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全本小说推荐
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说新皇登基,当今天子是明君。听到这些,崇祯心中有了谱。这北京城繁华倒是十分繁华,街头的酒店有不少客人,街道也很干净。张凡上一世也是在北京上班,就说这西城,他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不过还是第一次在四百年前的北京西城。一时间,他竟感慨万千。王承恩见皇帝眉宇间有喜悦,心中也舒缓了许多。突然之间,崇祯看见街头角......
主角:张凡崇祯 更新:2024-12-07 18:3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说新皇登基,当今天子是明君。听到这些,崇祯心中有了谱。这北京城繁华倒是十分繁华,街头的酒店有不少客人,街道也很干净。张凡上一世也是在北京上班,就说这西城,他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不过还是第一次在四百年前的北京西城。一时间,他竟感慨万千。王承恩见皇帝眉宇间有喜悦,心中也舒缓了许多。突然之间,崇祯看见街头角......
大臣们心中一惊,温体仁和周延儒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皇帝这个时候突然召见孙承宗做什么?
而且还是在早朝文武百官都在的时候。
魏忠贤眼珠子转起来,皇帝召见孙承宗做什么?
这孙承宗是天启帝的老师,前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天启年间,还做过蓟辽督师。
他督师辽东的时候,重振军纪,修整军防,做了不少实事。
正在明末的朝堂是很难得的。
作为穿越者的张凡觉得,北宋末年有种师道那种军中威望极高的老帅,而明末也有孙承宗这种帅才。
孙承宗的军事才能可能不是像岳飞那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的。
但是他能平稳住局面,军中威望很高的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曾经都是他的部下。
孙家也是满门的忠烈。
现在崇祯最希望的是什么?
稳住边事。
辽东局势极其复杂,他不想坐在皇宫里去瞎指挥。
而明末战事极多,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一个懂军事的文官入阁做首辅,调动资源先将辽东的局面稳固住。
只有辽东局面稳住了,崇祯才有精力想各种办法搞钱,平国内动乱,发展经济。
孙承宗进殿后,拜道:“老臣参见天子!”
“孙爱卿免礼。”
“多谢天子!”
刘宗周这些个东林党人兴奋起来了,因为孙承宗也算是东林党的。
看来皇帝留着魏忠贤,也没打算要打压东林党!
大臣们都在以党争的角度去思考崇祯的行为,但崇祯现在哪有心情去跟他们扯党争。
如果这朝堂什么事都再扯党争,十七年后,他铁定是要去后面的煤山去挂歪脖子树的。
一边的王承恩取出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承宗师先帝,戍辽东,使将帅和,而虏酋惧,功在社稷。朕御极以来,欲肃振朝纲,使天下安定,孙承宗入阁,赐内阁首辅。”
孙承宗连忙跪拜:“臣拜谢天恩!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臣们连忙高呼:“天子圣明!”
大臣们口中高呼天子圣明,心中却是各有各的小九九了。
孙承宗之前被罢了官,怎么突然之间就被赐内阁了?"
正是因为他和东林党人走的比较近,当时魏忠贤在朝中搞东林党人,所以他也被魏忠贤搞了。
同样是太监,他对魏忠贤还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
更何况此时的魏忠贤是东厂提督,曹化淳却只是彩票局的太监。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宫内还有很多魏忠贤和客氏的人。
明朝末年的皇宫内养了六七万的宫女太监,却是很多,这些太监进来大多数托关系进来的,所以逐年累月的增加。
崇祯登基之初,对宫内魏忠贤的人开始清除,只不过这清除了好几个月了,依然还没有清除完。
魏忠贤回来了,这些人自然还是要去魏忠贤那里打小报告的。
毕竟人数太多,人一多,就嘴杂,而且打小报告的也多。
崇祯低眉沉思道:“王承恩,朕给你一个任务。”
“皇爷请吩咐。”
“你去把宫内二十四衙门的人给朕清理一遍,朕不想养闲人,这紫禁城内只能留一万人,其余人都安排去给宋应星种田去。”
崇祯这就叫做闲余资源合理分配。
王承恩微微一怔,这一下子要裁汰这么多人?
“皇爷,若是都赶出去了,宫中之事怕是应接不暇。”
“如何个应接不暇,你尽管按照朕的吩咐去做就是。”
“是!”
“另外,你去警告魏忠贤,朕不允许还有关于客氏的事情传到懿安皇后这里来。”
“是,奴婢这就去办。”
张凡是一个喜欢操盘全局的人,他看待问题,从来喜欢站在一个局外的位置去看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的问题一句话可以概括:资源配比严重失衡。
就说紫禁城内这六七万人,要养活他们崇祯也算了一下,不算皇室成员,就普通宫女太监,一个人一个月三两银子。
那一个月的耗费也要二十来万。
一年的耗费二百四十万。
辽东一年的军饷也就才五百万左右。
现在清扫五万多人出去,一个月就能节省十六万两,一年节省一百九十二万两。
距离明年的欠饷哗变还有七个月,如此也能节省出一百一十二万两,基本可能填补锦州那边的军饷了。
其实,宫内这些人窝在紫禁城内不干有价值的事,闲着也是闲着,天天八卦,还惹是生非,让他们去帮宋应星是最好不过的。
现成的劳动力,又便于管理。
王承恩领了命便急着出去,这事因为涉及到客氏,自然就涉及到魏忠贤,还得他亲自跑一趟。"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毕自严。
他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公正严明,清廉无私!
他在的时候,辽东可没有饿过肚子,且崇祯的财务状态是越来越好。
他就是崇祯最理想的财务大臣。
崇祯放下筷子,着了一身常服,便着急向外面快步走。
太监和锦衣卫紧紧跟在皇帝身边。
正在文华殿办公的内阁和六部重臣看见皇帝突然快步出来了,都莫名其妙。
但当看到皇帝过来的时候,都出去准备迎圣。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说完,崇祯就向午门走过去,毕自严已经到了午门。
“老臣参见陛下!”
毕自严连忙行大礼。
此次他从南京被紧急调到北京来,也是一肚子的话要跟皇帝天子说。
大明朝民生凋敝,官员贪赃枉法,军饷亏空巨大,军田荒废兼并,都是问题。
商人不法,官商勾结,财税紧张。
每一个问题都是定时炸弹。
毕自严是天生善于理财的那种大臣,他对大明朝的财税弊端一清二楚,但因为在南京,又因为天启阉党作乱,他也无能为力。
现在新皇召见了他,委以户部尚书之职,毕自严总算觉得自己心中的诸多良方可以施展了。
这一年的毕自严已经五十九岁了。
从南京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到北京来,就直接进宫准备陛见,着实是辛苦。
当见到皇帝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的时候,顿时就老泪纵横,一把跪在地上了。
崇祯最缺的就是钱啊!
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一个人来给自己理财。
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
那都是需要钱的!
“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
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
“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
毕自严见这位少年天子举手投足大气合度,心中更是高兴,心中连呼:大明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眼下诸位大臣还在文华殿前,崇祯道:“诸位爱卿且不必多礼了,公事要紧,都去忙吧。”"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