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小区,她有两套房,一套是林深眼下租住的两房,另外一套,便是自家住的三房。
据她所说,两套房的房款完全是意外之财。
她家有一块地,正好政府要建设什么基础项目,征收了那块地,为此得了一大笔补偿款。
听到这里的时候,林深狠狠得羡慕了。
正应了那句话,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比如邱颖儿,有人生来是牛马,比如她自己。
她有些幽怨得想着,也不知道自己要在这个城市继续摸爬打滚多少年,才能够买得起这么一套房。
她老家在农村,家里倒是有几亩地,但是,等政府拆迁到那里,还不知道是几辈子以后的事情了。
退一万步讲,有生之年,政府真的拆到了她家,按照老家的规矩,那些东西也同自己这个当女儿的无关,一切都是弟弟的。
乱糟糟想了一圈,她手里的动作却没有停过,收拾完卧室的东西,转移了阵地,开始整理厨房的物件。
邱婶正好在洗油烟机,看到林深那么多做饭的锅碗瓢盆,还有各种瓶瓶罐罐的调料,又打开了话匣子。
“哎哟哟,这么多厨房的物件呢,你应该很会做饭吧。”
林深笑了笑,谦虚道,“还行,一个人吃饭嘛,瞎捣鼓,凑合凑合。”
“这年头会做饭的女孩可不多了,像我女儿,在外地上班,不会做饭也不学,天天就只会点外卖,还说外卖便宜。是呀,便宜,便宜能有好货吗?那些地沟油呀僵尸肉呀,进的都是他们这些点外卖的人的肚子里……”
林深理解老一辈的人看不惯年轻人点外卖的习惯,也不跟她掰扯年轻人多不容易,只是顺着她的意思。
“是呀,自己做饭的话,不说味道怎样,最起码食材清楚,做饭的环境也干净嘛。”
邱婶一听,仿佛找到什么知音,更来劲了。
“可不就是嘛,我也是这么跟我女儿说的,结果她说自己上班已经太累了,根本就没有力气买菜做饭。我就说,让她干脆辞了那边的工作,在这里附近找份活,最起码回到家,还可以吃上一口热乎住家饭,她却一点都不乐意,让我别管她。哎哟喂,要不是她是我女儿,我操这份闲心干嘛……”
接下来的对话,邱婶一个劲得吐槽她女儿不好的生活方式。
什么熬夜和睡懒觉,不吃早餐,花钱大手大脚,快递一个接一个,出门就打车……
林深有的习惯也和邱颖儿一样,被当面误伤,也不好反驳什么,只是充当着一个忠实的听众,时不时给点中肯的意见。
等到双方手里的活都干完了,两人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许多。
临走前,邱婶还热情得邀请她中午去家里吃饭。
她自住的那套房就在隔壁,走几步路就到了。
林深个人的习惯,除非是特别熟的朋友,否则一般都是约在外头,很少去别人家里的,更别说在别人家里吃饭了。
她连忙找了个借口,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关上门后,林深背过身,轻呼了一口气。
有时候,面对过份的热情,她有些无所适从。
抬头望向窗明几净的客厅,她又忍不住雀跃起来。
她运气不错,又遇到个很不错的房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