小手揪了几下王翦的胡子。
看着自己外孙这般的模样,王翦这才反应过来,这孙子才三岁啊,不过是在吓自己。
想到这里,王翦哈哈大笑,掩饰自己的尴尬。
欺君之罪,当如何?
王翦不是赵高,不太深知这刑罚,可若要真追究起来,定然会罚他一罚。
可自己装病回雍城,满朝上下,谁人不知?
连大王自己都知晓,今日却是被子婴点破,让王翦一番尴尬。
见爷孙两人又开怀大笑,蒙毅这才放下心来。
这小公子,让自己记录这些,好似是告状,可自己不敢呈上去啊。
你俩还是爷孙,这坏人都让我来当了。
这件事过了后,整个宴会继续进行。
自从封了爵位后,子婴就不再喝奶,和奶娘服侍惯了,一直在身旁跟着。
直吃到日头降下,子婴跟着自己娘亲回了里屋睡觉。
三岁的孩子,自然要早睡,这一晚,连扶苏都被赶了出去。
望着尴尬的父亲,子婴内心打定主意,以后自己长大,坚决不娶武将的女儿,过于霸道。
……
次日一早,洗漱完毕后,子婴便兴冲冲地去找王翦。
他还记得自己的目的,想着法让自己这个外大父回咸阳。
昨日,不过是试探而已,子婴知道,想要说服王翦,自己还得出一番力气。
好在,在自己后院,王燕也没管子婴,让他自己寻去,只是让奶娘随着。
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王翦,打听了一番才得知,王翦将军,昨夜一直在书房未出来。
“总是这样,老将军呐,睡在书房习惯了。”其中的一位仆人,忍不住吐槽。
子婴点点头,带着奶娘,便又朝着书房赶来。
一旁的守卫,看到是子婴,也都没人拦着,很顺利地便到了书房前。
房门虚掩着,子婴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
这书房可不是自己能进去的,奶娘只得在外面候着。
子婴小心推门而入,进去一看,这满屋的书简竟然比嬴政的书房还多。
墙上一幅硕大的六国舆图挂着,虽说地形没有细细描绘,可也有了大致的轮廓。
子婴记得,大父的书房也有一版,可比外大父这个要详细的多。
作为秦国的大将,王翦自然有资格获取到这样的舆图。
此时的王翦,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细微的鼾声传来。
子婴没有叫醒王翦,则是小心翼翼打量起了书房的摆设,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简外,王翦趴着的桌子上仿佛有什么东西。
等确认子婴没有受伤后,王翦松了口气,把子婴抱了下来后,伸手去捡起地上的剑插入了剑鞘内。
子婴心中大喜,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说明这个时代,有人可以打造出神兵利器。
秦军常用的长戈,他也是见过,可比不上这般的利器。
于是他开口问:“外大父,这是什么剑?”
松了口气的王翦,许是刚睡醒,懒洋洋地回道:
“太阿剑。”
“太阿剑?”子婴思索着记忆里的线索,等找到后,忍不住略感失落。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把正常的配剑,可没想到这竟然是名匠打造出来的宝剑。
既然是名匠打造出来,那就代表着技艺没有传承开来。
子婴忍不住叹息,心里暗自下了决定,这民间的能人异士,还得靠自己挖掘。
收拾好了太阿剑,见子婴还在发呆,王翦以为子婴是吓坏了,于是抱起了子婴,笑着道:“怎么?想要那把剑?”
子婴立刻点头,“外大父舍得给我?”
见小家伙顺杆爬,王翦哈哈笑道:“想要?那也得看你本事,这剑呐,外大父可是拿这大功劳换的。”
“大功劳?”
见子婴这般好奇,王翦得意道:“这可是大王在灭赵后,奖赏我的。”
原来如此,这也和历史对的上。
“既然是大父给的,子婴怎么要?若是能重新锻造一把,也可。”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立刻摇头道:“这可是名匠所铸,世上就这一把。”
说着,把太阿剑瞅了出来,只是离的子婴稍远。
王翦望着这剑刃道:“这般锋利的武器,实在罕见,足见锻造技艺的高超。”
说完,王翦拿着剑,又挥舞了几下。
太阿剑的故事,子婴当然知道,这却也是少有的名剑。
可子婴看来,珍贵的并不是这把剑,而是铸剑的工艺,如果能把这个工艺发扬光大,那大秦的武器,岂不是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于是子婴再次问道:“为何不让这铸剑的后人,把这铸造之法发扬光大呢?”
正在舞着剑的王翦,听到这话一愣,思索了片刻,叹口气道:“这等个法子,都是嫡传,不是师徒关系怎会相传,吃饭的家伙,断然不会外传。”
子婴却是道:“抱守着这些个技艺不传下去,落到最后只会失传了,至于吃饭,会了这等技艺,还怕别人没饭吃?”
王翦笑笑没有答话。
倒是子婴继续说道:“这太阿剑,铸造于吴国,吴国又被楚国灭了,若是我们灭了楚国,找到这些个铸造法子的工匠,这等工艺不就为我大秦所用?”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心中一动,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外孙。
没想到三岁的小孩竟然有这般见识,于是笑着道:“说得好,我记下了,待到楚国灭亡后,自然要寻找到这些个能工巧匠,你瞧那楚国的武器,就比我们秦国要锋利的多。”
六国当中,楚国的盛产青铜和锻造工艺,出了不少好武器。
青铜可以买到,好武器也能买到,可就是这锻造工艺,却是垄断的。
秦国虽然强大,可也不是什么都强大。
王翦把子婴的话,记在了心上,没想到自己的外孙,倒是给自己上了一课,自己以前都没想到。
若是灭了楚国,一定要保护好这些个能工巧匠,将工艺传回秦国。
见王翦记下了,子婴这才放了心。
毕竟,灭楚国的人,还得靠王翦。
自己现在才三岁,只能提供一些建议。
盯着王翦手上的太阿剑,子婴恋恋不舍,哪个男孩不喜欢兵刃?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