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畅读全文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

畅读全文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

步千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目前已经全面完结,顾梅朵向允泽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步千里”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几个问题。”顾梅朵弯腰拣了块石头,举到说话的乞丐面前,手用力,石头粉碎。乞丐很识时务,“问吧。”顾梅朵就地坐了下来,四个乞丐互相看了看,也坐下来。顾梅朵拿出四个馒头,一人一个。“我想知道,我怎么才能见到知县大人。”四人半张着嘴,看傻瓜一样地看她。刚刚问话的乞丐丁彭,打量了顾梅朵一番,“这......

主角:顾梅朵向允泽   更新:2024-07-20 18: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梅朵向允泽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目前已经全面完结,顾梅朵向允泽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步千里”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几个问题。”顾梅朵弯腰拣了块石头,举到说话的乞丐面前,手用力,石头粉碎。乞丐很识时务,“问吧。”顾梅朵就地坐了下来,四个乞丐互相看了看,也坐下来。顾梅朵拿出四个馒头,一人一个。“我想知道,我怎么才能见到知县大人。”四人半张着嘴,看傻瓜一样地看她。刚刚问话的乞丐丁彭,打量了顾梅朵一番,“这......

《畅读全文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精彩片段


屋里没人,顾梅朵把空间里的东西整理一遍。

她进不了空间,都是神识操作。所有东西都归类放好,尤其是那些建筑材料,不久的以后就会用到了。

所有药品都仔细看一下功用,按自己的习惯放置好,做到心中有数。

药品品种很多,功能强大。

“洗髓丹?天呀,还有洗髓丹!那不是只有玄幻世界才存在的东西吗?”

这傻丫头似乎忘记她吃的聚灵丹了。

一个人只能吃一颗。

哦,吃多浪费。

一定要变强,顾梅朵!她给自己加油。

先不管别的了,她吃下洗髓丹。坐直了身子,闭上眼。

感觉意识昏沉,混混沌沌的。

慢慢地……

痛-很痛-特痛-真特么痛-要死了那么痛-痛到最后已经不知道这感觉是不是痛。

汗-微汗-臭汗-多汗-狂汗-满脸汗-像下雨似的流汗-分不清是泪还是汗。

清醒过来的时候,感觉浑身粘腻,臭哄哄地,太不舒服了。

烧水清洗干净,浑身清爽。

顾梅朵开心地跳起来。“咚”,悲催了,撞棚顶了。

就算是土房,棚顶不高,一跳能接触棚顶,也让人高兴呀。这弹跳力,高兴得顾梅朵都顾不得疼。

无论在哪里生存,身体好才是根本。

跳得高,相信一定会跑得快。哈哈,赚了。

……

顾梅朵决定去一趟县城,她想看看,苟县丞是否真的想同顾家联姻,联姻的态度如何,决心有多大。

顾梅朵真心不希望,顾春立能娶县丞家小姐。娶了她,顾梅朵就不能再肆意对付这帮极品,必定有所顾忌。大房也会更加嚣张,自己人单势孤,想分家,恐怕是难上加难。

再则,如果真的如传言所说,这苟小姐品性低劣,她从县城来到乡下,从官家来到农家,心里定会极度不平衡,对顾家人也会各种看不起和打压,从而影响大家的生活。

一损俱损,对她也极为不利。

如果县丞嫁女决心很大,她就要重新规划将来,看是不是能带家人离开。

对付苟小姐容易,可她身后,还有个县丞父亲,民不与官斗,这不是目前的自己撼得动的。

另外,她还想购买一些种子,各种种子,种空间里。

条件允许,她想种种地,养养鸡鸭。做个快乐的小农女。

出了村子向西走半里多地,再向南拐个小弯,走出不远,就是通向县城的官道了。

这里到县城直线距离有四十多里地,走官道,曲里拐弯,恐怕得有五十多里。

到了城门,守城的兵向生意人收税的时候,顾梅朵才发现她忽略了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她身上一文钱没有。

空间里倒是装着向允泽给的四千两的银票,就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可这不能用来零花呀,再说,一个孩子,手上拿着大额银票,也危险呀。

一位进城卖菜的老奶奶走来,顾梅朵悄悄扯着她的衣襟,跟着进了城。

在空间里翻来找去,找到几朵精致的头花,前世妹妹过六一用的。到绣坊换了一百文。

一文钱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

顾梅朵一个小孩子想见县丞,不说难于登天,也难于爬山。官和民,两个阶级。

何况顾梅朵还是一个小小的民。

顾梅朵买了二十个馒头,装背篓里,在县城的街头闲步。她在观察,她在找。

哈哈,目标来了。在一个稍微偏僻的角落,四个小乞丐围了上来。

“小子,把馒头拿出来放你走。”

“想吃馒头可以,回答我几个问题。”

顾梅朵弯腰拣了块石头,举到说话的乞丐面前,手用力,石头粉碎。

乞丐很识时务,“问吧。”

顾梅朵就地坐了下来,四个乞丐互相看了看,也坐下来。

顾梅朵拿出四个馒头,一人一个。

“我想知道,我怎么才能见到知县大人。”

四人半张着嘴,看傻瓜一样地看她。

刚刚问话的乞丐丁彭,打量了顾梅朵一番,“这穿戴,拜访进不了门,拦人,近不了身。没钱……没戏。”

几句话说得顾梅朵不由对他刮目相看。

“见不了呀。那你们知道关于知县或他们家的什么事吗?县丞家的也行。”

丁彭嚼了口馒头:“知县刚来没多久,不了解。县丞家,最近倒是出了件丑事。”

“继续说。”

旁边一小乞丐抢着说:“这个我也知道。县丞闺女偷人,让人逮着了。县丞要把她嫁出去。”

重点来了。“嫁给谁呀?”

“一个有钱的做买卖的。老有钱了,那聘礼好几大车呢。送聘礼那天还撒糖了,好多人抢,可惜我太小,就抢到两块,还让人踩了好几脚。”

瘪瘪嘴,一副委屈的小可怜样。

小乞丐说着还舔了舔嘴唇,好像刚刚吃过很甜的糖一样。他很遗憾没多抢到几块糖。

这小家伙看样子也就比弟弟大一两岁,却灵动非常,是个聪明的。

顾梅朵不由得心一软,“一会我送你两块糖。”

“真的呀?”小家伙马上双眼放光,听说有糖,马上继续表现:

“我还知道县丞家小姐不乐意,县丞打她了,听说打得可狠了。县丞还骂了人家,让离小姐远点。要嫁人了。”

这话虽然指代不明,顾梅朵还是听懂了。

丁彭做了补充:“那商人家公子是个跛脚。县丞原来相中一个穷书生,后来警告他别痴心妄想。下月中旬出嫁。”

意思完整了。

顾梅朵看了丁彭一眼,这小子读过书。

顾梅朵站起来,想着再去哪里逛逛,见识一下这个县城的风俗,人物。以后再来也不会两眼一抹黑。

那小乞丐走到她身前,眼巴巴瞅着她。

顾梅朵明白了,“你……”

“我叫小良子。彭哥给我起的名。”小家伙机灵地说。

顾梅朵从背篓,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来一把糖块,是前世那种圆圆的带条纹的散装糖块,各种颜色都有。递给小良子,“你来分吧。”

小良子开心地接过糖块,先一人分了两块,再一人分了一块,分到他自己,没了。

他看着自己手里的两块糖,看看别人手里的三块,瘪着小嘴,快哭了。那小模样可怜滴呀。

顾梅朵差点没憋住笑出来。她又拿出来两块,递给小良子,“你现在比他们多一块。”

小良子马上开心起来。

顾梅朵问丁彭,“咱们去逛逛吧,去哪里好?”

丁彭认真地想了想,小良子抢着说:

“彭哥,去鸿门山庄,那里地方大,现在还没人管,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丁彭说,“倒是可以,就是有些远。”

顾梅朵不在意地说,“远不怕,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五人出了城门,向南走了很久,远远看见一个恢宏大气的庄子。

庄子特别大,周围零散住着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个村落呢。

走到近前,才发现,庄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顾梅朵五人高兴地走了进去。


家里盖大房子,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就靠他们爷几个,肯定不行,还得找人帮忙呀。

只是,这人可不好找。房子盖起来,就得开始赚钱了,还需要人。也不能总是雇人,那就买人吧。

买人,这个世界是允许的。

早上起来,大家各行其事。

顾梅朵进县城找丁彭。

一只熊一支人参,一共卖了三百二十两。

顾梅朵问丁彭:“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呀?”

丁彭一愣,没想到顾梅朵问他这样的问题。

半晌,无所谓地说:“我这样的人,能干吗?混一天算一天呗。”

顾梅朵也没跟他绕圈子,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当然,就见过几次面,你对我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给你时间。你可以现在就跟着我,当我是雇你的,我付你工钱。如果半年后,你不想干了,可以随时离开。”

丁彭想了想,“行,我可不可以带几个人?”

“小良子他们?”

“是的,如果没有我照看着,我怕他们受欺负。”

“没问题。但是,他们就得签卖身契,毕竟他们不是你。

不过你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

“可以。”

“我还想再买几个人,你有什么门路?”

“跟我来吧。”

顾梅朵买了四男三女七个人,收拾干净,又买了两辆马车,一帮人坐马车回村。

顾梅朵临走前,给了丁彭二十两银子,留给他一辆马车,让他和那些孩子收拾干净了来村里找她,就说是来帮忙的。

马车进村,引起了轰动。

村民们说什么的都有:

“顾老四家这是要发达了,看看这些人,还有这马车,得干多少活儿呀。”

“你知道什么,有可能是雇的呢,听说他们家要盖房子?”

“他们刚刚搬出去,哪里来的银子雇人?”

“他家的闺女能干能赚钱呀。把这一家子好劳力逼走,不知道顾老头会不会后悔?”

回到家,顾梅朵开始安排带回来的人。

四个男人,分别起名叫:元喜,夏明,秋顺,冬开。四人先跟着顾老四。

三个女人:青竹,紫竹,翠竹。年纪小些的紫竹跟着顾梅朵,青竹和翠竹跟着陶氏。

丁彭带了五个孩子来。丁彭十四,小良子六岁,其余的四个,都是七八岁。

给他们起名:东越,西越,南越,北越。丁彭跟着顾春远,小良子跟着小双胞胎,四个越跟着顾春久打杂。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干活的进度快了起来。

顾梅朵让先盖一排七八间屋子的房子,不用多好,能遮风挡雨就行,留两间当厨房,其余的先给家人和工匠住着,大房子盖好再做安排。

人多材料足,这样的房子一天就能够盖好。

顾梅朵带着紫竹到处看。

“大哥,院墙一定要砌结实了,这样住着才放心。

搬石头的时候注意安全。越字辈的小子,让他们帮忙拿些轻便的东西,跑腿送信什么的,别累着了。”

“这些小家伙不错,机灵着呢。”

“爹,干活的人多,你给他们分成组,选个组长,活没干好,找组长算帐。”

“这办法好,就这么办。”

“娘,做菜的肉和鸡,我放西边厨房案板上了,活儿太累,别舍不得吃,没了我再去打。”

“好,咱一定让干活的人吃好吃饱。”

“小良子,照顾好我弟弟和你自己哈,别磕着碰着了。”

“放心吧糖哥哥,嘻嘻,你还有糖吗?”小家伙超级爱吃糖。

“有的,拿去,你去和小四小五分。

丁彭,我二哥没什么经验,你多带带他。你想到什么,你们商量着办就成。

我要上山,家里,你也帮着看顾些。”


房子后面也就是北面,是河,留了道门。房子西面,不到一里远,就是通往县城的官道,留了道门。房子前面,就是南面,是房子正门,两侧留有侧门。

虽然院墙砌完了,顾梅朵还是让顾春久继续领着越字辈的小子,没事的时候河边地头拣石头,无论大块小块,以后砌鸡鸭圈马牛圈还得用,另外,还要修一条直通官道的石子路,更是需要大量的石头石子和沙子。

村里很多小孩子也来帮忙,还能混一顿好吃喝。

小孩子还带来一个笑话:说是老孙氏回家干活,半路上被一条白狗拽掉了裤子,露出了屁-股。被-干活回来的顾老头好顿打。

顾梅朵马上想到了罡豆。

干得不错。

“紫竹,你去我娘那里,把双胞胎领来,告诉我娘,我要带他们去绿意山庄。”紫竹应着去了。

分家前从向家拿来的书,都看完了。双胞胎很聪明,背会了,可惜顾梅朵教不了他们更多,就把自己明白的,讲给他们,并教他们一些算学方面的知识。

有疑问,还是得请教明白的人。

绿意山庄,向老爷子不在,向允泽在书房接待了他们。

剑声送上来四杯茶和两碟子小点心,就站一边候着。

少爷说了,这是救命恩人,来了要好好伺候。

上次感觉和向允泽闹得不是很愉快,顾梅朵想弥补一下。因为小双胞胎,以后也许会经常见面,尽量不要搞得太尴尬了。

“向少爷,上次拿的书都看完了,我也就认得几个字,勉强能看看书,一知半解的,不敢乱教,怕把我弟弟带歪了。

想请你帮我问问,如果我弟弟有疑问,能不能和老爷子请教。当然,得看老爷子是否有时间。不会太打扰的。”

剑声心里说,你已经打扰了。哼!

少爷本来要练剑的,少爷的剑法要突破了,却要在这里做先生,还真是磨练少爷的耐心呀。

向允泽看向从进屋开始,就一直规规矩矩站在姐姐身边的双胞胎,他们认真地听姐姐讲话。偶尔还附和着点点小脑袋瓜,真的很可爱。

向允泽让剑声带双胞胎去洗手,然后给哥俩一人拿了两块点心:

“慢慢吃,吃完了,再来告诉哥哥,哪些不明白的。”

小四永远是第一个发言的那个。

他几口吃光剩下的点心,擦了擦手:

“哥哥,姐姐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我想问问哥哥,怎么样能写好字,姐姐说,字如脸面,一定要写好,可姐姐也不会写。”

剑声心里哼哼:看凶丫头的张狂样儿,还有她不会的东西?倒是会教弟弟。

剑声一向认为,女孩就应该温柔贤淑,端庄大度,敬老让小,可这丫头……如果不是有救命之恩在,本书童才懒得理她。

向允泽没想到,小家伙一上来就问出这样的问题。

“你认识很多字了吗?”

小四一指顾梅朵带来的书,“上面的字都认识,可姐姐说,能认和会写是两回事,不写,记忆不深刻。过不久就会忘记的。”

向允泽点点头,看向小五,“你有什么要问的?”

小五看看姐姐和哥哥,对向允泽露出个大大的笑脸:

“哥哥,我能再借本书看吗?我家现在没有书,可姐姐说,以后会有的,会有好多好多的书,还要建个大大的书房。到时候请哥哥去我家看书。”

“哈哈,好,到时候哥哥去你家看书。你们两个坐下,等会。哥哥拿书去。”


顾春立在县城读书,每次他休沐回家,对老孙氏来说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老孙氏是把顾春立作为光宗耀祖的对象,重点培养的,所以家里有什么好穿的,好吃的都留给他。

至于顾春立书读得怎么样?她哪里明白,她觉得,自己孙子读书是最最好,肯定能中状元的。

现在顾春立回来,最高兴的人,就是向允泽了。因为向允泽想让顾春立教她认字。

对,就是认字。原主不认字,这对向允泽以后的所作所为和言行举止很不利,因为这些言行总要有个出处,因此她必须得认字。

而在顾家,只有顾春立自己认字。

对于顾春立这个堂哥,向允泽一点儿都不了解。只有休沐的时候,偶尔能见一面两面。

在顾春立心里,小堂妹一直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奶奶上次要卖小堂弟,向允泽和奶奶对着干,大打出手,让他对向允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个小堂妹,嚣张跋扈,打得一家人谈她色变啊。

看到小堂妹来找他,他很意外。

向允泽温声问:“大哥有空吗?”

顾春立冷漠地问:“你有什么事?”

虽然挺讨厌大房,但有求于人,就得放低姿态。

“大哥,我想找你认字。”

“认字?”

顾春立很惊讶,整个村子里认字的女孩子一个没有,别说女孩子,男孩子也寥寥无几,小堂妹居然想认字。

向允泽把棍子往地上一杵,头一抬说:

“对,我想认字。认字就能看书,书里讲了很多新鲜有趣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出门少,我想见识见识外面的世面,所以我想认字。大哥你教我。”

想得挺美。顾春立猛摇头,态度坚决:

“不行,奶奶不会同意的。村子里的女孩儿都不读书,你读什么书?你学好女红,学会做饭做衣服就可以了,将来找个好婆家比什么都强。”

向允泽很坚持:“我就想读书。读书增长见识,你能读我为什么不能读?”

顾春立心说,你增长见识,就是忤逆不孝,和家人对着干吗?哼哼,别痴心妄想了。

向允泽一扭身坐下来,发挥出她的无赖劲头:

“顾春立,你今天如果不答应,我和你没完!

你一天教我几个字,几句话,能耽误你多少功夫?你就当复习功课了。”

顾春立就是不答应。

向允泽拉下脸来,好说好商量不行是吧?哎呀我这小暴脾气。

她“忽”地站起来一跺脚,地上出现一个深深的脚印。

“你不答应?你有什么资格不答应?你念书的钱还是我爹我哥哥赚的,你心里没数吗?就让你教我几个字,念几个句子,屁大会功夫就够了。

你读了十几年的书,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耽误这么一小会,也影响不了啥。”

顾春立看着脚印吓一跳,再说,没考上秀才是他的硬伤,他就怕别人提这个。

这丫头力大如牛了,自己如果不答应,怕她翻脸耍横,也怕她真的会赖在这里。

圣人说得对:唯女子小人难养也。

他是读书人,不和一个小屁孩一般见识,让别人见笑。

他找出一本书,摔桌子上,翻开。

向允泽一看,是本《三字经》。

顾春立没好气地指着开头念道:“人之初,性本shan,性相近,习相远。”

向允泽跟着念了一遍,然后一把抢过书,“我回去看,我不会弄坏的,看完还你。”

拿着书走了,留给顾春立一个潇洒的背影。

顾春立看着她的背影咬牙。

每到顾春立休沐回来,向允泽都拿着书来找他,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让他给念个七八句,然后走人。

这认字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第二步,向允泽决定到镇子上去找私塾里的老秀才。

万阳镇在下泰村北边,离下泰村就二三里的路程。

镇子里有一个私塾,附近村子里条件好的人家都会送家中的子弟去读书。

向允泽想,只读一本《三字经》肯定不行,家里有个读书人,有些事情不好糊弄,得多找个借口才行。

只能去镇子上了,县城太远。

多次接触,向允泽成功说服了老秀才,从老秀才那里借了本《百家姓》。

向允泽让她娘给她做了一个能装下几本书的口袋,弄了个带子挂在脖子上。

只要她出门儿,除了背篓,她还要挎个书袋。书不能放在背篓里,怕背篓里的刺儿刮破了书。

于是村子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这样的景象:

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儿,戴着小草帽,背着一个背篓,还挎着一个书袋。领着一对双胞胎小男孩。

这是向允泽给自己设计的标志形象。一个属于她向允泽的标志。

男孩装扮自然是为了去镇子里和上山方便呀,反正村里人都知道她是女孩。

领弟弟可以让娘轻松一下,自己还能教弟弟背书,趁此机会再了解一下这个村子。

戴着草帽是为了遮脸,背着背篓,是为了以后从空间里拿东西有个掩护。

是的,向允泽有空间,而且空间特别大。空间里时间是静止的,只能装东西。她最近感觉,空间似乎有变化,她也没在意。

向允泽前世是农民出身,父母双亡,作为长姐,十多岁的她带着弟弟妹妹们过日子。

苦过累过,酸甜苦辣都尝过,含辛茹苦,把弟妹们抚养成人,成家立业。她依旧单身,因为怕暴露空间。

空间是偶然机缘下得到的,在她又当爸又当妈的日子里,给了她极大的帮助。

后来日子好过了,又传言末世要来了。她把自己攒的钱,卖房的钱,还有弟妹们孝敬她的钱,都买成生活物资,囤在空间里。

想着如果末世来临,自己和弟妹们也不愁吃喝。

结果,末世没来,她带着空间穿越了。

随身背个背篓,再通过背篓从空间拿东西,就不显得突兀了。

在村里逛的时候,她就把书拿出来。

“小四小五,跟姐姐念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两个奶声奶气的声音随着响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婶子大娘们打趣她:

“朵朵,又教弟弟念书啦。”

“你们家已经有个念书的了,再加上你们三个,你们家这是要出四个秀才呀。”

向允泽甜甜地笑着,大声地和大家打招呼。“对呀,我要认很多很多的字,我还要教我哥哥和弟弟认字。我将来要做个厉害的女秀才。”

众人哈哈大笑,对这个开朗活泼的漂亮小姑娘都心存好感。

只是,唉,生在那样的家庭,不知是福是祸。

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顾梅朵认字了,那么她的哥哥弟弟也就可以跟着认字。不管在什么世界,文盲总是吃亏的。

在哥哥弟弟空闲的时候,她便教他们背《三字经》,哪怕字他们不认识,先把句子背会了再说。

她打算以后再教他们一二三四五等数字,简单的加减法,教的时候夹带点私货,教些前世的知识,尽量让哥哥弟弟多学点。

她发现哥哥弟弟智商都很高,尤其是两个弟弟,学得特别快,几乎教了两遍就能记住。

自己是开挂的,能记住很正常,但是两个五岁的小娃能记住,那就真的是天赋很高了。

两娃会读书,就走科举的路子。家里能出个做官的,也不受欺负。

顾梅朵家所在的下泰村,村南有条小河,村东有一座大山,村子可谓是依山傍水。这环境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和便利。

农闲的时候,村民们上山砍柴,攒的多了,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上去卖。

顾家人多,顾老头儿答应县城的酒楼,给人家送二百捆干柴。因为要得急,所以家里劳动力都上山。

快到交柴火的时间了,顾老大和顾老四这组才砍了三十捆,还差二十捆。

顾老大满不在乎地说:“老四下午没干活,让他补上。”

顾老头看了顾老大一眼,没吱声。

顾老四瞪着大哥,说不出话来。顾梅朵一看老爹的表情就知道,他又被大伯坑了。

顾梅朵拿出棍子,对顾老大说:“大伯,给你一次机会,说真话。”

顾老大看看棍子,不相信顾梅朵敢打他。

“明明就是你爹不干活儿。”

顾梅朵拎起棍子进了大房屋里,把顾老大四岁的小儿子顾春来拎出来,举得高高滴。

顾老大一看,差点儿吓掉了魂儿。

顾梅朵把孩子晃了晃,冷笑道:

“说不说实话?”

孩子以为顾梅朵在和他玩耍,“咯咯”笑着。顾老大的心随着孩子一晃一晃地。

他还是咬咬牙:“就是你爹不干活儿。”

“好!”

顾梅朵把孩子举到眼前,“不要怪姐心狠,是你爹缺德。你爹欺负弟弟,我也学学他。”

说完,随手一抛,孩子呈抛物线状飞了出去。

顾老大急忙喊:“我说,我说真话。”

顾老大媳妇一阵撕心裂肺地嚎叫:“春来,我的儿呀!”直追儿子去了。

顾家其他人不敢动也不敢劝,谁动顾梅朵奔谁来,谁受得了呀?

说时迟那时快,顾梅朵急速跑了几步,一个飞身上前,双手一伸,稳稳接住坠落的孩子。

顾梅朵把孩子扔顾老大怀里,顾老大抖着双手,差点没接住。

顾老头儿的脸阴得能滴出水来,老大这个混账,一会就要交柴火了,还差着二十捆呢。

顾梅朵来到顾老头儿身边,特别温柔地对顾老头说:

“爷爷呀,其实你心里很明白,谁没干活儿是吧?就因为我大堂哥是读书人,你就向着大伯,怕丢了大堂哥的脸,对吧?”

顾老头看了顾梅朵一眼,没说话。

然后顾梅朵厉声喝道:

“你们当初不让我两个哥哥去读书,要不我们四房现在就有两个读书人,他们这么聪明,肯定能考上秀才,绝不会像大哥一样,现在还是个童生。”

“爷爷你明明知道大伯冤枉了我爹,却放任不管,心都偏到天边儿去啦。我爹不是你儿子吗?就因为你的偏心,我大伯,三伯,五叔都可以随便欺负我爹。”

顾梅朵晃晃手里的棍子,“活好干,气难受,天天欺负我们四房,你们这是不想让我们活了?啊?那天我说过了,谁让我不好过,哼哼,我十倍百倍还他!”

冲进顾老头的屋子就是一顿砸。

然后又走到顾老头身边,特温柔地说:

“爷爷,你们合着伙地欺负我爹,我还惯着你们谁?

你看你偏心,我就难受,我难受,我就会让你更难受。现在你满意了吗爷爷?以后你尽管偏心!只要你受-得-了!!

爷爷,你要挺住呀,别晕。你要晕了,我就一把火烧光顾家!”

说完进厨房端上饭菜,叫上哥哥和老爹,回自家屋吃饭去。

老孙氏哆嗦着走出来,哭喊着:

“你个该死的小畜生,我的屋子你也砸,你怎么不去死,上山让老虎叼了你去。”

顾老头拿起一根棍子,对着顾老大一顿好打。然后押着他上山砍柴。

顾梅朵这彪悍的性子,在顾家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敢再管她的,在顾家她就成了一个最最轻松自在的存在。

每天她带着她那一身行头,拿上斧子锯子上山,遇到粗大挺直的树,伐下来,放空间里,留着以后盖房子用,她准备分家后就盖房子。

她天生神力,伐树很容易。伐树的同时,她还不忘记收集柴火。只要是柴火她就捡,通通放进空间里。

在这个世界生存,柴火是永远都需要的,她的空间足够大,不怕没有地方放。

遇到野鸡野兔,她也不放过。开始的时候没啥准头,打得多了就一打一个准儿了。

他们四房没有钱,要盖房子,奶奶肯定不会出钱。

打些野物,以后盖房子的肉食就有了。

她还经常去河边,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鱼。

最重要的,她为了捡石头,不论是否平整,大块儿小块儿的各种石头,以后盖房子砌院墙,都是要用的。

不上山,不下河的时候,她就带着两个弟弟满村子乱窜。不时地教弟弟背几句书。

小时候原主经常挨饿,所以顾梅朵虽然九岁了,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比较瘦小,也就没人把她当大孩子看。

满村窜时听了满脑子的各种八卦,回家挑些比较有趣儿的,讲给母亲听,逗母亲开心。

她总感觉母亲陶非不是个一般人,最起码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听名字就知道。

在原主的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去过外公外婆家,陶非顾老四也从来没提过她娘家怎样怎样。是不愿意提,还是有什么苦衷,不得而知。

陶非面容姣好,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但确实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妇。

陶非才29岁,却生生让生活给压迫成三十多岁的样子。

顾梅朵想,等以后生活好了,一定把母亲养得精致丰满些,还原她大家闺秀的风彩。

顾梅朵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分家盖房子,然后做小买卖,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让爹娘能够开心快乐,让哥哥们能够像一个正常的少年郎一样,开怀大笑,让两个弟弟可以上学堂。

只是,想分家,谈何容易。

任重而道远呀。

就在顾梅朵筹划要分家的时候,顾家发生了一件事,倒使得顾梅朵的计划提前实施了。


顾家卖孙子事件最终结果是:顾老头拿出了二十二两银子,赎回了自己的两个小孙子。

顾梅朵当初就说好了,让黄牙婆她们收二十二两银子,多出来的七两,给黄牙婆二两,给大烟袋五两,这是答谢她们帮忙的好处费。

老孙氏气得躺倒了,孙子没卖成,赔上了孙女的聘礼,还额外赔了四两。心疼得躺床上直哼哼。

绿意山庄

“少爷,……这就是全部经过。这小丫头太贼太凶了。”看了整个过程的书童,还不忘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向老爷子说:“不平则鸣。这家的奶奶过分了。”

向允泽心中暗道,过分的奶奶多的是,也没见哪家的丫头敢这么和奶奶呛声,还敢和长辈出手。这丫头还真的大不孝呀。

老孙氏倒下了,小孙氏时不时地进屋侍候,姑姑对她不错,对自己孩子也不错,尤其对自己大闺女,宠爱程度在顾家,那也是头一份。

“娘,感觉怎么样了?要不,我扶你起来走走?”

“唉,过几天春立就回来了,可这聘礼……真的是愁死我了。”

老孙氏愁眉苦脸滴,感觉这头更疼了。于是又哼唧起来。

“娘,我倒有个主意,如果成了,不但能弄来银子,还能除去你心腹大患。”

老孙氏一听,立即爬起来了,哪里还像个病人。银子是小事,只她听见心腹大患,就来了劲头。都是这死丫崽子,搅了她多少好事。如果能除了她,估计半夜都会笑醒。

“快说,你有什么好主意?”

“娘,我听说,万阳镇边上,有户人家收小女孩,三十两银子一个。如果模样好,银子会更多。那死丫崽子相貌好,人也机灵,我估计,能卖五十两。”

“知道他们收孩子干吗?”

“咱们管他们干吗呢,给银子就行了呗。”

老孙氏来了精神头了,“那你明天去看看,仔细扫听一下,然后回来咱们再商议。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放心吧娘。”

从老孙氏房里走出来,远远看见顾梅朵在哄弟弟,教他们念书。小孙氏幸灾乐祸地心里说,就让你再得瑟几天。然后扭着腰枝,开心地走了。

小孙氏哪里知道,就她这一个得意的眼神,就让顾梅朵看出了门道。

老孙氏,小孙氏,还真特么真是一家人呀。看着就让人膈应。看这样子,又没打什么好主意。我倒要看看,你们要干嘛。

于是,顾梅朵全天候监视小孙氏。很快弄清楚这操蛋的娘俩要干吗。还真的是作死呀。

三伯母呀,你天天算计我们四房,那么礼尚往来,我要不要也算计算计你们呢?

老孙氏定的是三日后,让他们来抬人。身价是五十两。这次老孙氏吸取上次的教训,要亲自去接人,再亲自送回镇子上去。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为了大孙子的聘礼,老孙氏也是拼了。

三天一晃就到了。老孙氏亲自去镇子上接来了七八个大汉,这也是老孙氏要求的,她说这女孩力气大,人少了怕女孩闹腾。当然,也是挑家里人下田干活的时间来的。

顾梅朵一早就安排她娘,领着弟弟去二伯娘家做女红,让二伯娘帮忙照看弟弟。并一再嘱咐,过一会儿,院子里无论有什么动静,把门顶死,谁也不要出去。院子里的事,她自有主张。

怕老孙氏把人领四房去,顾梅朵就站在正房门口。一进院子,众人就看到她了。

这时候的顾家院子,大房和五房,出了上次的事情后,学乖了,没事都不出来。因此,现在院子里,就老孙氏小孙氏,那七八个大汉,还有顾梅朵。

老孙氏看到顾梅朵,乐了。心里说,小畜生,这次看你还怎么嚣张,你再厉害,能打过七八个大汉?还不乖乖给我走人。等你爷他们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老孙氏看着那个领头的人,讨好地说:“这就是我那小孙女,怎么样,姿色不错吧?还值五十两吧?”

顾梅朵鼻子差点气歪了,死老太婆,你当着我的面对我评头品足,当我是死人吗?还是说,你觉得有这几个人在,让你比较有安全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那个领头的也不客气,绕着顾梅朵转了一圈,点点头,他刚要说话,就被顾梅朵打断了。顾梅朵可不想听他再说什么品评的话。

“这位大叔,能让我说几句话吗?”顾梅朵的声音甜甜的,又软又糯,特别好听。

领头大汉心情不错,“说来听听。”

老孙氏感觉有些不太妙,她可不能让顾梅朵说太多话,这死丫头嘴皮子厉害,她是领教过的。

“闭嘴,你说什么说。”

“奶奶,你是怕我把你的打算说出来是吧?”

领头大汉面色一沉,一指顾梅朵:“你说。”

“这位大叔,你们是不是得罪过我奶奶?所以她把你们领来家里报仇?”

这大汉没听懂,一脸懵逼。

顾梅朵解释说:“一看你们就是被这老太婆骗了。她没告诉你们,我天生神力吧?”

“天生神力?”

“对呀。你们看……”

顾梅朵说着,把院子中间的石桌子,估计得有近四百斤,一抱,举了起来,走了几步,扔出去。“咚”,石桌子有一大半陷进泥里。

顾梅朵踩上去,蹦了几下,石桌子全部陷进泥里了。众大汉看得目瞪口呆。

顾梅朵又上前一步,抢过一个大汉手中婴孩拳头粗的铁棍,握住两头,双手一用力,棍子弯了,再用力,又给直过来了。

众大汉心里直冒冷汗,天,这得多大劲呀,这力气如果打在人身上,还不得腿断胳膊折呀。

顾梅朵问:“看明白没?你们这帮蠢货,上老太婆当了。她最近太无聊,逗你们玩呢。她敢卖我?借她个胆。就我这力气,你们七八个打得过吗?不是白给吗?

她就是让我打你们,她好当耍猴的看呢。不相信?咱们比划比划?我让你们一起上!”

这些大汉确实没这个把握能赢了顾梅朵。领头大汉看着老孙氏,老孙氏冷汗都冒出来了。“这位爷,我真的没骗你们,我真的想卖了她。”

顾梅朵哈哈大笑,“卖吧卖吧,我同意了,哈哈,一帮傻子。”

领头大汉大怒,一把抓住老孙氏,“啪”一巴掌,把老孙氏打倒,牙齿都打落两颗:“死老太婆,你找死啊!”

小孙氏站在一边,吓得哆哆嗦嗦不敢吱声。

她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可惜没有后悔药呀。

顾梅朵瞄了她一眼,哼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三伯母呀,还有让你更后悔的事儿等着你,希望你挺得住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