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阅读全集小包子一招手,五个大佬哥哥迎她回家

阅读全集小包子一招手,五个大佬哥哥迎她回家

陌于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网友对小说《小包子一招手,五个大佬哥哥迎她回家》非常感兴趣,作者“陌于之”侧重讲述了主人公姜笙郑如谦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妹妹养活的废物吗。姜笙敏锐地发现了二哥的情绪,冲过去拍拍他肩膀,安慰道,“别难过,我跟你一样,都是什么也不会。”但最开始卖蘑菇的是他们,赚到第一笔启动资金的也是他们。虽然没有其他几个哥哥那样的一技之长,但只要愿意用脑,就一定可以赚到钱。小姜笙的自信感染了郑如谦,他擦擦眼泪,想起自己还贡献了两个金豆子,又重新扬起胸脯,“我也会赚钱的,一......

主角:姜笙郑如谦   更新:2024-08-11 03: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笙郑如谦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小包子一招手,五个大佬哥哥迎她回家》,由网络作家“陌于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网友对小说《小包子一招手,五个大佬哥哥迎她回家》非常感兴趣,作者“陌于之”侧重讲述了主人公姜笙郑如谦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妹妹养活的废物吗。姜笙敏锐地发现了二哥的情绪,冲过去拍拍他肩膀,安慰道,“别难过,我跟你一样,都是什么也不会。”但最开始卖蘑菇的是他们,赚到第一笔启动资金的也是他们。虽然没有其他几个哥哥那样的一技之长,但只要愿意用脑,就一定可以赚到钱。小姜笙的自信感染了郑如谦,他擦擦眼泪,想起自己还贡献了两个金豆子,又重新扬起胸脯,“我也会赚钱的,一......

《阅读全集小包子一招手,五个大佬哥哥迎她回家》精彩片段


人多热闹,但也意味着生活负担的增加。

偏偏温度下降,蘑菇没得采了,许默执笔的手也愈发僵硬。

姜笙发愁,五个人要怎么生活呢,她应该做点什么,才能天天饱饭,顿顿有肉。

姜笙想不出来。

她逐渐烦躁,皱着眉头,托着腮,恨不得把自己七年积攒的聪明才智全都用上。

“姜笙。”许默第一个发现不对劲,温柔询问,“怎么愁成这样?”

姜笙呐呐,“大哥,我们需要挣钱。”

“我抄书就够了。”许默揉揉她,“你不需要为这个发愁。”

姜笙还没来得及说话。

一旁的温知允抬起头,“我可以出诊看病,只是……治不了重疾。”

在乡野,郎中是极受欢迎的存在,哪怕不够精湛。

姜笙张大嘴巴,她这才发现,原来不是自己心软救了温知允,而是温知允来救他们这群穷光蛋来了。

“我能帮别人打架,收保护费。”方恒握了握拳头,他出身武将世家,三岁习武,至今已有五年,身手算得上伶俐。

四个哥哥,到目前为止,三个都贡献出了谋生手段。

剩下一个郑如谦,不甘落后地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

除了吃。

小郑如谦怔愣在原地,眼底逐渐涌出晶莹。

原来,只有他一个没用,是个只能依靠妹妹养活的废物吗。

姜笙敏锐地发现了二哥的情绪,冲过去拍拍他肩膀,安慰道,“别难过,我跟你一样,都是什么也不会。”

但最开始卖蘑菇的是他们,赚到第一笔启动资金的也是他们。

虽然没有其他几个哥哥那样的一技之长,但只要愿意用脑,就一定可以赚到钱。

小姜笙的自信感染了郑如谦,他擦擦眼泪,想起自己还贡献了两个金豆子,又重新扬起胸脯,“我也会赚钱的,一定会的。”

兄妹齐心,其利断金!

姜笙沉思半天,最终决定从医术这方面下手,她拉起郑如谦,认真道,“我们去给四哥拉客。”

温知允,“……”

听起来不像什么好词。

但他毕竟年纪幼小,又不是本村人士,贸贸然去治病,只会被人大棒子撵出去。

幸好,姜笙算半个地头蛇。

她拉着郑如谦,在村口来回乱窜,主要留意村里那几个体弱的人家,想看看有无人拉肚,咳嗽,伤寒。

四哥说了,他就会治这几个病。

可寒冬来袭,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想要探听个内情就得探头探脑,跟做贼似的。

姜笙不乐意。

以前她一个人也就罢了,现在她可是有哥哥的人,怎么能再让人误会,给哥哥们颜面上抹黑呢。

所以她宁肯在村口多徘徊一会,也要大摇大摆地走,堂堂正正地走。

路过赵伯伯家门口的时候,大门吱嘎一声被打开,赵伯伯的大儿子正皱着眉头往外走,里头时不时传来“哎呀”、“哎呀”的声音。

姜笙眼睛立马亮了,拉着郑如谦凑过来。

“今天没饭吃,走走走。”赵大柱不耐烦地摆手,“上次偷我家平车还没跟你算完呢,再来就还打你一顿。”

郑如谦脚步一顿,想起来半个月前,姜笙还完平车以后灰头土脸的样子。

原来是赵家打的。

郑如谦的小脸蛋子上当即窜出火苗,拉起姜笙的手就往回走。

这种打妹妹的人家,不治也罢!

姜笙死死地抱住他胳膊,现在不是任性闹脾气的时候,帮助四哥打开郎中的名号才是关键。

区区一次被打算什么。

再说了,她是因为偷平车才挨打,理亏的是他们。

“大哥哥,赵伯伯是不是病了啊。”姜笙扬起甜笑,“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护身体啊。”

听到这话,赵大柱脸色缓和了些,“是昨天吃了些坏肉,我都说过不能吃,他非要吃,今天就起不来了。”

“哎呀,这毛病可严重。”姜笙语气夸张,“得赶紧治,赵伯伯年纪大了,禁不住这样折腾。”

“我当然知道。”赵大柱有点烦躁,“可镇子上的医馆大门紧闭,听人说郎中遭了不测,再往县里走我爹他又不愿意,宁肯躺在床上叫。”

其实也不光赵老伯不同意,赵家其他人都不同意。

先不说雇个驴车要多少钱,单说县上大夫的出诊费他们就支付不起,农户人家一年到头就赚那点钱,全用来看病了,其他人吃什么喝什么。

但要赵大柱眼睁睁看着自己爹站都站不起来,活生生疼死,他又忍不下心,只能到门外躲避。

说到底,穷是原罪。

姜笙叹息一声,小心翼翼道,“大哥哥,我有个哥哥学了些医术,你若是不放心,可以请他来看看。”

“只是,他年龄有点小……”

赵大柱猛地抬起头,这个时候,别说年龄小,就算是个兽医都行,他忙不迭道,“快请小郎中,快请。”

姜笙拍拍郑如谦。

郑如谦立即回破庙去请温知允,留下姜笙跟赵大柱有一搭没一搭地交谈。

没多大会,方恒扛着温知允来了。

看见姜笙瞪大的眼睛,方恒的表情裂纹愈发大,尴尬解释,“他跑得太慢,我怕病人等不急。”

所以,强悍的三哥,直接把柔弱的四哥翻在背上,一路抗了过来。

姜笙两颊肌肉酸痛,在心底反复告诫自己“不能笑,不能笑”。

“既然来了,赶紧看看病人吧。”

温知允惊魂未定地回头。

后面是扛着药箱的郑如谦,正呼哧呼哧跑过来。

他比温知允的身体素质要强一点,但又比不上方恒,所以来的稍微有点慢。

“走吧。”拿到药箱,温知允才提步进了赵家。

赵老伯正有气无力地“哎唷”,瞟见一堆孩子进来,没好气地抱怨,“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让小孩来家里玩。”

赵家人伤心的伤心,着急的着急,也都不说话。

还好赵大柱不傻,搬了个凳子过来,殷勤道,“小郎中快给我爹看看。”

温知允长出一口气。

往常他被爹娘庇佑着,爱看书便看书,爱拣药便拣药,他所做的一切,都来自于兴趣,为开心服务。

他是爹娘的掌中宝,是被呵护着长大的孩子,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独当一面。

温知允伸出把脉的三根手指,落在赵老伯的手腕上。

也许是太过紧张,他的身躯微微颤抖。

姜笙眼疾手快地握住他另一只手,掷地有声,“四哥,别怕,还有我们在。”

温知允回头,看见了尚有些陌生的一张张脸。

外冷内热的方恒,傻呆呆的郑如谦,和人小鬼大的姜笙。

虽然爹娘不在了,天塌了地陷了美好生活破灭了,但他又遇到了新的家人,为了他们,为了爹娘瞑目,为了好好活下去,温知允再次深吸一口气,颤抖的手稳了下来。

他用尽所学,倾听脉象,并在心底回忆爹爹教学的点点滴滴。

“虚弱无力,三轻一重……”温知允念叨两句,“可有粪便瞧两眼?”

此话一出,姜笙,方恒,郑如谦,全都退出二里地。


“那不就得了。”姜笙坐起身,“你一天抄两文钱,等攒够费用,胡子都白了。我们先把钱借给你上学,等你当大官了以后再还给我们不就行了。”

“就是就是。”郑如谦也探出脑袋,“我早就听人说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将来我们官商结合,嘿嘿嘿……”

越说越不靠谱。

许默脸色一黑,心却暖融融的。

姜笙的话糙理不糙,但要一个好强的人接受弟弟妹妹的辛苦钱,有点难。

这夜,许默辗转难眠。

天不亮他就醒了,睁着眼也难受,索性起床开始做饭。

正烧水煮粥的时候,长宴缓缓从草垛子上坐了起来。

这个来到破庙里存在感最少,却每次出手都让人意想不到的弟弟,盯着火舌舔舐锅底,语调轻细,“能够勇敢拒绝的人很多,但把善意牢牢记住,勇敢接受的人却很少。”

“一个抄书匠的庇护,跟官老爷的庇护,可不一样。”

许默心底一震,抬起头想要说些什么,却见长宴又躺了回去。

他的心底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等到早饭做好,弟弟妹妹打着哈欠醒来。

许默终于下定决心,“我去上学。”

姜笙高兴极了,她夜里连做梦都在劝大哥,没想到一觉醒来大哥自己想通了,可真是省唾沫。

“正好今天不送菜,正好咱们到处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学堂。”她嚷嚷。

按理说,应该是送菜的时候去比较顺路。

无奈一辆平车能载的人有限,装了菜就装不下人,装了人就放不下菜。

得亏六个人身量都未长成,坐在平车上也不显挤。

先去的是十里镇。

虽然这里不够繁华,但离家近。

转了一圈,就只有一个老童生开了个小私塾,只教三个学生,且年龄都极小。

许默以前是上过学堂的,有一定基础,夫子甚至夸赞,他再专心修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去考童生了。

在镇子上显然得不到更好的教育。

那就只能去县里,县城里学堂多,教育好,但学费也很漂亮。

几人随便一打听,不是三两一年,就是五两一年。

这些钱不算特别贵,但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许默的脸色越来越黑,好不容易坚定地信念开始动摇。

终于,在打听到六两的价格时,许默停下脚步,“还是不上了。”

“大哥,有点耐心,我们都从三两问到六两了。”姜笙毫不气馁,“一定会有更便宜的学堂。”

任何地方,有富人就会有穷人,有六两的学堂,就会有一两的。

跟卖棉袄差不多,有人喜欢花棉袄,就有人喜欢灰棉袄,还有人喜欢精致的刺绣袄呢,只要有这个阶层的人,就有市场。

姜笙突然顿悟,觉得自己的思维又升华了。

正好路过悠然居,她想了想,花五文钱买上一包糕点,屁颠颠冲了进去。

白掌柜正在里头盘账,看见她笑了笑,“昨儿不是刚送过菜吗?”

“看见新鲜出炉的糕点,想给白伯伯送点来。”姜笙嘴巴跟抹了蜜似的,“顺便问问白伯伯,县里可有哪个便宜点的学堂私塾之类的,我想让哥哥上学。”

“你这小鬼头。”白掌柜失笑,“城西有家小私塾,你去看看吧,还有这糕点你们留着吃。”

“那怎么行。”姜笙义正言辞,“送给白伯伯,就是白伯伯的了。”

她说完,放下糕点,一溜烟地跑了。

路过悠然居大门,还不忘跟称重的小二哥打了个招呼。

俨然是这里的熟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