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推荐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情绪的面具”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朱烨朱元璋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库里有没有银子。如此权衡利弊之下,不管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岂是一个皇家之人可以说出来的话。岂是一个未来的储君能说出来的话,如若真的是朱允炆即位的话,朱元璋都不敢想象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爷……”朱允炆被朱元璋的暴呵吓的浑身一颤,朱元璋从来没有这般吼过自己。......
《畅读佳作推荐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精彩片段
朱元璋还是很愿意快点看见朱烨和自己其他的孙子手足和睦的画面,所以也趁机跟朱烨提及一二。
“放心吧,爷爷,孙儿肯定会的。”朱烨应下。
“我去跟他说上几句,你等我片刻。”
朱元璋看那边被蒋瓛拉开的朱允炆情绪稳定了一些,这才接过朱烨递过来的伞上前,嘀嘀咕咕不知道跟朱允炆说了些什么。
再来到朱烨的面前时,朱允炆虽然眼眶还有些微红,但是已然,没有刚才那般激动了。
朱允炆得到了朱元璋的威胁,即使心中再有不满和恨意,也不敢发作。
只能跟在朱元璋的身后,用旁人发现不了的眼神,死死盯着走在前面的朱烨。
朱烨后背发凉,还以为是下雨的原因,也没有多做在意。
一行四人往前走着,却看到平日里喧嚣的街市上,此时多了不少衣衫褴褛的流民,纷纷在四处的屋檐下躲雨。
“怎么皇城内突然多了这么多的流民?”朱烨走到一个伞摊前买了三把伞,分别递给众人后,这才询问起伞摊的老板。
“郎君有所不知,这几日连续下雨,北边黄河决堤,许多地方都被淹了,这些流民是逃难才来到了皇城的。”
伞摊老板接过朱烨递过来的钱,原本乐呵呵数钱的面色,因为流民的问题也不由自主的心情沉了下来。
看着七零八散的流民,朱烨心中不忍,冲着朱元璋开口道:“爷爷,天灾人祸,这些流民流离失所也不是事。”
“要不,孙儿在盐矿边上开辟出一块地方,安顿一下这些流民吧。”
朱烨面色沉重,心中盘算起自己能有多少钱能做多少事情来。
“安顿他们?这些钱你来出吗?国库可没有多余的银子去安顿这些灾民。”
“再说了,就算你不安置这些流民,等到水灾过去了,这些流民自会散去,何必兴师动众去安置他们。我看你就是想博得一个好名声。”
朱允炆心中带气,对朱烨的埋怨及不满更甚,此时好不容易逮着朱烨的话柄,立刻接茬道。
他可是知道国库如今空虚,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去安置这些流民。
朱烨也不过是个空口白话的人罢了,说的倒是轻松,还不是指望着自己的皇爷爷给他出钱。
爷爷给他出钱,他自己落得一个好名声,哪有这般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放肆,你说的这是什么狗屁话。”
朱允炆轻蔑的语气刺痛了朱元璋,他没想到身为平民百姓的朱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安顿这些流民。
而身为皇孙的朱允炆,第一时间考虑的却是国库里有没有银子。
如此权衡利弊之下,不管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岂是一个皇家之人可以说出来的话。
岂是一个未来的储君能说出来的话,如若真的是朱允炆即位的话,朱元璋都不敢想象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
“爷……”朱允炆被朱元璋的暴呵吓的浑身一颤,朱元璋从来没有这般吼过自己。
“大孙,这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算不得准。”朱元璋自然不会承认。
“虽是猜测,但是不得不防啊!皇帝垂垂老矣,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对武人的疑心越来越重,杀心也越来越重了……”
朱烨极力的劝告着朱元璋。
丝毫没注意到朱元璋阴沉下来的脸色。
而旁边站着的蒋瓛此时听着爷孙俩的对话,冷汗已经湿透了后背。
这话也就朱烨能说,但凡第二个人早就被皇帝砍头灭族了。
“哼!咱没想到当今陛下,在你心中竟然是如此不堪枉杀之人!”
饶是心中对朱烨有愧,听着亲孙儿这么说自己,朱元璋也有些生气。
“爷爷,您误会了,我从不觉得当今陛下不好,相反的我觉得当今陛下是雄才大略,最体恤百姓的明主!”朱烨又道。
哦?
听着朱烨话锋陡转,朱元璋原本阴沉的脸,立即又如春暖花开一般。
咱大孙说咱雄才大略!
说咱是最体恤百姓的君主!
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巨大的褒奖,朱烨的话可不同于朝堂上那些谄媚的官员,而是实打实的民间百姓之言。
“大孙,你这话又是作何讲,好好和爷爷说说。”朱元璋将茶水一饮而尽,激动的搓着手道。
看着一说当今陛下好话,就眉开眼笑的爷爷,朱烨心中一凉,暗道让爷爷解甲归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不过作为孙子,朱烨也不想让爷爷心烦,就顺着爷爷的心意说吧。
好在,自己说的也都是诚恳客观的言论,未夸大事实。
“当今陛下,实话实说,堪称千古一帝,孙儿甚至觉得单从出身而言,洪武皇帝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更伟大!”
“哈哈,大孙你这话言过其实了,咱也,咳咳,当今圣上也没有那么好。”
听着孙儿给予的高度评价,朱元璋心情舒畅,却连连摆手。
“咳咳,老爷,小少爷所言甚是啊!”
作为天子心腹近臣,蒋瓛更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朱元璋的喜怒哀乐直接和他们这些人项上人头挂钩。
眼看朱元璋心情大好,蒋瓛自然是忙往上抬,把皇帝哄高兴了自己的脑袋也就安稳了。
“闭嘴!咱让你说了嘛,听咱大孙说!”
朱元璋瞪了蒋瓛一眼。
蒋瓛立即委屈巴巴的闭上了嘴巴。
“爷爷您这话可就错了,当今陛下的功绩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局一只碗,到最后登基为皇,坐拥万里疆土!起步之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比的过?”
朱烨这些话都是从心之言,没有半分夸张。
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点点头,感同身受。
“是啊,当今圣上自幼家境贫寒,哥哥姐姐爹娘都饿死了,他逼不得已当乞丐、要饭出家,受尽贫寒之苦……”
朱元璋回响起以前,眼中也是闪闪泪光。
“而更让孙儿钦佩的是后面,当今陛下,誓死收回燕云十六州,一扫中原两百年颓废之举,胡虏南下肆意凌辱汉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更是将疆土拓展到牛马肥硕的草原和寒冷的东北,这些都使华夏子民受益无穷!”
嘭!
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一拍桌子,豁然站了起来!
说得好!
为华夏开疆拓土,收复燕云十六州,使得胡虏不敢南下抢掠,这正是朱元璋生平最大之骄傲。
现在,这些话从自己的孙子口中说出!
而且孙子还不知道自己就是当今皇帝,这中肯之言,让朱元璋恨不得痛饮三大碗!
“孙儿,取酒来!你说到咱心坎上了,咱高兴,要喝酒!”朱元璋哈哈大笑道。
看着兴奋异常的爷爷,朱烨一脸诧异。
就算爷爷对朱元璋推崇也不至于如此失态吧,夸夸朱元璋爷爷就这么高兴?
不对劲!
爷爷不对劲!
“老爷。”
眼看着朱元璋有暴露的风险,蒋瓛忙出声提醒。
听着蒋瓛的话,朱元璋立即清醒过来,见朱烨正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也知道自己失态了。
“咳咳,大孙,爷爷今日还得回五军都事府当值,就先回去了哈。”
朱元璋忙道,他虽然想多和孙儿待一会,可是担心再这样下去自己会暴露身份。
“嗯?爷爷不在家里住吗?”朱烨诧异道。
“这不是刚回来嘛,很多事情需要办理,最近这些天都得住在都事府了。”朱元璋将想好的托辞说了出来。
听着朱元璋的话朱烨心中了然,爷爷刚回京城,肯定有很多奏报要上报,忙碌也是正常的。
……
很快,朱元璋带着蒋瓛出了院子,一直走到一个拐角处才停下来。
“蒋瓛,你觉得咱大孙怎么样?”朱元璋道。
“回陛下,皇孙殿下颇具故太子遗风!”蒋瓛道。
“错了!咱看咱这孙儿比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事情就是太子都看不了那么透彻,更难能可贵的是咱这孙儿句句说到咱的心坎上,能用帝王之心揣度时事。”
“咱大孙把咱看透了啊!”
朱元璋感慨道。
“咱大孙有帝王之才啊!”
朱烨因为曾凡的拉扯,怀中的东西散落了一地,还有不少蔬菜实物掉在地上,沾染了泥土。
“疯了吧你。”朱烨也有些生气。
“你才疯了,今天老子让你知道知道谁疯了。”曾凡像是找到了发泄口,疯了一般就将朱烨丢了出去。
朱烨一扭身,躲开了曾凡的攻击。
曾毅刚想劝说,却已经来不及了,朱烨和曾凡缠斗在了一起,打的不可开交。
曾毅在旁边越看越心惊,自己大哥曾凡的武艺他是知道,两人自幼在蒋瓛的指导下学习武艺,在整个锦衣卫,功夫都是数一数二的。
他们的功夫,都能和蒋瓛打个平手。
可是,自己的大哥,竟然被一个年轻郎君打的节节败退,这怎能让曾毅不心惊。
曾凡越打越吃力,但是心中隐隐愈加兴奋。
高手过招,朱烨的身手虽然毫无章法,但是却让人出其不意。
曾凡一边招架,一边学习。
朱烨毕竟也是学过跆拳道的人,虽然没有什么内力加持,但是好在招式实用。
眼见两个人越打越兴奋,曾毅赶紧冲上去解释道:“郎君误会了,我们是来寻人的。”
朱烨闻声,赶紧停下动作,尴尬万分。
自己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先入为主,将二人斥责一通,难怪这人站起来就要打自己。
若是自己平白无故被人冤枉了,当然也会生气。
曾凡也有些体力不支,喘着粗气说道:“不打了不打了,老子不是你的对手,老子认输。”
心中的怒气已经发泄出来,而且朱烨的身手的确让曾凡佩服。
曾凡就一个好处,只要是能让自己信服的人,他一概礼遇待之。
虽然朱烨看上去年纪轻轻,可是年轻有为,这般年纪便有这般身手,日后定然不可小觑。
“是我的错,对不住了两位,这几日确实忙晕了头,有些头脑不清楚,这才发生了误会。”
朱烨是个是非分明的,是自己的错,就得勇于承担。
而且朱烨也深深对曾凡敬佩,自己是因为系统的加持,武力才如此,可是人家可是真操实练自己练出来的本事。
对有本事的人,朱烨向来敬重,何况因为自己的原因,产生了误会。
不应该先入为主去怪罪了别人。
“在下曾凡,郎君如此身手,在下十分佩服,能否交给朋友,日后可以交流请教。”曾凡抱手道,语气中满是诚意。
“在下朱烨。”朱烨拱手客气道。
“朱……朱烨?你就是朱烨?”曾凡瞪大了眼睛,他没想这身手不凡的郎君,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你就是朱烨?”曾毅几乎是跟曾凡同时开口。
“对?在下就是朱烨。怎么了吗?”
朱烨不知道为什么面前这两个人听到自己的名字为何如此诧异。
曾凡大喜,如果皇上让自己来保护的人是朱烨的话,他现在可是心服口服,求之不得。
“皇……”
曾凡一时激动差点脱口而出,却及时的被曾毅打断了。
“我兄弟两人听说朱小郎君自掏腰包赈灾救民,实属大义,心中佩服。”
“受蒋大人所托特来投靠,希望能为朱小郎君效力。”
曾毅拉住自己的大哥,开口说道。
“啊哈哈,过奖了,为百姓办事,是在下应当的,实在是不值一提。”
“蓝将军,慢些……慢些……”刘三吾毕竟年纪大了,本来文人就身弱,哪能受得了蓝玉这等武将的蛮力。
“别给咱废话,昨日你去见陛下,陛下咋说?”蓝玉也懒得废话,找到个四下无人的地方,便直问道。
“没咋说,陛下只说还待考量。”刘三吾揉了揉自己被拽痛了的老胳膊,心中暗骂这蓝玉还真是莽撞。
“考量?考量什么,难不成陛下还真想立一个庶子当储君不成?”蓝玉闻言不满。
“将军慎言,慎言,那……那……淮王岂是庶子……”刘三吾接受不了蓝玉这直来直往的性子。
这话若是让旁人听了去,哪句都够掉脑袋的了,这武人莽撞,刘三吾可不想被连累遭殃。
蓝玉看不惯刘三吾的怂样,但是又不屑跟他争辩。
“依你看,陛下到底心中的人选是谁?”蓝玉看向刘三吾,目光炯炯。
“将军,陛下心中的人选,岂是我等可以揣测的……”刘三吾苦笑,暗道这蓝玉还真的是什么都敢说。
“你别给老子卖关子,跟你们这些文臣说话,真是费劲。”
蓝玉烦躁,又抵住刘三吾语气带着些许威胁:“陛下真没说立储君的事?”
“哎呦,将军,将军……老臣怎敢骗您呀。”刘三吾被蓝玉的巴掌按住,仿佛被钉在了铁板上,疼的他直吸凉气。
蓝玉又仔细盯着刘三吾片刻,知道刘三吾没有说谎,这才放开了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三吾疼的脸上的皮肉都皱在一起,虽然生气,但是也拿蓝玉这种杀神没有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从刘三吾口中没有得到答复,心中不爽,蓝玉气势汹汹的走出宫去,飞身上马。
刚想扬鞭离去,便被心腹递来的一张简信打断了动作。
看完信上的内容,蓝玉心中惊讶,更多的是疑惑。
“这些天皇上痛失爱子,连立储之事都无心,又怎么会有闲心雅致频频离宫外出?”
蓝玉用只能自己听见的声音嘀咕道。
手中内力升腾,刚才看过的简信已经化作了粉末,蓝玉扬开手中的纸沫,越想越不对劲。
“去那院落看看,我倒要看看这人多大的来历,竟然能惹了皇上的注意。”
蓝玉低头冲心腹说完,便驾马冲着信上写的地方骑去……
此时的朱烨还在院子里面忙碌着,他也想好了,劝说爷爷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的。
在此之前,朱烨还是想要为以后的日子做好打算,不管怎么样,手里的票子可不能少。
如今自己手里的钱财都是靠爷爷的军功挣取来的。
若是真的以后被蓝玉案牵扯,这些东西可都是要抄家的,恐怕一分都保不住。
当下至急,还是要自己多挣些钱财傍身,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就算自己劝说爷爷不成,真的被蓝玉牵连了,发配边疆的时候,也能用钱买些人脉资源,让自己跟爷爷少受些苦。
若是钱财挣得多,在流放之地当个土皇帝,也是不错的,反正天高皇帝远,有钱的是爷爷。
朱烨咬咬牙,定下心来。
说是挣钱,但是真的挣起来,还真是有些难度。
自己的爷爷虽然是兵籍,但是朱烨是朱老大捡来的孩子,可能是朱老大自知战场刀剑无眼,不想朱烨受苦,当时给朱烨上报的身份是农户。
朱烨想想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就打了个哆嗦。
虽说朱老大手里是分了几亩地,但是靠着种田养家糊口挣大钱,那得到猴年马月了。
恐怕自己刚把种子种下去,还没等发芽呢,蓝玉那倒霉孩子就该入狱了。
思来想去,朱烨还是决定要靠经商挣钱,虽然商籍在明代身份底下,可是不得不说,这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了。
加上自己现代的商业知识,应该很快就能积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打定了主意,朱烨也不犹豫,直接就来到了县衙,想要将自己的农户籍贯改成商籍。
见到了吏部主事,朱烨三言两语表明了来意。
主事原本还忙碌着手中的事情,结果听到了朱烨的话,吓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郎君?我没听错?你是想退了农籍入商籍?”主事看着眼前的朱烨,分外惊讶。
要知道,他见多了争破脑袋改成农籍的人,这不要农籍改成商籍的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
这郎君莫不是脑子有什么大病?
想到这里,主事忍不住又多打量了朱烨几眼。
“没错,大人,我是想入商籍,还请大人行个方便。”朱烨毕恭毕敬的说道。
主事翻了翻朱烨的祖籍,见朱老大的名字赫然是兵籍,心道奇怪。
这一家子人都真奇怪,爷爷是个兵籍给孙子报了农籍,孙子又来退农籍想入商籍。
“郎君,虽然你爷爷有个官职,你这户籍一旦改了贱籍,可就改不回来了。”
“此事兹大,还是等你和家人思虑好了,再过来吧。你再好好想想。”
吏科主事不忍这看上去年纪轻轻的郎君误入歧途,开口劝诫道。
朱烨刚想开口说自己想好了,但是却被一个匆匆跑来的衙役打断了。
只见那衙役凑着跟主事说了几句话,那主事如临大敌一般,面色打惊。
“郎君,先回吧,本官有些要事,你想好之后,若是还想更改籍贯,三日后再来。”
主事冲着朱烨说罢,便步履匆匆的离开了。
朱烨一头雾水的看着主事离开,心中也知道今天是办不成事情了,只能心灰意冷的回家去。
这边主事接到通报,立马迎上了刚走到门口的蓝玉。
“下官见过蓝大将军,不知将军前来所谓何事。”
吏科主事接到通报还以为是传错话了,没想到蓝玉真的来到自己这小小的县衙里面。
“川山街东头那户人家,住的什么人?”蓝玉大步走进县衙,毫不客气的落座在屋内正座。
蓝玉去了密报中皇帝经常出入的那户人家,但是大门紧锁,并没有见到人。所以才来到了吏科,想先入为主打听打听。
“川山街东头?”吏科主事闻言直觉得熟悉,突然想到刚才那要更改籍贯的郎君,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是位小郎君,那郎君刚才还来更改籍贯呢。”
在蓝玉的威压气息之下,主事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蓝玉,丝毫不敢隐瞒。
“他在哪?”蓝玉闻言,猛地一愣。
“刚刚离开,应该还没走远。”主事看向蓝玉,不明白为何蓝玉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小人物。
闻言蓝玉丝毫没有停留,站起身大步追了出去。
可是就晚了那么几步,蓝玉只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步消失在了外面街道上熙攘的人群之中。
然而只是这样一个身影,便让蓝玉心中震惊万分,那道身影……竟然像极了死去的太子朱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