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全文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全文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刘闪刘禅,也是实力派作者“排骨”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报!”一人急至殿内报告道:“陛下,探马来报:姜维并未领军入永安城,他将巴东郡各处粮草集于北井小城,动机不明!”“陛下,北井位于永安之东,若顺水而下可直达吴国巴东,姜维此举,恐有投吴之险!”蒋琬担忧地说道。“陛下,不可不察啊!”费祎上前说道:“永安四面被围,姜维绕过永安去往北井,此举确实诡异!如果他向北可至魏国上庸港;如果往东,水、旱两路皆可到达吴国巴东,往南可......

主角:刘闪刘禅   更新:2024-05-06 13: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闪刘禅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刘闪刘禅,也是实力派作者“排骨”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报!”一人急至殿内报告道:“陛下,探马来报:姜维并未领军入永安城,他将巴东郡各处粮草集于北井小城,动机不明!”“陛下,北井位于永安之东,若顺水而下可直达吴国巴东,姜维此举,恐有投吴之险!”蒋琬担忧地说道。“陛下,不可不察啊!”费祎上前说道:“永安四面被围,姜维绕过永安去往北井,此举确实诡异!如果他向北可至魏国上庸港;如果往东,水、旱两路皆可到达吴国巴东,往南可......

《全文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精彩片段


刘闪挥手示意,邓芝接过急表后念道:

“永安太守,平东将军,臣巩志,诚惶诚恐,顿首上言:吴将全琮、周舫、孙桓,攻城三日,城中军士,死伤近半,城池将破。将军姜维,驻军城外,迟迟不援。伏望陛下,火速增兵,驰援永安。臣遵军令,死守永安,誓报天恩。”

“陛下,姜维屯兵城外,这是抗旨!”

“陛下,永安休矣!”

“陛下,请速派援军!”

“陛下,请速派宿卫军,押姜维回成都处斩!”

众文武大臣无不惊慌失措。

刘闪一言不发,暗自回忆着自己了解的历史:

诸葛亮死后不久,姜维于238开始了第1次北伐,与魏国大将郭淮激战,相持于南安;公元262年是姜维第11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从来没有历史资料提过姜维有抗旨的行为。

影视剧中唯一提过的,是姜维第9次北伐中原时,困邓艾于祁山,大胜就在眼前,刘禅被人迷惑,连发三道诏书让姜维退兵的情节。

对于姜维抗旨的做法,刘闪也不理解。他没有怀疑历史的记载,而是担心自己救下魏延的举动,是否会引发某些事情的改变。

刘闪前两天就在担心这件事情,因为不论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诸葛亮死后,都没有南中叛乱和吴国犯境的记载。

蜀道难行,就算现在从成都发兵,就算兵士马不停蹄赶到永安,至少已在三日之后,根本就来不及救援永安!然而,刘闪还是不愿放过保住永安城的渺茫可能。

刘闪环视众臣后问道:“北伐将士刚刚返回成都,人困马乏;此去永安路途遥远,谁愿前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臣亦愿往!”

……

邓芝、吴懿、廖化、张嶷等人都愿前往,毫不犹豫地上前请命,甚至杨仪、费祎等文臣也愿带兵前去,刘闪见众臣都愿效命,自然十分满意。

“廖化!”

“末将在!”

“你引五千精兵,火速救援永安!如果永安城破,可退守朐忍!”

廖化领命离去后,刘闪又让邓芝和张嶷各自领兵五千,分别前往汉丰和羊渠。这样一来,三城将呈犄角之势,就算永安城破,巴东郡也不会快速失守。

“陛下!末将愿引兵五千,与廖将军同去!”吴懿上前一步慷慨激昂地说道。

“吴将军,你在外征战多年,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在成都休养几日,先去看看吴太后吧!”

“陛下……”吴懿叩首,顿时老泪纵横。

“去吧!”刘闪叹自叹息着,蜀军将士近年连续在外征战,就连吴太后跟自己的哥哥也难得见上一面,何况普通兵卒!

现在的蜀中号称有20万精兵,其实能打仗的仅有10—12万人,其余全是运输、后勤或老弱残兵。

此次北伐之后,汉中留了2万精兵严防曹魏;姜维、廖化、邓芝、张嶷各引兵五千,剩下的八万兵马,立刻分散在成都附近的小城休整。

刘闪知道永安城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他最多只敢投入这两万兵卒:这个时代的战争,兵员投送效率不高,后勤补给也跟不上。更重要的是,这些兵士都需要休整,也要防止其它地方有敌犯境。

几名将领不敢延误,立刻引兵出发。刘闪按照诸葛亮的遗命,对几位文武官员加以封赏:加封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封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

加封吴懿为车骑将军,由于吴班、廖化、邓芝、张嶷等人出征在外,只能等其回来后再作封赏。

“陛下!臣杨仪早于蒋琬跟随先皇,近年又随丞相南征北战,为何还比不上蒋琬?”杨仪忿忿不平地问道。

“此番封赏,乃是遵从丞相遗命,杨长史不必挂怀!”刘闪说道。

“若是丞相遗命倒也罢了,反贼魏延亦有加封,抗旨的姜维也受加封,这又是何故?”

费祎厉声喝道:“杨长史!休得胡言乱语!你这是轻君之罪!”

“轻君?此言差矣!”杨仪手执朝笏,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昔日丞相新亡,若我领全军投魏,恐怕不会低于长史之职吧?”

“杨仪!休得放肆!你身为臣子,怎能这般跟陛下说话?”谯周大怒道。

“反贼加封,有功不赏,大汉将亡啦!”杨仪哈哈大笑道:“昏君!连姜维也要抗旨,真是昏君!”

“反贼?”刘闪大怒道:“杨仪!你让魏延断后之时,可曾向他明言这是丞相遗命?”

“我说的就是丞相说的,这又有何不同?”

“来人!将逆臣杨仪拿下!”蒋琬高举相印大喝道,殿外几名宿卫军蜂涌而入,很快就将杨仪拖出殿外。

“陛下,杨仪口出狂言,对陛下不敬,理当问斩!”

费祎、董允、郭攸之、尹默、吴懿、谯周等人纷纷上前,请求将当庭辱君的杨仪问斩。

刘闪犹豫片刻后说道:“杨长史跟随先帝和相父多年,也算是劳苦功高;如今,我大汉正是用人之际,就先投入大牢,待永安和南中之事平定后再说吧!”

“报!”一人急至殿内报告道:“陛下,探马来报:姜维并未领军入永安城,他将巴东郡各处粮草集于北井小城,动机不明!”

“陛下,北井位于永安之东,若顺水而下可直达吴国巴东,姜维此举,恐有投吴之险!”蒋琬担忧地说道。

“陛下,不可不察啊!”费祎上前说道:“永安四面被围,姜维绕过永安去往北井,此举确实诡异!如果他向北可至魏国上庸港;如果往东,水、旱两路皆可到达吴国巴东,往南可至吴国建始,姜维若想投敌,哎……”

“姜维原是魏将,他集巴东郡粮草于北井,投敌意图很明显,陛下应早做决断!”

不仅仅是众臣,在这种情况下,刘闪也认为姜维有投敌的嫌疑,急忙问道:“吴班、高翔二将可有异动?”

“禀陛下,尚未得知!”报信使者说道。

“再探!不论何时,一有情况马上来报!”刘闪长叹口气:“鞭长莫及!咱们能做的都做了!散朝吧!”

刘闪无奈起身,心里很不是滋味:刚才探马报来的消息,至少已是昨日发生的事情。这个时代的通信实在不便,根本没法及时了解前线发生的一切。

黄晧见刘闪闷闷不乐,想到这几日他性情大变,生怕自己碰上钉子,只能紧跟在后,不敢插嘴半句。

一人手提木箱,匆匆往永宁殿方向赶去,刘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是宫中太医令,想必是永宁殿有人生病,小奴这就前去打问!”

“不必,随朕去看看!”

刘闪最担心张星彩生病,到了永宁殿后,生病的恰好就是她。

医官正在给她把脉,刘闪关切地问道:“星彩,你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陛下,不必忧心,臣妾这不是什么大病,她们偏偏要传太医令,这才惊动了陛下。”张星彩不悦地盯着几名婢女。

“陛下!”一名婢女微蹲行礼后说道:“皇后老是呕吐。她吃什么就吐什么,又不肯传太医令,奴婢不敢懈怠,这才斗胆请医官过来!”

“做得好!赏钱两千铢!”

“陛下圣恩,小婢拜谢!”

“陛下,不必忧虑。”医官打开木盒,拿出一块淡黄色的石头状物品说道:“皇后是久吃生冷之物,以致脾胃寒凉,这才引起呕吐涎沫。”

医官敲下黄豆大小的块状物,恭敬地送到张星彩手上,然后说道:“皇后只须日服两次生硫磺,缓缓加大剂量,觉得胃部微温即止,不出一月即可痊愈。”

“医官,你没搞错吧?硫磺也能做药?这能吃吗?”刘闪不可置信地问道,突然心头一紧,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下官愿以全家性命担保,此方必定有效,绝不会伤到皇后的凤体!”

张星彩倒是不在乎,大胆地将这块硫磺塞入口中,只是嚼的时候如同嚼沙,这滋味确实不太舒服。

“这年代……竟然有硫磺?”刘闪拿起桌上的一大块硫磺仔细观看,少时,又满怀期待地问道:“医官,你们既然能找到硫磺,能找到硝石吗?”

“禀陛下:硫磺和硝石,都是《神农本草经》中的必备药材,宫中医馆自然不敢遗漏!”

“这……这……这真是太好了!”刘闪兴奋地搂着张星彩猛亲了一口,然后欣喜地说道:“你把医馆里所有的硫磺和硝石,全部给朕送来!”

“陛下,这硫磺和硝石可以入药,但需对症才行,绝不可乱服!”医官谨慎地说道。

“朕明白!哈哈哈!算了,朕自己去取!黄晧!黄晧!”刘闪大叫道:“把医馆里的硫磺和硝石,全部给朕送来,再去膳房取些木炭过来!还有,让向宠将城里所有的硫磺和硝石全部弄来,越多越好!”

黄晧也不耽搁,急匆匆地办事去了,这一点确实讨人喜欢,难怪刘禅会那么宠信他。

“报!永安急表!”一名信使突然急速跑来,刘闪心里已在“呯呯”直跳。

刘闪接过奏表,这才发现自己不认识上面的字,窘迫地问道:“星彩,你识字吗?”

见到张星彩点了点头,刘闪将奏表递给她:“星彩,你帮我念念吧!”

“永安太守,平东将军,臣巩志,诚惶诚恐,顿首上言:探马来报,姜维投吴,携巴东郡之粮,顺水下至吴境。吴军三万,猛攻永安,城中兵卒,已不满千。臣以必死之心报国,伏望陛下速派援军。”

此章及后面多章会提到2个“巴东”,其中一个是蜀国的“巴东郡”,它包含永安、朐忍、开县、羊渠、临江等县,另一个是吴国“建平郡”的“巴东县”,文中称巴东或巴东城,永安以东分别是巫县、巴东、秭归。并非笔误!


自建兴4年(公元226年)以来,丞相诸葛亮总共进行了六次北伐,期间虽有胜仗,但每次都铩羽而归。如今的大汉,已经很久没有过打胜仗的记录!

城中众臣听闻“永安捷报”都觉得不可思议:眼看姜维投敌,永安城几近失陷,何来的捷报?

现在并不是上朝的时候,好几个大臣连官服都没穿,欣喜地跟在信使的马屁股后面,匆匆直奔崇德殿。

崇德殿外,摆放着七八个硕大的麻袋。

刘闪不及细问,急忙进入殿内,只见众臣脸上皆是喜色,好几个已经泪流满面。

众臣刚要行礼,刘闪制止后径直走到蒋琬跟前,疑惑地问道:“蒋丞相,永安城有何捷报?”

“陛下,永安城确有捷报!”蒋琬欣喜地捧着一张白绢颤抖着念道:“永安太守,平东将军,臣巩志,诚惶诚恐,代维上奏:将军姜维,智取巴东。解永安之围,获粮饷无数。斩敌一万余,俘吴将全琮。”

“这就完了?”刘闪疑惑地问道:“姜维现在何处?为何由巩志代他上表?”

“陛下,这……奏表未有言明,臣实不知啊……”

刘闪深思片刻后问道:“姜维所言是否属实?”

“陛下,殿外有巩志送来一万多敌兵左耳,理应不假!”费祎欣喜地说道。

“昨夜有探马来报,传姜维沿江而下,难道……”刘闪突然冷汗直冒,大声吼道:“来人!传令:令邓芝、张嶷、廖化火速进驻永安,然后听从姜维调遣!”

“陛下,姜维真的在吴境的巴东城?”

“这个姜维!你太自信了!”刘闪狠狠地骂道:“给你5000兵马就敢深入吴境!如果朕给你一万,恐怕你敢打到建业!”

“若真是如此,姜维此举恐怕不妥。陛下令姜维解永安之围,他不驻永安却进取吴国巴东,得胜后仍不退兵永安,这是抗旨。”蒋琬说道。

“不!朕只命他解永安之围,并没要求他进驻永安。如今永安之围已解,姜维自然不会抗旨。”刘闪冷笑道:“姜维用兵,深得相父赏识,他如果没把握必会兵退永安;他让巩志代传捷报,就是在试探朕的意思!他既然有把握,朕就给他兵马!”

“陛下,臣也认同丞相的建议!”费祎上前一步说道:“吴、蜀两国向来修好,姜维此举必将惹怒吴国。如果魏国趁机攻打汉中,我恐两面受敌。今南中未定,臣以为,急令姜维退兵才是!”

“修好?如果修好,他们就不该攻打永安!只有把他们打疼,将来才能真正地修好!”

“陛下,话是如此,臣仍担心魏国从中作梗。诸葛丞相主张与吴修好,就是尽量避免两线作战。如今的大汉国力衰弱,臣实在担心啊!”

“丞相不必多虑,汉中咽喉有魏延、马岱和王z平驻守,定能万无一失。”刘闪哈哈大笑道:“听闻今秋吴中大丰收,想让姜维退兵,至少要让吴国赔偿咱们一年的粮饷!”

“陛下,既然如此,臣有一计!”费祎神秘地笑道:“应速遣一善辩之士前往魏国,游说魏、吴两国相争……”

“卧槽!没想到你比我还狠!”刘闪脱口而出,说完才想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还好众臣都没注意,刘闪犹豫着问道:“谁能担当此任?”

“陛下,臣认为,可让向朗前去一试。”

“向朗?”

“正是!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显明亭侯,是中部督向宠将军的叔父。向朗早年随关羽将军守卫荆州,后来因包庇马谡被贬职,不久后重新启用,现任左将军之职,曾代理丞相册封张皇后及太子刘璿。”

“我大汉与曹魏素无使臣往来,朕还是觉得不会这般容易。”刘闪实在不相信向朗能胜任使魏之职,不过还是同意了费祎的建议。

刘闪同意让向朗出使魏国,对说服曹魏出兵吴国并不抱希望,刘闪是想让他办成另一件事。

由于蜀中各地现有的硫磺和硝石不多,北方的魏国却很丰富,由于两国长年交兵,商旅少有往来。刘闪希望向朗到魏国之后,以“陛下希望长生不老,国内正在大量炼丹”为借口,促成两国间的硫、硝交易,想必曹睿定会一口答应。

今日黑火药试验成功,姜维并未投敌且立下大功,刘闪心里很是高兴。离开崇德殿后匆匆赶到永宁殿,询问那些嫔妃们的意愿。

张皇后询问的结果既在刘闪的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已有子嗣的张星忆贵人、王媛王贵人、张兰贵人和苏采女自然愿意留在宫中;近年特别受宠的徐才人、林才人、杜婉仪也愿意留下。

其他二十多人几乎从未获过宠幸,近日皇后和王贵人重获宠信,她们都不再抱希望。

如今皇上皇后开恩,听说离开会有一大笔铢钱,并且官府不会追究其“年龄问题”,她们自然想离开皇宫。

“年龄问题”刘闪早就听说过,古代的女子嫁人时的年龄特别小,在汉代尤为明显。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公元前189年,皇帝刘盈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也就是说,女子超过15岁未嫁人者,官府将收取高额的“人头税”。

比如:皇宫中的张皇后和王媛王贵人,她们入宫已有11年,现在仍不到26岁;张贵人也是未满15岁就入宫,现在也不过21岁。

刘闪并非不好女色,也不是嫌弃她们曾是刘禅的嫔妃,他毕竟是现代过去的穿越者,很难接受没有半点感情,甚至不知对方姓名的女子,只不过,张皇后和张贵人是特例罢了。

当然,刘闪并不担心自己会“孤独”,因为他从黄晧那里得知,皇帝是“一年一小选,五年一大选”,明年春季正是大选之期,到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型,任意挑选新进的佳丽。

由于今日张星彩和张星忆都不方便,兴致极高的刘闪只好前往王贵人的清宁殿。

当刘闪沉浸在王贵人的温柔乡中无法自拔时,姜维仍盯着桌上的地图在踌躇满志:诸葛丞相将毕生所学传给自己,尚未立得大功就被封为卫将军,已是三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将军之一,地位仅次于大将军,维定当竭心尽力报效大汉。

前日自己通过诈降,一举攻下巴东城,活捉吴将全琮,斩敌一万余人,并阻断周舫、孙桓的归路,犹如一颗钉子,牢牢地嵌在建平郡之中。

建平郡东有宜昌郡和南郡,南有武陵郡,只要能在建平站稳脚跟,夺取荆州将指日可待;诸葛丞相六次北伐收效甚微,皆是因为单线起兵之故。如果能拿下荆州九郡,将可从荆州和汉中两路出兵北伐。

然而,真的可以吗?姜维微闭着眼睛,一个为期十年的庞大战略涌上心头。

城头秋风瑟瑟,姜维深吸口气。

眼下,自己现在的位置非常尴尬:自己阻断了周舫、孙桓的退路,而他们也阻断了自己撤回永安的退路。

如果陛下能发兵永安,哪怕只有5000人,自己也能跟巩志形成夹击之势,或许能吃掉退守巫县的周舫和孙桓;如果后主不肯发兵,深入吴境的自己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

众将私下皆言,陛下胸无大志,自己也不敢提东征之事,唯有托巩志向成都报捷,陛下能否明白自己的苦心?若是身后无主,自己手上无兵无将,空有报国之心又能如何?

又是一日的夕阳落下,姜维站在巴东城的城楼上,内心无比焦急,脸上却异常地平静。

“报!”一匹快马飞驰而来,城门迅速开启又立刻关上。

“禀将军:邓芝、廖化、张嶷各领兵五千进驻永安!陛下有旨,他们全部由将军调遣!”

“好!来得好!”姜维大笑道,向西面的成都方向拱拱手道:“蒙陛下信赖,伯约当不辱圣恩!”

巴东城,治所殿内。

吴班、高翔闻援兵已至永安,欣喜之余也有些失望,因为只有一万五千人,加上巴东城中的四千兵马,仍然不到两万。

东面,吴国以朱然为主将,丁奉、太史享为副将,领兵3万直奔巴东而来,预计明日午间即可到达。

如果加上巫县周舫、孙桓的2万人,吴兵共有5万,敌方兵力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小小的巴东县城,城池不固,纵纵然粮草充足,仅凭这4000兵马,绝不可能阻挡5万吴兵的进攻。

“将军!吴将朱然骁勇善战,应当早做决断!”

“将军莫急,本将自有安排!”姜维安抚吴班、高翔二将后,立刻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梁绪!你带500兵士,趁夜前往巫县城南10里下寨,其间要大张旗鼓,多扎营帐;如果吴兵杀来,不可硬拼,往南撤退。”

“领命!”

“梁虔!你带500的兵士,前往梁绪身后埋伏,要故意让吴兵发现;如果梁绪退来,你可与他往永安方向撤离,但不要进入永安。”

“领命!”

“高翔!你引1000兵士,前往巫县以东10里埋伏,要故意让巫县城内的吴兵发现!若城中吴兵杀来,务必死战,我自有接应!”

“领命!”

三将领命而去后,吴班不解地问道:“将军,可是打算放弃巴东城?”

“不!”姜维胸有成竹地笑道:“我不仅不会放弃巴东城,我还要占领巫县!唯有这样,才能让永安、巫县和巴东连成一线。”

“可是……巫县有2万吴兵,强攻巫县至少需要6万兵马!我加上永安的兵马也不到两万,如何攻占巫县?况且朱然的三万大军转眼将至,我却在多路分兵;如今,巴东城只剩两千兵士,岂不危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