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分量,直到后来结了婚,开始真正过生活的时候我才明白,恋人和妻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结婚你永远不知道妻子的分量。
到了周日,我买了些礼物去看丁晓冉的父亲。
到了她家,我们村的赵庆居然也在她家里,赵庆客气地和我打招呼,让烟。
我不抽烟,婉拒了他。
我疑惑地看向丁晓冉,她瞬间明白我的意思,她找个理由把我叫到屋里对我说,“赵庆自从上次送她去医院后,就要了家里的地址,这次他不请自来,她也没有心里准备。”
我表示理解。
探望病人,不宜多打扰。
一会儿,看完丁晓冉的父亲,我和赵庆便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骑着自行车,赵庆骑着摩托车,他不时地减速,尽量和我保持并齐走。
他笑着问我,“你们两个是在处对象吗?”
我说已经谈了很久了。
他好奇地问,“你才上班没多长时间,能有多久,你们的事都和家长说了吗?”
还没到那一步,我如实地回答他。
他顿了顿又说只是恋爱关系啊。
我说算比恋爱关系进一步吧。
他疑惑地看了看我没说话。
片刻,我不解地问赵庆,“你怎么也来看她爸了?”
他支支吾吾地说凑巧了。
看他不想说实话我也不好再追问。
我岔开话题说,“听说你和你爸都在大众酒店上班,待遇不错。”
“还行,我跟着父亲学做菜,学个手艺,将来好找活干。”
他回答我说。
“听说在县里你父亲是个有名的厨师,大众酒店全靠他撑着。”
赵庆嘿嘿笑了几声,谦虚地说,“俺爸干厨师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什么长进,在咱村里做过的大席菜你也吃过,现在做的菜还是那个味。”
“好吃,真好吃,这一片的都没他做的好吃。”
我恭维地说。
说着说着,我到了回学校的路口,赵庆回村里,我们就此别过。
我使劲蹬着自行车朝学校驶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大概是醋意吧。
赵庆与我同村,比我大两岁,从小一起玩着长大的。
上完初中,他便跟着他爸去学做菜。
我继续上学,之后很少打交道。
因他爸是位厨师,且在城里给人做菜,家境比一般的人家富裕。
别人都还骑自行车时,他家就有了摩托。
他爸见多识广,待人和善,村里谁家如果遇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