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远河的玄幻奇幻小说《结局+番外桃花山上长生仙陶眠顾远河》,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但他没这么直白。“还是慎重为上。”千灯楼坐落在魔域的西南部,一个叫月丘的小城。月丘城不大,却甚为繁华,这是专门供魔域之人游玩赏乐的地方,没有白日,有的只是无尽的靡靡之夜。马车穿过人间和魔域的边界,原本温顺矫健的两匹骏马,忽而皮肉褪去,只剩两具森白骨架,昂起头高声嘶鸣。驾车的马夫一扬马鞭,疾驶的风扬起斗笠的黑纱,露出仿佛被火烧过的黑黢黢的侧脸,本该有眼球的地方,徒留一个空落落的洞。车中的陶眠皱了下眉。返魂只是能掩盖他的气息,但他对于邪气的感知丝毫没有减弱,明显不适起来。薛瀚又递给他一个香囊,让他贴身塞在衣服里面,看来是早有准备。他们的目的地很明确,因而用了最短的时间,就抵达了月丘千灯楼。薛瀚让陶眠把面具扣好,同时叮嘱他等下尽量少说话,...
《结局+番外桃花山上长生仙陶眠顾远河》精彩片段
但他没这么直白。
“还是慎重为上。”
千灯楼坐落在魔域的西南部,一个叫月丘的小城。月丘城不大,却甚为繁华,这是专门供魔域之人游玩赏乐的地方,没有白日,有的只是无尽的靡靡之夜。
马车穿过人间和魔域的边界,原本温顺矫健的两匹骏马,忽而皮肉褪去,只剩两具森白骨架,昂起头高声嘶鸣。驾车的马夫一扬马鞭,疾驶的风扬起斗笠的黑纱,露出仿佛被火烧过的黑黢黢的侧脸,本该有眼球的地方,徒留一个空落落的洞。
车中的陶眠皱了下眉。返魂只是能掩盖他的气息,但他对于邪气的感知丝毫没有减弱,明显不适起来。
薛瀚又递给他一个香囊,让他贴身塞在衣服里面,看来是早有准备。
他们的目的地很明确,因而用了最短的时间,就抵达了月丘千灯楼。
薛瀚让陶眠把面具扣好,同时叮嘱他等下尽量少说话,跟在他身后别乱走。
陶眠这次的假身份是薛掌柜的随从。
两人下了马车,透过面具,陶眠得以见识到千灯楼的富贵巍峨。
千灯照碧云,高楼客纷纷。
耳畔是丝竹管乐之声,有暗香浮动,人影重重。
若不是周围的“人”长得千奇百怪,身形格外巨大健壮和矮小细瘦的都有,耳朵尾巴各式各样,陶眠还以为他是误入了哪个人间的繁盛都城。
唱楼尚未开始,门口有个矮个子的“小孩”在迎客。
那“小孩”有些奇怪,他露在外面的皮肤生出了皱纹,可见年龄不低。但他的头上却扣着一个类似过年游街艺人戴的“大头娃娃”头套,油亮亮的,带着僵硬刻板的笑容。
陶眠眯起眼睛仔细打量,才发现那应该不止是头套,因为它的眉毛和眼皮会小幅度地动。
或许是魔域的一种妖怪吧。
那大头娃娃对待每个客人都是弯腰陪笑,热情地邀请他们登楼。他那略大的脑壳似乎有些许妨碍视线,必须要把身子转过来,眼睛才能看见某处的人事。
他一回身,就看见了马车旁边的薛瀚和陶眠。
“哎呦——薛掌柜,大驾光临!”
大头娃娃晃着脑袋,殷勤地走过来,一边搓着手一边笑盈盈地望着薛瀚。
凑近了之后,陶眠才发现,这大头给人带来的冲击感真是不小,他过于像人了,但很明显又不属于人。
薛瀚熟络地回话。
“孟管事,近来生意可好?”
孟管事连连躬身,嘴上客套着。
“哪里哪里,多亏薛掌柜这般的贵客照拂……”
他的脑袋向左一转,看向不发一语的陶眠。
“这位是……”
薛瀚下意识地上前小半步,把人挡了挡。
“随从而已,不必在意。”
“哎——好好。”
那孟管事欲言又止,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异样,又忍着没说。
他不说,自有人来提。
“薛掌柜往日来唱楼,带的都是窈窕女子。怎么今日变了?”
一道年轻的男声自二人身后响起,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挑衅和恶意。
陶眠皱着眉回头,一个高挑的华服青年背着手,站在不远处笑盈盈地望他。
“哟,还戴着面具,神神秘秘的。不亮身份不能登楼,孟管事,这千灯楼的规矩,我没记错吧?”
“这……”
孟管事连连搓手,如果他的大脑袋壳能流汗,恐怕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青年嘴角的笑意更深。
“规矩不能坏。薛掌柜,让你身边的人把面具摘了吧。”
与其去做逐月之人,不如趁此良景,举杯邀月同酌。
……
当然薛掌柜的“明悟”是间歇性的,偶尔与陶眠共处,他还是会想把仙绑在人间。
不过仙人总有办法逃,一次两次,十次百次,反而成了二人独特的相处之道。
陶眠拿到横公鱼脂,自然是要回到桃花山。
薛瀚也不急,他说方子在他这里,自己看着办。
然后钱庄里的伙计就目睹了大掌柜被迫给二掌柜连续三日打下手的奇景。
大掌柜敢怒不敢言,掀过七八条桌子,每次都得自己乖乖扶起来。
这次经历太痛苦了,等薛瀚终于放陶眠回山,他怀里揣着配好的药包,耳边依旧是劈里啪啦的算珠声。
仙人耳鸣头晕地返回桃花山,迎接他的只有楚流雪。
楚流雪日日都要在山脚转上一圈,终于,她看见熟悉的道袍在山的一弯露出个角。
她不免欣喜,又克制自己,只说自己昨夜有预感,没想到今天就应验了。
陶眠不拆穿她,笑着拍拍她的头。
“让三土久候了,安心,这回有师父在。”
楚随烟没能前来迎接师父回山,他吃过早饭后又一次昏睡过去。
楚流雪把他扶去床上,给他掖好被角,又动作熟练地打水擦汗。
陶眠推开屋子的房门,看见的就是仿佛没有气息的楚随烟。他把药包交给楚流雪,让她烧水煎药,自己则上前仔细察看了四堆的状况。
比他走时的情况要更严重些,少年的身体出现盗汗的症状。
从薛府离开之际,薛瀚叮嘱他这药的见效未必快,但一定要坚持服用。同时晚上要有个人守着他,会吐,别让他被自己的呕吐物呛死。
薛瀚让楚流雪和他轮班,但陶眠舍不得折腾徒弟,这事儿又揽在自己的身上。
和薛瀚说得不差,是药三分毒,这药的副作用把楚随烟折腾了大半宿,又是呕吐又是头晕。
他难受得哼哼,陶眠也心焦。但没有多余的办法,只好一遍遍地给他擦身,让他漱口,按揉头颈部的几个穴位帮他舒缓。
中途楚随烟醒过来一次,陶眠背对着他,在铜盆里捞洗巾帕。
清凌凌的水声在月夜中格外明显,楚随烟出神地盯着师父的背影,见他拧干手帕、转身,一双温和宁静的眼望过来,凉凉的、吸满了水的布料贴上他的额头。
“师父……”
楚随烟闭上眼睛,感受着额头传来的凉意,这让他体内的燥火有些许缓解。
他用很低很模糊的声音说话,他说师父我会好好练剑。
本来很担忧徒弟病情的陶眠,听见他没头没尾说了这么一句,不免失笑,以为徒弟病糊涂了。
“平时我也没怎么逼迫你们姐弟练剑吧,怎么连梦里都说这些……”
他只当作徒弟的梦话。
楚随烟无力地晃了下头,陶眠却没有留心,而是忙着把铜盆中的水倒掉。
很多事情不能论绝对的对错,只能说一步误,步步误。
机缘巧合,就不再有回头的余地了。
在陶眠和楚流雪日夜不舍的照料下,楚随烟的病症终于减轻。
算着徒弟每日昏睡的次数越来越少,陶眠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松一口气的。
若是这药再不管事,陶眠就要把薛瀚押到桃花山上了。
楚随烟痊愈后又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楚流雪不许他下床乱窜,以免在身子弱的时候风邪入体,再次病倒。
“徒弟,给师父把躺椅挪挪,要晒死了。”
桃花山的桃花开了又谢,九载春秋寒暑,师父还是那个懒帅懒帅的师父,徒弟却像柳条儿似的抽长了。
顾一狗在懒货陶眠的教导下,勉强走在正常人的道路上。
作为一个九岁的孩子,他每天晨起给师父做早饭、喂鸡、劈柴、做午饭、拔草、劈柴、把院子里午睡的师父翻个面儿、做晚饭……
周而复始,日日如此。
顾一狗要抗议了。
他把菜刀往菜板上狠狠一丢,嵌进半面,回头怒瞪陶眠。
“师父!您说过等我九岁了,就教我功法的!”
“我不是教了嘛。”
陶眠的脸上盖着大蒲扇,两手垫在后脑勺。
“您教什么了?!”
顾一狗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不愧是双亲祭天法力无边的天选之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初具迷倒万千少女的容貌雏形。
“除了劈柴和切菜,我还会什么?!”
“浮躁。都跟你说了,师父传你的是《劈柴剑法》和《切菜刀法》,练好了大有裨益的,年轻人就是吃不了苦。”
顾一狗不服气,张开两只手,手心朝向陶眠。
“我的手都生茧了,您还说我浮躁!”
“浮躁说的是你的心态,不是指你的用不用功,”陶眠把大蒲扇从脸上揭下来,老神在在地摇了几下,“乖徒,师父说的话,每一句,你都要好好领悟。”
小孩把脸撇到一边,生闷气,看起来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
陶眠睁开一只眼睛,盯着顾一狗单薄的背影,蒲扇摇得快了。
真是每根头发丝都在闹别扭。
看来这么教育不行啊,小孩听不进去。
一狗别的都好,就是脾气差,得哄。
“这样吧,”陶眠又闭上眼睛,“你进屋去,师父床下有双旧鞋,左边鞋里有三文钱,你到村东头的卖酒李那处,去买一壶酒来。”
卖酒李姓李,村子里的人习惯用职业来称呼各种卖东西的小贩,就叫他卖酒李。
卖酒李是出了名的吝啬和暴脾气。
顾一狗不想去,师父又在指使他。
“你真不去?”陶眠慢悠悠地问,“哎呀,师父我命不久矣,我还有套祖传的绝世剑法呀,要是没了后人传下去,岂不是要就此遗失了呀,可惜可惜。”
一狗耳朵一竖,噌地站起来往陶眠的寝房走。
“师父放心!这点小事,徒儿马上替你办好!”
陶眠闭着眼睛翘起嘴角,把蒲扇又盖回脸上,不知道憋了什么坏主意。
不一会儿,噔噔噔的脚步声从耳边滑过,是匆忙的一狗。
“小徒弟,把你那根棍儿带上!”
一狗刚准备出门,就听他师父在后面扯着脖子喊。他虽然莫名其妙,却还是把平日惯用的那根三尺长的桃木枝一并捎带走。
这树枝是他在桃林捡的,没事当木剑比划两招。
师父就教他砍柴切菜,他总不能奔着优秀杂役的方向培养自己吧。
脚步声哒哒哒地远离,陶眠把蒲扇盖在脸上,又是一觉。
一个时辰,徒弟回来了。
“师父!”
“哎呦,回来了噗——”
陶眠侧过脑袋,看见鼻青脸肿的顾一狗,笑出了声。
“师父,你还笑!”
“师父生性不爱笑,除非忍不住。”
“我被那个卖酒的打了一顿!他说三文钱打发要饭的都不够!”
“现在乞讨业这么卷吗,三文钱都看不上了。”
陶眠总算肯从躺椅上起来,伸了个懒腰。
“师父你根本没有听我说话!”
顾一狗用力地跺了下脚,小拳头攥得死紧。
陶眠望了一眼他手里的树枝,上面明显有一段折损了,看来小徒弟力气还不小。
他这里的桃树可都是千年老树精,每一棵都是无价之宝。
“一狗,我问你,”陶眠悠闲开口,“他们打你,你还手了吗?”
“我还了!卖酒李有两个打手!那————么高的个子!那————么壮的体格!”
小孩先把两个手臂一高一低拉长,又横向地拽宽,来形容他的对手。
“那你赢了吗?”
“我、我赢了!”
“你没赢,你只是逃了。”
“不,我——”
“你用树枝保护了自己。那卖酒李可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前几天还打残了一个偷钱的小贼。”
“那、那我……我还挺厉害的?”
看见小徒弟迷惑地张开双手,曲了曲手指。
“当然,师父的《劈柴剑法》和《切菜刀法》哪里是白学的?不是师父吹牛,你练通了这两套功法,独步天下。”
“真的?”
顾一狗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但陶眠一脸的信誓旦旦,他又觉得,是自己过去太不自量力,低估了师父。
原来师父真的是世外高人!
一狗的目光变得坚定和激动,他握紧双手,向师父保证。
“请师父放心,徒儿一定好好修习两门功法!将师门发扬光大!”
“好,有志气!那师父就把一切都交给你了!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加油加油加油!”
有了徒弟的保证,陶眠心安理得地躺回去。
蒲扇摇起来。
“徒弟,等会儿你再去师父的屋,那双旧鞋的右脚,有一两银子。你去卖酒李那里,买一壶酒。”
一狗:啊?
“师父……你是不是睡懵了。”
“师父让你去,你就去。”
“我不去,”一狗的狗脾气又上来了,“他都用马鞭子抽我的腿,我才不去!”
“你什么都不用说,把银子给他看。不是说好要做大做强吗?这就半途而废啦。”
一狗不想做个言而无信的人,只好气鼓鼓地取银子,下山。
这次只要一盏茶,小孩就回来了,满脸的不敢置信。
“回来了?”
“师父,我回来了。”一狗给陶眠展示手中的两个壶,“我照师父说的,上来就把手里的银子给他看。那个卖酒李,就好像第一次见我似的,笑得可不值钱了,还多给了我一壶!”
陶眠闭着眼睛笑。
“徒弟,把酒倒上,闻闻。”
“哦。”
一狗依言照做,把酒倒出一小盅,鼻子凑近嗅嗅。
淡到几乎闻不到酒香。
“师父,这根本是水吧?!兑了多少啊……不行,我得找他要个说法!”
陶眠懒洋洋地翻了个身,晒一晒后背。
“浮躁。你有一两银子,你应该去找更好的酒家买酒。”
一狗似懂非懂地点头,师父不愧是师父。
那时他年纪小,不明白师父说酒,又不是在真的说酒。
等到他真的明白其中深意,桃花又红了七载。
一狗十六岁了,每天依旧是做早饭、喂鸡、劈柴、做午饭、拔草、劈柴、把院子里午睡的师父翻个面儿、做晚饭……
他成了翩翩的少年郎,举手投足气度不凡,村子里的小姑娘看见他就脸蛋晕红。
一狗浑然不觉,他的生活里只有桃花山、桃花观、三只鸡、飞天蟑螂……还有师父。
十六岁生日那天,陶眠给一狗做了一个糕点,插满十六根蜡烛。
“许愿吧,徒弟。这是师父我的独门秘制许必灵蛋糕,谁许谁知道。”
一狗笑了笑,他的性格和小时候截然不同,变得内敛许多。
“那我就许愿桃花年年红,三位鸡师兄身体康健。还有师父,多喜乐,长安宁。”
一狗想再许一个愿望,但师父刚刚说了,只能许三个,多的不灵。
他只好把仅剩的那个悄悄放在心底。
第二天一早,一对陌生的男女敲开了桃花观的门。
“师父,我去开门。”
一狗跟院子里智斗蟑螂的陶眠扬声说了一句后,不等回复,就主动去开门。
两张陌生的脸齐齐望向他,眼底是掩饰不住的欣喜激动。
“少宗主,属下来接你回宗门!”
那日少年和两位不速来客聊了很久很久,少年几乎没有开口,只有另外两人在很急切地说。
直到晌午,少年才说了第一句话。
“我得给师父做饭去了,二位今日且回罢。”
“少宗主,怎能做这种粗活?属下可以代劳——”
“不劳烦二位,”少年难得露出柔和的表情,“我师父挑剔,他连自己烧的饭都嫌弃,更别说外人了。”
随后少年与二人道别,一个人回去了。
做午饭、拔草、劈柴、把院子里午睡的师父翻个面儿、做晚饭……
用过晚饭,陶眠通常先回到屋子休憩,朗诵经书,不到五个数就传出均匀的呼吸声。
一狗收拾了碗筷再回自己的屋。
但陶眠今晚没有回。
他白日什么都不问,但好似知晓了一切,他问少年。
“一狗,你要离开了?”
少年放下碗筷,面向陶眠,揽衣跪下,一地的凄怆月色。
“是,师父。血海深仇,不得不报。否则徒儿下了黄泉,无颜面对双亲。”
他怕陶眠伤心,又补上一句。
“桃花山永远是我的家。待到大仇得报,师父,徒儿会回到这里,日日烧饭劈柴,无怨无悔。”
但陶眠仍是伤心,少年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如此悲戚的表情。
“山的外面有山,桃花之外更有桃花。一狗,你要追着天边的桃花远去了。”
“师父……”
少年咬了咬牙,抬起头,眼神炯炯。
“若是师父愿意,就跟随徒儿一起下山!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只要是我有的,就一定会给师父最好的!”
陶眠摇了摇头。
“我只要这里的桃花。”
临别之际,陶眠把他拥有的最好的东西送给大弟子。
一柄千年桃木剑,两本功法。
一本名为《穿云剑法》,一本名为《冥川刀法》。
还有他的芦贵妃,大补。
最后是一个承诺。
“师父不愿招惹俗世,但是,倘若你有了难处,就修书一封。”
馈赠良多,陶眠只收回了一样。
“一狗这名字是我当年把你从澡盆里抱出来的时候,怕不好养活,取的贱名。但为师饱读诗书,算出来你将来必定成大器。”
“名字,你就还给师父吧。”
师父的慷慨没有让少年的表情生出波澜,但当陶眠要收回名字时,少年眼眶蓄泪,伏地深深叩首。
“师父珍重!”
从此世间只有顾园,再无顾一狗。
苏天和好似瞒着什么事情,楚流雪让他放弃,他没坚持硬要她走。
但是他提出了另外一个条件。
“那我要留下。”
“这是何苦?看你的脸色,也不是很情愿。”
苏天和唉呀一声,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谷里的人逼我跟你成亲,我自己回去怎么交代?我也不回!”
苏天和的话音一落,饶是楚流雪这样天塌了半边都能淡定地走到另一边的人士,也不免怔上一怔。
她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和谁?”
“和你。”
楚流雪转头看向陶眠。
陶眠:……?
他后退一步。
“和我没有关系啊,我不想我的名字出现在你们的故事里。”
“……”
楚流雪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这是谁的主意?”
苏天和一本正经地掰着手指头数。
“我爹、你叔叔、你爹那派的好几个亲信,还有——”
“行了行了,”楚流雪摆摆手,没心情听下去,“简直无稽之谈。我都不记得他们的脸,居然还趁我不知道,给我说了一门亲事。”
说着,她又抬眸端详苏天和。
“你长得也算一表人才,又不愁婚事,也任由他们胡闹?”
提起这茬,苏天和还憋屈呢。
“我爹说我没别的本事,生来就是吃倒插门这碗饭的。”
“……”
能把软饭硬吃说得这般理所当然,苏天和的爹也是个奇才。
“那你就信他的话?”
“我本来是不信的,”苏天和一板一眼地跟她解释,“但我转念一想,说不定自己真有这方面的才能呢?”
这下连陶眠都愣住。
这年轻人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楚流雪似乎已经麻了。
“所以你到这里来之后有没有迷途知返。”
“有的,”苏天和苦着脸,“倒插门很好,但我的尊严在抑制我的才能的发挥。”
“……”
按照苏天和的说法,幽冥堂堂主谈渊灭掉窦氏的主家后,窦家的旁系仍在努力夺权。目前天尽谷的掌权者是当时和谈渊里应外合的内鬼。他上位之后,使用残忍手段剪掉窦槐的羽翼,党同伐异,成立了自己的势力。
而苏家表面上顺应了这位新谷主,实际上一直没有放弃和老谷主的人脉联络。这些年来,窦氏的人能够顺利出入魔域人间,也有苏家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但窦家的人对苏家的态度却很复杂,又依赖又戒备。
苏天和说就是为了打消窦家的戒心,他爹才让亲儿子和窦槐的孤女成亲。
楚流雪语出惊人。
“你回去,劝你爹自己上位,”她有理有据,“窦家一脉的势力早就没落了,残兵败将能有什么作为?你们苏家夺权还有些希望。”
苏天和一拳敲在手掌心。
“想到一处去了!我也是这么劝我爹的,让他放过我。”
陶眠在旁边默默吃瓜,吃到最后,没想到这两个“逆子”竟然合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
他不禁开口。
“这事儿得问问苏老自己的意思吧?”
苏天和赌气。
“他都没问过我!”
陶眠不开口了,这事还蛮乱,他可不掺和。
但都闹到了他的地盘,已经不是他愿不愿意管的问题。
因为苏天和要留下来。
“反正回去还要被踹出家门,不如我就留在这儿。”
楚流雪皱眉。
“你非要留桃花山作甚?人间浩渺无边,哪里容不下你?”
“万一我爹私自派人来监视你我,发现我不在,那该如何是好?总之我就要留。”
“……其实是你自己想赖着不走吧。”
陶眠看他们你一句我一句,默默举高一只手。
彼时的薛瀚只是陶眠在路边捡到的一个小孩子。
或者说……小妖怪。
那次是顾园在山上玩时,不小心被一种罕见的毒蛇咬伤。解毒的药草有几味山中采不到,陶眠不得不只身前往镇上的药房抓药。
待他提着一串药包出门,原路返回,路过一处拐角时,却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扑住了腿。
如果只是普通的小乞丐,陶眠给些钱就罢了。但那孩子不知先前受了怎样的虐待,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臂和双腿都是勒痕烫伤,还有利器割过后愈合的疤,惨不忍睹。
陶眠都走出拐角十几步了,想起小孩的一身伤,咬咬牙,转身又回到原地。
男孩仍在,只是失去意识,昏迷过去。
陶眠把药包收进芥子袋,一边责怪自己,迟早因为心软把自己坑死,一边背起那瘦弱的小孩,寻了处医馆,给他看病。
捡来的孩子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因为饥饿晕过去罢了。既然没有病,陶眠想着给他怀里偷偷塞些钱,自己离开便是。
没想到当他刚准备把全身上下所有的钱送给男孩之时,后者却睁开眼睛,醒了。
醒了更好,陶眠把他的想法一说,希望男孩拿这些钱换点吃的。
他要回山上了,徒弟还在等着他。
结果小孩拽住他衣服的一角,一言不发,也不掉眼泪,只是默默地盯着他。
很倔强,也很卑微可怜。
陶眠的头开始痛。
他是长生者,活了一千零几岁,自然明白不能随便结下尘缘的道理。有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徒弟已经很麻烦了,再来个身世不明的小孩,他还要不要过以前那种潇洒自在的日子了?
陶眠强迫自己不能心软,把小孩的手从自己的外衫拿开,跟他讲道理。
“你看,你我素昧平生。我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你,算是对这一场萍水之逢有个交代。这样好不好?”
小孩眼中的光彩黯淡下来,重新躺回榻上,虾米似的蜷缩起身子,手臂环抱住自己。
陶眠闭着眼睛不肯看,把钱袋塞给医馆的大夫,头也不回地离开。
……
不到十个数,他又大步流星地从门外跨进来。
“罢了罢了,帮人帮到底!我给你找个好去处,之后就别来招惹我了!真是服了我自己……”
他碎碎念叨着,又把小孩背起来。
初秋时节,长空一碧。金黄落叶铺满医馆门前的石板路,正是橙黄橘绿的好时节。
即便许多年过去,薛瀚阖上双眼,依旧能跨越时光,感受到那日洒在脸上的融融暖意。
故事的开始分明如此美好……
然后急转直下。
陶眠当时的确如他所承诺的,将小孩送到了他在凡间一处认识的人家。
这家夫妻是做买卖的,多年无子。陶眠曾经帮他们驱过邪祟,夫妇两人知恩图报,逢年过节都要送些礼物来桃花山。
陶眠知道这对夫妻一直希望有个孩子,正好,把捡来的小孩送过去,两全其美。善良的夫妇二人并没有嫌弃小孩一身的旧伤,反而因此对他十分疼爱,给他起名为薛瀚。
知根知底的家庭,陶眠也放心,就将这孩子留在了薛氏夫妇的府上。既帮助了孤苦伶仃的孩童,又还了他们夫妻赠礼的人情,算行了两桩善事。
随后他就回了桃花山,再没有主动探望过小孩。
小陶仙人心里想的是不能过多干涉薛瀚的人生,既然有了好人家收留,那么他的使命便完成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