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我考中就好了。
以后,我绝不会再让你受半分委屈。”
他的承诺,像一剂良药,瞬间抚平了我心头的褶皱。
是啊,有他在,那些闲言碎语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嗯。”
我用力点头,将脸埋在他怀里。
有了这笔“意外之财”,我给沈砚清备考的行囊又添置了几样东西。
两个白面馒头,一小包耐放的点心,还有新买的几支笔和墨锭。
虽然依旧简陋,但已是我能拿出的全部。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仔细地帮他熨烫好那件唯一的青衫,检查考篮里的东西是否齐全。
沈砚清则早早地歇下了,养精蓄锐。
夜深人静,我坐在灯下,看着他沉睡的侧脸,轮廓分明,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却依旧难掩那份清俊的书卷气。
我的心里充满了期盼,也有一丝丝的不安。
我伸出手,轻轻抚摸他微蹙的眉头,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天爷,求求您,一定要让他得偿所愿。
他吃了那么多苦,他值得最好的结果。
8.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我就起来了。
灶房里,我将早已准备好的早饭热好——一碗稠稠的米粥,两个白煮蛋。
这是我们家难得的“奢侈”。
沈砚清也准时起身,洗漱完毕,穿上我熨烫平整的青衫,整个人显得愈发精神挺拔。
我们相对无言地吃完早饭。
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期盼交织在一起,让空气都变得有些沉甸甸。
我将沉甸甸的考篮递给他,里面装着的,不仅是文具和食物,更是我们全部的希望。
“夫君,一切小心,莫要紧张,平常心应考即可。”
我叮嘱道,声音有些发紧。
他接过考篮,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里,此刻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伸出手,将我揽入怀中,紧紧抱了一下。
“锦绣,等我回来。”
他只说了这五个字,声音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嗯,我等你。”
我用力点头,忍住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他松开我,转身,背着考篮,挺直脊背,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出了我们那个破旧的小院,汇入了前往贡院的读书人流中。
我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拐角处,久久没有动弹。
接下来的三天,对我而言,是无比漫长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