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结局+番外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九剑本尊”,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穿越到大唐救下李世民,意外发掘出自己的身世之谜,自己竟然是长孙皇后在战争中丢失的大儿子,是真正的嫡长子。其他皇子:一级戒备,努力争夺皇位!主角:我要青霉素,种牛痘!劁猪,吃牛肉!土地增肥,提高亩产,改良打造精锐之师……这是一个主角一路绿灯和其他反派竞争对手都不在一个维度的故事!这是一个大唐辉煌千年的故事!...
主角:杜如晦李盛 更新:2025-04-03 11:3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盛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九剑本尊”,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穿越到大唐救下李世民,意外发掘出自己的身世之谜,自己竟然是长孙皇后在战争中丢失的大儿子,是真正的嫡长子。其他皇子:一级戒备,努力争夺皇位!主角:我要青霉素,种牛痘!劁猪,吃牛肉!土地增肥,提高亩产,改良打造精锐之师……这是一个主角一路绿灯和其他反派竞争对手都不在一个维度的故事!这是一个大唐辉煌千年的故事!...
魏征双眼一亮,“虽有涩味却宜人,还有治疗疾患之用……这是君子之茶呀。”
李二也是愣了一下,才发现李盛这猎户小宅院里……好东西太多了,简直比他的宫城之内还多呢。
不过这个不是最要紧的,李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锦盒打开。
土豆出现。
李盛一看,也是懵逼了一下。
我靠老李你要不要这么离谱,这金丝金线的锦盒怕是也要上百两一个吧,你特么就用来装土豆?
“老李,这是?土豆?”
“不错,正是公子赠予我李家的土豆。此物……呃老李也不卖关子,此物公子曾言,能亩产三千斤,这可是真的?”
李二直入正题。
一瞬间。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三个当朝大臣,全都竖起了耳朵。
一定要是真的一定要是真的……
就算不是真的,没有三千斤,有个二千斤……不,千斤的产量,那也是救民之神物啊……
求求你了,千万要真的有三千斤啊。
千万不要是假的!
李盛一听是这事,当即一拍大腿,“害,我当是什么大事呢,不就土豆么。没错,就是亩产三千斤,我说的。”
李二吸了口气,大脑直接空白。
好!
……
不过李二毕竟是皇帝,什么事喜欢事必躬亲,自然要问清楚。
“可是公子,三千斤……这产量也太多了,莫非是要什么良田精耕才能亩产三千斤?”
李二这么一说。
房、杜、魏三人的耳朵再次竖了起来。
陛下你可省省吧!
就算是精耕出来的三千斤那也是三千斤,三千啊!
你还要怎么样?
接着,就听李盛更加用力的一拍大腿,这次直接哈哈笑了出来。
“老李你开什么玩笑?”"
铺着二尺厚的长垫子,还有数个圆乎乎的枕头放置。
“娘娘,桌上凉,我等不如将陛下移到这长椅上来!”
长孙皇后一呆,这才发现自己坐的位置十分柔软舒适。
虽然只是普通的棉布垫子,但手感竟是意外的好,当即点头起身。
这个小细节也让她注意到了。
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流落在外,却将小日子打理的十分温馨。
一时间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真好。
此时,李盛也回到了客厅。
看了看李二的状态。
“嗯……你们家老爷体质不错,这免疫系统也挺牛的,已经开始好转了。”
“这瓶青霉素是治伤寒的特效药,都给你们了。”
“每日早晚一粒,服够一个疗程。要记得,不要看状态恢复了就节省药物,万一复发了,你们可没地重新弄一瓶去。记住了!”
……
李盛刚才去清洗。
丫鬟棉儿服侍他更衣,顺带告诉了他,那些首饰样样来历不凡,价值不菲。
“公子,这位夫人的首饰都是一等一的,王家的大夫人都没这么好的呢。”
“很贵吗?首饰我不懂。”
“真的,拿到当铺去典,能买几百亩的良田呢。”
“卧槽……好吧,我明白了。”
“公子,这位夫人似乎与你很投缘。”
李盛作为穿越者,自有穿越者的傲气,不想占路人的便宜。
于是回到客厅后,便表示,将治伤寒的一瓶青霉素都送他们。
这青霉素,也是李盛花了无数心血用土法制作,又耗费了无数只香喷喷的走地鸡……测试下来,才弄了几瓶,作为回礼应该没什么问题。
长孙皇后接过青霉素。
看着朴素的玉瓶,质地不错,但非常干净。
干干净净,凝聚着才智。
就像她这个宝贝儿子一样啊……
一时间激动起来,险些又哭了。"
做一件事要么成本太大,要么直接一筹莫展。
李盛嘿嘿一笑。
“士族门阀不会放手土地,所以眼红新产业,初期不会加入,只会百般阻挠。”
“此正需朝廷以军队为依,强行护送方可行之。”
“第二,至于这个新兴产业如何出现,其实这跟破除门阀垄断是一样的。”
“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读书,做官……”
“让他们手中,通过裙带垄断的权力,不断稀释。”
“以此间接且隐蔽的,完成削藩!”
……
李盛说完。
魏征等人,仿佛醍醐灌顶。
科举这件事,前朝杨广也做过。
其实他们偶尔回思前朝往事,也不是没想过或许杨广的一些举措也是对国家有利的。
但是直到今天。
直到李盛,将其中利害一一剖析。
精密,通透,剔透。
他们才惊觉。
这科举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原来……原来如此。这科举,用处极大啊!”
“这杨广能想到这一招,也算是豪杰了……”
李二怔怔出神。
今日听李盛一席话,简直胜过他许多年来的思索。
收获太大,太大了。
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不过李盛直接摇了摇头。
“杨广搞的行为,明显是书生之举。科举的确是变相削藩,但既然是削藩,这些世家岂能不反抗?他手里没有握着军政大权,没有扑灭一切藩王的能力做基础,可不就是自取灭亡么。”
“不过李二就不同,这人有些粗浅的军事才能,推行科举的成功率就大的多了。”
李盛这话一出。
噗!……"
没错,长孙皇后,正是想着,让长乐拜这个哥哥为师,以后自己也好有机会看看孩子!
顺便还可以给孩子带东西送零花钱什么的。
此时是唐初,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风俗、观念却已经开始流行。比如让家中女儿读书,在礼教严苛的宋代是离经叛道,属于不正常行为,但在唐代就不同,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其他朝代也不乏才女,但整个社会整体上是否定这种事的,偶尔出个女诗人做两首诗就是才女。
只有在唐代,女子读书是完全的平常事。
李盛自然知道这一点,立刻明白了。
想想自己最近刚刚小小的暴富了一波,还真不缺兼职家教的这点补课费……虽然给老李夫人的女儿当一对一家教肯定回报不菲就是了。
不过呢……见惯了熊孩子,这个小姑娘的教养,还真让李盛耳目一新。
从一进门开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就好奇的四处乱观察。
但却十分规矩的没有乱碰乱跑,更不像寻常孩童大声吵闹。
李盛就非常欣赏这一点。
并且,他总觉得自己与这孩子有一种莫名的投缘。
于是思索了一下,李盛当即点头。
“这算得什么?既然是夫人的宝贝闺女,在下自然悉心培养!”
“那就好,那就好!”
李盛点头,长孙皇后开心的两眼都眯了起来。
这孩子还跟长乐很投缘,果然是亲生孩儿……
……
接着李盛看向小姑娘,“既然跟为师混了,没点好处可不行。走,为师带你吃牛奶土豆泥!”
唐代万国来朝,吃牛肉是重刑,但喝牛奶的风俗还真有。
这个长孙皇后和长乐都知道,只是“土豆泥”是什么就真没听过了。
李盛说完便牵起小姑娘,走向前厅的后门,长孙皇后好奇之下,自然也跟了过去。
……
出了前厅后门。
是一条走廊,接着是后院。
再除了后院之外,则是几亩碧绿的田地。
上面青幽幽的生长着不知什么品种的植物,看上去十分茂盛,但好像……既不是菘、荇等蔬菜,更不是粮食。
长孙皇后露出一个疑惑的神情,“这是种的何物?”
“这?土豆啊,做土豆泥么,摘……哦,有现成的。”"
……
李盛只当这几个货是来拐着弯弄这东西准备发财的。
但李盛很清楚,现在突厥坐大。
边境防守,本来就难。
土豆还好说,红薯这耐储存的真不能随便流出去。
万一到时候,神州的红薯,士绅拿走。突厥的土豆,厉兵秣马。
这不出事就特么见鬼了!
自己可是生活在幽州,这几乎就是抗击突厥的前线。
干嘛跟自己小命过不去?
李盛这么一说。
魏征、房玄龄,还有杜如晦,三人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光芒。
此子有尧舜之品行!
……
不过魏征这人,资深老杠精,什么事没说透了,他是一定要跟你杠下去的。
所以了,接着魏征又道,“那依公子看来,这红薯土豆,要如何推广,才能利国利民?”
“红薯吗?这个事,其实说简单也简单。”
李盛喝了口饮料,见对方似乎确实只是……想劝他把红薯土豆献给朝廷,而不是自己发财,也收了脾气,接着道,
“就像韩非子的法术,还有很多东西……比如版图,比如军事胜利,乃至于天下的富足进步,看似都是好事,实际上呢?英雄得之兴邦,君子得之固躬,有些政权嘛不幸得之那就直接亡国。”
李盛所说的,基本都有典故。
比如宋代,金国前一年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结果第二年就没了。
不过这个案例李盛自然不会说出去……宋代这时候连影子都没呢。
“哦?此话怎讲?好事怎么可能变成坏事?”
“当然有可能了。胜利这种东西,智伯当年在晋国,封地不大吗?权柄不牛逼吗?结果呢,一到生死存亡的时候,身边人全反水。”
“韩非子的法术,秦代使用,百姓咬牙切齿,称之为暴秦。但诸葛亮也搞这套,人家怎么就没闹的遍地烽火?同样的东西交给赵高李斯去搞,和交给武侯去搞,那结果能一样嘛。”
“所以在确定当今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处理世家问题之前,我真不敢乱献……好东西变成了炒作盘剥的工具,我便封侯拜相,出个门不是照样人人喊打?”
李盛说完,便自顾自喝起了茶,而同时。
魏征愣住了。
房玄龄愣住了。
杜如晦愣住了。
李二愣住了。
这孩子……这学识,这见识。
简直是天降圣人啊。
他明明这么年轻,目光却这么老辣!
考虑问题,比当朝所有大臣都要深远……
太牛逼了!!!!
……
魏征等人冷涔涔而下啊。
要不是李盛点化他们,就他们几个还真想不到这事会有那样的结果……
而且整个论述简短,但却有典有据,令人不得不服!
“如此观之,公子,公子以为此事当如何……”
“方法是吧?简单。打不过就加入,世家要怎么搞,你们就提前怎么搞……”
魏征,李二,房、杜四人。
此刻看着李盛的表情。
完全已经是变成了小学生第一次进学堂一般。
面对着李盛,就仿佛面对着一个世界。
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李盛喝了口柠檬汁,哈了口气说道,“棉儿,柠檬汁大家也喝腻了,换杯茶来,不要奶茶。”
“是,公子。”
接着才转头,对众人继续道。
“这帮人,多半想囤积居奇,那你们就先小规模推广。”
“同时,对外放风,即将对突厥犁庭扫穴,荡平这抢劫团伙。顺便,多多的囤积红薯干。如此一来,很快所有人都会以为,朝廷要大举用兵了。”
“战争始终不是好事,但这群世家不会这么想。他们一看你们要打仗,只会先拼了命的跟你们抢着囤红薯干,因为朝廷收的红薯干是不会重新流出去的,打仗要用嘛。然后……”
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还有李二四人,却是齐齐陷入了呆滞。
他们原以为李盛是不知天高地厚。
毕竟作为超一线顶级读书人,兵书谁没读过一大堆。
大唐可是讲究出将入相的。
结果,李盛一番话。
高屋建瓴。
仿佛一道光,将他们脑海中无数兵书无数庞杂的军事理论,一下子串联了起来。
新奇的观点,犀利无比的角度。
这公子,分明是兵家大佬啊!
没想到他对军事的了解程度也这么深,理解水平也这么高?!
简直了!
四人直接面面相觑。
大脑卡壳,完全无法处理自己脑海中自动浮现的念头。
这个人怎能万事万物都这么精通?!
……
“陛下?公子这……”
杜如晦额头冷汗直冒。
大唐有出将入相的传统。
杜如晦作为兵部尚书,军事才能岂是开玩笑的,绝对的超一线。
论读过的兵书理论,更是冠绝天下,这一点连李二都不如。
但是此刻,杜如晦整个人,只觉得后背一股凉气。
“公子此言,非饱读兵书之人,不可得之啊……”
李二也是脸色微微泛白。
因为李盛方才所说的,其实可以算是一种军事哲学了。在他这么多年的带兵生涯中,总结出来了许多类似的思路。
但是李盛这么通透的军事哲学,他还是第一次接触。
醍醐灌顶!
这货……难道真的,对军事也如此精通不成??
李二此刻简直有点怀疑这货,特么别是什么谪仙转世吧!
满座皆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