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倓李亨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画凌烟”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李倓李亨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建宁人呢,他没受伤吧?”“他……他在我别院里吃茶。”“他人没事就好。”李隆基呵呵笑了两声,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我听说最近不少官员也都在用澄心堂的纸,是吗?”“听说是。”李亨很小心翼翼地回答,“不过谁在用,孩儿也不甚清楚。”李隆基又问道:“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能在短时间内,让那么多官员用他的纸的?”“......
《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澄心堂是建宁开办的。”
李隆基微微诧异道:“哦,是他开办的?”
“是的,建宁还是小了一些,顽皮了一些,他想读书写字,但碍于纸张用度紧张,所以就自己操办了一个造纸厂。”
“这是好事啊,我听说长安不少寺院都自己造纸。”李隆基说道。
“但是今日有人去澄心堂找麻烦,建宁便与他们起了冲突。”
“什么!有人去澄心堂找麻烦!谁!谁胆子这么大!敢去皇家造纸所去找麻烦!”李隆基的态度立刻变了。
李亨听到这里,微微错愕。
但李亨紧接着说道:“是长安城的一群地痞流氓,双方起了冲突,建宁他……”
“他怎么了,我的孙儿他怎么了,快说!”
“他把人打伤了。”
“他吧别人打伤了,而不是别人把他打伤了,对吧?”李隆基确认了一遍。
“是的。”
“你说话快一些,我还以为大唐皇孙被一群地痞流氓给打伤了!”
“但是……”
“又但是什么?”
“但是他把其中两人打成重伤,又砍了别人一只手。”
“什么!”李隆基大吃一惊。
“阿耶恕罪,建宁一时冲动,他……”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道:“一群地痞流氓,来找皇家造纸所的麻烦,建宁砍了人家的手,这事我怎么会怪他呢,那些胆敢来找麻烦的人,才应该受到惩罚!”
李亨听到这里,一颗悬着的心立刻落了下来。
他突然想起自己匆匆过来之前,李倓说的那些话。
圣人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而怪罪呢?
一群流氓带着刀威胁皇族,皇族子弟反抗还能成为错误?
那小子还真是未卜先知啊!
“建宁人呢,他没受伤吧?”
“他……他在我别院里吃茶。”
“他人没事就好。”李隆基呵呵笑了两声,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我听说最近不少官员也都在用澄心堂的纸,是吗?”
“听说是。”李亨很小心翼翼地回答,“不过谁在用,孩儿也不甚清楚。”
李隆基又问道:“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能在短时间内,让那么多官员用他的纸的?”
“主要可能是因为现在也缺纸,恰好他每天出的纸数量不少,而且纸的质地还说得过去,跟宫里的宣纸肯定没法比,但满足官员办公足矣。”
李隆基故意问道:“哦,他一天出多少纸?”
“六……”李亨正准备说一天六万张,他记得过来之前,李倓说的是现在一天出六万张。
但李亨转念一想,这话能信吗?
这他娘的能信吗!
这要是信了,没六万张,怎么交代!
所以李亨改口说道:“六月每天能出近两万张纸。”
李隆基却还是有些震惊,他看了一眼高力士,高力士没说话。
不是说一天出一万多张纸的吗?
怎么突然到两万张了?
涨得这么快?
“一天能出两万张纸?”李隆基确认了一遍。
“可能有时候能达到。”李亨也有些不自信,给出了一个有退路的回答。
李隆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问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是用竹子为原料,竹子这种造纸原料更多,不存在短缺,在造纸的工艺上也做了改进。”
“原来如此,想不到他还精通这些事情。”李隆基点了点头,表示很满意。
其实大唐的工匠,在开国之初地位还是很高的。
那个时候,天下都还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当然需要工匠这个群体。
但到了盛唐,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致,享乐主义和浮夸主义开始快速浮现。
李隆基自己搞出了一些成绩之后,就开始发展文化。
宇文融的检田括户动了没背景的文官的田,仅此而已,凡是世家贵族,他宇文融哪怕是问都不敢问一句。
这也说明,所谓从底层上来的文官,实在没什么反抗力,那些整天嗷嗷直叫文官集团多牛逼的,大概是不懂世家大族出来的官员曾经多么强悍。
李隆基晚年力不从心,只想环环,一头把脑袋埋在沙子里,靠所谓的权力平衡来维持大局。
最后,说到底:大唐的政体、经济、税制,已经到了时代的极限。
大唐需要新的风暴。
澄心堂不仅仅是他李倓的心血这么简单,澄心堂是大唐制造技术一次飞跃。
纸这种东西,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再寻常不过了。
可它在这个时代,的确是能够改变时代的一种东西。
要知道,这个时代,无论是强盛的阿拉伯,还是罗马帝国,都没有这项技术。
更别说还在村里搓泥巴的西欧。
人类所有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改变说到底只分两种:一是信息革命;二是交通革命。
信息革命就是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交流,这能保证各地的沟通变快,加强地方与地方的凝聚,提升办事效率和降低错误率。
交通革命就是物流革命,它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运输成本,快速打通各地的商品流通。
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甚至后来提的所谓的工业4.0,都围绕着这两点出发的。
而眼下的纸张革命如果完成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很简单,纸的价格大跌,印刷术必然会被推上来,知识会以势不可挡之势进入寻常人家。
平民的声音将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农民这个阶层出将入相,将变成可能。
这必然给对垄断了解释权千年的世家门阀极大的压力。
当然,是不是纸普及了就一定能成功?
不是!
纸和印刷术,只是前提条件之一,如果连这个条件都达不到,就要再经历漫长的数百年。
对于今日之局面,李倓做足了准备。
哪怕是这一次李林甫真的要借此事对付他,也不可能成功。
不仅仅是李隆基知道了澄心堂的利润会眼红,拉拢李隆基身边的女人,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三郎,你之前说一天可以出六万张,以后一天可以出十万张,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何必用这个来骗你?”
“一张纸50文钱,我之前打听过杜二郎的造纸,听说平均造一张纸30文,也就是说,卖出去一张纸赚20文钱,如果一天出十万张纸,岂不是一天就能赚2000贯?”
“兄长,他杜二郎造一张纸是30文,但我造一张纸最多只要10文!”
“10文?”
“对,10文!”
“荒谬!”
听到这里,连沉定自若的李俶都忍不住有些恼怒了。
他觉得今天自己这个弟弟不仅行事轻浮,连说话也甚是夸张。
“若是兄长不信,以后我们去算算。”
“你可知10文钱一张纸,每天卖十万张,要赚多少钱?”
“一日赚4000贯!”
“那一个月岂不是能赚12万贯,一年就是144万贯!”
“是的!”
“这太荒唐了!我不信!”李俶语气也加重了。
这倒也不能怪他,大唐开元初年,整个边疆的军费才200万贯。
到了开元末期,大唐军费暴涨到1000万贯,现在还在继续涨,大概已经涨到1200万贯。
而眼前李倓说,他一个造纸厂,一年可以赚144万贯!
那岂不是开十个造纸厂,就能把整个大唐的军费给填平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