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刻,手中的槐木钢笔沉甸甸的,笔杆上刻着“天下太平”,是他亲手刻的。
当晚,美惠子将《槐月抄》译成日文,附在给东京的报告里:“中国游击队的‘槐花战术’,本质是将民俗转化为战斗力。
他们的地道系统暗藏《墨子》智慧,槐花成为传递情报、制造武器的核心。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让每朵槐花都成为战士。”
她不知道,陈明远在附页画了幅画:老槐树下,中日两国的孩子共饮槐花蜜,脸上都带着笑。
三、花之绝响秋分那日,鬼子对槐花村发起总攻。
陈明远站在地道的瞭望口,看着日军的坦克碾过村口的老槐树,履带碾碎了满地的槐花。
“开炮!”
佐藤的命令下,坦克炮口对准了槐树干,炮口的热气熏落了枝头最后的花瓣。
“等等!”
美惠子突然冲上前,“这棵槐树是重要的民俗研究对象!”
她指着树干上的刀痕,“这些刻痕记录了百年水文变化,1914年德军入侵时,槐花提前十日开放,预警了洪水;1928年大旱,槐花推迟半月盛开,救了全村人的命。”
她的声音发颤,不知是为了保护槐树,还是为了拖延时间。
佐藤的手指在扳机上停顿,美惠子趁机翻开《蒙山民俗考》,里面夹着老槐树的年轮图。
陈明远在树洞里听见她的话,忽然想起小时候爬上槐树摘花,母亲在树下笑骂:“小崽子,别把槐树折腾坏了,它可是咱村的守护神。”
此刻,他的手按在炸药引线上,迟迟没有拉动。
“八嘎!”
佐藤最终还是下达了命令。
炮弹击中树干的瞬间,陈明远拉动引线,藏在槐花中的炸药炸响,漫天飞舞的花瓣里,鬼子看见老槐树“流”出了红色的“血”——那是预先灌注的槐花汁,混着战士们的鲜血。
美惠子望着燃烧的槐树,忽然明白,这棵树早已不是树,而是蒙山的脊梁。
第五章 雪槐花祭一、大寒坚守大寒前夜,蒙山迎来十年不遇的暴风雪,狂风卷着雪粒砸在地道口,像鬼子的机枪扫射。
陈明远在地道里熬制槐花膏,陶罐里的野猪油与槐花混合,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王大栓蹲在旁边,用冻僵的手指在石壁上刻字,每笔都带着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