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精品全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

精品全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

卿岁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卿岁岁”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顾晨陈宝船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位置给胡惟庸了。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不能用这个位置给别人画大饼啊。“陛下抬举,臣不敢……”顾晨听到这话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他连连摆手拒绝,甚至手脚不听话地站起来想跑。他疯了还差不多,当猪、当狗、当牛也不兴给朱元璋当丞相啊。“诶,你坐着嘛。”老朱也是打过仗的人,伸手轻轻一使劲就给人摁回了椅子上,看的朱标忍不住......

主角:顾晨陈宝船   更新:2024-05-01 02: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卿岁岁”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顾晨陈宝船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位置给胡惟庸了。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不能用这个位置给别人画大饼啊。“陛下抬举,臣不敢……”顾晨听到这话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他连连摆手拒绝,甚至手脚不听话地站起来想跑。他疯了还差不多,当猪、当狗、当牛也不兴给朱元璋当丞相啊。“诶,你坐着嘛。”老朱也是打过仗的人,伸手轻轻一使劲就给人摁回了椅子上,看的朱标忍不住......

《精品全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精彩片段


“传,御史台监察御史,顾晨,传太子。”

其实,他学的是宋朝的交子。

如今天下才刚刚初定,民间还有边疆都不太稳当。

国库也不是很充足,他和户部日日都为各方的钱粮筹措问题而发愁。

造钱的铜、银都有些少,根本就不够用。

所以,他这才想着,用大明宝钞来代替银钱,并推行到全国。

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多少钱,他就能印多少钱出来么?

可顾晨说的也很对啊,若是防伪做的不够好的话,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印钱了么?

若是不控制印钱的数量,那不是容易变成废纸一张么?

“来来来,顾家小子,来,坐,云奇啊,快,来给顾大人上茶,就上那个咱平时喝的茶。”

顾晨敢保证,这是老朱对自己最客气的一次了。

这也是,他还是第一回,被老朱给赐了座。

果然,你要是有用。

别说是朱屠夫,就是阎王来了,也得对你客客气气的,自己这不就从顾晨变成顾家小子了吗?

听着就亲切。

他抬头看向太子,却见朱标正面带笑意地看着自己,目光中还带着欣赏和微微的鼓励。

顾晨心中定了定,太子是个好人,自己一定要牢牢抱着太子的大腿,最好是把老朱给熬死。

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安安全全的了。

“咱从前还以为御史就是嘴还行。”老朱拿着他那把玉如意,又让人拿了把椅子坐顾晨对面:“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小子,给咱说说,你说的那几条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解决,你要是能给咱解决好了咱有大赏。”

“对了,老大,中书省左丞相是不是还空着呢?”

虽然他自己准备,把左丞相这个位置给胡惟庸了。

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不能用这个位置给别人画大饼啊。

“陛下抬举,臣不敢……”

顾晨听到这话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他连连摆手拒绝,甚至手脚不听话地站起来想跑。

他疯了还差不多,当猪、当狗、当牛也不兴给朱元璋当丞相啊。

“诶,你坐着嘛。”

老朱也是打过仗的人,伸手轻轻一使劲就给人摁回了椅子上,看的朱标忍不住微微抚额。

“顾晨,你要有法子,你就说,你放心,就算是说错了,孤和父皇,也不会责备你就是了。”

父皇或许粗鲁,看孩子吓得,嘴皮子都要泛白了。

“对对对,随便说。”

老朱难得笑得这么慈爱,那双憨憨的大脸写满了期待。

顾晨深吸了口气:“陛下和太子殿下既然信得过臣,那臣就直说了,臣确实有法子做防伪。”

不就是搞个变色墨,这东西可是难不倒他的。

只不过,以后会不会被人学去,从而伪造假币他是不知道的,反正到时候再想法子就是了。

这种技术的东西,说的顾晨口水都说没了这父子也不懂。

顾晨:“……要不,等臣做好了,献给陛下看看就知道了?”

这不白浪费口水么?

然后就是数量问题,要知道纸币其实就是公信力的问题,还有就是什么币也阻止不了金银铜才是硬通货。

满清为什么不造纸币?

因为大明隆庆开关的时候,把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银子,都给弄进了大明,所以没必要弄什么纸币出来。

只有让纸币,紧跟着金银印,这钱才不会贬值。

“可是,这样一来,钱还是不够用啊。”

老朱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为以后的钱币感到犯愁。

顾晨拱手:“陛下,金银都是慢慢的还能造的,可是一但宝钞贬值,就再也回不来了。”


“旁的官员,贪六十贯就得死,他朱桓贪了十五万贯啊,够杀他多少几次头了,砍他满门都不为过。”

“若陛下此次还要包庇,我郑士元就是豁出去性命,豁出去全家的性命,也要死谏到底!!!”

什么皇亲国戚!

什么皇子皇侄!

只要与百姓为敌,伤害了百姓,他就要和他对抗到底,就要把他正法,让他知道法字从何而来。

“郑大人,下官佩服。”

顾晨拱拱手,忍不住星星眼,这就是御史的魅力啊。

“顾大人,一起吧,为了朝政清明,为了我大明的百姓……”

郑士说的很是起劲,却没有发现顾晨若有所思的眼神。

等消息传进京城,大概胡惟庸就会去给老朱出主意吧。

应天府,奉天殿。

“啪!”

老朱把桌上的奏疏全扫到地上,一脚就把书案给踢翻了。

就连前些日子的时候,儿媳妇生下皇长孙的喜气,也在这一刻,被气得荡然无存了。

“这个不争气的烂墙,上回的屁股咱给他擦了,给了他机会,可是他呢,又干出这么多腌臜事。”

“十五万贯钱,他还真敢贪啊,朕要杀了他,朕一定要杀了他,来人,去把右相给朕叫来。”

熟悉老朱的都知道,这家伙心情好的时候就自称咱,称朕的时候,那就是生气要杀人了,你可得小心点。

太监一听就知道大事不好,连忙连滚带爬地去请人去了,顺道再让人去给太子说声。

胡惟庸和太子来的很快,两人都还没来的及开口呢,就听到老朱先在那,噼里啪啦诉苦。

“咱小的时候,饥荒,瘟疫,战乱,全家几乎都死绝了,咱爹娘死了,都没地儿下葬去。”

“全靠咱堂哥帮衬,才下葬了爹娘,堂哥的大恩情,咱一直记在心里,咱拿朱桓当咱的儿子,咱让他叫咱父皇,给了他官当着。”

“可是这个小王八蛋,他辜负了咱的信任呐,咱要是不杀了他,该如何向天下交代啊?”

“咱决定了,立马砍头,只是可怜了我家的老哥哥,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说的狠,可胡惟庸却飞快地抓住了关键词。

大恩情。

拿他当儿子。

他叫我父皇。

不杀下不了台。

这是陛下恩人的独生子。

总结:陛下不想杀自己的皇侄,但是不好意思说,叫他过来,是来出主意,怎么放侄子一条生路,又要让别人说不出一句话来。

朱标立刻站了出来:“爹,堂叔的恩情是堂叔的,朱桓作恶多端,罪不可恕,还是杀了好。”

“至于堂叔,可以从族中过继一个给堂叔就是,爹,您万不可心软,给天下人留下话柄啊。”

他本来就不喜欢朱桓,那孩子长得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还是打杀了好。

老朱当然知道不能心软,如今打贪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要是心软了,那不就功亏一篑了。

可是,他毕竟姓朱,是朱家的孩子啊。

他擦了擦根本不存在的眼泪,然后看了胡惟庸一眼,后者立刻接收到信号,站出来道。

“陛下,臣认为,朱桓是皇侄,与天子有亲,自然也是天家人,天家人怎能能同常人一般定罪。”

“臣认为,应该由天来定罪,不如就把朱桓绑起来用箭射,生还是死,都由天来定论,陛下觉得如何?”

他这番话,说到了老朱的心坎上,老朱真心觉得这个右相没白立,关键时候这脑瓜子就是灵。

朱标见他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气了个够呛,心里对胡惟庸这个家伙越发讨厌。

干脆直接拱手告退,招呼也不耐烦打一个。

“这孩子,脾气还挺大的。”老朱见儿子生气,也不怎么在意,只是道:“这事就按你说的办。”

他朱家可没什么人了,能保下一个就保下一个吧。

至于会不会让别的官员侥幸,这个倒是也简单。

大不了,他治别的贪官时,更残暴一点就行。

别的贪官:“……”

你个老六,就你朱家人是人,别人都不是人是吧?

奉天殿外,文武百官林立。

皇帝高高地坐在上首,诸位成年的皇子也在,而朱桓则被五花大绑在不远处。

他那头发花白的老爹爹,正看着儿子着急地落泪。

儿子不争气,连累老父,看得老朱有些心酸。

当朝右相,胡惟庸手持弓箭,对准瑟瑟发抖的朱桓,头一箭,射中了脖子旁,分毫未伤。

第二箭,射中了小腿,痛的朱桓嗷嗷叫却不致命,第三箭,射中了他的手,还是不致命。

郑士元气得脸色发红,要上去抢箭自己来。

却被韩宜可和顾晨给牢牢摁住:“还有两箭呢,别着急。”

嗯,剩下的两箭射完,朱桓也还是好好地活着了。

只听胡惟庸道:“启禀陛下,臣的箭术陛下也是知道的,不敢说有多好,绝对也不会差。”

“想来是老天或者祖宗显灵,觉得皇侄会改正,再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还请陛下再给皇侄一次机会。”

他话音才刚落,陈宁就带着右御史台的人出列。

赞同了胡惟庸的观点,而左御史台的人可绷不住了。

“奸相,奸相!!!”

郑士元怒气冲冲地站出来,指着胡惟庸大骂。

“胡惟庸,你包庇皇亲,怎配为相,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定远的百姓被祸害成什么样了?”

“你说是祖宗显灵,不让你射杀他,那么好,你让我来,我倒要看看,祖宗到底有没有显灵。”

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陛下和胡惟庸两人,居然想出这么拙劣的借口,来堵天下人的嘴。

若是真让陛下这么干了,那今后的天下还能了得?

“可笑。”胡惟庸自然不肯:“你和朱大人乃是同级,哪儿有同级射杀同级的道理呢?”

奸相又怎么了?

他就是再奸,只要皇帝需要,那就是好相。

“你……”

郑士元气得脸色发紫,正要上前死谏便听见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启禀陛下,臣,御史台,监察御史顾晨有本启奏。”


三黑就是狗,翠婶是顾家的邻居,卖粉馆的。

两口子临走的时候,托人家帮忙看门顺便喂狗。

既如此,顾晨倒不好再留,只让人去租了辆不错的马车和车夫,然后又多给了车夫一些钱。

嘱咐他一定要带三人住店,吃饭,可不能将就。

顾淮踌躇道:“我和你嫂子都不是啥金贵人,在外头将就睡睡就成,何必费这个银子?”

这钱呐,都够他卖一个月包子的了吧?

瞧着就舍不得。

“哥。”顾晨见他如此节俭,心里面心疼极了:“你养弟弟小,弟弟养你老,别和兄弟客气,啊。”

闻言,顾淮倒是欣慰,他包袱里沉得很。

一看就是弟弟给的钱,还记得爹娘那会儿刚走。

他和妻子商量好,要送弟弟去念书,因为这件事,不知道听了多少冷言冷语进耳朵里。

“这又不是自己儿子,花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到头来,不还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是啊,给口饭吃就成了,养那么干什么使?”

“难不成,指望着他长大了,能拿哥嫂当爹娘照看?”

“这怎么可能,就算他弟愿意,可他弟媳妇也不一定乐意呢,不拿大棍子把人赶出去就阿弥陀佛了。”

如今再回想起那些话,他就想得意洋洋地告诉他们。

自家弟弟,很好。

苏婉盈让人拿了许多好布来,都给收拾好放进了马车里头。

“原本,是想把衣裳做好了给嫂嫂带回去的。”

“可是嫂嫂走得太急了些,所以便只能辛苦嫂嫂自己做衣裳。”

“还有些上好的文房四宝和宣纸,还有适合孩子看的书。”

“你们只管用,不必节俭,用完了我再让人给你们送回去就是了。”

家里出一个读书人是翻身,出两个读书人就是荣誉。

若灏哥儿能读出来,对丈夫和自己,乃至整个家族来说,也是脸上非常有光的大好事。

既是大好事,那么多费几个银子,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送走了顾淮夫妻俩,顾晨也要开始准备上朝的事了。

官服洗好熨好,明日要穿,在老朱家当官一定要注意好自己形象。

然后再把要递上去的奏疏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和错别字,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睡了七日懒觉,再次起床早起上班的时候顾晨是极为不愿意的,他甚至抱着媳妇蹭了蹭。

“不如,请个假,请个病假算了?”

好困啊,不想起啊。

“开年第一天,这样成么?”

苏婉盈既心疼丈夫,又怕这样做的话影响会不好。

“当然不成。”

赖了会儿床,说了会儿话。

顾晨的脑子才稍微清醒了一些,赶紧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

然后洗了个冷水脸,让自己彻底清醒后才开始穿衣裳。

“娘子,你再睡一会儿,我走了啊。”

新的一年,还不知道得发生多少大事呢。

让顾晨觉得有些意外的是,今日老朱并没有说大明宝钞的事。

不过说了些闲事,就早早地退朝了。

回到御史台后,顾晨才知道,原来是远在青田的刘伯温病了。

“陛下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让胡相带太医,亲自前往青田,给刘先生诊治病情。”

“胡惟庸和李善长是一伙的,他们和刘先生有过节,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让他去给刘先生看病,这不是请黑白无常去收刘先生的病么,可怜的刘先生,怕是没几日好活了。”

陈宝船轻轻摇头,表示不解陛下的心思。


大哥顾淮也笑道:“我和你嫂子明天就去找蔡媒婆,苏姑娘今年都十九了,再拖也不像话。”

“我昨日还和你嫂子说呢,实在不行就把这房子卖了。”

“另外租赁个屋子,也不好耽误了你的终生大事。”

爹娘走的时候,这个弟弟才七岁,一转眼都二十三岁了,却还迟迟没有成亲,他都没有脸去给爹娘上坟……

“哥,你别这样。”顾晨忙道:“这房子是爹娘给你的,我的事,让我自己努力就成了。”

虽然父母肯定是给两个儿子的,可这几年哥哥嫂嫂供他读书,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

他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再惦记家里的房子。

这时候,八岁的小侄子,顾灏看着那堆钱问道。

“二叔,当官能挣那么多钱,我以后长大了能当官么?”

他看苏家的小孩子,都能读书,说是读书就能当官。

可是自己,却只能在家里帮着娘亲干杂事。

“当然可以啊。”顾晨轻轻地,摸了摸侄子的头,看向哥嫂道:“哥,嫂嫂,送灏哥儿去读书吧。”

“不管当不当官,能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束脩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法子就成了。”

顾淮夫妻是卖包子的,其实每天也能挣些钱。

只不过,三年前,为了让他进京赶考日子好过些,又借了不少,去年才还完,所以亏了自己的亲生孩子。

“成,哥就不和你客气了。”顾淮笑呵呵地说:“灏灏,听见没,还不快谢谢你二叔。”

兄弟之间就是这样,我帮你一把,你帮我一把,这样齐心协力,就不愁这个家族不好。

说到娶亲,你以为就现代人娶媳妇很困难吗?

古人也是一样的,苏家看重的是顾晨的才华和官职,只要面子上还过得去,也就行了。

可就算是这样,那也不是普通人能承担的。

比如他和苏姑娘苏婉盈成婚,顾晨最后的花费总共是。

礼银二十六贯,迎送彩银四钱,叩门彩银六钱。

给掌翰礼的人两贯钱,然后再给迎书彩银八钱,迎书就是成婚用的文书,相当于结婚证的意思,还有瓜果、布匹物品若干八贯。

租马车,马匹别的七七八八,包括办酒宴最少得十贯钱。

最后总计,花费四十七贯八钱。

当然,身份不同,花费不同,如果他娶的村里的普通姑娘,那自然就不用花费这么多。

驴车也能,走路也能。

这四十七贯钱,差不多需要顾晨不吃不喝两年,才能挣回来。

要不是太子殿下接济,只怕是他还得再努力几年。

办完婚礼,他就只剩下十两,还好到时候还有随礼。

应该能回点血,起码走的时候能给哥嫂留十两。

“打工人的日子真苦,最要命的还是给老朱打工。”

你说他命怎么这么苦,怎么不穿到宋仁宗时期,人宋仁宗时期,正七品官员年俸整整四百二十贯钱。

就这,还没算上提成呢,人家算上提成有一千多贯。

再看看老朱。

啧,铁公鸡,一毛不拔的。

可惜他也就是只敢想着,可不敢真的说出来。

苏县丞最近挺得意的,别看自己只是个八品官。

可他女婿却是个七品官,最关键人家还是京官。

能上朝面圣的那种。

虽然人家是站在犄角旮旯的,但胜在能沾惹龙气。

要知道,县令大人都见不到皇帝。

自己就更不用说了,恐怕连皇帝的衣角都摸不到呢。

因为定了这门亲,县令大人都得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就连知府大人下来视察,也不敢得罪他。

就怕他和女婿说点什么,到时候被参上一本。

苏县丞越想越得意,看女婿的目光就越看越喜欢。

张口闭口就是贤婿、贤婿的,看的旁的女婿十分眼热。

他老婆张氏看不下去,忍不住轻声警告道。

“老爷,你是老丈人,怎么能对女婿如此殷勤,差不多得了,你对另外四个女婿可没这么热情。”

苏县丞家底厚,家族从宋朝起,就已经是地主了。

他能当这个八品官,也是因为当年的洪都之战时出了粮食。

所以,得了这个县丞来做。

“他们能见皇帝?”苏县丞反驳道:“他们要是能见皇帝,我也像对顾贤婿一样,把他供起来。”

“对了,嫁妆准备好没,明天闺女就要出阁了。”

“你要不要再去对一遍嫁妆,看看要不要再添点儿。”

这挑女婿,他还是很有一套的,首先不能太上赶着。

厚厚的陪嫁他是可以给的,可这个聘礼的诚意。

他必须得让女婿挣来给自己,这是规矩只是其一。

而且太容易得到的,他也不会去珍惜不是?

“还添,不添了。”张氏嗔道:“已经比别的女儿多了,再添,回头另外几个知道了的话,姊妹间会起嫌隙的。”

“大不了,以后他们两过的拮据,咱们再帮衬就是了。”

反正家里五百多亩地呢,不愁供不起女儿女婿。

“成,也成。”

苏县丞脸上带着满@足的笑,仿佛已经看到女婿拜相提携全家。

而自己,也成了相国老丈人的美好场景了。

成亲当日,县令登门贺喜,因为顾家的院子有点小,所以酒席也摆到了长街上头去。

而顾晨每接待一位宾客,都会嘱咐一句。

“来吃席就好,不必送礼,实在要送也别超过一贯钱。”

顾家老族长亲自收礼,登记造册,也是不收超过一贯钱的礼,所以很多人只随了九百九十九文钱。

反正也不麻烦,钱都是一贯钱一吊,直接取下一枚就行。

县令大人见了都不得不感叹,御史台的人就是不一样。

瞧瞧,成婚收礼都这么严谨,真是值得学习。

晚上顾晨挑了盖头,见到媳妇美艳动人那张脸后就有些结巴。

“你……你饿不饿,要不要给你拿着吃的来?”

这四年,虽然没怎么见到她,可平时却有书信来往。

少女字迹娟秀,说话得体,倒是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大嫂已给我煮过面了。”

苏婉盈见夫君这副害羞的模样,不由地玩笑道。

“顾郎这一去就是四年之久,实在叫我好等。”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安排好一切,顾晨自己则带着李三辉向那孩子走去。

“这位大娘,您是这孩子的奶奶,亲的?”

老太婆见他一身官服,心下不免有那么些害怕,但还是强撑着问明其身份:“你是?”

“这是京城来的,御史大人。”

听到是京城来的御史大人,老太婆神色更害怕了些,官老爷她可惹不起,只能老老实实地回话。

“回大人的话,是亲的。”

这要不是自己亲生的,她早就让大儿子把人敲晕了弄去卖,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

“你儿子,儿媳妇,可就剩下这么一个血脉了,你就这么卖掉了她,不怕你儿子儿媳晚上来找你吗?”

他虽然不信鬼神,可这老太婆信,自然是要吓唬一番的。

可这老太婆却抿了抿嘴,说了一句能堵死人的话。

“她又不是男娃子,这女儿家又不能延续血脉……”

“她爹娘死了,说明这家就绝户了。”

“要不是值钱的东西都被水冲走了,他爹娘的东西都该其他的兄弟得,是轮不上女娃子的……”

顾晨一时语塞,看那小姑娘哭得凄凄惨惨戚戚。

这让拥有现代灵魂的顾晨,如何都有些看不过去。

更何况,他如今也要当爸爸了。

若是有一天自己早死,留下的孩子也要遭受此罪……

光是想想那个场景,顾晨的心都要碎了。

如果用官身强迫她不许卖孩子,当然也是可行的。

可自己迟早要回京,又能护住这孩子几天呢?

顾晨向前几步,蹲下来,然后从怀里掏出帕子为她把脸上的污垢擦干净,语气温柔地问道。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大人,我叫何珍珠。”

小丫头其实生的非常好看的,长大了绝对是个美人胚子,看的出来也是个懂事孩子。

“多大了?”

“快六岁了。”

六岁,不然就带回去,给自己即将出生孩子做个伴。

顾晨语气柔和:“你愿意跟我走吗?”

何珍珠不解其意,懵懵懂懂地看向一旁的刘三辉。

刘三辉愣了愣,后立刻高兴道:“孩子你快答应啊,跟着御史大人,你这辈子就饿不着肚子了。”

他觉得,这顾御史是个好人。

虽然官不算大,可对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的官了。

别看他是个官兵,平日里,县丞大人都不一定能见到呢。

小丫头懵懂地点了点头,小小的她,只知道不饿肚子就是好事。

顾晨见她愿意和自己走,这才扭头看向那老太婆。

“多少钱?”

最后,花了两贯钱的大明宝钞,把这小姑娘买了下来。

朱小四一直观察着大家的动静,顾晨干的事自然也知道了。

他没说什么,只是心中对顾晨的印象好了一些。

大哥说的对,这顾晨,确实算是一个好官。

其实平阳县是有粮仓的,老朱设粮仓为的就是灾害时,就能开仓放粮,保证庶民不受饥荒之苦。

可惜,这对旱灾是有用的,可对水灾是没用的。

看着粮仓里头早被水泡坏的粮食,众人齐齐一阵沉默。

“去隔壁府县,借粮吧。”

他们从京城带来的粮食,也只够灾民们用个几日的。

“顾大人,你这粥,是不是熬得稍微稀了一些,我觉得,百姓们,怕是吃不饱啊。”

郑士元过来看顾晨的粥棚,发现米不够浓稠。

顾晨微微摇头,一边亲自拿着棍子搅着粥锅免得糊底,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郑士元听。

“是不够稠,可是郑大人,借调的米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若熬浓稠,大伙只能吃两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