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唐卿张桂山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张唐卿张桂山出自军事历史《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作者“骑驴”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张唐卿把今天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只不过隐瞒了极品红丝石的事情,只说自己捡到了几块普通石头。“爹爹,你说我高价卖给周炳林,合适不合适?”张桂山忽然笑了起来。“如果卖给别人,为父少不得要亲自带着你登门谢罪,但周炳林就另当别论了,当年,为父和周炳林一起拜在恩师门下,但周炳林自小受商贾之道影响,品行不端,被恩师逐出门墙,我们俩的梁子自此就结下了......
《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周炳林逛了一圈后,心口在滴血,这个张家崽子,敢在我头上讹钱,看我以后怎么搞死你。
周炳林不会承认自己被一个侄子辈的人坑了,因为这会显得他无能,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没有大肆宣扬这件事。
一直到了村,张唐卿一屁股坐到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十里路,还带着三块石头,相当于武装越野了,对于干瘦干瘦的张唐卿来说,体力已经严重透支。
兰子看到哥哥瘫坐在地,又去过去拉,“哥哥,地上凉,快点起来。”
“兰子,让哥哥歇歇,实在走不动了。”
狗子也累的不行,他除了要背着兰子,有时候还要拖着张唐卿。
“钉子,真的卖了三贯钱?”
“狗子哥,你都问了好几遍了。”
看着太阳要落山了,张唐卿从包里拿出剩下的一贯多钱,数了两百文递给张唐顺,“狗子哥,这是你的。”
狗子像是被狗咬了一样,慌忙摆手说道:“我可不能要,这都是你弄回来的。”
“没有你,我也搞不了这么多钱,你家也缺钱呢,拿着,明天还有其他的事要麻烦你呢。”
狗子颤颤巍巍的接过钱,他这是第一次拿这么多钱,整整两百文啊,市面上最好的米一百文一斗,一斗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十五斤左右。
狗子总是把钱换成粮食来计算钱的价值。
张唐顺兄妹俩拖着石头回到家时,只见张桂山失落的坐在屋门口,不停的唉声叹气。
“爹爹,我们回来了。”
张桂山慢慢抬起眼看了看兄妹,“回来了?吃饭吧。”
张桂山去厨房端出来两碗面疙瘩和一碗稀饭。
稀饭明显是早上吃剩下的。
“爹爹,你中午没吃饭?”
张桂山摇了摇头,端起稀饭吃了起来,中间碰到小咸鱼的肉,就挑出来夹到张唐卿的碗里。
“爹爹,你吃,你的身体还没好利索呢。”
“爹爹也吃。”
虽然张桂山这样说,但他还是又夹起一小块鱼肉,本来想放到张唐卿的碗里,但看了看闺女,就放到了闺女的碗里。
兰子一阵惊恐,茫然无助的向哥哥求救。
张唐卿轻轻的摸了摸兰子的脑袋,“吃吧,爹爹给你的。”
兰子立刻把鱼送进了嘴巴。
吃完了饭,兰子去刷碗,张唐卿给兰子提了一壶热水后,回到书房。
书桌上放着一个卷筒,已经被弥封了,卷筒上写着张师讳师民亲启。
“爹爹,没送出去?”
张桂山无奈的摇着头说道:“想当年,你爹爹我要想给你师公写封信,只要交给县里就可以,他们自然会把信送到你师公手上,但我今天去县衙,被拒绝了,说公器怎可私用?”
“爹爹,你去县城了?你大病初愈,如何出得了远门?”
“是族长派驴车送我过去的,倒是不累。”
“族长答应您当教书先生了?”
张桂山摇了摇头,“没有,有你六叔公一个人就够了,族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再请一个先生。”
张家村五十多户人家,其中三十多户都姓张,族长是张唐卿的二叔公张增贤,也是族里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老人,而村里的私塾先生,就是二叔公的亲弟弟六叔公张增润,曾经中过好几次举人。
“既然县衙不给我们寄,那我们自己寄出去吧,我记得县衙的递铺是收取民间邮递业务的。”
“那要花钱呢,至少两百文,咱们家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拿得出两百文钱?”
张唐卿说完,把口袋里的钱一股脑的倒在了桌子上。
张桂山先是吃惊的张着嘴巴,随即勃然大怒。
“混账,你干什么了?哪来这么多钱?”
张唐卿看亲爹有暴怒的倾向,赶紧说道:“爹爹,别着急,你听我说。”
张桂山脸色涨红,如果张唐卿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一顿毒打是少不了的。
“说!”
张唐卿把今天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只不过隐瞒了极品红丝石的事情,只说自己捡到了几块普通石头。
“爹爹,你说我高价卖给周炳林,合适不合适?”
张桂山忽然笑了起来。
“如果卖给别人,为父少不得要亲自带着你登门谢罪,但周炳林就另当别论了,当年,为父和周炳林一起拜在恩师门下,但周炳林自小受商贾之道影响,品行不端,被恩师逐出门墙,我们俩的梁子自此就结下了。”
张唐卿嘿嘿笑着说道:“那我这不是玩了一出好少年智斗奸商?”
张桂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胸中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
兰子小心翼翼的扒着门缝看着大笑的爷俩,满脸的羡慕。
自从昨天晚上解开了张桂山的心结,张桂山再看闺女,就觉得不是那么讨厌了,张桂山向兰子招了招手,让兰子过来。
兰子看了看哥哥,见哥哥笑着点了点头,才壮起胆子,迈着小碎步走到父亲面前。
张桂山一把把兰子抱在怀里,放到腿上。
兰子能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慈爱,慢慢的不再拘谨,伸出小手摸了一下父亲的胡子,见父亲没有反应,才大胆的伸出手玩了起来。
“有了这一贯钱打底,咱们能撑到开春,等过几天,我就去县城找个账房先生的差事,起码能养活你兄妹俩。”
“爹爹,赚钱的事情,交给我,你安安心心的读书,再有三年又是大比之年,我希望您能继续考试,起码实现自己的梦想,比什么都重要。”
张桂山摇了摇头说道:“难啊,难如登天,每届的举子以万计,但只有五百人中式,二十个人中才有一个,我就不抱希望了,不过为父希望你能继续学习,只要你能拿出有志者事竟成的劲头,一定会中进士,为父拭目以待。”
“爹爹,我也想和你说,苦心人,天不负。”
张桂山忽然愣住了。
张唐卿见父亲在想事情,伸手把兰子抱了过来,轻轻的掩上门,让父亲自己想通某些事情。
正在旁边玩耍的兰子忽然问道:“哥哥,你是不是要这种石头?”
张唐卿闻言看过去,一块和兰子差不多高的石头赫然伫立在河边上,石头上的淤泥很厚,兰子拿着树枝子抽水玩的时候,水溅到石头上,石头的一部分露出了真容。
张唐卿跑过去,用水刷了一下石头,黄地红丝,虽然不如刚才问价的那块好,但比普通红丝石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张唐卿激动的抱起兰子狠狠的亲了一口,这个妹妹就是福星啊。
“狗子哥,发财了,咱们发财了。”
狗子张唐顺根本就不懂什么红丝石,但听到要发财,也激动起来。
“很值钱?”
“很值钱,一斤卖个五百文不成问题。”
狗子兴奋的搓着双手,使出浑身的力气搬了一下石头,石头依然纹丝不动。
“咱俩不行,要是三个人的话还有可能。”
张唐卿的好心情戛然而止。
几百斤的石头,怎么运回去?肯定不能找人过来帮忙,一旦让别人知道这里有极品红丝石,以后肯定就没张家什么事了。
张唐卿琢磨了会说道:“狗子哥,今天咱们先不运回去,把这块石头恢复原样,咱们先带那几块回去,我再想办法吧。”
面对上千贯钱而不能运回去,张唐卿别提多难受了。
“要不咱们砸开,一块块的运回去吧。”,狗子提议道。
红丝石的硬度在4-5之间,一般的农用铁器根本就砸不开,再说了,这么好的石头,必须按照规划切开,尽量少浪费才行,万一砸下来的不能用,那就太可惜了。
张唐卿摇了摇头,回到淤泥旁边,挑选了四块有价值的石头塞进包里。
兰子还是扛不住了,趴在狗子的身上睡了过去,张唐卿一个人背着二十多斤重的石头,艰难的往山下走去。
到了红丝石交易市场时,太阳已经西斜,市场上的人流量少了很多。
张唐卿挑选了一块褐色红丝的石头,摆在了路边上。
他急需要钱,有了钱,他才能买一些雕刻用的工具,才能买专门的钳子和锤头,甚至是专门肢解石头的锯弓,把那块大石头一点点的锯开。
等了半个时辰,没有一个人过来问价,因为红丝石的品相太低了,市场上一抓一大把。
远处走来一群大冬天打着扇子的中年人,张唐卿认识其中一个叫丁茂林的中年人,就是他把张桂山送回了家。
看着丁茂林走过来了,张唐卿站起来作了个揖,“丁世叔。”
丁茂林看了会张唐卿,才想起来这是谁。
“哦,是文思兄的公子啊,你怎么在这?”
张桂山字文思,所以丁茂林才有此一问。
张唐卿笑着说道:“无意间得到了一块红丝石,想拿过来卖掉,好给家父抓药。”
另一个中年人问道:“张桂山的崽子?”
丁茂林尴尬的点了点头。
“张家崽子,你爹还没死?”
张唐卿立刻知道来者不善,应该是和父亲有矛盾。
“敢问世叔如何称呼。”,张唐卿一句世叔,把自己置于了弱势地位,我都叫你叔叔了,你要跟我一个小孩子计较?
对方明显没想到张唐卿会喊他世叔,也是一愣。
“这也是你父亲的同年,临淄周炳林,当年和你父亲一起在赵先生门下学习。”
张唐卿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敢情是周世叔,听家父说过,临淄周家乃是当地的豪门大户,周世叔最是急公好义。”
被张唐卿一吹捧,周炳林立刻感觉夏天吃了冰激凌,冬天喝了热茶,浑身舒泰。
周炳林对张唐卿的感官立刻好了起来,这小子可比他爹会来事。
“我看看你的石头,要是好的话,本世叔买了接济你们一下。”
周炳林并不懂红丝石,今天纯粹是因为过了发解试,来益都同窗家玩耍几天,听说这里有极品红丝石,才打算过来看一看。
没想到还没进小市场呢,就被张唐卿拦住了。
张唐卿在青州古城里卖了十几年东西,对于坑人这种事,简直是骨子里自带的技能。
“不瞒世叔,我这块并不是极品,极品红丝石每斤要八百文以上,我这块每斤四百文,当然,如果世叔觉得贵,每斤给三百文即可。”
周炳林身后的人无语的看着张唐卿,你这种石头满大街都是,能卖一百文都要烧高香了,你竟然想卖四百文?大家都认为周秉仁会拒绝。
没想到周炳林问丁茂林,“极品的要八百多文?”
丁茂林艰难的点了点头。
周炳林看到丁茂林难产的表情,感觉被宰了,但张唐卿一句世叔,把他拿捏住了,如果这时候他和张唐卿讲价,面子上挂不住。
再说了,这块石头应该没多少钱,周家最不缺的就是钱,缺的是类似张桂山等人的恭维,当然,张桂山儿子的恭维,和张桂山是一模一样的。
“这块多重?”
“七斤六两,算您七斤,当然,我不是说看不起世叔在乎这六两的钱,只是纯粹的表达对世叔的尊敬。”
周炳林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他家瓷器店的掌柜都没这么利索的口条。
“行了行了,我要了,算算多少钱?”,周炳林立刻伸出手指头打算计算一下。
“两贯八百钱,要不您给两贯五?”
周炳林没想到张唐卿计算的这么快,也就没继续纠结,朝着身后的人示意了一下,对方立刻给了三贯钱。
“既然喊我一声世叔,那多出来的两百文,算作我给张桂山看病的钱。”
周炳林离开后,丁茂林扭过头好奇的打量了好几遍张唐卿。
坑世叔这个名声并不好,一旦周炳林把这件事传开,张唐卿的名声就臭了。
在大宋,名声不好,尤其是读书人的名声要是坏了,可就寸步难行了。
不过,张唐卿并不以为意,虽然将来他肯定会走入仕途,名声不好会影响将来的气运,不过,如果宣传得当,这可能会成为一件雅事。
张唐卿拿到钱后,立刻拉着狗子就跑,狗子到现在都没闹明白,一块石头就卖了三贯钱?
找了一个店铺,买了雕刻用的全套工具和钳子凿子等后,兄妹三人往家飞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