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文军林琴的女频言情小说《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小说》,由网络作家“林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七七八八的东西买完,再把河虾送到国兴大饭店,今天花出去的钱和赚的正好持平了。两人带着那些东西回到渔船上。林义看了果然又念叨了起来。林琴和陈文军已经习惯,把东西放下后,他们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开荒和赚钱安排。林琴把剩下那些钱拿出来,道:“咱就剩三百多,盖房子显然是不够用的,得一边开荒一边攒钱,争取今年过年前搬新家。”“有志气!”林义笑得合不拢嘴。陈文军连连点点头,“那我们怎么安排?要不以后早上你帮我一起把鱼送到菜市街,我来卖鱼,你先去荒岛?不行不行.....你也不会撑船!要不这样!我一早先送你们去荒岛,再去卖鱼,回头再去国兴大饭店送货,就是要多跑一趟。”似乎怎么安排都不好。林琴想了想,道:“还是我们一起吧,早上一起去菜市街卖鱼,早点收摊去...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小说》精彩片段
七七八八的东西买完,再把河虾送到国兴大饭店,今天花出去的钱和赚的正好持平了。
两人带着那些东西回到渔船上。
林义看了果然又念叨了起来。
林琴和陈文军已经习惯,把东西放下后,他们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开荒和赚钱安排。
林琴把剩下那些钱拿出来,道:“咱就剩三百多,盖房子显然是不够用的,得一边开荒一边攒钱,争取今年过年前搬新家。”
“有志气!”林义笑得合不拢嘴。
陈文军连连点点头,“那我们怎么安排?要不以后早上你帮我一起把鱼送到菜市街,我来卖鱼,你先去荒岛?不行不行.....你也不会撑船!要不这样!我一早先送你们去荒岛,再去卖鱼,回头再去国兴大饭店送货,就是要多跑一趟。”
似乎怎么安排都不好。
林琴想了想,道:“还是我们一起吧,早上一起去菜市街卖鱼,早点收摊去送货,回来你去开荒,我去钓鱼,笋壳鱼等傍晚的时候再抓也行。”
“妈妈,还有我们,我们也可以帮忙,我们在家钓鱼!”刘丫丫兴奋地举着手发言。
陈平安也跟着一起举手。
林义呵呵笑道:“好好好!外公跟你们一起,咱三个在家钓鱼,你们手气比外公好,多钓几条大鱼,到时候住大房子!”
两个孩子被林义画的大饼哄得不知道东西南北,一个劲儿地点头,恨不得现在就拿着鱼竿去钓鱼。
林琴和陈文军把证件收拾好,先把船划到南屿,他和林琴穿上雨鞋,拿着锄头耙子上岛先把盖房子的那块地清理出来。
林义带着两个孩子在南屿附近钓鱼。
豁口出来就是深水区,这地方大鱼应该比他们寻常时候钓鱼的地方多。
三人用两根鱼竿,两个孩子一人一根,林义负责帮忙。
林琴和陈文军还没走多远就听见渔船上传来刘丫丫兴奋地喊声,“外公,好大好大!是大白鲢!”
“哟!我们丫丫都认识白鲢了!能有六七斤呢!我的天!怎么这么大哟!”林义宠溺夸张的声音远远出来。
林琴和陈文军相视一笑,加快速度,不一会儿就找了一块地势比较高的平地。
“这一片目测能有十几亩呢!我们要挖多大的范围?”林琴抛了两下,抬头一看,陈文军貌似还没跟耙子磨合好,整了半天也没能驾驭耙子。
林琴被逗得哈哈大笑,“不是你这样用的!像我这样,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靠巧劲斜向下扎进地里,再用力把土带出来,你看,这些杂草就能连根拔起。
要是碰到扎根比较深的杂草就要用锄头,盖房子的地一定要把草根处理干净,不然哪天破土而出就麻烦了!”
上林村那边还有许多人家里是踩实的泥地,没有铺装,喜阴的杂草经常能从床底下或者桌椅底下破土而出,这种破土而出的杂草往往根系扎得特别深,无法彻底清除,今年拔了明年又长,烦不胜烦。
最好的法子就是一开始弄干净。
陈文军上辈子没盖过像样的房子,林琴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他。
却见陈文军抬头看着四周的山,若有所思。
“怎么了?”林琴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陈文军收回视线,沉吟道:“这岛上最不缺的就是岩石,我想上去捡石头,咱把地基垫高,至少要比豁口高,这样下雨的话就不怕积水了。”
他们这里夏初到中秋之前都有可能刮台风,万一下大雨南溪水位上涨,这岛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淹没。
陈文军想到的问题林琴也想到了。
两人面面相觑,发现盖房子果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拿不定主意,他们只能暂时清理一块地方,等天快黑了才上船,跟林义说了下大概情况。
林义当即笑道:“这还不简单,你们翻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石螺壳或者溪蛤的壳,要是翻出来说明那地方曾经被大水冲过,换个地方就行。
整个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就不信找不出一个适合盖房子的地儿!”
“那倒也是!”陈文军大笑,紧皱的眉头松开了。
第二天不到五点,两人去起地笼,把昨天孩子们钓的那些鱼装上推车,先赶去菜市路摆摊,不到八点就把剩下的货和河虾送去国兴大饭店。
他们前脚刚走,张友仁后脚就来了,见摊位空了,急了,“卖鱼的呢?怎么最近这段时间都没看见他们?”
边上的大娘大声调侃,“你来晚啦!现在他们来的早,收摊也早,下回六点过来,肯定能买到他家的鱼。”
“去去去.....六点我还没上班呢!”张友仁郁闷得不行。
其他鱼贩的鱼都比不上陈文军的种类多,就连大鱼都没几条,还不好讨价还价,要是给陈文军买,他能吃不少回扣。
可他是给公家干活,又不是为自家买菜,起早贪黑不会涨工资,每天八点半左右到菜市场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大娘就喜欢看抠门的张友仁吃瘪,笑得那叫一个一个欢实。
陈文军和林琴八点多到国兴大饭店。
熟门熟路把东西送去后厨。
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郑国兴完全相信两人的人品,让他们自己称重,报数,自己痛快付钱,还能省不少时间。
两人从郑国兴这里拿了七十二块,带着剩下那些鱼离开。
郑国兴看了一眼,道:“就剩那么一点,都给我得了。”
陈文军却是摇头,“不成不成,卖给你岂不是砸你招牌!我们可不能为了卖鱼坑你,一会儿我和阿琴还要去其他地方,正好沿路叫卖,应该能卖完。”
“随你!”郑国兴忙着做菜,没空跟陈文军客套。
两人离开国兴大饭店后,立马推着推车赶往房山社。
等到地方都九点多了,村里人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一群老头老太太聚在小卖部外面说着东家长西家短,顺便再编个筐,搓个麻绳啥的。
陈文军和林琴是生面孔,一进村就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林琴做好心理建设,笑眯眯地过去询问,“阿婆,你们买鱼吗?新鲜的鲫鱼鲤鱼,南溪钓上来的,要看看不?”
“哟!是卖鱼的呀!我们看看.....咋卖的?”一个阿婆伸长脖子看向水桶里的鱼,还想捞出来瞧瞧。
方莹肯定地点头,“确实没有,要是有的话十里八乡早就传遍了。”
林琴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你,“有个房山社叫方莹的女人,她跟我老公在一个省城一个学校念大专,两人还搞在一起,那个方莹怀孕了,我怀疑她是因为孩子快生了坐不住,打算弄走我们母女好嫁给我老公。
那个方莹或许就是你口中说的方美香,至于她为什么用你的名字去上大专我就不清楚了。”
方莹脸色渐渐白了起来,瞳孔越来越大,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你.....你是说.....方美香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上大专?”
林琴深吸一口气,“我也只是怀疑而已,不确定是不是这样。”
“不!你的怀疑.....可有可能!”方莹激动地看着林琴,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我早就应该想到的,美香是村长的女儿,在家特别受宠,怎么可能因为高中失意就远嫁他乡!
村长那么疼爱这个女儿,怎么可能让她远嫁!我真傻,我早该怀疑的!不,不行!我要回去找他们问清楚。”
林琴赶忙拉住方莹,“你别急啊!要真是方美香顶替你上大专,那可不是小事!牵连的人肯定特别多,你一个女人势单力薄,怎么给自己讨公道?”
“姐!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我已经走投无路了!今天我爸妈收了一个老男人八十块钱,逼着我嫁给他,要不是警察同志及时赶到,我已经被那个老男人拖走了!
我现在是有家不能回,有冤不能申......我真的不想活了!可我又不甘心就这么死了!呜呜呜......”方莹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林琴看向陈文军。
陈文军上前,掏出五十块给她,“拿着这些钱买张长途车票去省城,找到那个学校校长或者招生办,先问问他们学校招的方莹是不是你,要真是你的话再把情况告诉学校和校长,就在省城报警!
要不是的话就回来,五十块钱够你来回一趟,还能在省城待上几天。”
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方莹看着眼前的五十块钱,眼睛都直了,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林琴劝道:“人这辈子就这样,不赌一把的话你会后悔一辈子,这钱就当是我们借你的,以后你有能力再还,没有能力不还也不要紧,我们能理解。”
方莹回过神来,抽泣着拜谢。
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感受到被关心和偏爱,可笑的是这种温暖不是来自她的父母,而是来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谢谢你们!我以后一定会努力还钱的!你们叫什么?住哪里?我以后要怎么找你们?”
方莹问了许多问题。
林琴认真回答她。
等走到医院,陈文军同林琴说道:“你先带孩子上去,一会儿我送她去车站,明天再来看你们。”
“好!”
有陈文军在,林琴的心总是特别踏实。
林英和林义看见林琴抱着刘丫丫回来,两人全都喜极而泣。
林义动不了,眼珠子却是一刻都没离开刘丫丫。
林英紧紧抱着孩子,心肝宝贝叫了好一会儿,后怕得不行,“派出所那边怎么说?”
“还在调查,幸好孩子找回来了,人贩子也被抓了。”
林琴并没有说太多。
林英气得把人贩子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才消停。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陈文军提着水果来了病房。
刚一坐下林琴就迫不及待问起方莹的情况。
陈文军忙道:“给她买了今天最早的一班车,现在都坐上车走了,希望结果跟我们想的一样。”
林琴点点头,松了一口气。
刘丫丫冲陈文军甜甜地喊道:“陈叔叔。”
陈文军忙把她抱起来,同林琴林义他们说道:“叔,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可以让丫丫先去我那里住几天,医院人多眼杂,总有疏忽的时候,我这几天都不会去卖鱼,可以帮你们看顾孩子,等叔出院了我再把孩子送回上林村,你们看成不?”
还别说,林琴真的有点心动。
陈文军是疍民,家在渔船上,不上岸的话就在南溪上飘着,也能随便找个没人的岸边停靠,只要孩子不上岸,确实不用担心人贩子。
更重要的是,这次孩子被拐是刘永明和小三的阴谋,一次没得手肯定还有第二次,要是把孩子给了陈文军,刘永明绝对找不到!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了!”林义看陈文军的眼里满是感激和愧疚。
陈文军摇摇头,“这算啥!反正我看一个孩子也是看,两个孩子也是看,只要你们愿意就行!”
说着他低头看向刘丫丫,耐心劝说,“丫丫跟陈叔叔回家住几天好不好?叔叔家里有个跟你一样大的哥哥可以陪你玩,等你外公出院叔叔再送你回家好不好?”
刘丫丫舍不得林琴。
林琴哭着安慰道:“乖,妈妈得了空就去看你,你跟陈叔叔待几天,不怕再被人贩子盯上,好不好?”
“好!妈妈记得要来看我,接我回家!”刘丫丫哭得好不可怜。
几个大人都跟着落泪。
为了安抚刘丫丫,林琴还跟他们一起回了一趟南溪。
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回来这里。
南溪的风景依旧,河上渔船往来,好不热闹,路过的疍民会好奇地看她一眼,很快就忙活自己的事。
陈文军抱着刘丫丫领着林琴回到自家船上。
这是一条疍家人用的五篷船,亦称五篷舟。五篷船一般长10多米,宽3米左右,面积30多平方米。“五”指五片收缩自如的竹蓬,用来对付不同的天候。
船头配置一副划水的长桨,还有锚锭和长竹篙。船中舱位俗称“船肚”,整个船肚里面,尤其是后舱部位分成上下两层。下层蓄货、养猪,上层宽敞。全家大小的生活中心,吃、喝、拉、撒、睡都在后舱部位。
舱门上还挂着一副对联,门上用红纸贴着“一帆风顺”四个大字。
这一切对刘丫丫来说是那么陌生和新奇。
当陈文军打开门,一个黑黢黢的脑袋从船舱里爬了出来,欢喜地喊了一声,“爸爸!”
林琴看向陈文军。
陈文军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等过两天再修。”
这个豁口不算大,但真的要封起来也是需要几天功夫的,等大工过来,听听人家的意见再开工也不迟。
一行人上船后,陈文军撑着竹篙带着他们到南溪对岸县城。
船一靠岸就是在码头。
林庆祥父子俩没来过这里,两眼一抹黑。
幸好陈文军来这边卖过鱼,亲自给他们带路。
三人穿行在县城主街两侧的小巷子,很快就找了一个修车棚。
修车棚在巷子里面,巷子虽然深,但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林庆祥猜测这里应该是村子通往街道的必经之路。
陈文军介绍道:“这家修车棚老板会收这种车,人家有门道,但你们别嚷嚷,我来说。”
父子俩点点头,眼巴巴地盯着修车棚老板瞧。
陈文军上前,给老板递了一根烟,啥也没说就指着自行车。
老板从地上站起来,一双布满茧子的手上都是黑色油渍,他利索地用旁边那盆看不出颜色的水把手洗干净,接过陈文军递过来香烟,夹在耳朵上,大步走向自行车,一会儿摸摸车把,试试刹车功能,一会儿转转脚踏板,再看看链子。
差不多将自行车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发现除了锁坏了,其他都是好的。
当下老板就回头,沉吟道:“八十块钱,要的话我现在就付钱。”
“才八十块?”林少军刚皱眉开口,林庆祥立马捂住他的嘴巴,赔笑道:“八十就八十,反正是人家欠咱们的,能抵多少抵多少。”
陈文军点点头。
老板立马上手,把自行车扛进屋里,不一会儿他手里多了八张大团结。
林庆祥清点了一下,笑道:“没错,那我们先走了!”
陈文军跟着他们走出巷子。
林少军不满地嘟囔道:“爸!你刚刚干嘛拦着我,那辆自行车最少也要一百三,他才收我们八十,也太黑了!”
林庆祥气得直瞪眼,“你蠢吗?我们卖的是黑车,不管卖多少都是赚的,你还占便宜占上瘾了?再说了,人家不用赚吗?”
林少军被骂得无言以对。
三人上船后,陈文军立马把船划走。
林义焦急询问,“卖出去了吗?”
“卖出去了!有八十块呢!”林庆祥显然特别高兴,这笔钱对他们家来说就是意外之财,还是一笔大钱。
加上今天领的工钱,这一回他们父子能带一百多块回家。
媳妇肯定高兴!
林义有些诧异,更多的是松了口气,“不错不错!把那东西卖了大家心里都踏实,以后谁也别提这件事!”
林少军这会儿也想明白了,笑呵呵地直点头。
船靠岸后,林琴提醒他们把那些东西带走。
目送他们离去,陈文军又拿了夹渔网和水桶准备下船,“这天不太对劲,我觉得今晚得下雨,趁着这会儿还早,能再捞两网,阿琴,你要不要跟我去石堆看看,说不一定还有鸭蛋。”
林琴觉得不大可能,她今天早上九点多才捡了一波,这会儿就算有也没两个,不过这天气确实不对劲,再去走一趟也行。
刘丫丫和陈平安一听捡鸭蛋,全都跃跃欲试。
“妈妈,我可以帮你捡。”
“阿姨,我能不能去看看?”陈平安小心翼翼询问,他知道自己手脚不利索,去了不一定能帮得上忙,还可能给林琴造成负担。
林琴本想拒绝,见孩子这么期待,无奈答应了。
四人拿着水桶工具下船。
留林义在船上做饭。
路上,林琴不时提醒道:“石堆有些高,一会儿我牵着平安,丫丫,你自己要小心一些,危险的地方不能爬,知道吗?要是找不到鸭蛋就算了,你们在溪边摸几个石螺就回去。”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大喊。
各自提着自己的小水桶,走得小心翼翼,那背影瞧着特别可爱逗趣。
林琴不自觉勾起嘴角,琢磨着估计也没多少鸭蛋,就当陪孩子们玩了。
这么想着,三人便上了石堆。
陈平安坚持自己爬,不当林琴的累赘。
林琴便跟在后面耐心看着。
小家伙手脚并用,刚上一个台阶就大喊,“阿姨,你看里面,那个是不是鸭蛋!”
林琴脸色一变,赶紧凑过去,蹲下来瞧看,发现里面还真有一窝鸭蛋,因为位置隐蔽,不容易发现,得绕到另一边才摸得出来。
“你等会儿,阿姨去拿。”
林琴兴冲冲跑过去。
没等她摸出鸭蛋,刘丫丫那边也有了发现。
小孩性子急,根本就等不了林琴,自己就动手把鸭蛋一个个掏出来。
等林琴这边摸完鸭蛋,回头一看,两个小家伙都跑远了,她赶忙追过去,发现两个小家伙的桶里都有七八个鸭蛋。
“这么多!你们哪儿捡的?”
刘丫丫指了两个地方。
林琴想不起来自己上午有没有找过,怀疑是自己看漏了。
她赶忙把两个孩子桶里的蛋搬到自己的大桶里。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陈平安那里又有了发现。
两个小家伙互相较劲,一会儿这边发现鸭蛋,一会儿那边有了收获。
林琴光顾着给他们善后,自己都没空找。
就这样,三人把十几米长的石头堆走完。
林琴的水桶也装了六分满。
看看天色,乌云压顶,不大对劲,她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原路返回。
此时南溪上的渔船已经亮起了星星点点的橙黄光亮,有的人家点蜡烛,有的人家用煤油灯,船来船往,好不热闹。
林琴道:“看样子是真的要变天了,渔船都到港口去了。”
只要变天,疍民会自觉把渔船划到港口,船连着船,这样就算刮大风下大雨也不怕。
陈平安赶忙朝陈文军所在的方向大喊,“爸爸,要下雨了!回家了!”
陈文军朝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上船。
等他回来,林琴已经给两个孩子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
两个孩子正坐在甲板上玩乌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变天,乌龟一直冒出水面,嘴巴一张一张,比其他时候都要活跃。
提起林琴,李莲就一肚子火,越说越上头。
阿婆脸都黑了,说话的声音都拔高了不少,“你们家的事跟我有啥关系!咋地?人家说话我还得在一边偷听啊?什么人呐!去去去,想知道自己问去,别在我这里碍手碍脚的,我还忙着呢!”
李莲不满嘟嘴,恨恨地看着阿婆往外走的背影,嚷嚷道:“不说拉倒!反正我们村的地便宜不了外人!林义的田地迟早都是我家的!”
阿婆冷眼看着李莲离开,手上的桌布用力摔在灶台上,“什么东西!脏眼睛!”
李莲没能从阿婆这里打听到消息,扭头就盯着林庆祥家。
过了两天,当她来到地里干活,发现林庆祥父子俩没下地,换成黄玉珍扛着锄头下地,立马意识到不对劲。
她也没遮掩,大大咧咧就追问,“你家男人和儿子呢?咋不下地了?”
黄桂花几个听着李莲的大嗓门,纷纷看向黄玉珍。
黄玉珍嗤笑一声,故作惊讶地放下锄头,“呀!你不知道吗?我还以为这么大的事情你们比我们清楚呢!”
“啥大事啊?”黄桂花眼巴巴地询问。
她娘家跟黄玉珍娘家一个村的,两人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关系比一般村妇要亲近许多,说话也不用顾忌什么。
黄玉珍见大家都八卦,也不卖关子,笑呵呵说道:“也没什么,就是林琴男人买了一片地盖房子,这东西都弄过去,我家男人和儿子被请过去帮忙了。”
“嘶!”一众干活的村民都震惊地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打探消息。
黄桂花震惊不已,“不是说林琴再嫁的男人是个疍民吗?疍民也有钱买地?”
黄玉珍扬了扬下巴,蔑笑地瞥了林志两口子,大声说道:“什么呀!以前疍民没钱,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人家跑船搭客捕鱼,日子过得可不比我们差!只是人家都在水上过日子,不好买地而已,这不,林琴那男人开了个口,听说还是找国土局的领导给办的呢!
搁你们,你们能有这本事?”
大家面面相觑,不住地点头,别说找国土局领导买地,他们就是在村里批块地盖房子都费劲。
黄桂花一脸羡慕,“这疍民真这么有钱?”
黄玉珍耸肩,“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听孩子他爸说林琴男人特别能干!林义在他女婿那里养伤,吃得好,还不用干活,都长胖了不少!
啧啧啧.....你说前后两个女婿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要我说有福之人不入无福之门,林琴这是苦尽甘来,掉福窝了!”
“不可能!一个穷酸疍民怎么可能买地盖房子,你少吹牛!”李莲反应十分激动,那架势好像要跟黄玉珍拼命一样。
黄玉珍嫌弃摇头,“可不可能又不是你说了算!人家都在努力,也就你一直盯着人家一亩三分地,恶不恶心!”
“黄玉珍!你少污蔑我!这块地本来就是我家的!”李莲站到黄玉珍那块地上。
黄玉珍也不跟她吵,扭头寻找大队长的身影,“踩坏我的庄稼我让你十倍赔偿!”
李莲立马低头看了看脚下,又安心地站着不动,杵在那里就是不动。
黄玉珍也不搭理她,扭头继续干活。
黄桂花好奇地打听,“你家男人和儿子干活一天多少钱?”
“一个人一块二,包吃!”
黄桂花更羡慕了,“林琴那里还招人不?我男人也会干小工?”
黄玉珍抬头,沉吟道:“现在应该不缺,我家庆祥少军两个,林义恢复得差不多了,可以搭把手,还有林琴两口子呢!哦,对了,两个孩子也能帮点忙,足够了!”
黄桂花不由得失望,继续追问道:“他们盖多大呀?”
“两百多平方呢!还要垫高地基,反正听我家那口子说,人家不打算讲究呢!”
“天哪!两百多平方,这地不得买三百平啊!啧啧啧.....”
李莲竖着耳朵听完,讥讽黄桂花,“这种鬼话你也信!他陈文军要是有钱盖房子又怎么可能看上林琴那种破鞋,你可别被糊弄了!要我说林琴就是不知好歹!放着好好的大专生男人不要,还去招惹人家。
刘家指定不会放过她!等着瞧吧!刘永明毕业分配工作后,一定会找她算账的!”
黄桂花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李莲,“我说你是不是有病啊!我怎么觉得你那么希望林琴倒霉呢?难怪人家林琴不认你们这门亲呢!”
李莲一噎,梗着脖子固执地说道:“我又没说错!她离婚改嫁还光荣了?丢人现眼的玩意儿!放着大专生男人不要,嫁个疍民,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
黄玉珍扯了扯黄桂花的衣服,“你跟她计较什么?听说刘永明再婚娶的女人是个冒牌货,冒名顶替上大专,让公安给抓了,刘永明之前在国土局实习,听说都辞职回学校了,那家倒霉事一大堆,还毕业工作分配!能好好毕业都是刘家祖宗保佑了!”
“啥?这又是啥?我怎么没听说过!冒名顶替上大专?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呀!”黄桂花几人再次围过来,眼巴巴地等黄玉珍解释。
黄玉珍却开始插科打诨,“其实具体啥事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刘永明还没离婚就跟那个女人不清不楚,还搞大肚子,刘家一直相信那女人怀的是儿子,又是大专生,自然看不上林琴母女。
不然也不会设计林琴,逼她离婚,这婚是如愿离了,但那女人怀的却不是儿子,是个女儿,还在生孩子的时候被警察找上门,给抓了,现在他们那条街就没人不知道刘家这些破事的。
哦,对了,听说那女人是房山社村长的女儿,这冒名顶替上大学牵扯到很多人,房山社的村长,学校的领导班主任,还有市教育局的领导,好多好多呢!
你们想知道自己去打听,我呀也是听我家男人说的,毕竟他跟林义关系好,消息比人家灵通。”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看向李莲和林志,却发现这两口子一脸懵逼,显然也是不知情的。
因为黄玉珍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李莲心里直打鼓,倒是没继续反驳,灰溜溜地回到自己地里,憋屈地在林志耳边念叨:“你的好侄女可真行!什么事都瞒着我们!根本就没把我们当一家人!”
刘永明烦躁地抓挠头皮,蹲在地上,整个人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大哥,方美香她有我的把柄!当初为了和林琴离婚,她给我联系了一个人,对方借了我一百五十块,现在方美香说那人是放高利贷的,这笔钱我要是还不上就完了!
还有林义的事.....这些事情随便一件我都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大哥!我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眼看着就要毕业分配了,我不能冒险!”
刘永国第一次感到如此憋屈,“那就这么由着那个女人拿捏?离不了婚也就算了,你还真要养那个孩子?
妈那些棺材本全都被你拿走了,现在还靠借外债过日子,再养那个丫头片子,妈非得气死不可!还有你嫂子那边我也没办法交代!”
不说还好,越说刘永国越气,恨不得杀人泄愤。
刘永明紧紧抓着刘永国的衣服,“大哥,我决定先回学校躲一阵子,等学校分配工作再回来,反正就剩下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你帮我扛一扛,等我回来上班我会报答你们的!”
刘永国一脸为难,面对弟弟的哀求他又无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回去跟马翠花和徐蔓枝解释。
“什么?不能离婚,还要替方美香养女儿?想得美!”马翠花因为愤怒,声音异常尖利,恨不得拿大棒往刘永国身上招呼。
刘永国赶忙后撤,退到院子,警惕地看着马翠花,“妈,小弟说了,他现在得回学校避避风头,我觉得他说的对,等工作分配下来,这些事咱再仔细算。
方美香那边还有小弟的把柄,万一被方美香捅出去,小弟怎么办?她自己已经进去了,还怕啥?但我们不能冒险啊!一个丫头片子而已,给一口吃的就行了,只要饿不死就行,那就是我们拿捏方美香的底气!”
马翠花愤怒的脑子渐渐冷静下来,“你说的对,不能让那个贱人毁了你弟弟,既然方美香这么说,明天你去把那个赔钱货接回来,等方美香出狱再让他们离婚。”
刘永明得知马翠花愿意抚养孩子后,立马给实习单位递交辞职信,收拾行李返校。
陈文军去国兴大饭店送鱼虾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事的。
他不满地哼了一声,“倒是便宜他了,竟然没跟着进去!”
郑国兴现在已经知道陈文军两口子的过去,安慰道:“现在没进去又不代表他能没事!这里里外外出了这么多乱子,他在安市都出名了,毕业工作分配肯定得回来,哪个单位敢要他!你们就等着瞧吧!
对了,一会儿我那个做工程的兄弟会过来吃饭,你们正好互相认识一下,他叫黄文龙,是我发小。”
说话间,一群灰头土脸的男人进了饭店。
往那里一坐,扯着嗓子随意喊道:“臭头,给我们整一桌饭菜,三菜一汤,啥便宜来啥!”
郑国兴没好气地吼回去,“你才臭头!老子有名有姓,叫郑国兴!”
“啥玩意?吃弹药了这是?”黄文龙终于正眼瞧向郑国兴这边,见还有两个陌生面孔,他才反应过来,讪笑着上前,“对不住对不住!没打扰你们吧?那啥,好兄弟,我们都饿了,一会儿市领导要来检查,今天中午估计没饭吃了,你先给我们弄一点吃的。”
“去去去!一边去!”郑国兴没好气地拍掉黄文龙的脏手,同陈文军说道:“这就是我那个包工程的发小,别看他不着调,实际上就是不着调,你要水泥砂石尽管跟他谈,使劲坑他都没事,我先去做菜了!”
黄文龙气得直跳脚,“无情无义的狗东西!老子迟早吃穷你!”
他骂骂咧咧了两句,回头立马冲陈文军林琴友好地露出八颗牙齿,“坐坐坐!你就是臭头说的买了荒岛的朋友?”
陈文军讷讷点头,“我们准备盖房子,郑老板说你这边做公路,可以托你帮忙买水泥砂石,会便宜一些。”
“那是!水泥厂的主任是我二叔!能不便宜嘛!盖房子的话也用不了多少!”
黄文龙收敛起不正经的样子。
陈文军无奈说道:“我们要在荒岛上面盖房子,需要垫高地基,荒岛不缺石头,但需要水泥砂石,按照计划我们是想垫高一米左右,房子面积合起来大概两百三十平方。”
黄文龙从柜台上拿出本子和笔,按照陈文军说的算了一下,眉头越皱越紧,“要是按你说的来做,得两万左右呢!你们自己从水泥厂拉水泥的话,一吨是一百二,我这边做工程,内部价,一吨九十,你要是能接受,到时候找我,我给你弄。”
“可以可以可以......”陈文军惊喜不已,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他卖鱼的时候就在菜市场打听过了,大家自己去水泥厂拉货确实要一百二,更重要的是人家态度还特别拽,给的水泥不一定是好的。
要是跟黄文龙一起买,东西就算不是最好的也坏不到哪里去。
黄文龙回头看一眼郑国兴,见他还在后厨做菜,赶忙压低声音问道:“你们是不是每天给臭头送鱼虾?”
陈文军点点头,有点不明所以。
“你媳妇呢?”黄文龙又问。
陈文军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老实回答,“她今天没跟出来。”
黄文龙凑得更近了一些,“那个,实话跟你说,我又接了一条路,工程距离这边不远,我那些弟兄说每天下馆子太费钱,想要自己开火做饭做菜。
但这个事吧.....它不好安排,首先众口难调,我们这些糙汉子也没有一个像臭头这样会做菜的,还有就是没工夫买菜做菜,想要找个人来负责!
我听说嫂子人不错,要不要来给我们做菜?我们用的鱼虾都从你们那边买,怎么样?”
陈文军满脸震惊,“这这这......这不行啊!她就会点寻常菜,没有郑老板那手艺。”
“哎!老郑是开饭店,要是嫂子有他那手艺我也请不起啊!我们要求很简单,就是给干活的工人做家常菜,三菜一汤或者四菜一汤都行,主要是大家做公路特别辛苦,我也想让大家吃点好的,每天给他们弄点鱼啊虾啊之类的,再来两个菜就行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