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家的军队是在上元节那日进城的,一同的还有北昭前来朝贡的队伍,长姐回京是要先去面见父王领赏的,而后才能来坤宁宫拜见母后,我只得在母后宫殿门口候着。
等了许久也未见着,李嬷嬷又一直来催促着我梳妆赴宴,只得打道回府,只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长姐为了我和父王大吵一架,气得父王要治长姐的罪。
也不知道后来的晚宴上我差点就被嫁到了北昭。
那日的宫宴我并未参加,还未踏出尘莺殿的门就被突然闯入的谢言酌拦了下来,两年未见他似乎更抽条了些,身量更高了,皮肤也黑了些。
可能是跑来得急,额头冒出许小汗滴,我拿出绢帕想让他擦擦却被他急切的话语打断,他问我可否心悦于他?
身边的银屏气恼的想张口说话,又被我抬手制止。
我疑惑问:“为什么这样问?”,话末说完,又被他打断:“和月,你只回答我情不情愿嫁给我?”
嫁给谢言酌,我或许是情愿的吧。
在他如炬的目光中,我点了点头。
谢言酌却释然一笑,也没得叙上几句,就被后宫看守的侍卫们寻来了,谢言酌又慌忙翻走了,走前还不忘记告诉我别去参加宫宴,明日他会找我解释。
应付走待卫,我的心里还扑通扑通的静不下来,谢言酌既然不让我去处宴定是有原因的,只得告诉母后我身体不适,不便赴宴。
前殿的宴会举行到一半就有宫使传了信来,说父王传我到前殿问话。
走到半路才知道谢言酌用军功向父王求娶我,父王不答应,他便长跪不起。
我是想过与谢言酌成婚的,但我没想到他动作的这样快。
快些成婚也没问题,坏就坏在北昭这次前来进贡是其一,另一个目的就是为着和亲,北昭的国男共有九个王子未得一女,其嫡次子正好到了成婚年龄还未娶妻,而西陵皇室仅有我和长姐两位公主,长姐既已婚配,那去和亲的只能是我。
谢言酌要赶在使臣提出和亲之前向父王求娶我,怪不得他要冒着风险闯入后宫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
那日的皇宫格外地冷,下了年后的第一场大雪,鹅毛大雪洋洋洒洒下了三日,宫道长阔,冰冷的夜风裹扶着细雪涌过身畔,丝丝缕缕的凉意仿佛要往人的骨缝里钻。
我向来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