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盛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选全文》,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目前已经全面完结,李盛李世民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九剑本尊”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不知情的房玄龄、魏征,心中都同时浮起一个念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少年要是早生十几年,他们绝对跟这少年混啊!心中不断叹息。这孩子,要是李二的孩子,可该多好。肝脑涂地也得誓死追随!李二更是快要昏过去了。恍恍惚惚的一瞬间,他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眼里只有一句话。......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选全文》精彩片段
李盛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容,
“等他们花重金囤了之后,朝廷再一鼓作气放出海量的货,把价格打到地底去。十两一斤囤积,就逼他们五文一斤贱卖,亏死他们!”
……
就在李盛说完后。
魏征等人再一次呆若木鸡。
前一刻的震撼还没缓过来,此刻很快又是一身冷汗。
可怖。
太可怖了。
这公子……
计谋何其深远,何其阴毒也!
一瞬间,在座的所有人,乃至包括李二。
心中都无比庆幸。
太庆幸了。
幸亏当年一场政变,自己跟这些世家划清了界限,成了敌人。
否则……要是和李建成、高祖皇帝一般,和这群世家混。
万一遇上李盛对世家出手。
大家再被卷进去,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太恐怖了!
牛逼!
但。
下一刻,魏征等人却很快反应过来。
此人心术如此厉害,却是时刻心系百姓。
这是天下王者之姿啊!
一瞬间……
知情的,如杜如晦、李二还好。
不知情的房玄龄、魏征,心中都同时浮起一个念头。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这少年要是早生十几年,他们绝对跟这少年混啊!
心中不断叹息。
这孩子,要是李二的孩子,可该多好。
肝脑涂地也得誓死追随!
李二更是快要昏过去了。
恍恍惚惚的一瞬间,他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
眼里只有一句话。
这小子,天降真龙啊!
……
李盛说完,便放下杯子等莺儿收拾了换茶。
接着注意到了旁边几人呆若木鸡的神态。
李盛当场被吓到了,这群人不会是贩卖帅哥给富婆的贩子吧。
怎么这个眼神?
“呃,诸位……”
“公子……”
“公子……”
说着,杜如晦、房玄龄,还有魏征,齐齐站起身来。
对着李盛,当场直接行了大礼。
李盛懵逼了,这是干嘛啊这是。
“我等……代大唐亿兆生民,谢过公子!”
“我去,你们要不要这样?”
面对众人这个反应,李盛也是惊了,家国情怀这么重吗,你们还又不是当朝大臣,真的是。
不过接着,就见李二眼眶红红,失神的望向自己。
“公子这一手土豆,一手红薯,还有推广之计……分明是为整个大唐,带来了一场盛世啊,何以自谦?”
李盛一怔,呃……
老李这么说,反正上面要是能想到这一点,弄到土豆红薯,那某种意义上也算是。
但是!
大唐初年,人们心中的盛世。
和李盛心目中,符合他标准的盛世,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仅仅消灭饥荒,这算多大点事,路还长着呢。
“呃,老李,衡量一国还有很多方面啊。只是解决了饥荒问题,不用这么激动,真不用!”
“公子这是说的哪里话?”
长孙皇后直接听不下去了。
还没起身的魏征等人直接倒地昏过去了。
李二整个身体也是一软,就要往地上滑下去,长孙皇后眼疾手快差点都没扶住。
李盛直接慌了,当即看向后厨,“棉儿莺儿,茶还没好?赶紧端过来!”
……
不一会。
棉儿莺儿端着托盘慌慌张张的回到前厅,一来就看见几人东倒西歪的趴在地上。
“公子,这是……”
“这是怎么回事?”
“可是酗酒了?”
“不是,总之你们先喂他们喝点水。我去,这……”
李盛也是懵逼了。
这群人,到底什么情况啊?
你们搁这瞎激动,可别连累我去见官啊!
自己家里真要激动死人了,这幽州太守不得找自己麻烦么。
唉,这群怪咖是真的奇怪!
……
许久之后,这几人总算是缓过来了。
魏征喝了不少茶水。
马甲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穿越、历史、系统、佚名穿越、历史、系统、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九剑本尊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目前已写418268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2078章 结束也是开始,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穿越、历史、系统、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那主角是不是有点傻呀?一个才认识几天的人,甚至连真正叫什么家在哪都不知道,就和他们说自己要当贤王,还说一些大不道的事,在真正的古代活不过几天,这个主角就管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这么多宝贵的东西,不怕人杀人越货,说实话,这本小说是我看过最无语的一本小说(~_~;)
这太子也不想李家天下,还蠢得去走近世家。
好歹看书一场,希望作者文章可以简洁一点,别多数废话,构思不出来可以少更,还有就是不要再出现“这点看来这点李承乾比李盛还强一点”这样的降智情节
热门章节
第739章 真就绝了
第740章 这是什么神仙佳肴
第741章 殷勤
第742章 文比武试
第743章 举国识字
作品试读
李二口中喃喃道。
声音微乎其微,没有其他人听到。
但他自己心中却是波澜万状。
烈火煎熬,去芜存菁。
最后得酒中真液。
这岂不就像自己打江山这些岁月?
多少仁人志士,途中变节,叛变,乃至反戈一击……
若非自己心狠了一把,怕是现在连性命也不在了。
何况来看孩儿?
但有些事情,尤其是玄武门之事。
李二却不知该如何向孩儿去说。
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他大伯啊……
一饮而尽。
这神情被长孙皇后、杜如晦,还有李君羡察觉,也是轻轻一叹。
方才殿下的那番话。
结合陛下这个表情,想到了什么事情,不问可知。
一时间也纷纷埋头品酒,不敢多言。
……
李盛看着李二的神情,似是有些恍惚。
不过喝酒喝的飙泪也是人之常情,李盛也没有在意。
“酿酒如酿人啊。”
“道德经曾云,国家纷乱,有忠臣。但三分钟热度容易,能一生初心不改者又有几个呢。”
“如李建成、李元吉辈,昔年随唐王、亲王起事,反抗暴政平定乱世,也算知晓职责。”
“可是后来呢?哼。”
李盛也喝了点酒。
这一说就进入了键政模式,无所顾忌起来。
点评起当今皇帝,完全没想过“那可是皇帝岂能妄议”这种事,挥斥方遒。
“一个李建成,一个李元吉。功勋没多少,在朝中拉帮结派排挤秦王,反倒是一套一套的。”
“后来武德年间,更是笑死我。突厥人一来,连个屁也不敢放,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一个月能丢几百里江山。”
“就罗艺这种常败将军铁废物,居然也能一直领兵。”
“所以说了,这世道就这样。大浪不一定淘沙,也可能把王八捧到天上。”
李盛越说越上头,几乎有些口无遮拦了。
有些奇怪的是,周遭并没有人让他“慎言”,反而纷纷目光惊讶,有些呆滞的看着他。
这个现象无疑有些奇怪,其实根本不像寻常百姓怕麻烦的反应。
不过李盛现在也是上头了,还真没主意。
……
其实前世李盛看隋唐历史,结合他在公司学校里的经历,就觉得这两个鸟人十分眼熟。
哪个团队里没有李建成李元吉这种人?
看着史书真能被这两个鸟人气死。
此刻也不管那么多了,就是要重拳出击!
“要我说,就是唐王李渊问题也不小。能立这种怪胎当太子,我看真是老糊涂了。”
“恢复九品中正制,对五姓七望献媚,不让寒门士子入朝——这是嫌刚打的江山烫手,又想来一波天下大乱了?”
“还好秦王够狠!”
“杀了这两个国祸,镇压异心门阀,挽救了大唐!”
说到这,李盛想起几个史书中的小细节,不由微微一笑。
“结果百姓嘴上不说,谁适合当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秦王在玄武门举事,宿卫的士卒直接假装没看见,不予阻拦!哈哈!”
“所以各位也不必那么悲观,要知道……”
“君如舟,民如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统御万里波涛的,终究是为民请命的皇帝!”
李盛键政完毕,
兴头过了,突然也清醒过来。
尼玛,我刚才干了什么。
我在几个没见过几次的客人面前,大谈朝中政变的事?
这几个货不会举报我吧?
李盛一下子还有点慌,虽说自己也不怕举报——当了这么多年猎户,想跑路还不容易?大不了去西域,照样当个富家翁不成问题。
不过就算不举报,传出去也有社死的可能性啊。
毕竟民间三观还是比较朴素的,跟自己这种,在网络时代见惯风云的新青年不一样。
李二干的再漂亮,那俩人好歹也是他兄弟。
就这么杀了,始终有人觉得手足相残不好。
自己这么叫好,到时候可能会被村里的邻居们议论啊。
一时间有些心虚,李盛只好喝酒掩饰,不去看众人的眼神。
但……
半杯酒下去。
李盛却发现,这几人都愣愣的看着自己。
老李还有他夫人,还有老杜,以及这个青年……
四人全都眼眶红红的。
李二此刻感慨万千。
他杀了亲兄弟,囚禁生父,平生就怕无人理解。
无论在朝在野,这件事私底下,谁不非议他几句?
可是万万没想到。
多少年素未谋面的孩儿,却是站在自己一边……
长孙皇后也激动啊。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啊!
……
至于杜如晦,他简直都要当场哭出声了。
玄武门之变,他是主力策划者!
天下有几人能理解,
他们这群人之所以政变,真不是利欲熏心,乃是为苍生求活?
为秦王策划政变,谏言秦王杀死同胞兄弟。
因为这件事,杜如晦早已做好了背上万世骂名的准备。
谁知这个还未与陛下相认的殿下,居然能理解自己。
更明白他们的用心。
对于此刻的老杜来说,他仿佛不再是朝中重臣。
此刻,他脑海里只有一件事。
此子可立储!
若是有朝一日,这殿下真被立为储君,登基执掌……
他老杜没说的,
古人云,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是也!
……
只有李君羡十分惊诧。
卧槽,我特么出身勋贵之家,从小饱读诗书。
可玄武门这件大事,自己也只是被裹挟而已。
从来没想明白过,只觉得李二比那两个值得追随。
但是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谁知道,陛下遗落在外的这位殿下,明明是猎户出身。
不仅幼龄便凭着自己活了下来。
这见识,这思虑,更是比自己强了不知多少倍,在他看来完全是朝中魏、房这几位重臣的水平啊。
这人和人差距也太大了吧?
殿下别说比自己了,怕是天下的青年才俊加起来都未必赶得上啊!
……
许久过去,李二终于平复了心情。
李盛看着几人神情激动。
心里大约猜测着,可能这几位也是李二的支持者吧。
于是放心了不少。
唤来棉儿斟酒。
李盛再次端起酒杯,笑道,“今日所言,颇有悖乱之处。几位可不要外传啊。”
“万一被皇帝听见,搞不好小生可就得跑路了!”
李盛这么一说,李二顿时哈哈大笑。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简直就是起飞了。
……
接着李盛又为众人介绍了一下其他几样。
鱼虾,都来自附近的河流。
这是北方,不流行吃水产,因为水资源比较匮乏,想吃也没条件。
但李盛表示给村民们支了个小花招,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天天吃上鱼。
“今天这条大青鱼都不是我打的,是管老周他们家买的,才五文钱一条很便宜的。不过五文也不少了,属于水产里的精品,口味绝对不差,你们一会尝尝就知……”
李盛话音未落,就发现众人再次呆呆看着自己。
这次李胜直接喷了,这一个个的确定不是人贩子?
怎么没事老盯着人看,有毛病是吧?
李二等人则是震惊。
五文钱,这不就两三块饼子的价钱吗?
在长安相吃同样大小……最少四五斤的这么一条鱼,没有二三十文,小心店家揪你去见官!
便是长安城中比较富庶的人家,一般也就每旬吃一次鱼。
可这村子……???
众人都吸了口气。
不知不觉的,居然富成这样了?!
这村民一个个的比长安百姓还富?
还有没有天理了??
太离谱了!
李盛无语了,算了,这几个山炮要发呆随他们去吧。
反正咱礼数周全,菜给你上了也陪你们聊了。
接着又讲述了一下其他的。
这次总算没有引起什么奇怪的反应。
不过说到玉米的时候。
李二,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皇后,除了魏征还算淡定,这四个人都是双眼齐齐一亮。
“这又是何物?”
“色泽金黄,粒粒如豆……”
“此物想必是稀有难得之物了,用做婚姻嫁娶宴席之用,定然是妙品!”
这次的反应,李盛总算能理解,因为村里的乡邻第一次看到玉米也都是这个反应。
这东西,用来做宴席真不孬!
“这是玉米,不过你们说错了,这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亩产也是千斤以上的。”
餐桌上瞬间又是一片沉默。
所有的目光中都只有一句话,
“公子,你这有亩产千斤以下的东西吗??”
“有啊,之前给老李治病用的青霉素,那个肯定没有千斤。”
“……”
“……”
“……”
懂了。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为何这个村子如此富裕了。
别说是让李盛当村长来治理,他只要存在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想不富都难!
……
这一天等了足足将近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后厨方向终于传来一阵香气。
接着,丫鬟将一个炉子提到了前厅,随后……
不知从哪里下手,在餐桌上竟然打开了一块圆形的木板,露出一个空洞来!
众人一下子都惊了,
这餐桌还能长这样?
“公子,这餐桌做成这样是为何?”李二疑惑的看着身旁的李盛。
“哦,这个是方便吃火锅,改装了一下。中间有个洞,下面才好放火炉啊。”
“放火炉?这是要在餐桌上烹制这‘火锅’不成?”
“……”
李盛无语,老李这简直是企业级理解。
“不,老李你听我说啊,首先火锅不是一种菜肴,而是一种吃法。是将一个大锅之中,放上多种香料,然后需要吃的时候才将切好的菜品放下去烹煮。随吃随煮,随煮随吃,这便是火锅!”
“哦……”
众人啧啧称奇,还有这等吃法?
就是不知口味如何……
这个疑惑在众人心头出现,
但是很快,就完全消失了。
一股诱人到极致的热辣香气,从后厨中逐渐飘了出来。
所有人都闻到了这股勾魂摄魄的气息。
李盛这一世是猎户,对大唐的刀剑还是很有研究的。
不管吹的多么天花乱坠,冶金工业基础就那样,这宝刀宝剑雕花抛光再好看……
也就那么回事罢了!
李盛也只是实话实说。
但是杜如晦,长孙皇后则都是表情一僵。
开什么玩笑,陛下凌烟阁收藏的宝剑,你居然说不行?
这孩子什么情况哦。
凌烟阁的收藏品都不行,那天下还有什么兵器是行的?
李二也是一愣。
本以为这孩子过了不少苦日子,想着正好顺势给他个将校之位坐坐,以后可以领兵就很好。
结果这孩子直接吐槽兵器不利……
李二整个大脑都卡壳了一下,这剑不行,那玄甲军岂不就是个笑话。
“这……孩子,这剑也是名贵之物,质量岂会差?”
“再说……伐树本非宝剑职责,天下本来也无长剑可以砍树吧?”
拿剑去砍树,怕不是几下就给整卷刃了。
……
但是李盛还是摇头。
“老李,你指定被忽悠了。你要实在不信,我手中正好有一柄粗用的猎刀,是我先前定制的。”
“不如就让刀剑两把来碰一碰,试一试不就真相大白?”
李盛说着,有些同情有些好笑的看着李二。
李二心中一动。
这孩子还自己收藏了刀剑?武德丰沛,看来真是个做将领的料啊……
惊讶归惊讶,不过李二对刀剑本身的看法也就那样。
就算这孩子收藏了宝刀宝剑,对他这样的万人敌选手而言也不过是一种纪念品。
但是没过一会……
李盛打了个响指,莺儿从书房里取来了李盛的猎刀。
……
铮!
一声清鸣,李盛拔出了猎刀。
看到这刀的瞬间,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
这是唐初,不是成平日久的各种盛世。
即便文官,多少也是懂一些军事、兵器的,更何况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呢。
可问题就是。
这刀真是什么宝刀就罢了。
但在他看来在,这刀的工艺抛光等等,也就一般啊。
……
自古名刀名剑,莫不有着“剑刃清如秋水”的描述。
这就在是说工艺精湛细腻。
李盛手中的猎刀,除了形状有些奇怪,呈现出类似兽腿的形状外,并无这样的感觉。
……
“老李,那咱就试试?”
李二自然也懂刀剑,不然凌烟阁这么大里边总得塞点啥吧。
李盛手中的猎刀,除了看起来很有分量,其他倒也平平无奇,李二其实也不太在乎这个。
可是紧接着,
李盛一手拿起猎刀。
一手拿起李二送的宝剑。
用猎刀,对着宝剑,直接挥了下去。
铮!
一声清脆仿佛斩金断玉的金属悲鸣。
当啷!
半截剑刃,直接掉到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的瞬间,李二,杜如晦,甚至长孙皇后,直接惊掉了下巴。
这猎刀简直太强悍了!
……
李二,杜如晦两人,整个顿时愣在原地。
“这……这……”
“这刀……天呐……”
……
杜如晦双眼瞳孔都缩紧了。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从凌烟阁里取出的宝剑啊。
居然就这么被一把平平无奇的猎刀。
一刀,斩为两段了?
简直是骇人听闻。
不可思议,完全是不可思议!
……
李二直接捡起了地上的剑刃。
震惊的无以复加。
作为马上征战出身的开国天子,无论是什么名刀名剑,他都见过。
但是从来,就没有见过什么刀剑可以一击斩断另一把的。
闻所未闻!
“怎么样,老李。这下,你该信了吧?”
李盛嘿嘿一笑,对李二的神情丝毫不意外。
作为有着现代人知识技术的理工仔,即便没有高炉,只能靠铁砧铁锤。
李盛也能大致估算出,铁锤用什么方式加工,加工到什么程度,可以锻造出合格的钢材,无非是效率低一些罢了!
没错。
他这把猎刀的确加工工艺平平无奇。
但在这个时代,
这猎刀,却是唯一一块真正的钢材!
其物理强度,根本不是生铁可以比拟!
……
李二看着手中的断刃。
又看了看李盛手中的猎刀。
心中真是翻江倒海。
要是大唐的玄甲军都能用上这种钢刀,那恐怕……整个突厥数万骑兵,根本就不堪一击啊。
原来他一直没怎么重视兵器的价值。
毕竟,兵器强弱,总是需要人来配合,人来使用。
如果士卒本身训练不良,大军总体士气不高。
那就算兵器再怎么精良,又有什么用。
而现在他明白,自己搞不好是错了。
而且很可能错的不小。
要是大唐的刀剑都有这质量,突厥人等于个个赤膊上阵,再怎么惯于抢掠也要吃大亏。
李二深吸一口气。
“孩子,你这猎刀是从何处觅得?看这形制,似乎不像中原之物?”
“若是有名匠,还请务必介绍给父hu……老李,现在我正在做,呃,铁器生意,正缺少名家出手啊。”
“老李你做铁器生意?”
李盛忽然眼前一亮,这不错啊。
自己正寻思这家子人能提供点什么给自己……那些首饰虽然值钱,但青霉素的功效何等强大,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不会吝啬,多半还有谢礼。
可是没想到这么巧。
自己正寻思多搞点钢铁做些工业品呢,这老李居然就是做铁器买卖的。
不过法律十分严密,持有大量铁器好像非法啊。
……
“不错,正是如此。”
“近日突厥骑兵屡屡袭扰大唐,天下悚然不安,正是铁器生意火爆之时。”
李二淡淡笑道,望着李盛眼底深处却有精光闪动。
这孩子能结识名匠,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不过接着,李盛却是摇了摇头。
“什么名匠,你也知道我就一小猎户。奔小康不难,但要真是名匠,我哪来的钱去定制。”
“那这宝刀却是在何处觅得?……”
“你们这么喜欢这刀?……好吧,其实是我想了套锻铁的法子,然后找村东头修锄头的老王头打的。”
李二听完就傻了。
这刀……是找一个修锄头的乡下老铁匠打的???
而这锻造之法……
他忍不住和杜如晦对视一眼。
这宝刀,这锻造之法,如此神妙,如果被他得到。
那是绝对,要收录工部,严加保密的。
镇国之宝啊!
但这居然是盛儿自己想出来的!
马甲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穿越、历史、系统、佚名穿越、历史、系统、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九剑本尊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目前已写418268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2078章 结束也是开始,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穿越、历史、系统、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大海啊,全他妈是水。一颗星都多了
看前100张还有些构思与作者同步
100以后真心没法看了 坑太多 断片太多 水文太多 啰嗦 撤退 看不下去了
改个书名吧 ,开局把读者震惊到了
热门章节
第469章 这船上…没有桅杆
第470章 特么的,这才叫船啊
第471章 这桅杆,究竟从何而来?
第472章 蒸汽轮机
第473章 开凿运河
作品试读
“养猪?”
杜如晦这么一说。
李靖险些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问题了。
陛下大清早的去长安军营,就为了养猪???
不是,等等,
陛下要养猪?
“克明,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突然想起养……养猪来了?”
“是这样,陛下近日得高人指点,收获一养猪之法……”
“养猪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同样的饲喂,猪可比羊多出将近一倍的肉,陛下正是为了让百姓都能吃上肉,所以才决定亲自督办此事。”
“哦……”
李靖,还有一旁的房玄龄都点了点头。
要是这么说,那就说得通了。
可是……李靖还是不太明白。
“可陛下之前没想起此事,怎地突然就决定尝试养猪?”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也道,“还有我听说……这养猪,圈栏之内容易闹瘟,一个不慎便要倾家荡产,因此几乎没什么人愿意畜养。陛下这……”
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又得意的笑容。
“这不是陛下近日得了高人指点,有了独门养猪之法,可避瘟。若是尝试成功,天下的肉价都要对半砍,诸位也知道陛下自来心系民生,故而亲自为之。”
“二位去了,一看便知。”
李靖和房玄龄都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情况。
马蹄声渐渐加快起来。
不过两人还是不太清楚的是。
天下不是无人养猪,而是每每为瘟疫所困,担心血本无归不敢尝试。
各种药方下去,基本上四个字:全军覆没。
没效果!
更何况猪肉滋味干柴,入口不讨喜,销路也不好。
陛下这是遇到了何方神人,还能想出养猪的好法子?
说起来,这肉滋味如何,也是个问题啊。
……
很快到了长安西郊。
军营正在此地。
李二远远望着营寨,心中十分亲切。
这可是他曾经亲自率领过许多年的军队啊。
现在天下定鼎,李二却有了新的使命交给这些士卒。
没错,说养猪这事,李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营。
军中伙食,便是粮草充足的时候,也往往只有干粮。
养猪的任务交给他们,若是成了,改善伙食不说,士卒们也都能多些家用补贴,一举两得。
很快……
李靖,杜如晦,房玄龄三人跟在李二身后,走进军营中。
一路按照李二的要求,不要多礼生长,直接去养猪的圈栏。
最后,到了一个类似草棚的地方。
走进一看。
李二,杜如晦同时点头。
这军营里办事就是快,丝毫不拖泥带水。清早杜如晦购置了猪仔,并圈栏建造之法送到了此处,现在就已经建造完成。
安营扎寨,军卒们再是熟练不过。
李靖和房玄龄则是一怔。
这草棚看上去,便和寻常的马厩等牲畜蓄养之所没什么区别。
但内部却是出心裁。
用一条条栅栏,将大圈栏,分割为了许许多多的小圈栏。
中有过道走廊,可供饲喂者进出。
房玄龄想起这与自己曾经见过的圈栏不同,说道,“陛下,这圈栏怎地建成这样?”
李靖也眉头微皱的点点头,“这圈栏能遮风避雨便是,为何要隔开成一个个小间?”
“这只是养猪的圈栏,如此岂不有些浪费力气了。”
虽然工作量没多到哪去——大头还是搭建草棚,但毕竟多了不少栅栏木桩,显然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但李二微微一笑。
“药师有所不知了吧。”
“这圈栏隔开,正是为了避免瘟疫!诸位何不想想,瘟疫是如何传播的?一而十,十而百。如此分隔开来,方可避免传播!”
“!”
“!!!”
李靖、房玄龄对视一眼。
这他们还真没想到!
诚然,养猪之法只是小道,但想想此术若能让天下肉价减半,百姓都能品尝肉食,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功绩了!
放眼万古,也没有哪个皇帝能让百姓人人有肉吃的!
瞬间他们都明白了李世民这一大早在兴奋什么。
这养猪之法,的确有独到之妙!
而接着,房玄龄观察了一下四周,皱了皱眉。
“不过……李将军,你这兵营治理的不怎么样啊。”
“玄龄,你这是什么话?”
李靖顿时脸一板,意思好好的老房你怼我干什么?
房玄龄摇摇头,“既是饲养牲畜之地,当封闭严实,以免牲畜之气息溢散出来。”
“军营之中务需整洁有序,这成何体统?”
房玄龄所指的,是这圈栏的四面。
没有任何墙壁,除了一排排坚固的柱子支撑,上方厚厚的茅草顶,没有任何遮蔽!
一股猪圈的气息隐隐飘出……这还是刚刚迁入猪仔。
若是时日一长,指不定臭成什么样。
李靖一怔,老房说的好像也对啊。
军营里臭烘烘的成什么话?
一时间心中不悦,高声道,“陈三,给我过来!”
一名年轻小校急忙跑来李靖面前,拱手听命。因为听出李靖语气不善,满头大汗。
“这圈栏是杜大人叫你造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建造周全?”
将军生气,小校顿时慌了,话都说不明白。
不过此时李二笑着摆了摆手。
“玄龄,药师,这事须怪不得这位小将。”
“卷栏修建成这般模样,自然是我的意思。”
……
“呃……陛下,这是为何?”
李靖呆了呆,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李二带兵能力,比天下名将都强大。
既然如此,陛下应该知道军营里要严肃整洁啊。
养猪算是照顾士卒生活,但圈栏为何不封闭?
正如玄龄所说,成何体统。
就见李二笑了笑。
“这便是养猪之法的第二条纲要,居所要清洁通风!”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消除封闭,方不至藏污纳垢!”
“这……这倒是有理!”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肯定的点了点头。
大战之后有大疫,房玄龄处理过的瘟疫何止一场两场?
根据他的经验,这圈栏的建造,好像还真的有用。
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过人的才智,决计想不到这个原理居然可以用来改善百姓的吃肉问题。
虽然他房玄龄和杜如晦,被大家称作房谋杜断。
但现在他只想知道,陛下遇到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没错,长孙皇后,正是想着,让长乐拜这个哥哥为师,以后自己也好有机会看看孩子!
顺便还可以给孩子带东西送零花钱什么的。
此时是唐初,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风俗、观念却已经开始流行。比如让家中女儿读书,在礼教严苛的宋代是离经叛道,属于不正常行为,但在唐代就不同,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其他朝代也不乏才女,但整个社会整体上是否定这种事的,偶尔出个女诗人做两首诗就是才女。
只有在唐代,女子读书是完全的平常事。
李盛自然知道这一点,立刻明白了。
想想自己最近刚刚小小的暴富了一波,还真不缺兼职家教的这点补课费……虽然给老李夫人的女儿当一对一家教肯定回报不菲就是了。
不过呢……见惯了熊孩子,这个小姑娘的教养,还真让李盛耳目一新。
从一进门开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就好奇的四处乱观察。
但却十分规矩的没有乱碰乱跑,更不像寻常孩童大声吵闹。
李盛就非常欣赏这一点。
并且,他总觉得自己与这孩子有一种莫名的投缘。
于是思索了一下,李盛当即点头。
“这算得什么?既然是夫人的宝贝闺女,在下自然悉心培养!”
“那就好,那就好!”
李盛点头,长孙皇后开心的两眼都眯了起来。
这孩子还跟长乐很投缘,果然是亲生孩儿……
……
接着李盛看向小姑娘,“既然跟为师混了,没点好处可不行。走,为师带你吃牛奶土豆泥!”
唐代万国来朝,吃牛肉是重刑,但喝牛奶的风俗还真有。
这个长孙皇后和长乐都知道,只是“土豆泥”是什么就真没听过了。
李盛说完便牵起小姑娘,走向前厅的后门,长孙皇后好奇之下,自然也跟了过去。
……
出了前厅后门。
是一条走廊,接着是后院。
再除了后院之外,则是几亩碧绿的田地。
上面青幽幽的生长着不知什么品种的植物,看上去十分茂盛,但好像……既不是菘、荇等蔬菜,更不是粮食。
长孙皇后露出一个疑惑的神情,“这是种的何物?”
“这?土豆啊,做土豆泥么,摘……哦,有现成的。”
说着向田埂边上走去。
望着李盛的身影,长孙皇后有些微微皱眉。
又是“土”豆,又是“泥”,听着可不像什么好餐食,孩子吃这个……
好像记得之前,在铁板烧中吃过。不过当时情绪激动,还真记不清是什么样子了。
作为母亲,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吃不好。
不过既然孩子好像很喜欢的样子,她自然也先耐下了性子。
……
李盛这小宅院边上的土地,是他今年自行开垦的荒地,仅仅半年间经过他各种处理,现在已经是良田。
不过李盛还不确定土质是否改良够好了,因此只种了土豆,平日里各种菜肴需要用到的土豆正是来自其中。
田梗边上,有一个小篮子,内里正好装着几个土豆,显然是丫鬟摘了放在这的。
李盛直接端起篮子,“夫人,乐乐就跟我走吧,现做的最香!”
自己孩儿亲手做的食物,长孙皇后哪有不想吃的道理,自然是笑呵呵的应下,不过还是好奇。
“方才你说土豆泥,我还当是何物,怎么要给孩子吃泥呢,哈哈!”
“夫人这就说笑了,再吃土也不能带着孩子吃不是?再说了,夫人有所不知,别的厨艺我手艺稀松,但论酿酒、烧烤,还有土豆泥,那可是一绝呢!”
不仅仅李二。
连长孙皇后都忍不住掩口窃笑,在桌子下悄悄踹了李二一脚。
老夫老妻交流不需要语言。
意思就是,你这老不羞,这么开心,还不赶紧给孩子来点好处?
李二当即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替李盛分析道,
“谁说的?我看天子若能知你之言,必定引为知己!封你个宰相做都不成问题!”
“什么啊,哪有这么夸张。”
李盛听了李二这话也就哈哈一笑。
这不开玩笑吗,哪有键政几句就能被皇帝看中当人才的。
不过刚才骂了李建成、李元吉这两个阴阳人一通,李盛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即举杯,众人齐齐一饮而尽杯中之酒!
……
这一次,李二忽然发现。
好像……这酒不那么辣了?
不对,酒还是那个蒸馏酒。
但……
或许是自己适应了蒸馏酒的雄烈。
总之这次一口下去,不绝灼烧疼痛,反而让人精神一振,荡气回肠。
其余众人也是如此。
纷纷双眼一亮。
“这酒好神奇。”
“初饮入口,犹如火烧。但再饮,却是……好似一口酒下去,天下都走了个遍似的……”
“好酒!”
白酒就是这样。
没适应,感觉很痛苦。
可是一旦适应……李盛见惯白酒市场的火爆,早已不以为意。
淡淡一笑。
“你们不是说了么,这酒是英雄之酒。”
“初饮雄烈,令人痛苦不堪。”
“要鼓起勇气渡过考验,那滋味才会到来。”
“正所谓宝剑锋从……”
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劝酒。
不过李盛这人从不劝酒,而是他知道白酒这东西,真的就是这样。
顺口扯了两句烂大街的诗,算是场面话。
但李二听完,晃了晃神。
接着再次大笑。
“好一个梅花香自苦寒来!”
“好!好!”
李二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长孙皇后满面笑容。
杜如晦、李君羡更是暗暗惊诧。
真的假的,这殿下诗才也这么了得???
就这两句诗,论韵律,论意境,比长安官场上那些歪诗不知强了多少倍!
陛下这家里是……
真就,出龙了啊?
……
对李盛来说,这不过再平常不过的一顿饭。
因为是猎户嘛,体格健壮有力没的说。
代谢能力强大,也需要脂肪供应卡路里。
所以这些年李盛基本全程过着一天三顿小烧烤的日子——
当然,他对大金链子兴趣不多,小手表这里也没有就是了。
但是对李二而言。
这一顿饭,简直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开心的一顿饭。
过瘾啊!
甚至在李盛两个小丫鬟,收拾走了杯盘之后。
李二心中都只有意犹未尽。
他感觉自己能立马再来一顿!
最好干脆住这!
不过……想归想,杜如晦也隐晦的提醒他了。
“陛下登基不过两年,这大唐天下初定,万事百废待兴。若是在此留宿,明日早朝老魏怕是……”
“明白了明白了。”
想起魏征这个喋喋不休脾气还特臭的,李二一阵头痛。
还是只能回去!
……
不过虽说要回去,李二,长孙皇后,还是十分不舍的同李盛聊了许久。
直到日头落山,杜如晦眼色使了几万遍,方才起身。
离去之时,长孙皇后极为不舍的拉着李盛。
“好孩子,老李今日本是来谢礼的,结果一柄破剑闹了个笑话。过些时日我们还来,必定给你……”
“哎哎哎哪里哪里,夫人这么客气干嘛。大家相处开心,比什么都强。”
李盛一阵紧张,怎么有一种要被催婚的奇怪预感。
当然,不一定是催婚,但是被女性长辈抱以极大期望的感觉,都差不多。
“对了,这里的土豆,炙肉……可否让老李带些回去?”
李二现在也是在兴头上。
想起李盛的“铁板烧”,真是越想……越馋!
李盛哈哈一笑。
“这有何难?供给酒楼做生意少了点,给你们整几包还不是简简单单?棉儿!”
“知道了,公子!”
两个丫鬟快步离开,到后院地下冷藏库走了一趟。
不一会,提着好几个行李箱似的大包过来了。
两个小丫鬟累的微喘,显然分量不轻!
“土豆,孜然,还有精细化喂养的猪肉,一样五十斤!”
“吃完,再来,管够!”
一通招待过后,送走了来客,李盛浑身一轻,自去后院洗澡了。
喝的到位,洗个澡都浑身舒坦!
……
踏踏踏……
马蹄阵阵。
李二和长孙皇后坐在马车内。
神情压抑不住的激动。
长孙皇后直接抹起了眼泪。
“这孩子,长大了……”
“观音婢,莫要激动啊。我这药还没服完呢,你可不能再患疾啊。”
嘴上这么说,但李二的眼眶,和长孙皇后一样红。
“陛下,身体要紧啊。”
杜如晦适时提醒道。
李二点点头。
“殿下如今已成才,陛下,娘娘当放心才是。”
“唉……”
李二轻轻一叹。
“为人爷娘,又岂能真个轻易放心?”
“这孩子……”
“陛下,以微臣看来。殿下见识之广,思虑之高,才学之博,当世绝无第二人可比。”
“哦?详细道来。”
“这等人才,说是天才怕是都委屈了。微臣今日观殿下之气,不禁想起一个战国时期的名字……”
“鬼谷子!”
……
鬼谷子,生卒年不祥。
战国年间,各学派宗师林立,英雄辈出,如苏秦、张仪、吴起、庞涓、李牧……
浩若繁星,数不胜数。
然而就是这当中的无数英雄,有不知多少,曾拜鬼谷子为师。
休说是时人,
便是今人也纷纷震撼于其才学之广之深不可思议,以为陆地神仙。
而在杜如晦眼中。
今日李盛的见解,见识,乃至品行……
都让他立刻想到了那个名字。
李二一瞬间有些错觉。
这杜如晦什么时候变成阿谀弄臣了?
但是不对啊,老杜有拥立之功,压根没必要奉承上意。
老杜是认真的。
他是真的认为李盛有鬼谷地仙之才!
而怔了一下之后。
李二也突然反应过来。
好像……还真是这样。
这孩子,不仅对政堂、民生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身体力行的掌握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奇术。
有学无类,博见天下!
这不是鬼谷之才,又是什么?!
小长乐可是记得在四书五经上看过这些描述。
李盛哈哈大笑,只当是小孩子童言童语,当即起身领着母女二人向前厅后走去。
但是实际上,李盛怎么会想得到,小长乐因为是当朝公主,李二的女儿,小小年纪想着为父亲分忧,连粮食产量都懵懂的知道一些。
很快。
三人到了后院中。
长孙皇后从李盛手中接过短柄锄头。
“嗯,夫人直接挖就是,到后面动作稍稍轻些便不会破坏土豆了。”
“呃……其实破坏一些也没关系,这土豆反正挺能放的,也不招虫蛀之类。”
李盛话音一落,长孙皇后感觉更不可思议了。
耐存储还不招虫。
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
不一会……
泥土被挖开。
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
长孙皇后双眼一亮。
就是这东西了!
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
接着低头看着土豆。
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
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明明就有些稀疏的样子,这一块土豆也就不到一斤啊。
挖掘继续。
不一会,土豆整个显露出来。
个头不大,略小于一个拳头。
长孙皇后皱眉,这连半斤都不到啊。
亩产有个一百斤都谢天谢地了吧。
但看着下面似乎还有根须,长孙皇后也就继续挖掘。
不一会……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土豆。
“这土豆怎么回事,这岂不像是双黄鸡蛋?可双黄鸡蛋,那也是极少数吧……”
心中暗暗思索,不过为丈夫分忧要紧,长孙皇后看了看。
下面还有根须,似乎还可以继续挖。
不一会,又挖出来一颗土豆……
“三个?三黄鸡蛋?等等……怎么下面还有?……”
接着继续挖。
李盛笑了笑,“夫人,土豆不是这么挖的。这土质十分松软,挖到这个程度,直接拔就可以了。”
“哦,我试试……”
“我来吧,夫人您休息一下。”
接着,长孙皇后目睹了这辈子最最惊人的一幕。
李盛从土壤之中,拔出了一连串至少几十颗土豆。
……
这一瞬间,连小长乐都愣住了。
“师……师父,这个土豆怎么这么多呀?”
而长孙皇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这一大串,至少在十斤往上。
想想一株水稻,才出米多少?
就算好几棵水稻对标一棵土豆,只怕分量也是拍马难及。
再看看这田地中遍地的碧绿,这亩产……
毫无疑问,是真有三千斤!
甚至很可能,都不止三千斤……
太震撼了!
惊天动地,不可思议!
……
长孙皇后锦衣玉食多年,此刻满手泥土,却忘了要清洗。
在她脑海中,隐隐浮现起一个念头。
这一天,绝对是要载入史册了!
大唐……天降祥瑞大唐了啊!
……
长孙皇后,深深吸了口气。
“公子,这土豆我想带些回去,给老李尝尝,可好?”
“这有何不可?那天做的是烧烤土豆片,正好夫人也让老李尝尝土豆泥!”
长孙皇后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找到了孩儿,还带来了土豆这件祥瑞。
往后,大唐必定要靠这东西镇压气运。
而这个孩儿,简直就像是上苍派来帮助大唐的。
五味杂陈!
激动!
很快。
李盛主动又挖了好几株土豆,总共有五十斤。
不过他想到一个问题。
“等等,夫人这要怎么带回去?挺沉的!”
“哦,这不妨事,咱们先到前厅去。”
到了前厅。
接着长孙皇后拍了拍手。
李君羡一走进前厅,就见到了放在地上的箩筐,以及里面堆满了的土黄果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