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大民徐二龙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推荐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发飙的芭蕉”大大的完结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穿越重生,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徐大民徐二龙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拿着她的帐本,来跟徐二龙对帐。“哥,今天收购的数量,好象没有少呢,还比以往多。”她拿着笔头,按着最笨的方法,一笔一笔的记算出来的。徐二龙接过记帐本,粗粗看了一遍。确实没错,今天的数量增加不少。这是因为,他今天给大家付前面的欠款,让大家都清楚,他这儿是说到做到,不会欠钱的。......
《畅销小说推荐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精彩片段
可是,打架过程中,装黄鳝的桶子被踢翻,里面的黄鳝,全跑了。
“妈的,这半天,全白费劲了。”杨四气得踢了桶子几下。
“我们再慢慢想办法抓吧。”杨利民说。
“慢慢抓?”杨三没好气道:“要抓多久?你看,全村人都在抓黄鳝,哪还有那么多的等着我们抓?这从早抓到晚,才能抓多少?”
杨利民道:“早知道,该给蒋军两块钱,让他再来帮着抓黄鳝。”
“屁。”杨四骂道:“凭什么要给他两块钱?妈的,不劳而获,以后,不跟他往来。”
杨三不语,慢慢想着问题。
“今晚在这儿待一晚,估计也抓不了一百斤。”杨四气愤。
“不如,我们也学徐二龙那样,收黄鳝吧?”杨三提议。
“收黄鳝?”
“对,收黄鳝,像徐二龙那样。”杨三道:“你们看,他有下地来抓黄鳝吗?没有。他就负责收,就算一毛钱一斤,拿去县城,卖两毛三毛,一样能赚钱。”
“好。”杨利民笑了起来:“我们也收黄鳝。他妈的,省得徐二龙拽拽的,他以为,这事,只有他一人能做?”
几兄弟一合计,跟着徐二龙做这样的买卖,挺不错。
说干就干,几兄弟不再抓黄鳝。
三人在沟渠边,洗干净手上的污泥,提起桶子。
看看四周的田间沟头,还有无数人在那儿捉黄鳝,杨利民吆喝一嗓子:“我们家,也开始收黄鳝了,你们有黄鳝的,可以来卖给我们家啊。”
他的声音响亮,大家全听见了。
有八卦的嫂子,脆生生问他:“你们收黄鳝,多少钱一斤啊?”
“一毛钱一斤。”杨利民回答:“跟徐二龙的收购价一样。”
“那我不如卖给徐二龙呢,至少,他可没赖皮,刚才回来,就把前面的欠款,全付清了。”嫂子说。
其余一众人,皆是如此的想。
做生,不如做熟。
大家这几天,无形中,已经跟徐二龙建立起一种供应关系,现在,钱货两清,大家喜欢就这么维持着稳定的关系。
杨四暗暗骂道,这些女人,可真是斤斤计较。
“走,我们先去四处吆喝,跟大家说说,我们也开始收黄鳝。”杨利民拉了拉杨四。
几人一路走,一路吆喝,他们要收黄鳝,如果大家有黄鳝,可以送到他们那儿。
徐二龙吃着晚饭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没办法,谁让杨利民的声音这么大,甚至,还特意的从他家门口走过,想不听见都难。
“哥,他们也收黄鳝了,这怎么办?”小玲紧张的问。
张金芳也紧张起来:“唉,都怪我,早前让多收的时候,我怕砸在手中,现在,别人也来收,这怎么办。”
徐二龙笑道:“没关系啊,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诚信经营,你情我愿。只要我们做到诚信为本、童叟无欺,那就行了。”
徐二龙去看了看他这段时间的收购量,这怎么着,也还有两三千斤,可以维持几天。
“嗯,我们继续收,我早前已经让缺牙齿,去了镇上,负责收其它几个生产队,应该没问题。”徐二龙稳着大家的心。
何况,他们这生产队,他已经收了这么多,这有个存量问题。
晚上要睡觉前,小玲拿着她的帐本,来跟徐二龙对帐。
“哥,今天收购的数量,好象没有少呢,还比以往多。”她拿着笔头,按着最笨的方法,一笔一笔的记算出来的。
徐二龙接过记帐本,粗粗看了一遍。
确实没错,今天的数量增加不少。
这是因为,他今天给大家付前面的欠款,让大家都清楚,他这儿是说到做到,不会欠钱的。
县城就这么大,罗春梅怎么会不知道?
罗春梅叹道:“还好,彤彤福大命大,被人救了。”
她温言细语说着,将手中的茶缸子,递给李永年:“喝点水吧,瞧你这急的。”
李永年咕嘟咕嘟喝了半缸子茶叶水,问道:“救你的,是谁?感谢了人家没有?”
“我……”李迎彤语结。
昨天她吓破了胆,哪还记得这些。
“彤彤,你这就不对了,别人好歹救了你一命,无论如何,我们得感谢人家。”罗春梅道。
这事,当时那么多人在场,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以后厂区的工人,还不知道怎么背后议论他们呢。
“嗯,救你的人是谁,我上门去感谢一下。”李永年说。
“听说是在河边卖水的,叫什么,不知道。”李迎彤双手背在身后,扣着手指。
“去打听打听,县城就这么大,诚心想找人哪会找不着?”李永年说话做事,雷厉风行,起身带着李迎彤,准备去找人。
“等等,带点东西去吧。”罗春梅说。
家里还有几斤苹果,五斗橱里,还有两盒蜂王桨,另外还有几瓶鱼肝油。
罗春梅拿网兜将这些东西装了,看上去,满满当当,诚意十足。
三人顶着烈日,来到桃花河边。
桃花河边,游泳的人,依旧很多,昨天发生的惊险一幕,仿佛不存在。
三人在河边转了一圈,没看见卖凉水的人。
倒是旁边有个卖冰棍的大爷。
“爸,人不在这儿。”李迎彤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她还真担心在这儿碰见救她的人,总有一点儿别扭尴尬的感觉在。
李永年是个成年人,哪会这么随便放弃。
李永年上前,找这个卖冰棍的大爷买上两个冰棍,递给李迎彤和罗春梅。
既照顾了老人的生意,也让妻子女儿解解渴。
他递了一支烟给这位老大爷,站在他身边帮点上烟。
“这位大爷,跟你打听个事儿,这儿不是有个卖凉水的小伙子吗?他现在在哪儿?”
这卖冰棍的大爷,认出旁边这姑娘:“哦,你就是昨天出事那姑娘?昨天全亏那卖凉水的小伙子啊!”
“你问他在哪儿?我怎么知道?”
“他今天没来,没来就是没来。”
“哦,只知道他姓徐,骑鞍公社的,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县城国营饭店。
两开间的门店,刷着朱红色的漆,左右两侧墙面上,写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标语,门楣上大大的国营饭店四个大字立在那儿。
虽然外墙看上去灰扑扑的,可那国营饭店四个字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可以抵消一切的不足。
全县人民都以能到这儿来下一趟馆子为荣。
此刻,徐二龙、王伯林,还有另一个半秃了头的中年男子坐在这儿。
这一桌,是徐二龙请客,他点了四道硬菜,红烧肘子、火爆腰花、夫妻肺片,再加一个蒜泥白肉,另外还有几个小凉菜。
这个规格档次挺高的。
饶是王伯林这个当伙食团团长的人,也感觉这么一桌菜,诚意十足。
徐二龙再要了一瓶沪洲老窖。
他其实,想要的是茅台。
据说,这时候的茅台,才八块钱。
相比以后价格飞上天的一酒难求,这时候的八块钱,真的太亲民了。
只可惜,这儿没有。
他给对面的两人斟满酒。
那个秃头的男人,就是县水产公司的,姓冯,大家都叫他冯主任。
王伯林所说的搭线,就是搭上这一根线。
这县水产公司的,需要的水产品就大,而且,还要往市里供货,这需求当然不一样。
所以,以前持观望态度的,或者不在意的,也跟着捉些黄鳝来卖了。
“不错,我家小玲挺能干的。”徐二龙笑着夸了她一句。
小玲有些不好意思:“二哥,你别笑我,你知道我没文化。”
其实,她也不过在村小读完,连初中都没上。
还好,这记帐,也就简单的加减乘除,没有太多复杂的操作。
再难一些,估计就不会了。
徐二龙心下打定主意,等九月开学,一定要送妹妹去读书。
****
杨利民几兄弟,在家里等着大家送黄鳝上门。
可他们全村吆喝了好几趟,也没几人送黄鳝过来。
送来的,也就是他们的一些亲戚,数量也不多。
甚至有亲戚当面问道:“你们也是先记帐,后给钱?能保证象徐二龙那样,准时给钱吗?”
杨四气道:“叔,你这话就不对,徐二龙是先欠债,我们也是欠债,你凭什么相信他,不相信我们?”
“我也没相信他啊?前几天,我可一次也没给他抓黄鳝,今天是看见他把所有人欠的钱给补上,我才相信了。”对方振振有词:“否则,我才不会去捉黄鳝。”
杨利民耐着性子解释:“叔,我们肯定会给钱,先欠着。”
“好,你给好好记下帐。”亲戚把今天抓的黄鳝,交给杨利民。
这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百斤,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行啊。”杨三叹气:“我们在这儿收黄鳝,就这一点数量,跟我们自己去抓,差不多。”
“只怪徐二龙。”杨利民恨声道:“大家都习惯性的送到他那儿。”
“不如,我们多给些钱吧?”杨三说着他的馊主意:“他一毛钱收,我们一毛五收,那大家,肯定就送到我们这儿来。”
这一想,好象是这个道理哦。
杨四一脸敬佩的看着他:“三哥,你真聪明。”
“唉,今天太晚了,明天早上,我就开始四处吆喝,按一毛五的价格收,把徐二龙的门道给抵死。最好,让他以后没黄鳝可以卖。”杨利民想着这个,嘿嘿笑了起来。
徐二龙,只怪你得罪了我,老子要让你无路可走。
****
徐二龙估摸着时间,听着第一声鸡叫,起来开始装货。
而张金芳起床,默默给他们烙了几张鸡蛋饼,带着路上充饥。
又拿一个大号的军用水壶,灌了满满一壶凉水,半路上解渴。
徐二龙拿张荷叶,把烙饼给包上。
然后,他和喻平一起,把货分批次挑到公路边。
天边亮着启明星,公路上,远远过来两个人影,那是拉着板车的萝卜儿和缺牙齿。
徐二龙微微松一口气。
“大家加把劲,把货送到县城,请大家下馆子。”徐二龙鼓舞着大家。
“真的?”萝卜儿擦擦嘴角:“老子这么大,还没有去县城下过馆子呢。”
缺牙齿嫌弃的道:“切,瞧你这出息,居然没下过馆子。”
他也不想想,他也好不了多少,昨天才开荦。
“大家别怕,只要好好跟着我干,以后,天天下馆子都没问题。”徐二龙给大家许诺。
大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七手八脚,把货物给堆上板车。
昨天是坐着货车呼啦啦而去,感觉轻松加愉快。
可今天,这纯粹就是靠着人力了。
萝卜儿和缺牙齿在前面拉,徐二龙和喻平在后面推。
一千多斤的黄鳝,还是需要一点力气才能推得动。
缺牙齿嘀咕道:“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没有货车送了。”
“你们还有货车?”萝卜儿惊奇。
“那是当然,我们昨天就是货车专送。”缺牙齿吹着牛皮不打稿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