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大动干戈后,他最担心出现群体性事件。
比如抗税、流言......
北伐本是好事,倘若动摇民心,等于丢掉国家的大后方,去换取一个虚妄的未来。
“先生,直接说解决方案吧,我能办到。”朱棣正了正色,决定相信余闲。
“你爹是皇帝老子啊,说办就能办?”
“咳咳,这话不能乱说!”朱棣假装慌乱,以免被看出破绽。
余闲倒不是担心对方能不能办到,而是直接宣布毫无意义。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要想创一番事业,先打磨头脑。”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话是这么说,但怎么听起来像骂人呢?
没等朱棣回味,余闲继续开口。
“百姓因为厌战,所以民心浮动。”
“其实换个方法想.......”
“让百姓不再害怕、甚至主战,不就行了?”
“由于战事劳民伤财,所以只要从谁口袋拿钱,谁就不乐意。”
“可要是,战斗不仅不亏,还能获得金钱给不了的东西?”
那句“金钱给不了的东西”,瞬间打动了朱家三父子。
朝廷要避免强征,这是必须要做的。
可还有什么能让人心甘情愿,甚至拥戴呢?
“振兴汉室!”
朱棣从他学过不多的书籍中,鬼斧神差地想起这四个字。
任何时代,百姓核心诉求,都是吃饱穿暖,此话的确不假。
一碗高粱饭、一件棉大衣,就能让穷苦人家为君王冲锋陷阵。
可任何时候,食物能让人卖命,却不能让人心悦臣服。
“要宣讲!要学习!朝廷要派人张贴布告,给各地乡亲父老教育,这是扬我国威的必要手段。”
余闲听了还算满意:“差不多这意思,但还需要再细些。”
“遥想盛唐,汉人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战场狠人。”
“家家户户搭配大刀,这就叫豺狼来了有大刀,朋友来了有好酒。”
“有敢犯汉人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