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全本小说推荐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全本小说推荐

借箭十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由网络作家“借箭十万”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婉儿朱英,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感恩戴德!如今在毛骧,蓝玉,李景隆等人的暗中授意下,朱英俨然成了教坊司的当家人,所有人都要看他脸色!......

主角:李婉儿朱英   更新:2024-08-13 18: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婉儿朱英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借箭十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由网络作家“借箭十万”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婉儿朱英,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感恩戴德!如今在毛骧,蓝玉,李景隆等人的暗中授意下,朱英俨然成了教坊司的当家人,所有人都要看他脸色!......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你可以滚了!”

几人拔出匕首,二话不说,一脚踹开房门,可眼前的一切让几人直接愣住了!

只见十几名膀大腰圆的大汉手持木棍,站在原地,直勾勾的盯着四人!

四人顿时虚了,悄悄将匕首藏在身后,陪着笑脸说道:“对不住了,俺们走错房间了!”说着便要转身离去!

就在此时,房间的大门却被门外的傅让猛然关上,朱英从十几人后面走了出来,瞪着四人开口道:“你们没找错,就是这!”

四人见状,又亮出匕首,指着朱英,恶狠狠的说道:“你什么意思?”

“呵呵!”朱英冷笑两声:“你们是来找薛三和他女儿的吧?”

四人看这架势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了,索性直言道:“是又怎样!”

“那就没错了!”朱英点点头,指着四人轻声道:“先打着,别打死了!”

“是!”十几名大汉齐声应着!

这些人都是教坊司的杂役,被朱英以每人二两银子的高价请来“干活!”,这些人有的是锦衣卫,有的是原本教坊司的打手,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打架有一套!

而事实证明,乱棍之下,什么武功都是扯淡,只能被动挨打!

十几人好像提前商量过一般,就是不近身与他们搏杀,而是用长棍把四人围在一起进行殴打,只要有人想冲出去,就会被长棍顶回去,继续挨揍!

几人被打的惨叫连连,就连匕首都在不知不觉间掉在了地上!

没多久,四人在棍棒下被打的鼻青脸肿犹如猪头一般!

眼看四人被打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朱英连忙叫停,上前查看一番,还好,没死!

“后面有绳子和麻袋,麻烦几位兄弟将这几头猪绑起来,嘴堵上,送到教坊司后院的小黑屋!”

“好嘞,瞧好吧,英哥!”

能说出这话的一定是教坊司的打手,锦衣卫可不敢说这话,甚至不敢和朱英说话!

随后几个人手忙脚乱开始行动起来,论绑人还是锦衣卫的手法更专业,一根绳顺着身体不断游走,最后在脖子后面打个死结!

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一套手法如行云流水一般,堪称丝滑!

当然,此时的朱英并没有留意这些问题,满脑子都在想如何折磨这几头猪,既能让他们痛不欲生,而又死不了!

教坊司后院小黑屋,四人被捆成了粽子一般扔在地上,麻袋中的几人不停的蠕动,发出“呜呜”的闷声!

“兄弟们辛苦了!”

朱英掏出一袋银子扔了过去,说道:“这是兄弟们帮忙的钱!”说着又扔过去一袋:“这点钱也拿着,喝点茶,解解暑!”

“英哥大气!”

杂役们开开心心的把钱分了,一人分了接近五两银子,就连伪装的锦衣卫对于这笔意外之财也是喜不胜收!

洪武年间,官员的俸禄很低,就拿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来说,每月俸禄也就二十几两而已,当然,灰色收入除外!

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力士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每月到手也只有二三两银子,还要孝敬上司一部分!

五两银子已经是他们累死累活两个月的俸禄了,这一刻,很多锦衣卫甚至想辞职,跟着朱英混!

教坊司的杂役就不用说了,他们本就是贱籍,一年都挣不到五两,对朱英那是感恩戴德!

如今在毛骧,蓝玉,李景隆等人的暗中授意下,朱英俨然成了教坊司的当家人,所有人都要看他脸色!


老人点点头,长叹一声,继续说道:“老家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加上赋税,实在活不下去了,带着村里老小一路要饭到京城!”

朱英点点头,既然事出有因,心中的怨气也烟消云散了,于是又问道:“既是受灾,老百姓吃不上饭,官府难道不管吗?”

“官府!”老人无奈的苦笑道:“官府只知道收税,哪里知道救灾啊!”

“俺们派人找过,官府说朝廷并没有下达赈灾的旨意,他们也不能私自放粮,后来村里的一位教书先生给俺们出主意,让俺们去找布政司大人,俺们就派来几个年轻的后生去找布政司!”

“布政司也不管吗?”朱英追问道!

洪武年间,朱元璋取消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分别为布政司使掌管一省民政与财务,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三个部门合称“三司!”

老者听后摇摇头:“不知道,村里几个后生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想来凶多吉少,没多久官府却来人了,并威胁我们不要找事!”

“后来实在没有吃的,俺就带着村里老小出去要饭,但官府的人不让,教书先生又让俺们绑了县令,然后顶着洪武爷制定的《大诰》进京告状,俺们敢告状,却不敢绑县令,没想到官府的人非但没有放俺们离开,反而将俺们的《大诰》没收了!”

“无奈之下,俺们全村就商量着分成三路趁着天黑偷偷逃出去,没想到还是被官府发现了,俺们就逃,他们就追!”

“路上又饿死不少,后来就俺们这些人就一路要饭来到京城,看看能不能见到当今洪武爷!”

朱英听后气愤不已,怒骂道:“真是狗胆包天,连洪武爷的《大诰》都敢没收!”

朱元璋为整顿官员腐败,亲自编写的一本刑典,并下发到每家每户,要求各地官府必须派官员为百姓讲解书中内容。

只要农民怀疑所在地的官员贪污腐败,就可以将官员绑了,敲锣打鼓送到京城治罪。

告状人只需要头上顶着一本他亲自编写的《大诰》,沿途官员不但不能阻拦,还要提供方便。

第一个敢这么做的人,是常熟县农民陈寿六,洪武十八年,陈寿六因受地方官吏顾英欺压,愤然与亲友一起将顾英捆绑,头顶《大诰》送到南京来治罪。

得知消息的朱元璋非常高兴,不但亲自接见了陈寿六,而且还赏赐了他二十锭银钞,并免除他们全家三年赋税!

朱英义愤填膺骂了一通,随后又问道:“老人家,您见洪武爷,可是要告御状?”

老人忧愁说道:“俺们这些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从来没少交税,每次交税都要损耗三成俺们也认了,俺们只想老老实实的种一辈子地,现在俺们受灾了,吃不上饭了,官府还要欺负俺们,不让俺们说话,,,”

“其实告不告御状的没啥,俺就是想问洪武爷一句话,俺们怀庆的灾情他管不管?”

“他要说不管,俺们也认了!”

“俺活到这个岁数了,也没有什么怕的了!”

朱英听后长叹一声,劝道:“老人家,你们这样是见不到洪武爷的!”

“按理说,怀庆的灾情已有数月,洪武爷英明神武,爱惜民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这其中一定是官员知情不报,才导致的灾情扩大!”

“俺何尝不懂这其中的道道啊!”老人为难道:“可是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