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精选篇章阅读

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精选篇章阅读

花期迟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是作者“花期迟迟”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佳音陶红英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算是朝廷照顾。他们也没有余力再买更多,每年交了税粮够温饱就成了。......

主角:李佳音陶红英   更新:2024-03-23 13: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佳音陶红英的现代都市小说《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精选篇章阅读》,由网络作家“花期迟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是作者“花期迟迟”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佳音陶红英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算是朝廷照顾。他们也没有余力再买更多,每年交了税粮够温饱就成了。......

《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精选篇章阅读》精彩片段


“娘,别生气,我早晚要收拾了他们,把银子都拿回来!”

这话说得好像李家的银子就该是他们家的似的。

郭氏被儿子哄得,总算脸色好了一些。

刘来福趁机说道,“娘,你给我拿点儿钱,我去县城找吴二。

吴二也看不上李家人,他姐是李家二儿媳,最是了解李家。有他帮忙,想要找李家的麻烦,对付李家肯定更容易!”

郭氏最是宠爱二儿子,当真给了二儿子一把铜钱。

不等嘱咐几句,刘来福已经一溜烟儿跑出家门。

什么报复李家,那都是小事儿,先去赌场赢钱才重要!

村民们在李家受到热情款待,跟李家人的关系亲近了不少。

起码李家大方会处事,饭菜做的好吃,这样的印象是人人皆知。

次日,村里老少就开始秋收了,忙的脚不沾地。

李家人没有庄稼可收,所以就很悠闲。

一早吃过饭,陶红英就带着赵玉茹去山上采蘑菇,挖野菜。

临走前,陶红英在锅里给闺女留了两碗米油,也不怕她会饿着。

妯娌两个有说有笑的上了山,也没问吴翠花,反正就算吴翠花跟着去了也是偷懒,干脆不叫她了。

李老二昨日看到村里不少老人走路都有些艰难,就想带着小子们去帮他们秋收。

他只说了两句,李老太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多带几块饼子,别吃人家的,收点儿粮食也不容易。”

李老太嘱咐儿子,手里抱着佳音颠了颠,低头亲了亲她的小胖脸蛋儿。

她敢说家里不差粮食,这底气就是宝贝孙女给的。

李老二,李老三和李老四带着家仁他们几个小子,直奔隔壁的赵大叔家。

赵大叔刚五十岁出头儿,但在战场上没了一条腿,眼睛也瞎了一只。

如今是没儿没女光棍儿一个,也是这清水村里秋收最艰难的一个。

“赵大叔,我们来帮您割庄稼啦!”

家喜家安淘气,昨日缠着赵大叔讲过征战沙场的故事,这会儿自来熟,进门就喊了一声。

“赵大哥,你腿脚不便,我们兄弟几个来帮你干点儿农活。”

李老二笑着跟赵大叔打招呼,也没等赵大叔说话,就带了弟弟和侄儿们穿过赵家后院去地里割高粱了。

高粱杆子要堆一起晾晒,高粱头要割下来装袋子,背回赵家院子晾晒,最后敲打下来,才算完活儿。

李老二几个挥舞镰刀,李老四和家义负责扛袋子,简直健步如飞。

赵大叔瘸着腿烧水,拎去田里,家喜家安就乐颠颠跑上前接过去了。

赵大叔摸摸他们的头,眼圈儿有些红。

“你说说,这叫我怎么感谢你们一家才好啊!”

“我奶奶说了,邻里乡亲就是要互帮互助,大叔你坐着,我们也去帮干活儿了!”

家喜家安喝个水饱,就又跑掉了。

赵家的地不多,只有二亩,一日功夫就被李家收完了。

赵大叔留人吃饭,李家谁也不肯,李老三还没忘了嘱咐一声。

“大叔,你这房顶我看着有些年头了,怕是漏雨吧,过了秋收,我来帮你修修。”

赵大叔来不及再说话,李家人就都回去了。

就这般,接下去几日,李家老少爷们八口儿,轮流帮着村里人家收地。

这些人家大半都是退伍残兵,家里的田地也是县里给的。

一人二亩,税粮是普通农户的一半,算是朝廷照顾。

他们也没有余力再买更多,每年交了税粮够温饱就成了。


李老太同小孙女一起指了大船,笑道。

“你们这船看着真是不小,想必里边也宽敞。若是不介意,能不能捎带我们一程?

同在一条船上,这羊奶当然就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喝了。”

李老二等人听得也是眼睛发亮,他们极默契的上前行礼。

“这位老爷,我们都有力气,可以帮着干活儿。而且我们也会些拳脚功夫,路上碰到难事也能帮忙出头抵挡。”

陶红英同样不甘示弱,跟着说着。

“我能帮着洗衣做饭,我家祖上出过御厨,我做的饭菜好吃又干净。”

就是家仁家义几个小子也嚷着,“我们可以擦抹甲板,跑腿儿值夜。”

中年管事没想到李家会有这样的提议,可仔细一想,也不是不行。

他们这一趟出来得匆忙,人手没带够,要不然主子身边也不会只有一个奶娘。

如果这家人上船帮忙干活儿,他肯定更轻省一些。

可他只是个管事,还是要回去问问主子。

“老姐姐,我得回去禀告主子一声。主子这会儿大概是睡了,明儿个一早,成不成,我都让人来给你个答复。”

李老太当然一百个同意,中年管事便带着小厮回了船上。

李家人齐齐松了一口气,互相对望的眼里都是添了几分欣喜。

只有得了自由的吴翠花嘀嘀咕咕,但在李老二的冷眼下也不敢大声儿。

李老太叮嘱李老四把羊照管好,然后抱着佳音,坐着发愣。

这事儿关乎着李家未来的命运,若是成了,他们一大家子就不用跋涉千里。

在这乱世,早一天安稳下来,也就能避免更多的意外和危险。

佳音感受到奶奶手心的颤抖,心里叹气,小脑袋扭向旁边张望。

夜色下李家其他人也都睁着眼睛,没一个能睡着的。

驴车旁的篝火被江风吹得摇曳,就像李家人现在的心情一般飘忽不定。

哪怕只有一丝渺茫的希望,他们也迫切的想要抓住。

佳音伸出小手握住了李老太的大手,咿咿呀呀的出声唤她。

“福妞儿是不是饿啦?家仁,快挤了羊奶煮一煮!”

李老太赶紧拍拍孙女,喊了孙子帮忙。

李家人好似被这一嗓子打开了开关,纷纷起身忙碌起来,倒是冲淡了方才的忐忑。

小孩子的身体撑不了太久,佳音喝了羊奶没一会儿,就再次沉沉睡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天色已经微微发亮。

李家人真的一夜都没睡,各个熬红了眼睛,焦急等着船上的人过来。

太阳完全跳出地平面的时候,那大船上终于跳下一个小厮,一路小跑着来到李家人面前。

“我们夫人答应了,你们快收拾东西跟我上船吧!”

小厮的话音未落,李家人脸上的喜色就已经掩盖不住了。

小厮带来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好消息,这是李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再也不用风餐露宿,提心吊胆了。

就是一向刚强的李老太都扭过头,抹了眼泪。

陶红英抱了闺女亲了又亲,李老三和赵玉茹更是抱在一起哭出了声。

家喜和家安满地乱蹦,发泄着他们的狂喜。

众人悬了一夜的心,这下子终于能回到肚子里。

李老太从陶红英怀里抱过孙女,贴着她的小脸儿,低声说道。

“都是俺孙女有福,给自己张罗口粮,还给全家寻了活路!”

“老太太,咱们快走吧。多少人看着呢,再耽搁下去就麻烦了。”

小厮忍不住催促,李家人也醒过神,赶紧张罗起来。

李老二原本是做账房的,家里唯一的毛驴就交给他去卖。

虽然只拿了一半的银子,却很是顺利。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众人也拾掇好了行李。

顶着其他灾民羡慕嫉妒的热切目光,迅速跟着小厮上了船。

昨晚的中年管事正等在船舷边,眼见奶山羊被李老四第一个抱上船,他就笑了,指着那小厮说道。

“你们住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跟着王福去放行李吧。”

李家人都是行礼道谢。

“我叫王坚,你们以后叫我王管事就行。”

中年管事转向李老太,又道。

“老太太,我们夫人听说你们家中的孩子还没满月,叮嘱我带孩子去给她瞧瞧。

你们整理一下,就随我过去吧。我们夫人整日在船上,很是憋闷。你们同夫人说说闲话儿就好,不必紧张。”

李老太哪敢不答应,带了陶红英赶紧去船舱换了一身干净衣衫,然后抱了佳音,跟着王管事去了大船前边的房间。

“夫人,李家婆媳来了。”

王管事轻轻敲门,听到里面应了一声,才小心翼翼推开门,领着李老太她们进去。

这大船看着已经很是阔大气派了,没想到船上的房间装点的更精致华美。

油润的上好黄梨木桌椅,柔韧雪白的棉纸糊着的雕花窗棂。

桌上还有一个橙黄的铜制香炉,袅袅的细烟从上方的孔洞里飘出来,整间屋子都弥漫着让人凝神静气的香味儿。

李老太何时见过这等场景,被满眼的富贵冲击的有些恍惚。

但也只是一瞬,她便赶紧压抑住张望的心思,低眉顺眼的站在王管事身后。

陶红英也规规矩矩抱着佳音站在最后边,视线落在脚尖前方半米处的地板上,安静沉稳。

窗边的椅子上坐着的妇人看上去大概三十来岁,一身浅紫色的锦缎衣裙。

乌黑发丝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头上插着一支精巧的嵌宝红簪子,衬得她雪肤红唇,一看便是养尊处优的富贵人。

她怀里抱着的小女娃半岁左右,粉雕玉琢,乌黑的瞳仁水润灵动,穿着绯色的衣裙,也是通身的富贵。

贵妇人很满意李老太婆媳的规矩,再看她们怀里的襁褓,眼神就更柔和了三分。

她早年没有子嗣,为了求子到处烧香拜佛,做好事积功德。

临近三十才得了一个女儿,如今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

所以,今早王管事一说,她就同意了李家人上船。

毕竟穷苦人家,都把银子看的很重。

李家能为了孩子,舍弃金银,实在是难得了。

“你们坐吧,不要拘束。”孙夫人抬抬手,示意李老太婆媳安坐。

李老太和陶红英道谢,只敢坐了一半椅子。

李老太想了想,压低声音,却很是真诚说道。

“多谢夫人准许我们一家人搭船,夫人放心,我们一家子一定安分守己,不会给船上惹麻烦,也会竭力报答夫人的恩德。”

这话说的实在,孙夫人听得心里舒坦,还想说话,就见佳音极力抻着脖子,好似想要看个热闹。

小婴孩脸蛋白白净净,肥嘟嘟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娘,二嫂没跟您说吗?吴二找了个赌场伙计的活计,今儿一早就去县城了。”陶红英边晾蘑菇边说。

李老太皱了眉头,赌场可不是好地方,但她很快也松了口气。

“走了最好,他不是咱家人,没必要多费心。”

说罢,她竖着抱起佳音,轻轻拍着,万分疼爱,“有这功夫,还不如陪陪俺家小福妞儿呢。”

佳音咯咯笑,想好好看看自家院子,无奈脖子太软,只能趴在奶奶肩头,继续画口水地图…

第二日,李老四要出门的时候,佳音照旧重复昨日的一套。

李老四一把闺女放下她就哭,抱起来她就笑,顺道糊了老爹一脸晶莹剔透的口水。

李老四无奈又欢喜,“娘,你看,我闺女亲我啦!”

“大惊小怪,我孙女天天都亲我呢。”

李老太十分看不惯儿子这得瑟的模样,白了他一眼,语气酸溜溜。

“娘,我今儿还是带着福妞儿跟老四上山,看看还能不能采点蘑菇啥的。”

陶红英快手快脚的帮着赵玉茹收拾了饭桌,说道。

陶红英昨日编了个新的柳条筐,把毛毛刺刺的地方都磨的光滑,又在里面铺了一层软软的小被子。

这样佳音可以躺在里面,她也能空出两只手干活儿。

“奶,我也想去!”

“还有我,还有我!”

家安家喜凑热闹一般,跳脚喊着一起上山。

李老太看着两个欢实的孙子,笑着应了。

“行,想去就去吧,别到处疯跑,多照顾福妞儿。”

佳音躺在柳条筐里,上面还搭了个小凉棚,一点儿也晒不到,晃晃悠悠被陶红英背着往山上爬。

她正琢磨着怎么把空间里的地瓜弄出来,就到了山上,陶红英忙碌,把柳条筐给了家安家喜。

家安家喜趴在筐子边逗弄妹妹,两张笑嘻嘻的淘气脸,惹得佳音忍不住也笑起来。

家安把柳条筐小心抱起,两根布带子挂在肩膀上,像双肩包一样抱在胸前,一低头就能看到妹妹的小脸儿。

家安背着佳音到处乱逛,倒是给佳音创造了好机会。

她算准地方,把空间后院儿种的半亩地瓜挪了出来,选了一处草丛隐藏。

果然没一会儿,陶红英闷头捡着蘑菇就不知不觉走过去了。

待得扒开草丛,见到密密实实的半黄地瓜秧,她也惊了一跳。

四处看看,这附近除了他们一家走过的脚印,再没有旁人出没的痕迹。

这显见不是谁家偷偷种下的…

她赶紧蹲下身,开始挖地瓜。

泥土松软,没几下就挖出两个比手掌还大的地瓜!

陶红英再也忍耐不住激动,赶忙把李老四喊了过来。

李老四也是欢喜坏了,两口子蹲在地上吭哧吭哧开挖。

不一会儿,他们背着的篓子就装不下了。

李老四想回家,又怕妻儿在林子里不安全,就喊了家安家喜。

“你们赶紧回家去,路上别贪玩。告诉你奶奶把家里的袋子都翻出来,然后让家里人悄悄过来搬地瓜,记住别告诉任何人!等冬天时候,给你们烤地瓜吃,又甜又淌油儿。”

家安和家喜馋的厉害,赶紧应了下来,“我们一定不说!”

两个小子撒丫子就往家跑,到家就把地瓜的事儿跟李老太说了。

李老太想起跟着上山的孙女,心里明镜一样。

她赶紧喊着赵玉茹把所有袋子和筐篓都拿出来,然后喊了李老二和李老三,家仁家义,全都一起上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