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更加不计后果的念头。
如果无法关闭它,无法与之沟通,那么……是否可以尝试……成为它的一部分?
6 同源之焰与最后的选择世界末日的景象,并没有因为人类的绝望而停止。
高温、地震、火山、海啸……各种灾难如同狂风暴雨般肆虐着这个星球。
幸存的人类躲藏在地下,依靠着有限的资源和科技,苟延残喘。
通讯大部分中断,社会结构彻底瓦解,人类文明仿佛一夜之间倒退了几千年。
秦听澜和他的核心团队,幸运地在一座加固过的地下掩体中幸存下来。
这里储存着一定的食物、水和能源,还有他们多年来积累的研究设备和数据备份。
但这并不能阻止绝望的蔓延。
外部世界的惨状,通过偶尔恢复的短波通讯和无人机侦察,不断传来,提醒着他们现实的残酷。
“温度还在上升。”
李伟看着掩体内简陋的环境监测仪,声音沙哑,“赤道地区的地表温度,已经突破了100°C稳定值,峰值甚至达到了120°C以上。
任何暴露在外的有机物都在瞬间碳化。”
“大气成分也在恶化。”
另一位研究员补充道,“氧气含量持续下降,二氧化碳和硫化物浓度急剧升高。
核辐射水平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异常。”
“那个深海的构造呢?
还有任何信号吗?”
秦听澜问道。
“没有任何回应。”
技术员摇摇头,“自从‘蛟龙号’失联后,那个频段的信号就彻底沉寂了。
仿佛……一切都结束了。”
一切结束了吗?
还是说,那个存在只是暂时停止了活动,等待着下一次能量积累到顶点,然后将整个星球彻底格式化?
秦听澜陷入了沉思。
回顾过去几个月的研究和遭遇,一个被忽略的细节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那些神秘的黑色颗粒,它们不仅吸收能量,也在释放能量。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热点,引发极端天气和地质活动。
但同时,它们似乎也在……改造环境。
某些区域的岩石,似乎因为长期接触这些颗粒而发生了奇特的变质作用。
一些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也表现出了对高温和辐射异常的耐受性。
“蛟龙号”传回的最后警告,提到了“能量失衡”。
这是否意味着,那个深海构造并非想要毁灭地球,而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