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表的脉冲信号存在某种相位差?”
技术团队立刻开始比对数据。
经过复杂的计算和分析,结果令人震惊:海底黑色构造的搏动频率,与地表观测到的神秘脉冲信号的主频率,确实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稳定的相位关系!
它们就像是同一个巨大系统的不同输出端口!
“这意味着……”秦听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相位关系,建立一个……远程感应通道!”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
既然无法直接接触那个深海构造,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分析地表脉冲信号的细微变化,反向推断出深海构造的状态?
甚至,通过某种方式,主动向那个构造发送特定频率的信号,观察它的反应?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想法。
这相当于在与一个未知的、可能极其强大的“存在”进行隔空对话,或者说,进行试探性的“编程”。
“我们需要一台功率足够大、频率调节范围足够广的发射器。”
秦听澜说出了他的计划,“一台能够将我们的计算结果,转化为可能被那个构造‘理解’的电磁信号的发射器。
它需要被部署在靠近那个构造的海域附近,才能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
“部署在靠近它的海域?”
赵刚瞪大了眼睛,“那至少是在西太平洋的深海区域,距离最近的陆地也有上千公里!
而且,水深超过五千米!
怎么部署?
用什么发射?”
“用潜艇。”
秦听澜的目光投向远方,“一艘能够下潜到六千米以下深度的、具备超强静音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潜艇。
我们需要改装它,将发射器安装到它的艇身上,或者……释放出去。”
这个计划的风险极高。
目标海域是高温异变的核心区域,能量场异常混乱,潜艇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
而且,向一个未知的、可能与全球高温异变源头相关的巨大构造主动发送信号,后果更是难以预料。
万一触发了某种未知的防御机制,或者干扰了其能量平衡,会不会导致异变急剧恶化?
但秦听澜认为,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能揭开真相、甚至找到解决之道的机会。
人类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是时候主动出击,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他将这个计划,秘密上报给了最高层。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