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西汉小亭侯阅读全集

西汉小亭侯阅读全集

喝口小酒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精选军事历史《西汉小亭侯》,小说作者是“喝口小酒”,书中精彩内容是:意外穿越西汉,他成了个小亭侯,好歹是侯爷嘛,对封地没有治民权,但土地食邑都是大笔收入。朝堂太危险,他只想苟着,当个朴实无华的土皇帝。随后他才发现,身处洪流之中,独善其身是件不可能的事。他只好见机行事、见招拆招,造火炮、搞海运,一不小心,就改变了整个时局……...

主角:赵启明周亚夫   更新:2024-02-16 05: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现代都市小说《西汉小亭侯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喝口小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赵启明周亚夫的精选军事历史《西汉小亭侯》,小说作者是“喝口小酒”,书中精彩内容是:意外穿越西汉,他成了个小亭侯,好歹是侯爷嘛,对封地没有治民权,但土地食邑都是大笔收入。朝堂太危险,他只想苟着,当个朴实无华的土皇帝。随后他才发现,身处洪流之中,独善其身是件不可能的事。他只好见机行事、见招拆招,造火炮、搞海运,一不小心,就改变了整个时局……...

《西汉小亭侯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秦文也随老夫进来,今天你来得正好,待会一定要好好表现!”

绑匪说着这话,夹着赵启明走进了魏其侯府。

因为姿势的关系,赵启明仍然看不到绑匪的长相,但却可以看到秦文乖孙子一样的跟了进来。

有点不对。

因为自己的护卫是个什么德行赵启明十分清楚,除了武功高强之外这家伙就只知道吃,绑匪既然说要让秦文表现,在今天这种场合之下,大概不会是让秦文当众表演一次能吃五大碗吧?

那意思是有用得着秦文武艺的地方?

赵启明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发现刚才被绑匪带来的那群护卫也跟了进来,而且都拿着长刀,气势汹汹的样子。

这就更不对劲了。

哪有带着一群持有凶器的护卫来给人贺寿的?

难道这绑匪不仅要强抢民女,哦不对,是不仅要绑架贵族,还要来魏其侯府打砸抢?

太恐怖了。

这可是堂堂魏其侯,那么多达官显贵云集的地方,绑匪居然敢来闹事……

咦?

自己就这样一起跟着进去,万一被人当成是这家伙的同伙,岂不是要被一起乱刀砍死?

这后果太严重了。

赵启明可不想背这个黑锅,所以他赶紧给秦文使眼色,一边试探着朝绑匪说:“前辈您先息怒,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好好说,今天毕竟是魏其侯的寿辰,咱们就这样进去恐怕是不好。”

“恩?”绑匪似乎有些诧异,但下一秒赵启明就感觉到后脑勺挨了一下,然后绑匪不爽的声音传来:“敢跟老夫讲道理?都说你小子摔坏脑子不记事了,现在看你胆子也大了不少啊?”

这一巴掌下来赵启明差点被打晕过去,苦着脸求饶:“那您能先放我下来不?”

“闹什么闹,到了。”

随着绑匪不耐烦的声音,赵启明听到了一片嘈杂。

他扭头一看,发现在面前是练武场。远远看去,场中央似乎有人在比斗,在外围的地方,是跪坐着的达官显贵,以及达官显贵们的仪仗。至于再往后,就是那群正在交头接耳的小辈们了。

似乎比斗正是精彩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比武场中,但绑匪夹着个活人出现,仍然吸引了不少人的侧目,尤其是附近一些的人,都疑惑的扭过头来,想看看引起骚动的到底是谁。

然后他们都乐了。

没错,他们居然对绑匪带着护卫没什么太大反应,好像绑匪这么干是可以理解的。

但对于绑匪夹着个人来,他们觉得比较搞笑。

真丢人啊。

赵启明有点想自杀。

“跟我英儿一起坐好。”灌夫忽然把赵启明一扔。

这太突然了,赵启明一点防备都没有,刚才还是上班途中被夹得紧紧的公文包,这下就成功回到家中被随意扔向沙发的公文包,他猝不及防,差点摔倒,但踉跄了几下才总算站稳。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看清楚,绑匪是个大胡子的中年人,十分的威武雄壮。

果然很符合绑匪的形象啊。

不过这货到底是谁?

赵启明仍然没搞清楚,而绑匪已经上前几步,背对着他,哈哈大笑着看场中的比斗。

“启明兄,小弟有礼。”旁边一个年轻人站起来,很有礼貌的朝赵启明行了个礼。

赵启明赶紧回礼,看了看这个年轻人,心说这就是绑匪口中的英儿吧?

“启明兄请入座。”年轻人朝旁边伸了伸手。

这时,又一阵叫好声传来。

赵启明一边跪坐下来,一边往前看去,发现此时所处的位置,是比武场很近的地方,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场中厮杀的两个人,不仅装束看得一清二楚,就算是表情也一样尽收眼底。

就像是公园人工湖边搭建的栈道,比武场周边建有看台。达官显贵们端坐在看台上,身后有举着华盖的仪仗队伍,面前有案几,摆放着酒水和瓜果。而再往后,就是瞎起哄的小辈们了。

这么说,自己被绑匪当公文包一样夹着进来还是沾了光的,否则只能站在后面?看不清楚就只能脑补?

不过,这种待遇赵启明实并不想要,实在是太丢人了啊!

叫好声再次传来,场中的一个护卫被打退出好几米,比斗似乎已经有了胜负。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在呐喊助威,达官显贵们却要矜持许多,基本上都跪坐着喝茶,彼此闲聊,笑看场中比斗。唯有绑匪,此时大骂落败者,脸色阴沉,就好像输了的人是他儿子一样。

“秦文!”绑匪忽然大喊一声,转过身来,朝秦文说:“既然你在这,我的这些护卫就别试了,你现在就上场,去给我把周建德的人打趴下,只要赢了这场比斗,我一定重重赏你。”

秦文行了个礼,却没有说话,只是看向赵启明。

这明显是在请示,可赵启明哪敢不同意?尤其是绑匪随着秦文的目光看向他之后,他连问一问秦文有没有把握的话都给咽了回去,只叮嘱了一句:“要量力而行,小心不要受伤了。”

“喏!”

秦文领命,放下长剑,走下场去。

年轻的后生们又开始欢呼,围坐在场边的达官显贵们则都开始议论上场的人是谁。

眼看着秦文上场,拿上一根哨棒走到对手面前,绑匪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过去,赵启明忽然想起绑匪刚才所说的名字,于是朝绑匪的儿子问:“对了,刚才所说的周建德是什么人?”

“赵兄可不要乱说。”绑匪儿子又朝赵启明行了个礼,并提醒说:“直呼其名是大不敬。”

赵启明想想也是,古代社会大家都有“表字”,就好像关老爷,其实大家都叫他“云长”。因为云长是“表字”,而“关羽”这个名字只有父母或君长可以叫,你一个外人敢跑上去说“签个名吧关羽”,含义基本等同于“签个名吧儿子”,其下场很可能是被关老爷用青龙偃月刀劈死。

所以刚才绑匪直接“周建德”姓名,是一种极不尊重的叫法。

不过以这家伙把人当公文包夹在腋下的尿性,这么胆大妄为,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父所说之人,乃是‘绛侯 ’周将军。”绑匪的儿子给出了解释。

结果赵启明被吓了一跳。

“绛侯”这个封号他可不陌生,因为当年跟着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那个周勃就是第一代绛侯,那可是和张良、萧何并列的开国功臣,而第二代绛侯更是赫赫有名的周亚夫,周太尉啊。

要知道,当年赵启明的老爹就是在这个周亚夫,周太尉的手下。

即使现在周亚夫已经去世多年,但作为爵位的继承者,这个周建德又怎么会是好惹的?

这绑匪到底什么来头,敢跟堂堂绛侯对着干?

赵启明忽然有点慌。

他咽了咽口水,看向绑匪的儿子:“请问……”

绑匪的儿子礼数很周全,又向赵启明行了个礼,然后看着他等待下文。

“阁下贵姓?”

绑匪的儿子眨了眨眼,似乎有点懵,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什么,抱歉的朝赵启明抬手行了个礼:“听说启明兄上次受伤之后有些不记事了,小弟本应该自报家门的,还望启明兄莫怪。”

“不会不会。”赵启明赶紧回礼,虽然觉得这家伙礼数周全得有点烦人,但有他老子做对比,这小子很有礼貌的样子实在让他很有好感,不由得多看了这家伙几眼,还别说,长得挺帅。

“小弟灌英。”绑匪儿子又行了个礼:“是启明兄一起长大的发小。”

一起长大还这么多礼数?

这小子有点奇怪啊……

不过等等,这小子姓灌,这可是个稀罕的姓氏。

似乎西汉年间只有……

“灌夫!”赵启明/心里念出这个名字,顿时咯噔一下。

不得了。

这可是混世魔王啊。

历史上这个灌夫是出了名的二百五,虽然也是能征善战,但却莽撞到因为喝酒打了个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弄得汉武帝刘彻都不得不留着冷汗替他求情,还差点因此丢掉小命。

那可是太皇太后啊。

汉武帝刘彻都得小心伺候的《养生堂》老太太,这家伙居然打人家的外戚。

这样的二百五,自己居然和他儿子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而且从这个二百五对待他的态度,虽然暴力了一点,却多少能看出长辈对小辈的溺爱。

这么说来两家人应该关系不浅。

可有这样的一位长辈,赵启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前路坎坷,充满了凶险啊……

此时,叫好声再次传来。

赵启明扭头一看练武场,秦文正帅气的站着,而对手已经躺在了地上。

小说《西汉小亭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东亭侯府。

细柳正坐在内院的门槛上。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赵启明这么个抠脚汉子当老板,未成年少女细柳也不知不觉中学了一身坏毛病。好比这坐门槛的习惯,就是因为每天早上和赵启明一起吃豆腐脑养成的。

不过今天,坐在门槛上的只有细柳一个人。

忽然不用伺候赵启明,她百无聊赖,已经在这门槛上坐了很久。无聊时,她会拿出团扇在手里,杵着下巴摆弄几下,有时也会靠着门框发呆,但大多数时候,她都在伸着头朝庭院里探望,想知道赵启明是不是已经回来。

眼下已经到了傍晚,等了许久的细柳心中有些忧虑。

她担心小侯爷此去长安,看到了那里的花花世界,又会像从前一样花天酒地,彻夜不归。

但如果是以前,她倒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相反,因为小侯爷总是很凶,一连几天看不到人,她心里反倒会偷偷高兴。但自从小侯爷大病一场,整个人都不一样起来,她打心底里不希望小侯爷再变回从前那样。

此时见小侯爷仍然没有回来,细柳有些失落,觉得小侯爷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因为听钱管家说,小侯爷今天去了魏其侯府,那里肯定有很多的贵公子和贵小姐,小侯爷要是和他们玩得高兴,寿宴结束之后肯定会四处逛逛,说不定还要和那些贵公子一起整晚喝花酒。

想到这里,细柳起身走到门廊下,扶着柱子朝庭院中张望。

仍然没有看到小侯爷回来,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团扇,有些黯然的转过身去。

“本侯爷回来了~”

这时,庭院中忽然传来赵启明的声音。

细柳猛地转过身来,眼睛变得明亮,然后开心的跑出去迎接。

远远的,赵启明骂骂咧咧的经过庭院中的柳树,怀里还抱着两个盒子。

细柳急忙迎了上去,欢天喜地的行了个礼,然后开心的看着赵启明。

“傻笑什么呢?”赵启明不满的撇了撇嘴,扭头朝庭院里骂了句:“不知道哪个不长眼的乱扔东西,害得本侯爷脚底打滑,差点摔坏了东西,一会儿就跟钱管家告状,开展卫生专项整治工作。”

细柳连连点头,并伸手去接赵启明手里的东西。

赵启明倒也没拒绝,毕竟不是太重的东西,继续骂骂咧咧的回了内院。

这头细柳放下两个盒子,就赶紧拿起自己的团扇,跪坐在赵启明旁边卖力的扇。

赵启明也实在是累了,索性躺在了细柳的腿边,扯着衣服问:“今天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事。”细柳用空着的手帮赵启明把衣服拉开了一些,更加卖力的扇着,同时大眼睛看着赵启明,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小侯爷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没有和那些公子去饮酒作乐吗?”

“没什么意思,参加完寿宴之后,去东市逛了逛就回来了。”赵启明说着,忽然想起什么,抬手指了指放在一边的两个盒子说:“对了,给你买了礼物,小的那个盒子,自己打开看看吧。”

细柳摇扇子的动作一停。

“发什么楞,还不去拿?”

细柳赶紧放下扇子,按照赵启明所说,把小的那个盒子拿了过来,然后又不动了。

“打开啊,你咋这么笨的。”赵启明一脸嫌弃。

细柳这才手忙脚乱的把盒子打开,然后看着盒子里的东西,愣住了。

“去了趟粉市,琢磨着给你买点东西胭脂水粉之类,又觉得不太适合你,毕竟你还未成年,花枝招展是要挨揍的。”赵启明伸了个懒腰,有些疲惫的说:“所以想来想去,就给你买了簪子。”

细柳看了看盒子里的簪子,又看了看赵启明,咬着嘴唇不说话了。

“不至于吧?”赵启明扭头看到这丫头眼圈发红,更加嫌弃起来:“只不过一根簪子而已,往后咱们侯府有的是钱花,别因为这点东西就哭,赶紧擦擦,怪难看的。”

细柳揉了揉眼睛,然后低头看着盒子里的簪子,忽然破涕为笑,显然喜欢的不行。

“美够了没?”赵启明撇了撇嘴:“美够了就去把钱管家叫到书房,我有事找他。”

细柳脸红红的点头,起身,抱着自己的礼物雀跃的跑了。

晚上,书房中。

赵启明跪坐在案几后面,如此规规矩矩,不用想也知道,老管家正在他面前。

“作坊那边第二批白瓷已经烧制完成,除去损毁,总共三百件零五件,明日就能运回府中。”天黑才回来的钱管家向赵启明做完汇报,然后行了个礼:“老臣今日一直在作坊里,因此回来的有些晚了,让小侯爷久等。”

赵启明赶紧回了个礼,然后说:“钱叔您尽职尽责,我哪敢怪罪,而且我之所以叫您过来,要说的也正是这白瓷。”

钱管家看着赵启明,认真的听着。

“今日我去东市逛了逛,看了看市面上的青瓷,觉得实在无法和我们的白瓷比拟,而且价格还十分昂贵。”赵启露出心痛的表情:“一想到我朝百姓要用如此价格去消费那样的劣质品,我十分难过啊。”

听到这话,钱管家眯起眼睛,面无表情。

赵启明斜着眼睛看了看钱管家的反应,觉得有点尴尬,于是讪笑了一下说:“其实我是想问问您,既然咱们有领先的白瓷技术,可不可以做成侯府的产业,比如重新盖个作坊什么的。”

钱管家这才把眼睛睁开一些,慢条斯理的说:“本朝虽有禁令,但经商一事,只要不挂靠在侯府名下,便不会有人干涉,而且能有这样的产业,贴补侯府家用,也是件好事。”

“我还担心您不同意呢。”赵启明松了口气,知道古代重农抑商,担心老管家顽固不化,不准侯府做生意,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是多余了:“不过,要是不挂靠在侯府名下,岂不是只能交给李老板了?”

钱管家点了点头:“自从第一批白瓷出窑之后,李老板几乎每天都要去作坊一趟,与老臣闲聊时,曾多次暗示过经营白瓷的事情,只不过没有小侯爷的吩咐,老臣一直没有应下而已。”

“那说明李老板不笨,知道这白瓷肯定赚钱,果然是生意人啊。”赵启明笑了笑,然后若有所思的说:“既然这样的话,不妨让李老板出钱来扩建作坊,我们用技术入股,然后分红,钱叔觉得怎么样?”

钱管家行了个礼:“这方面老臣会替小侯爷出面,去和找李老板详谈。”

“行,交给您我也放心。”赵启明点了点头,却忽然又想起什么,朝钱管家问:“不过,这作坊在李老板名下,工匠又都是他的人,这会不会有点不安全?”

“李老板的生意,多年来也一直在侯府的庇护之下。”老管家眯起眼睛:“若没有侯府,他纵使腰缠万贯,在京城中一样举步维艰,他若不笨,断不敢有任何逾越的想法。”

“那工匠呢?”

钱管家看了眼赵启明,然后面无表情的说:“几位工匠中都来自东乡亭,且均有家室,考虑到工匠对侯府有功,老臣已经破例将他们的家眷招录,一部分去了厨房,一部分在外院伺候。”

听到这话,赵启明目瞪口呆。

这哪是破格招录,分明是把人家家眷扣在侯府了啊。

没想到这老管家平时一本正经,干起这些事来也一点不心软啊。而且这老头还挺有先见之明,在自己过问之前,就已经采取行动。

不过想想也是,白瓷技术毕竟是侯府出的,那些工匠现在学了去,表面上不敢有什么举动,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暗中被人利诱,然后偷偷泄露出去。

所以让他们有所忌惮,也是避免他们做错事。

而工匠们一旦有所忌惮,不敢有其他想法,那么李老板就算有胆子乱来,也没条件乱来了。

想到这里,赵启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善待那些家眷,一应用度和其他下人不能有所区分。”

钱管家领命,下去了。

看着这老头离开的背影,赵启明有些欣慰。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对钱管家越来越放心。因为这老头不仅见多识广,居然知道瓷器要上釉的工序,而且勤勤恳恳,更重要的是老头心思细腻,很多事都能想到他前面,并果断采取行动。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赵启明觉得自己可以放心当甩手掌柜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