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刘备诸葛瑾是现代言情《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中的主要人物,梗概:【无系统正史向权谋文天才流季汉辅刘群像,看完前三章,不爽可打我】建安四年,刘备奉令拦截袁术,未至,袁术死。刘备有意再据徐州以挡曹操,途中遇到了穿越者诸葛瑾。“瑾自荆州而来,欲请左将军入荆州。”刘备从其言,提前南下荆州,据南阳而立业。这一世,不再有“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不再有“昭烈遗恨,刘谌死节”,不再有“我计不成乃天命也”。这一世,诸葛兄弟同时效力刘备,穿越者和千古智者的思维碰撞,又将会激起什么样的璀璨未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武侯千古,昭烈千古。...
主角:刘备诸葛瑾 更新:2023-12-22 09:3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诸葛瑾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由网络作家“神之小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备诸葛瑾是现代言情《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中的主要人物,梗概:【无系统正史向权谋文天才流季汉辅刘群像,看完前三章,不爽可打我】建安四年,刘备奉令拦截袁术,未至,袁术死。刘备有意再据徐州以挡曹操,途中遇到了穿越者诸葛瑾。“瑾自荆州而来,欲请左将军入荆州。”刘备从其言,提前南下荆州,据南阳而立业。这一世,不再有“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不再有“昭烈遗恨,刘谌死节”,不再有“我计不成乃天命也”。这一世,诸葛兄弟同时效力刘备,穿越者和千古智者的思维碰撞,又将会激起什么样的璀璨未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武侯千古,昭烈千古。...
在战场直接指挥上,刘备的指挥能力是比现在的诸葛瑾和庞统强的。
战略和战术,可以依靠理论的积累和智者的天赋来决定,但战场的指挥能力是需要通过实战经验才能真正的融会贯通的。
刘备戎马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事不少,论战场的指挥能力其实是相当强悍的。
尤其是小股骑兵的穿插战术,即便是曹操也未必能笃信的说可以稳赢刘备。
历史上的汉中之战,更是将刘备的指挥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何,刘备要伐吴的时候听不进劝。
在当时的刘备眼中,除了曹操谁堪敌手?
孙权小儿压根就不被刘备当回事,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若不是孙权将兵权交给了陆逊,包括孙权在内的江东诸将早就被刘备给平推了。
诸葛瑾和庞统并未自负的去干涉刘备在战场上的指挥,而是纷纷在心底将刘备的调兵遣将跟兵书上的理论相互印证。
这可是难得的战阵经验!
诸葛瑾和庞统都不是单纯的谋士,亦是对统兵作战有浓厚兴趣的。
然而在刘表麾下的时候,诸葛瑾和庞统并没有相关的战阵经验,最多只能通过荆州武将口中的描述来了解真正的战场是如何来指挥作战的。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
此刻的刘备,就是诸葛瑾和庞统在战阵指挥上的导师,让诸葛瑾和庞统能够更真切的了解属于北方将领的作战风格和指挥手段。
刘备有条不紊的下达一个又一个的作战命令,脸上亦是洋溢着笃信。
诸葛瑾和庞统的谋略让刘备心中钦佩,但同时刘备也不想让诸葛瑾和庞统小觑了。
这一战,不仅仅是拿下宛城这么简单,同样也是刘备想要在诸葛瑾和庞统这两位军师面前表现出作战指挥的水平,以及麾下悍将如关羽张飞等人的武勇。
这一战,不是诸葛瑾的个人秀,也不是诸葛瑾和庞统两位军师仅靠谋略就能取胜,这是一场包括刘备在内的文武全场秀。
“弓箭手,上前三十步。”
刘备冷峻的盯着城头的防御,下令弓箭手对指定的位置进行抛射,用以掩护魏延等披甲勇卒登城。
随着弓弦声响起,铺天盖地般的箭矢向城头抛射而去,趁着城头的弓箭手在躲避的期间,魏延扛着轻梯身先士卒的冲在了最前方。
轻梯架在城墙上,魏延手脚并用,快速的向城头而去。
傅肜、刘邕、郝普等三百勇卒亦是不甘落后,哪怕头上矢石落下,也挡不住这群勇卒追求“先登”军功的胆气和野心。
“刘备来南阳的时间不长,麾下竟然训练了如此凶悍的勇卒,假以时日,必成曹公大敌啊。”贾诩虽然暂时离开了城楼,但一直都有督战队的兵卒向贾诩汇报城楼的战事。
虽说贾诩不认为刘备会比曹操强,但刘备麾下诸葛瑾和庞统在战略战术上的表现以及刘备今日攻城时的表现,让贾诩对刘备的评价也多了几分。
琢磨了片刻。
贾诩寻来纸笔,开始给许都的荀彧写信。
曹操如今在官渡,许都军政诸事都由荀彧在负责。
虽说贾诩早让张绣给曹操送过战报,但如今主事的是荀彧,贾诩必须得保证在从宛城撤兵后不会受到荀彧的责难。
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原本贾诩是准备等曹操在官渡的战事有了决定性的变化后,再让张绣撤出宛城的。
然而,刘备的军威超出了贾诩的预计,以刘备今日的攻城力度,是很难在保存张绣的兵力前提下一直守住宛城的。
很快。
贾诩将宛城的战报汇总,遣亲信出北门快马加鞭的将书信送往许都。
“希望荀文若能了解老夫的苦衷,千万别学王允。”贾诩的眼中闪过几分阴狠。
在董卓被诛杀后,贾诩本来是劝牛辅投降的,结果王允却要来个赶尽杀绝让贾诩也陷入了绝境,贾诩不得不给王允来个狠的。
如今宛城的局势亦是如此,稍有不慎贾诩就会陷入绝境,因此荀彧的态度会决定贾诩的态度。
自晌午到黄昏,刘备的攻城没有一刻停下。
虽说城头守卒的部署有章法,不会因为刘备军人多就仓促慌乱,但刘备的战场指挥水平亦是不差,何时弓箭掩护,何时悍卒先登,何时加派兵力,刘备的命令下达都很及时。
而在宛城的西门和东门,关羽跟张飞也在指挥勇卒强攻。
一直到了天黑,刘备才将攻打三门的将士撤回。
“真是难啃的骨头。”
刘备回到帅帐,将头盔取下。
虽说刘备没有上战场杀敌,但在城下指挥了几个时辰,这精力的消耗也不比厮杀的将士轻松。
关羽和张飞的面色也有些难看。
本以为今日攻城可以顺利拿下宛城,却不曾想宛城的防守比预想中的更严密。
在诸葛瑾和庞统的谋算下,宛城都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按理说这样的孤城士气是会变得低落的,但也不知道张绣和贾诩用了什么法子,城头的士卒始终保持不输于刘备军的锐气。
魏延、傅肜、刘邕和郝普等裨将,则是卸下了甲胄,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疲惫。
这群先登勇卒,今日也有不少的折损。
刘备扫了一眼众将,顿时明白刚才失言了,那句“真是难啃的骨头”影响了帐内诸将的士气,尤其是魏延等第一次参战的裨将,眼神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低落。
很快,刘备就调整了情绪,勉励诸将道:“众人不必灰心沮丧,宛城虽然是块难啃的骨头,但却是一块美味的骨头。只要能啃下这块骨头,我等就能真正的立足南阳,建立不世功业。”
刘备的音色圆润而明朗,一词一字的都十分的清晰,很是有感染力。
诸葛瑾猜到了刘备的用意,随即附和大笑:“左将军有如此气魄,我等又岂会灰心沮丧?”
“今日瑾一直在观察宛城的守卒调遣,虽说这些守卒锐气不差,但作为主将的张绣却十分的惜命。”
“瑾推断,张绣不想折损太多的将士,故而在守城的时候总是有些畏惧胆怯,不敢与我等殊死一搏。”
“待今夜瑾略施小计,让那张绣睡觉也睡不安稳!”
庞统轻轻抚了抚短髯,已经猜到了诸葛瑾的用意。
刘备看向诸葛瑾的眼神多了几分欣喜,且不说诸葛瑾的计策是否能奏效,即便不能奏效也无所谓,刘备的目的是为了安抚军心,诸葛瑾的附和同样是为了安抚军心。
“子瑜有何妙计,速速道来!”刘备的声调陡然提高了三分。
诸葛瑾大笑而道:“今日宛城遭到三面围攻,城头的士卒必然疲惫。可我等大军在城下,张绣和贾诩肯定也不敢放松警惕。”
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孙坚曾为长沙太守,在长沙颇得人心,孙坚被镇南将军击杀,长沙郡人对镇南将军不满的士人不少。”
“倘若有人趁机游说张羡,张羡必然会响应曹操而反叛镇南将军。”
“机伯可回禀镇南将军,暗中调遣中郎将黄忠巡视南郡,江夏太守黄祖巡视江夏南部诸县。”
“若张羡安分守己则罢;若张羡敢反,黄将军可立即南下零陵切断张羡跟零陵、武陵和桂阳三郡的联系,黄太守则直接驱兵长沙,以迅雷之势擒杀张羡。”
“张羡可除,荆南四郡也就可以平定了。”
尹籍深知诸葛瑾的才能,惊愕之余也不敢怠慢:“我会将子瑜的良言如实告知镇南将军的。”
顿了顿,尹籍又问:“子瑜既然能断言张羡会反,何不与左将军南下南郡,助镇南将军一臂之力?”
诸葛瑾大笑:“机伯,你若肯助左将军制定南阳律令,这等机密事告诉你也无妨。”
虽然心思被识破,但尹籍却是面不改色,反而从容而问:“左将军跟镇南将军同心协力共匡汉室,又都是汉室宗亲,理当情同手足,何来机密一说?”
见尹籍执意要问,诸葛瑾心中也猜到了刘表的忌惮处,半真半假的道:“房陵、上庸和西城三县,多有流贼,左将军有意出兵三县,替当地士民剿匪。”
房陵、上庸和西城,属于汉中郡。
这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山水环绕,既有山地阻隔,也有江水天险。
取得了上庸三县,既可以拱卫南阳,又可以进兵司隶。
倘若汉中的张鲁有争抢上庸三县的想法,还能用上庸三县来引诱张鲁出兵。
上庸三县虽然属于汉中郡,但却在汉中郡的江水下游,走上庸三县去打汉中郡的治所南郑几乎是没有陆路可以走的。
若是走汉水水路逆流而上,但凡南郑的守将不是傻子,都能轻易防守住走水路逆流而上的敌人。
换而言之,若走上庸三县的水路去打南郑,别说刘备了,刘备曹操孙策齐上都没用。
这便是山水天险的威力!
但反过来,从南郑走水路东出上庸三县,水路却是畅通无阻。
然而这其中又会有个问题:若是东出上庸三县,赢了自然是春风得意;输了,想逆流而上逃回汉中就难了!
蒋琬执政时期,曾质疑过诸葛亮的战略,认为诸葛亮每次走都道路艰险的秦川,不能克敌制胜,不如顺流而下,走汉、沔水道取上庸,于是打造了大量的战船。
但蜀中精通地理的策士都认为,若是不能攻下上庸,这东出的精兵就不回不了汉中了。
事实上,蒋琬的想法虽然很好,但的确想得太天真了。
孟达在上庸响应诸葛亮的时候,司马懿敢轻兵奇袭上庸,就是笃定诸葛亮不敢轻易走汉水出兵。
魏延的子午谷奇策同样如此。
听起来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实际上想要成功得仰仗天时和运气,这个地段的道路艰险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诸葛瑾深知这上庸三县地理对用兵的影响。
若张鲁选择隐忍,即便刘备麾下文武俊杰皆是当世奇人,想走上庸攻取南郑是行不通的。
可若张鲁选择不隐忍,驱兵东出,那就会成为夺取南郑的绝佳战机!
战略和战术,在用兵的理念上其实是互通的。
攻城拔寨的时候,若能将城寨的守军引诱出城,那么击败守军就会变得容易;同样,谋夺州郡的时候,若能将据险而守的守军引诱出来,那么夺取州郡也会变得容易。
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易守难攻,不意味着不驻兵就能守。
当张鲁的生力军被歼灭,哪怕有山水天险在,又如何能抵挡刘备的大军?
诸葛瑾半真半假的话,让尹籍陷入了沉思。
流贼作乱,只是借口。
夺取上庸三县才是目的。
“难道,左将军是准备夺取上庸三县后,再进取关中?”尹籍暗暗猜想。
心中虽然这般猜想,但尹籍并未将疑惑道出,诸葛瑾能说出准备攻取上庸三县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若是继续再问就是尹籍不懂礼数了。
返回襄阳的尹籍,将诸葛瑾的建言以及刘备要攻取上庸三县的目的一一回禀给了刘表。
“玄德要夺上庸三县,看来是有意取关中了。”刘表跟尹籍的想法大致相同,至于取益州那是压根不在刘表的考虑范围内。
上庸到南郑的地形有多么的艰险,刘表是很清楚的。
而诸葛瑾提到的张羡可能会反,刘表也是认同的,同意刘备在南阳立足,刘表也是存了让刘备守住北方门户自己则全力针荆南四郡的心思。
虽然认同了诸葛瑾对张羡的判断,但对于诸葛瑾的计策刘表则是不以为然。
对付个张羡,何须如此麻烦。
张羡要反,直接驱兵平叛就足够了。
尹籍见刘表的态度,心中暗暗叹气,对诸葛瑾不助刘表而选择助刘备也多了几分理解。
诸葛瑾的策略是在最短时间内擒杀张羡,稳定荆南四郡的局势;而刘表则是多了几分书生气,非得等到张羡正式反叛后才调兵遣将,借此来获得出兵大义。
然而以刘表的方式,想要平定荆南四郡就会变得艰难。
原因很简单,以迅雷之势擒杀张羡,荆南四郡诸县都可以传檄而定,只要刘表表示既往不咎,荆南四郡的长吏见张羡都死了,谁又肯真的为了张羡而堵上家族一切?
可张羡若是活着,荆南四郡响应张羡的都会出兵出粮,这就等于是在公然反叛刘表,刘表是不可能既往不咎的。
再加上张羡的号召力,这群跟着张羡反叛的士族豪强,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擒贼不擒王,就得跟群贼对抗,这艰难程度是有天差地别的。
尹籍并没有去劝刘表,作为刘表的乡人,尹籍深知刘表的性格,这个时候若是苦劝刘表反而容易被刘表猜忌。
更重要的是,尹籍不认为刘表会输给张羡,不用诸葛瑾的计策最多是在征讨张羡时更加费时费力。
另一边。
得了南阳太守任命书和印绶的刘备,再次传檄南阳诸县,宣示了刘备这个南阳太守的合法性。
随着张绣和贾诩的退兵以及刘备在南阳的强势崛起,南阳诸县的长吏及世家豪强,也纷纷向刘备投来了善意。
这群南阳的地头蛇,对刘备这条空降南阳的强龙,虽然不是人人都满意,但为了生存也得跟刘备搞好关系。
当然,也有自视甚高的世族豪强,不愿意对刘备假以辞色。
诸葛瑾将这些世家豪强一一记下,对于南阳郡内不安定的存在,那都是要寻找机会除掉的。
想要惩处这些不服刘备的世家豪族,并不一定要动用武力。
六月初。
在刘备的要求下,诸葛亮对秦汉以来的郡县律令进行了增减,修订成了《南阳郡暂行律令》,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数十条严令,用于约束南阳郡诸县的文武官吏。
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车胄有追兵三千,而刘备身边只有一千人。
关羽在前方护送诸将家眷,张飞又去督运钱粮物资,刘备身边能堪大用的武将除了陈到外也只有几个刚刚依附的裨将。
带兵多年的刘备,深知彼此间的差距,心中难免多了几分慌乱。
“左将军不必惊慌,车胄无能庸人,又如何能懂兵法奥妙?此地地势平坦,不可与车胄争锋,往南五里有险要狭道,左将军可催军速行。”诸葛瑾目光微凛,泰然而道。
在劝刘备入荆州前,诸葛瑾就已经考虑过车胄会来追的可能,故而对入荆州的路线都是有过缜密的思考的。
何处能伏兵,何处能据险而守,山川地形都了然于胸。
诸葛瑾的提醒,不仅让刘备心中的慌乱消失,刘备身边的裨将也松了一口气。
平坦的地形上,若是遇到敌众我寡的情况,是不能与敌人强行争锋的,这个是一定要避其锋芒,寻找有利的地形据险而守。
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懂。
以寡敌众就要尽可能的选择狭窄地形,尽可能的让敌人失去人数优势。
然而,能临阵保持冷静的人却不多。
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大部分的人会因为惊吓而失去冷静,继而无法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
“若非子瑜先生提醒,我险些犯了兵家大忌了!”刘备也反应过来,急令众军向南速行。
撤退期间,刘备又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子瑜先生怎会对下邳的地形这般熟悉?”
诸葛瑾的嘴角泛起了笑意:“不敢欺瞒左将军,舍弟诸葛亮精通地理绘制,在瑾北行前就亲绘了下邳至襄阳的地形图。”
刘备吃了一惊:“自古以来,精通地理绘制的人都是当时大贤,子瑜先生有弟如此,令人羡慕。”
诸葛瑾的笑意更甚了,那可是千古智者诸葛亮啊:“舍弟的本事,可不仅仅只是绘制地理,不论是治政还是治军,舍弟胜瑾十倍!”
刘备更是惊讶。
虽然跟诸葛瑾相识的时间不长,但刘备在跟诸葛瑾的交谈中发现,诸葛瑾对治政和治军有远超俗士儒生的独到见解。
学识亦是渊博,不论是历朝史料还是诸子百家的传世佳作,诸葛瑾都有涉猎。
而这样的惊艳俊才,竟然还有个厉害十倍的弟弟!
刘备不由对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有了几分期待和敬意:待到了荆州,定要登门拜访!
一阵急行军,刘备率众抵达了五里外的险要狭道。
诸葛瑾仔细审视了周围的地形,提议道:“左将军可将兵马都伏于两侧的杂草中,只令十名盾手在前,瑾与左将军则立于道口,静待车胄到来。”
刘备知晓诸葛瑾的用意:将兵马藏在杂草中,这是要以疑兵之计来让车胄无法判断刘备身边的真实兵力。
兵者诡道,玩的就是一个诈字!
黄昏时刻,车胄、周逵和王模统兵到来,见刘备跟诸葛瑾立于道口,身边又只有十名盾兵护卫,纷纷起了疑心。
“刘备征战多年,颇晓兵法,此地杂草丛生道路狭窄,定然有伏兵在内。”周逵紧蹙眉头。
虽说瞧不起刘备,但周逵也是知晓刘备的厉害。
昔日刘备在盱眙抵挡袁术,袁术以众敌寡都未能击败刘备,最终还是依靠利诱吕布偷袭下邳断了刘备的退路,才勉强击败刘备。
王模则是对关羽和张飞心有忌惮:“刘备身边有猛士,不可轻敌。不如以言语试探,若刘备肯回许都,我等也不用拼命了。”
车胄见周逵和王模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模样,也知道眼前的刘备不是个能轻易对付的。
沉吟片刻,车胄策马上前,向刘备拱手一礼,谎称道:“左将军,车某得到曹公密令,孙策已经遣使臣服,不宜再向孙策炫耀兵威。还请左将军将兵马归还给车某,速回许都向曹公复命。”
刘备不傻,若车胄说的是真的,压根不需要带兵前来,这是在睁眼说瞎话呢!
“既然是密令,车刺史何不亲自将密令送过来,让我仔细观看,验证真假?”刘备目视车胄,面色如常,仿佛丝毫没觉察到车胄的用意似的。
车胄同样不傻,本来这密令就是谎称的,这要亲自将密令送到刘备手中,必然会被刘备生擒。
见刘备不上当,车胄的语气也变了:“左将军,你真要为难车某?车某敬佩左将军的仁德,这才将两千兵马借给左将军,左将军莫非要言而无信?”
刘备大笑:“车刺史,何出此言啊?这两千兵马,是我用东海糜氏的全部田宅产业作抵押向车刺史借来的!车刺史以权谋私,是对曹公的不忠;不提抵押一事,是对我的不信。不忠不信的人,有何面目在我面前狺狺狂吠?”
周逵和王模看向车胄的眼神多了几分阴郁,显然,刘备用东海糜氏的田宅产业作抵押借兵的事,周逵和王模并不知情。
“车刺史,刘备说的可是真的?”王模的语气多了几分寒意。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若不是车胄擅自出借兵马给刘备,又岂会有现在的祸事出现?
周逵的语气也是不善:“车刺史,你独吞糜氏的田宅产业,却让我二人也牵连受累,未免也太不将我二人当回事了。”
车胄心中大急,连忙稳住二人:“若能擒住刘备,车某愿与二位同分糜氏的田宅产业。”
王模冷笑:“刘备善战,我二人只需要向曹公据实相告,就可以免罪,何须再蹚这浑水?”
周逵也道:“车刺史,我受曹公信任,又岂能欺瞒曹公?”
车胄不由暗骂周逵王某的贪婪,只能再让步道:“若擒回刘备,糜氏的田宅产业,车某分毫不取!”
王模闻言大笑:“车刺史,我等三人同受曹公器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车刺史的困难就是我王模的困难。”
周逵也改了态度:“车刺史放心,即便不能擒回刘备,我二人也会力保车刺史的。”
刘备见离间计失败,眼神也多了几分凝重。
小说《三国:舍弟诸葛亮,劝刘备入荆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