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畅销小说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畅销小说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网络作者“画凌烟”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魏忠贤崇祯,详情概述:被京城里所有人知道。他们就在天牢里,和牟志夔关在一起。这一日,新的被处死的名单送到崇祯面前。这八个人的名字和牟志夔的名字都在其中,上面写着凌迟处死。大明其实算是法治社会,每一个被判死刑的人,名字都要出现在皇帝的书桌前,由皇帝御披之后,才能杀。朱元璋制定这个规矩是因为,他觉得天下的子民是他的子民,要杀必须他同意。......

主角:魏忠贤崇祯   更新:2024-05-08 04: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网络作者“画凌烟”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魏忠贤崇祯,详情概述:被京城里所有人知道。他们就在天牢里,和牟志夔关在一起。这一日,新的被处死的名单送到崇祯面前。这八个人的名字和牟志夔的名字都在其中,上面写着凌迟处死。大明其实算是法治社会,每一个被判死刑的人,名字都要出现在皇帝的书桌前,由皇帝御披之后,才能杀。朱元璋制定这个规矩是因为,他觉得天下的子民是他的子民,要杀必须他同意。......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温体仁是个聪明人,应该说,大明朝堂上没有笨人,大家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书,在万人过独木桥的科举中厮杀出来,哪一个不是人精?

深吸了一口气,温体仁这才明白,原来这是皇帝的手段啊!

皇帝这个手段实在太狠了。

你要么老老实实当朕手里的刀,要么就去死,自己选!

温体仁向来油滑,绝对不得罪任何一方,绝对不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用圣人的话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但现在,皇帝摆明着就是要他选。

还想在事事玩明哲保身那一套,你就等着去死好了,朕杀一个大臣,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陛下,臣以为,福王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该死!”

崇祯故意沉默了一会儿。

为什么沉默?

人家崇祯不要脸的吗?

就算不要脸,也要装作要脸。

毕竟福王在名义上是他的叔叔。

一个臣子现在说要杀皇帝的叔叔,皇帝心中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但可不能表现出来啊!

他沉思片刻,道:“哦,有这么严重?”

温体仁差点拿脑袋撞墙,妈的,皇帝,要杀人的是你,装个屁啊,臣都看到你嘴角强忍住的笑容了!

“福王在封地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臣愿意去查访一趟,一个月之内,将证据交给陛下。”

“那就辛苦爱卿了。”

皇帝这句话一出口,温体仁心中都缓和下来。

没事了,这条命暂时保住了。

但是接下来就有人遭殃了。

谁?

福王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是万历与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

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的主角。

万历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很想把皇位传给他。

但大臣们坚持要太子朱常洛继位,也就是后来只做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

众所周知,东林党的大臣们赢了,万历没有抗住,福王还是去洛阳就藩。

万历疼爱这个儿子,给了他很多田地。

具体有多少呢?

三万顷。

崇祯自己的皇家田庄现在交给宋应星在打理,也才六千顷而已。

福王的封地在洛阳,但由于他的田庄面积太大。

整个河南已经养不起福王了。

于是史书上说“取山东、湖广田益之”。

意思是,福王还兼并了山东和荆湖一带的田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产粮的好地方。

福王并不满足,他还把江陵张居正的田产全部没收,拿到自己名下。

史书记载:“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

此外又申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从扬州到安徽一带上缴的杂税,不给朝廷,给福王送过去,还把四川一带的盐税也给了他。

不仅如此,朝廷每年还要拿一万石米给他。

总之,这个人比崇祯还富有,富得流油。

但历史上的崇祯,却并没有找福王的麻烦。

但此时的崇祯,矛头已经对准了福王。

要动宗室不是那么好动的,宗室毕竟是朱元璋的后代,皇亲。

但只要理由找的好,就能动。

几天之后,督察院把所有证据查完,为温体仁平反了。

温体仁只有一个月时间,他立刻就带着人往洛阳奔去。

没有人比他更渴望现在就让福王去死的。

福王死了,他才能活。

让温体仁去办福王的事之后,崇祯就安安心心查看关系山西案目前的进展。

最近京师里的邸报都在写八大蝗商通敌卖国的事,已经引起了百姓的关注。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这八个人的名字,现在已经被京城里所有人知道。

他们就在天牢里,和牟志夔关在一起。

这一日,新的被处死的名单送到崇祯面前。

这八个人的名字和牟志夔的名字都在其中,上面写着凌迟处死。

大明其实算是法治社会,每一个被判死刑的人,名字都要出现在皇帝的书桌前,由皇帝御披之后,才能杀。

朱元璋制定这个规矩是因为,他觉得天下的子民是他的子民,要杀必须他同意。

崇祯大笔一挥,这特殊的犯人处死的程序算是在皇帝这里走完了。

行刑的时间就定在明日的午时。

崇祯还特意在上面批复道:每人三千刀,少一刀执行者去死!

崇祯元年二月十三日。

皇帝一身素衣,同样是便衣锦衣卫的簇拥下,来到了菜市口附近。

此时菜市口附近已经挤满了人。

九人被绑在木桩上。

一边九个刽子手正在磨刀。

那薄如蝉翼的刀片,在阳光下流动着森冷的光泽。

那八大蝗商吓得是面色发青,哭天喊地。

来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将这九个人的下巴都拉脱臼,说话是说不出来了。

待刀磨好,一边有人准备了人参汤,行刑开始了。

刽子手的手法非常娴熟,一片片肉在飞舞,鲜血滚滚。

一边的人不停给人喂参汤。

九个人都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但周围的百姓却大声叫好。

有人大骂道:“狗汉奸!活该被千刀万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每一个人都被剐了三千刀!

已经成了一副骨架子了,只剩脑袋。

还没有死。

直到行刑者最后将刀片刺入心脏,他们才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杀人从来都不是为了杀人这么简单。

朕是要告诉所有人,做汉奸就是这个下场!


派发了一波红包后,现在国库里一共只剩下八十万两了。

天启七年的税真金白银大概收了两百万两,基本已经挥霍完。

要不是抄了几个大臣的家,崇祯现在是真的穷得响叮当。

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不停的要加税。

但加税这种东西就是饮鸩止渴,自杀的行为。

还不如把山西八大蝗商抄家来得爽。

崇祯现在已经是在迫不及待地等待户部报上来抄家的总额了。

不过这事不能全信户部,拿钱是大明官员们的日常操作。

督察院肯定是要核对一遍的。

双方牵制,中间扣的至少会少一些。

这事估计还要等个一个月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毕竟八大蝗商,家大业大,要想把家产全部点清出来,确实需要时间。

然而,很快崇祯就接到了魏忠贤的小道消息,查山西案的官员,从上到下,全部拿了钱。

据魏公公的小道消息称所有官员在这件案子里的总收入达到了十万两以上。

吏部、户部和督察院,凡是过手的官员,都拿了。

拿的少的有百两银子,拿的多的高达一万两。

当然,这只是魏公公的小道消息,具体的实际情况,谁都不清楚。

魏公公不嫌事大,建议皇帝也按照贪污罪来处罚这批官员,以正刑典。

崇祯并没有将他的建议当一回事,不是崇祯不想,是这个建议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审查案子的官员,肯定都拿钱了,八大蝗商的亲属中肯定也有漏网之鱼。

涉及到两万多人,他这个皇帝不可能一个个去查。

就算去查,下面的人也可以随时弄几个顶包的。

古代的信息本身就隔阂很厉害,这种要操作起来实在太简单了。

所以,追究是追究不下去了。

得从根上面来缓和这种凡办事就拿钱的恶习。

更让崇祯愤怒的是,山西案中,查抄出来的粮食预估和结果相差甚远。

这其中也必然有人在中间夺了粮食的。

这种行为着实可恨。

他也不是完全容不得沙子的人,但这种时候来添麻烦,却是该死!

但这笔账确实已经比较乱了,户部缺一个能臣。

朕缺一个财务大臣!

正月初七的这一日,崇祯正在吃饭,听到了一个消息之后,立刻兴奋放下了筷子。

什么消息?

一个人进京了。

谁?

毕自严!

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崇祯朝最厉害的财务大臣!

在正统历史上,他在崇祯元年被拜为户部尚书,向崇祯提出了开源节流的政策,执行得都非常好,使崇祯前几年的财务状态得到很大缓解。

他绝对不是像其他大臣那样动不动就提加税。

明末什么最花钱?

打仗!

但这个打仗里面花了很多冤枉钱,就像张维贤的京卫一样,瞒报兵额是常态,军官领空饷是常态。

但万历到天启年间,大家都忙着贪污和党争,根本没有人管这种事。

于是朝廷派发下去的军饷,相当一部分到了军官口袋,朝廷多给钱了,士兵又少拿钱了。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毕自严。

他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公正严明,清廉无私!

他在的时候,辽东可没有饿过肚子,且崇祯的财务状态是越来越好。

他就是崇祯最理想的财务大臣。

崇祯放下筷子,着了一身常服,便着急向外面快步走。

太监和锦衣卫紧紧跟在皇帝身边。

正在文华殿办公的内阁和六部重臣看见皇帝突然快步出来了,都莫名其妙。

但当看到皇帝过来的时候,都出去准备迎圣。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说完,崇祯就向午门走过去,毕自严已经到了午门。

“老臣参见陛下!”

毕自严连忙行大礼。

此次他从南京被紧急调到北京来,也是一肚子的话要跟皇帝天子说。

大明朝民生凋敝,官员贪赃枉法,军饷亏空巨大,军田荒废兼并,都是问题。

商人不法,官商勾结,财税紧张。

每一个问题都是定时炸弹。

毕自严是天生善于理财的那种大臣,他对大明朝的财税弊端一清二楚,但因为在南京,又因为天启阉党作乱,他也无能为力。

现在新皇召见了他,委以户部尚书之职,毕自严总算觉得自己心中的诸多良方可以施展了。

这一年的毕自严已经五十九岁了。

从南京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到北京来,就直接进宫准备陛见,着实是辛苦。

当见到皇帝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的时候,顿时就老泪纵横,一把跪在地上了。

崇祯最缺的就是钱啊!

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一个人来给自己理财。

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

那都是需要钱的!

“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

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

“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

毕自严见这位少年天子举手投足大气合度,心中更是高兴,心中连呼:大明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眼下诸位大臣还在文华殿前,崇祯道:“诸位爱卿且不必多礼了,公事要紧,都去忙吧。”

大臣们这才各自回了去。

“孙胡子,你与朕一起。”

孙承宗微微一怔,怎么皇帝今天突然叫自己“孙胡子”了?

不过,这个叫法倒是很亲切。

孙承宗连忙道:“是!”

如来道宗、张瑞图等人老老实实待在阁中,他们毕竟不是这个穿越客崇祯钦点的,所以难免受到了一些冷落。

崇祯今天心情好,毕自严来了,自己的财务大臣来了,叫上自己的内阁首辅大臣,接下来就有很多事可以做了。

山西案可以顺利结尾,田地制度可以开始谋划改革了,还有军饷亏空,收税这些,都可以一步步来策划了。

最主要的是,有人帮朕来去执行了。

崇祯饭也不吃了,带着两位大臣到了自己的御书房。

他还专门给两位大臣准备了椅子。


虽然京卫指挥使司已经腐烂,但作为皇帝的亲军之一,崇祯依然还是要来刷存在感的。

张维贤这家伙是没有人跟他比,所以烂也无所谓来着。

想来朕是要把孙传庭那种悍将提前提拔出来,安置到京师来,成立一个新军,也好给张维贤一点压力。

想归这么想,但崇祯依然还是召见了京卫指挥使司的军官们,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

可把张维贤以及一波士官们感动得,当场就直接跪下来。

皇帝又跟诸位士官喝了一顿酒,士官们各个都觉得有面子,这事回去了可以吹一辈子了。

随后,崇祯才见到了京卫的士兵们。

明朝施行的是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能节省军费,但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把军户单独划分出来世袭,不能做官,不能考功名。

虽然他们分了田地,但其实社会地位很低。

到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他们的田被军官们占了,自己只是成为没田没地的佃户。

这样这个群体基本也没有很好发挥出他们该有的作用。

并且,明朝末年领空饷名额的很多。

什么是领空饷?

就是明明只有八千人,你报给户部两万人。

这样军官就可以多领一万二千人的工资了。

京卫也非常常见。

很多士兵一没了田,二因为常年不打仗,也没有奖赏收入,就在这里得过且过。

也难怪正统历史上,己巳之变的时候,京师的兵根本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张维贤已经极力在京卫里营造出一种精锐之师的假象,他自己都差点信了。

当然,主要是他看见皇帝信了,自己也跟着乐呵了。

从京卫里回来,皇帝就阴沉着一张脸。

这种士兵怎么可能以后跟着朕一起去打建奴打蒙古鞑子!

徐光启能练兵,孙承宗能练兵,但不可能全部交给他们俩。

此时正在路上的袁崇焕计划是要被调到辽东的,不可能担任新军的主帅。

想了半天,崇祯道:“王承恩,等过完年,你去代县把孙传庭给朕找来。”

“是!”

这段时间,崇祯便消停下来。

白天除了和周皇后下下棋,聊聊天,就是去关注彩票的售卖情况。

倒是彩票的售卖入账非常可观。

已经达到了一天可以入账七千两的成绩了。

看数据还在往上涨,不过也有人中奖,所以这个数字几乎平在一天入账五千两的水平。

这样一个月入账十五万两,三个月入账四十五万两,拿出十万两撒出去做噱头,崇祯还赚三十五万两。

算是偶尔也来几个大奖,三个月赚二十几万是没有问题的。

一年两百多万两。

这还只是北京,等彩票到了南京,到了其他省,一年就彩票的钱,赚个千来万两问题不大。

眼下户部、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依然没日没夜的一个个核对山西案。

这个年,许多人过得都还蛮舒服,例如不少之前的东林党人,正在被翻案,正在被朝廷召回。

被魏忠贤打压的东林党人,似乎再一次看到了重新掌权的希望了。

他们满怀决心,打算在新皇元年,也就是崇祯元年,再次扭转乾坤,用他们的大义来拯救大明。

但他们不知道,紫禁城的那位,之所以将他们召回,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北京城张灯结彩,一片新年新气象的样子。

在新年的大朝会上,朝臣们一早来朝见皇帝与皇后。

令所有大臣震惊和意外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百两的银钞。

这银钞就包在一个红色的纸折子里。

据太监们说,这是天子给的红包。

大臣们顿时都有些受宠若惊了,这这这……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大过年的,皇帝居然给大臣们发钱?

只有在民间习俗里,长辈们给晚辈压岁钱。

给红包?

这还是头一次。

大臣们再仔细一看,红包上还有字:新年如意,天道酬勤。

一时间,大臣们居然还有些感动。

虽然皇帝有时候的表现像足了一个暴君。

在朝堂上撞死礼部侍郎,斩首阁臣,又办了个山西大案,来年要处死两万多人。

但此时,他们在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了皇帝确实不是一个小气的人。

就连魏忠贤都收到了红包。

本来还担惊受怕被山西大案牵连的他,此时在家里高兴地吃起肉喝起酒来了。

给大臣们发红包一共花出去了五万两。

反正崇祯抄了一批家,有了一些钱,彩票局也在这半个多月赚了好几万两。

接下来,崇祯又让内务府拿了十万两,到京师的街头派发红包,也算是与民同乐。

钱嘛,虽然缺,但是有很多赚的方法。

这是崇祯的信条,做人虽然需要会算账,但也不能抠。

尤其是做领导,绝对不可能抠门。

等十万两红包在街头派发完后,北京城内是一片祥和欢呼,连街头的乞丐都领到了红包。

称赞当今天子圣明的声音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随后,崇祯又让户部和兵部从山西,把查抄出来的粮食都运往辽东,给辽东的将士们发下去,也算是新年皇帝的心意了。

等年后,朕要去辽东巡视一转才行。

此时,懿安皇后正在慈庆宫内绣花,王承恩屁颠屁颠跑来。

“奴婢参见懿安皇后娘娘。”

“王中官不必多礼。”

王承恩取出了一个大红包,呈递给张嫣,道:“皇后娘娘,这是陛下让奴婢给您送来的红包。”

“红包?”

张嫣接过来,看见背后写着字:岁岁平安,心想事成。

顿时,她心中一动,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