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全文免费

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全文免费

金蟾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林玉禾谢书淮是作者“金蟾君”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种田美食古代言情重生穿越读心术]林玉禾重生了,重生在了她前夫和他白月光大婚当日。她悔恨不已自己前世鼠目寸光,才会同谢书淮和离并打掉了他的孩子,还识人不清和恶人未婚夫定了亲。那恶人早在外面养了外室和孩子,娶她回去也是做个背锅的主母。最终酿成她被恶人所杀的结果。往日谢书淮性子虽冷漠,对她还算用心,包容她的各种刁难。抄书挣来的银子自己都舍不得用,却给林玉禾添置衣衫。死后,她一心念着谢书淮对她的好,一腔执念成了孤魂野鬼守着谢书淮多年,看他高中探花,还见谢书淮为自己抱了仇。直到谢书淮仕途顺遂身居高位娶了他的白月光后。林玉禾才黯然...

主角:林玉禾谢书淮   更新:2025-04-25 16: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金蟾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林玉禾谢书淮是作者“金蟾君”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种田美食古代言情重生穿越读心术]林玉禾重生了,重生在了她前夫和他白月光大婚当日。她悔恨不已自己前世鼠目寸光,才会同谢书淮和离并打掉了他的孩子,还识人不清和恶人未婚夫定了亲。那恶人早在外面养了外室和孩子,娶她回去也是做个背锅的主母。最终酿成她被恶人所杀的结果。往日谢书淮性子虽冷漠,对她还算用心,包容她的各种刁难。抄书挣来的银子自己都舍不得用,却给林玉禾添置衣衫。死后,她一心念着谢书淮对她的好,一腔执念成了孤魂野鬼守着谢书淮多年,看他高中探花,还见谢书淮为自己抱了仇。直到谢书淮仕途顺遂身居高位娶了他的白月光后。林玉禾才黯然...

《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翌日,谢书淮起身后,到灶房一看,忙碌的不是崔氏,却是林玉禾。

看他穿的依然是往日的粗布长衫,心中纳闷。

李云萝不是给他送了那么多新衣,为何不穿。

谢书淮有些意外,问道:“娘呢?”

“娘说,她人有些不舒服。”

谢书淮向来孝顺,在崔氏门口询问一番,知道她无大碍才回灶房用早食。

林玉禾熬了黍米粥,做了油饼。

这油饼还是吴氏带来的,用井水冰着才没坏。

谢书淮喝了米粥,吃了一个油饼,起身就走。

林玉禾却唤住了他,“午食我们会给你送来,既然去了书院,就静下心来,好好进学。”

而后,也不等谢书淮拒绝,回了西屋。

崔氏和运姐儿起来时,早食已盖在案板上。

崔氏心中欣慰,又担心林玉禾的身子。

“玉禾,今日我吃完药就没事了。”

“日后,书淮的早食,还是我起来做。”

“你好好歇着。”

“娘,我无事。季大夫说了,只要不磕碰就没事。”

“稍后,你不咳了帮我打些杏果,我和运儿去摘些野果,我想做果露。”

“趁着给相公送饭食时,背到书院外去买。”

上次卖凉茶还剩下不少竹碗,不愁没器具装。

“挣的银子,也能多买些肉食,给相公补补身子。”

崔氏笑得合不拢嘴,隐隐又觉得不妥,“那书院的人会不会赶人。”

林玉禾倒不担心,“赶不赶人试试就知道了。”

“书院不能卖,我就去市集。”

听到又能去山里摘野果子,运姐儿高兴蹦跳起来。

她最爱往山里跑了,这几日可把她闷坏了。

运姐儿两口就吃完油饼,提起篮子就走。

林玉禾想起早上,谢书淮依然是一身旧衣,好奇地问道:“娘,李姑娘不是给你们送了夏日的新衣吗?”

“相公为何还穿往日的长衫?”

想起此事,崔氏就是一肚子火,“淮儿全都没要,只留了运儿一身新裙。”

“也不知,他是咋想的,反正日后是一家……”

看到林玉禾还在,崔氏忙住了口。

几人分工合作。

林玉禾同运姐儿摘了满满一篮子香甜可口的野果。

崔氏把屋后的杏子也打落了大半。

果露做法简单,把这些野果洗净后捣碎,用白布过滤掉果渣。

用水熬煮开即可。

林玉禾备食材时,崔氏就开始煮饭。

她切了腊肉炒了大碗青瓜,又煮了荠菜汤。

把谢书淮的那份饭菜装进陶钵。

再洗净锅灶,林玉禾就能熬果露了。

她打开箱子拿竹碗时,不小心带起一点江米干粉。

江米粉不多,若是想吃汤圆则还要重新磨。

她便捏着小汤圆,放到了果露里。

最后又放了点糖霜。

果渣也不能浪费,林玉禾倒进金窝。

前几日,她又卖了两只母鸡。

如今家中四人,都有鸡蛋吃。

三人用过午食,把熬好的果露放凉了不少,才装到木桶盖上木盖。

运姐儿一口气喝了两碗。

崔氏不敢让林玉禾背重物,送到书院门口。

云香书院离红叶村不远,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书院侧门口陆陆续续都有进进出出的人。

崔氏放下木桶,林玉禾则在侧门口支起了卖果露的摊子。

起初她还担心没人买,或者被人驱赶。

不想崔氏送饭还没出来,一伙童生班的孩子们就围拢过来。

一看卖相好,又能解渴纷纷递过铜钱要买。

片刻后,不少年纪稍大地闻着味儿也来了,围到林玉禾的木桶前直嚷着来一碗。

等崔氏出来,林玉禾的鲜果露已卖了大半桶。

林玉禾不想让人认出崔氏来,便让她先回去。

崔氏犹豫片刻,把运姐儿留下了。

李家铺子。

生意一如既往的兴隆,绣娘们个个夸赞李云萝心灵手巧。

李云萝却一脸心事重重,兴致不高,交待两句后就离开了。

马车上冬月也不敢作声。

她们姑娘自大病一场后,变得聪慧了许多,什么都会。

可相应的性子也变了不少,在旁人眼里,她温柔善良。

只有她和月容苑的几个丫头知道,如今的姑娘不好伺候,她极易发怒。

李云萝不高兴,也只因为,谢书淮连连婉拒她送的东西。

让她爆棚的自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直到马夫问李云萝去何处时,她才开口说话。

“回李府。”

冬月又想起,她在玉楼为谢书淮定的玉冠。

适当提醒,“姑娘,玉楼的伙计昨日来口信说,玉冠好了。”

李云萝愤怒道:“拿了又能怎样,谢书淮又不要,先放着。”

主子开了口,做奴婢的自当配合。

还不能说废话,冬月绞尽脑汁想着法子为李云萝分忧。

“姑娘,奴婢觉得东西你可以不送,人却要多到他面前走动走动。”

“这样就能慢慢入谢公子的心了。”

“姑娘样样都好,在许阳县只怕还没哪个男子不喜欢姑娘。”

“读书人好面子,姑娘你东西送勤了,他反而不愿收。”

李云萝觉得有几分道理。

自己每次去不是送美食,就是送用物。

而且送荷包这样的信物,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当时,她只是为了气林玉禾,不想谢书淮不收,闹心的却是她自己。

李云萝阴沉的脸色好了不少,心情也豁然开朗。

“你的建议不错,回去有赏。”

冬月激动不已,“奴婢谢姑娘。”

看到李云萝高兴,冬月继续说道:“那林玉禾除了一张脸出众,她什么都比过姑娘你。”

“谢公子日后定是成大事的人,他怎会喜欢林玉禾。”

李云萝随口问了句,“你可知,两人当初是为何成婚的。”

“奴婢听说,是因为林母对谢公子家有恩,才答应这门婚事的。”

在长相上,李云萝内心还是有些不甘的。

人人都说她的长相端庄大气,生来就是做官家大娘子的。

其实她知道,林玉禾那样秾丽美艳,身段婀娜的女子反倒更受男子们的喜欢。

可若说谢书淮的心中喜欢之人,她觉得自己更有把握些。

因为她方方面面都比林玉禾强。

*

林玉禾这厢,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一整桶。

书院的学子们,嘱托让她明日再来。

个个喝得意犹未尽。

走时,林玉禾还特意留了两碗送给侧门的门丁。

两人有些意外,“小娘子有心了。”

林玉禾笑道:“今日我果露能卖完,多亏两位。”

林玉禾懂得人情世故,两人又多了两句嘴。

“在这里卖小食,连山长都不会阻拦。”

“有些家中困难,能进书院已是掏空了家底。那吃不起书院的饭菜,就只能啃个馍馍了事。”

“你这又不贵,还能让他们吃上口热乎的,多好呀。”

另一个稍矮地也附和道:“往日也有旁人背着来卖过,不是做得不好吃,就是价钱贵,无人买。”

林玉禾到此时才明白过来,难怪方才有几人提议,让她卖些热乎能填饱肚子的小食。

于是她脑子一激灵,当即有了主意。



随后谢书淮一句话也没留,就那样快速消失在李云萝眼前。

这还是李云萝第一次遇到谢书淮这般对她,气得在原地直跺脚。

好好的兴趣全被谢书淮搅没了。

谢书淮回到家中已是深夜,崔氏和运姐儿都歇下了。

他看了眼西屋,房内漆黑一片,

也没任何动静。

谢书淮又转身进了灶房,揭开盖子,锅中只留了他一人的饭食。

谢书淮紧绷的神色,才慢慢放松。

*

次日,林玉禾是被她哥哥的咳嗽声吵醒的。

起身一看,原来是她哥哥只顾往灶膛添柴,却忘记在锅里倒水,烧的锅里都起了青烟。

昨夜林玉禾心不在焉说了句,‘哥做的你的面片汤好吃’。

让林玉平大受鼓舞。

自他做饭食以来,两个孩子日日嚷着难吃。

就连一向好说话的吴氏,都忍不了。

不是咸的齁,就是忘了放盐巴。

每日都是不重样的面片汤。

吃得两个孩子和吴氏连连叫苦。

阿柱的娘亲提议帮忙做,林玉平又不让。

他现在有点草木皆兵。

星姐儿一大早,就跑到林玉禾跟前告状。

“姑姑,我们每日都吃不饱。”

他们家中几人的确瘦了不少,林玉禾既心疼又觉得好笑。

“哥,你家木桩上挂了这么多腊骨头,为何不取下来给孩子和阿嫂炖汤吃。”

星姐儿抢先说道:“爹爹只会做面片汤和煮鸡蛋。”

“他把家里的鸡蛋都煮光了,连我娘留着孵小鸡的蛋都吃了。”

林玉禾哑然失笑。

林玉平揉了揉大女儿的脑袋,难为情地呵呵傻笑。

林玉禾让她哥哥宰好骨头,星姐儿则帮林玉禾烧火,她要帮一家人做一顿好吃的。

一个多时辰后,饭食刚端上桌。

不速之客秋儿就找了过来。

她看一家人,没有一人欢迎她,当即解释:“我找玉禾姐姐有事。”

林玉禾也没磨蹭,带着秋儿离开了她哥家。

两人来到巷口的河塘边。

秋儿到李府也快有一个月了,模样也比之前圆润了许多。

“你寻我究竟有何事?”

秋儿笑呵呵说道:“今日我发工钱了,为了感谢姐姐的引荐,秋儿想带玉禾姐姐去吃顿好的。”

林玉禾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贸然答应,“秋儿,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吃顿好的就算了,你的工钱还得回去交给家里人。”

看林玉禾要走,秋儿拉着她衣袖,凑到她耳边小声道:“玉禾姐姐你别留在谢家了,谢书淮是下定决心娶李云萝了。”

“他都到李府又去提亲了。”

林玉禾脸色一白,全身漫过阵阵细密的痛意。

但她还有几分清醒在,反问道:“秋儿你是听何人说的,谢书淮不是一直就和李云萝有婚约吗,何来再去提亲一说。”

秋儿听出了林玉禾怀疑,继续说道:“没听何人说,是我自己看到的。”

“李家铺子出事时,谢书淮亲自上门给老爷和大公子出的主意,才解决了李家的困境。”

“老爷对他态度也转变了不少,谢书淮趁此又向我们老爷提了亲。”

“想娶我们二姑娘的人很多,他应当是怕旁人抢了先吧。”

秋儿说得有模有样,林玉禾也想起来了。

李家胭脂出事那几日,有一次她正好和崔氏去市集。

崔氏听到后,整个人都心神不宁。

一路上连话都不想说。

电石火光间,她记起来了,谢书淮那晚没有回家。

第二日,她问崔氏谢书淮昨夜去了何处,崔氏也是支支吾吾没回。


他只知道,谢书淮有个商户人家的未婚妻,并不知还有林玉禾这一人。

谢书淮和崔氏一时犯难,不知如何回答。

还是林玉禾怕谢书淮为难,主动说道:“我是他家的亲戚,暂住他家。”

福安看他主子还没认出这女子,忙小声提醒道:“老爷,多日前,还是老爷帮这位娘子吓退的歹人。”

小公子身子还很虚弱,陈瑾湛还得去给自己儿子买药,不敢多待。

叮嘱了一番,让谢书淮先回书院安排好学子们的课业。

就匆忙离去。

崔氏看谢书淮磨蹭不走,催促道:“你夫子都交代了,快些回书院吧。”

“娘,季伯方才来家中, 是为何事?”

崔氏笑道:“玉禾中热了,没啥大碍。”

谢书淮看她神色疲惫,目光又移向她的小腹,“你可还好?”

林玉禾对方才母子二人,不愿解释她的身份就有些难受,这时又发现,谢书淮对她的关心也只是肚里的孩儿。

语气酸楚回道:“我只是你家的亲戚,你不必在意我好不好。”

谢书淮眼眸一黯,冷声回道:“你有何可委屈的,如今的境况又能怨谁?”

林玉禾眼中骤起水雾,反驳道:“我没委屈,我只是在说事实。当着你夫子的面,我说是你前妻。”

“他又会如何想你。”

“若我说,我是你孩子的娘亲,你会答应吗?”

“毕竟在你心中,配做你孩子娘亲的只有李云萝。”

说不在意是假的,这一切的确怨不得别人。

她只是难过,谢书淮把她的位置抹得那么快。

好似往日对她的好,就像做梦一样。

她与闵折远订婚后,两人私下有一两次见面。

她都离得远远的,不愿与他有过多肢体接触。

因为在她心中,始终都还有谢书淮的位置。

与此同时,李云萝风光了一段时日后,也为李家引来不小的麻烦。

李云萝经常卖断货的口脂,数人用后脸上和嘴上都开始长红疹。

不少贵客,找到李家铺子要求给个说法。

广陵郡那边,新开的铺子也是如此,客人们堵在门口根本做不了生意,连开的两间香粉铺都关了门。

好在广陵郡有太守二公子从中调和,此事才压了下来。

只赔偿了些银两,就无人再去铺子闹。

而许阳县这边,口脂水粉刚上柜还不到十日,就发生了此事。

事情就没有这么容易解决。

连带成衣铺子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李云深和李老爷想尽各种办法调和,都没有效果。

李老爷看事情越来越棘手,还一味地把怨气迁怒到李云萝身上。

幸而李云深还算清醒,替李云萝解围,知道是生意上的对手从中作梗。

李云萝到此时才幡然醒悟,自穿越到这里来以来,自己行事太过的高调不知收敛,同行眼红才酿成恶果。

而且情况愈演愈烈了,有人都到衙门去击鼓告状了。

此事既没出人命案,又没造成什么重大损失。

知县大人不受理此事,让他们去找商会。

李云萝做生意是有头脑,一旦遇到这些麻烦,她也束手无策,“大哥,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几日奔波下来,李云深也是焦头烂额。

“商会那边我去过,秦会首也不愿管此事。”

李老爷混迹生意场多年,把门道早看懂了,笃定道:“秦会首只怕早和那些人串通一气,都怪我太过大意了。”

红叶村

谢书淮酉时回到家。

崔氏忙把他叫到房中,小声道:“淮儿,你可知道云萝家出事了。”


说起自己儿子,崔氏又是一脸忧心,“他昨夜淋了大雨,染了风寒到此时还发着热。”

“方才喝了汤药也不见好转。”

林玉禾的心口忽上忽下,好在谢书淮没再坚持去京城。

听到谢书淮时不时传出来的咳嗽声,她立在木窗前也有些担心。

很想进屋去看看,可想到谢书淮那吃人的眼神,又打起了退堂鼓。

雨一直下到半夜才停下来。

次日,天色才好转了些 。

谢书淮发热的症状依然没有好转,崔氏把他叫醒,又让他喝了药。

就是端进去的饭菜,他一口都没吃。

林玉禾隐隐有些不安。

她在屋中给运姐儿梳发髻时,听到了屋外她阿嫂的声音。

吴氏提着沉甸甸一篮子东西。

崔氏忙把人迎到房中,“明秀丫头,你来就好。每次来带这么多东西,让表姨我实在愧疚。”

“表姨,都是一家人,不用这般客气。”

“我小妹还得烦你照顾。”

昨日是星姐儿的生辰,林玉禾没来。

林玉平嘴里念叨了许久。

吴氏看在眼里,一提要给林玉禾送些小食,他当然高兴。

她把没炖的半只鸡和没煮完的半刀肉,以及包的肉饼都捎带了过来。

一进西屋,吴氏就看到了林玉禾额头上的伤,这才发现不对劲。

吴氏问起,林玉禾不愿多问。

还是运姐儿说出,林玉禾昨日摔了跟头。

吴氏也忍不住后怕,连连嘱托她日后小心些。

随后,吴氏用一颗桂花糖,支走运姐儿。

她凑近林玉禾身边,小声道:“小妹,闵家公子前日找到我们铺子来了,说要见你一面,你哥哥回绝了。”

“看样子他不会罢休,这两日你在家中养养也好,若是碰到了被人看见还说不清。”

林玉禾疑惑道:“我哥不是把聘礼退回闵家了,他还想如何?”

吴氏对此事也是一头雾水,“他有何目的,我们也不知道,总之还是避开些。”

“你哥哥今日让我来看你,就是让我把此事告诉你。”

吴氏本就忙碌,说完正事,又急急忙忙离开了。

林玉禾心中又多了件烦心事。

之前,她和闵折远虽定亲,中间见面的次数其实不多,而且每次碰面也是由曲姨娘陪着。

两人私下并没过多接触,她心中坦荡倒不害怕。

就是不得不防对方使什么阴险的招数,她嫂子说得对,能躲开就躲开,对自己也有好处。

吴氏离开不久,林玉禾就听到墨墨的叫声。

从墨墨的声音判断,定是谢家不欢迎的人。

接着,林玉禾就听到,崔氏有些不悦的声音在屋外响起,“村长来了,又是为何事?”

在红叶村不但村户们有意为难谢家,村长也日常找谢家的麻烦。

“村里要翻修祠堂,每户人家都需出银子。”

祠堂好好的,有什么可翻修的。

林玉禾猜到他家要娶儿媳妇了,需要用银子,就找这么个借口。

崔氏脸色也随着阴沉下来,“要交多少银子?”

“旁人家交五百文钱,你家是外来人户,得交一两银子”

“若是那家不交,就断了他家的水源。”

“过两日我就来收,这几日想办法备着。”

话带到后,村长便扬长而去。

村中只有一口大水井,红叶村二三十户人家都在那里打水。

古井也有百十来年了,水好,遇到干旱年间都不会缺水。

崔氏又恨又气,旁的可以不顾,吃水可是大事。

村长家凡是办一次事,就得搜刮一次。

尤其对他们家。

崔氏一脸愁容,她早已习惯了大事上谢书淮拿主意。

林玉禾在屋中把村长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她走到崔氏身边,安慰道:“娘,莫要急,银子我有。”

“却不是这么给的,到时我有办法让他闭嘴。”

崔氏不信,都是弱女子,她能有什么办法。

“玉禾,要不,你去和你爹爹说说,村长怕你爹。”

林玉禾苦涩一笑,“娘,我爹早已变了。和村长一样,都是一副让人恶心的嘴脸。”

“我执意要生下肚里的孩子,和他彻底闹翻了。”

崔氏也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和林玉禾肚里的孩子相比。

此事也算不得什么。

午食,崔氏熬了白米粥,吃的是吴氏带来的肉饼,又捡了一些腌菜。

运姐儿乖乖坐在桌上吃饭。

崔氏手里端着粥和菜,两手不得空。

让林玉禾把汤药送到谢书淮房中。

林玉禾愣了好半天没动,再回谢家,她一直谨记谢书淮的警告,没进过他的东屋。

直到崔氏再次提醒,她才端着药碗跟进屋。

谢书淮热还没退,人也烧得迷迷糊糊喝完药后,又睡了过去。

粥是一口没吃。

林玉禾立在一旁,既紧张,又担忧。

紧张谢书淮会把自己轰出去,担心他的热一直不退。

“娘,要不明日我们用四叔的牛车,送相公去县城看看吧。”

“他这样拖着,身子如何受得了。”

崔氏叹道:“今晚是最后一道药,若是明日还不见好,就带他去。”

“季大夫的医术不错。”

“你别担心,书淮底子好,不会有事。”

她这样说,不仅是在安慰林玉禾,也是在自我安慰。

崔氏端着药碗出去后,林玉禾却没有走。

看着床上面色潮红,眉头微皱的谢书淮。

林玉禾还是有些心疼。

她拧干木盆里的浸泡的帕子,轻轻擦拭着谢书淮的面颊和手心。

而后拉开他的衣领,擦拭着他的身子。

谢书淮身子滚烫,对这突如其来的凉意贪恋不已。

抓住帕子不放。

林玉禾心中一片柔软,任由他拽着。

又重新换了条帕子,为他继续擦拭。

动作熟练自然,没有一丝拘谨。

即便谢书淮对她冷漠得好似一个陌生人。

可她对谢书淮的感情依然停留在往日,应该是比往日更加浓烈。

前世所有美好的记忆好似都和谢书淮有关,那些孤寂中唯一的温暖也是谢书淮带给她的。

擦好身子,她才停下手上的动作。

开始端详着屋内的一切。

屋内的东西依然没变,床的对面是谢书淮的书桌,书桌临窗而放。

一侧是一张长几,和一个衣橱。

好似又变了,变得更加冷清。

往日,她经常从山中摘一些野花回来,插在陶罐花瓶中,放在谢书淮的桌案上。

即使谢书淮不喜欢这些花花草草,因为林玉禾喜欢,他也不会扔掉。

有时他自己还会摘一些回来。

如今,别说花,连花瓶都没了影子。

一阵困意袭来,林玉禾紧握着谢书淮的手也睡了过去。

突然,她的手被用力甩开。

睡眼惺忪正好对上谢书淮的盛着寒意的双眸。

人也瞬间清醒不少。

谢书淮一脸病容,冷声道:“出去!”

林玉禾猛地抬眸嘴唇微微颤抖,心中难过,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眼中晶莹的泪珠,一颗接一颗地滚落下来。

谢书淮视而不见,语气不由得加重了几分重复道:“出去!”

林玉禾忽地起身,哽咽道:“你就这么恨我,连你的屋子都不让我进。”

“你就是嫌我身子不干净对吗?可除了你,我从未与那个男子有过亲近之举。”


在院子玩泥人的运姐儿一听米糕,当即欢呼道:“好呀,外祖母最喜欢吃米糕了。”

崔氏有些难为情地笑笑。

林玉禾娘亲方氏爱做米糕,她手巧做的也美味。

每次做好都会给她们送来。

方氏一走,她许久没吃过了。

崔氏做这些手艺不成,又怕白白浪费了米。

不会轻易尝试。

此时,崔氏看林玉禾的目光也柔软了很多。

“你倒有心了。”

“你去烧水先把米淘淘,我来推磨。”

顾忌着她肚里的孩子,崔氏不敢让她做这些重活。

这江米崔氏刚晒出去,不用久泡,放到石磨上磨成米糊。

再加入糖霜和酵头发酵一个时辰,就可以用大火蒸了。

两人忙到午时终于蒸好了第一锅。

林玉禾切出两块,给运姐儿和崔氏先尝。

她自己则接着再蒸第二锅。

运姐儿这两天吃的都是粽子,吃到这软乎乎微甜的米糕。

直嚷着说好吃。

崔氏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到这次磨得有些多,她惋惜道:“玉禾,我们一家人吃一锅就行了。”

“磨得太多,这样闷热的天,吃不完会坏掉的。”

林玉禾好似早有了计划,“娘,吃不完的,我便拿到市集上去卖。”

“昨日我路过市集,看到还是黍米做的都卖三文,我们这个江米做的,成色又白净可以卖到五文钱一块。”

“蒸好这两锅,我就去。”

崔氏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之前让林玉禾把家中吃不完的鸡蛋拿出卖,她都嫌丢人。

这次竟主动要去卖米糕。

崔氏心中欣慰。

转身就看到院中不知何时回来的谢书淮。

他视线正扫向灶房。

显然是听到了,林玉禾方才说的话。

“淮儿你回来了,快来尝尝我们做的米糕。”

李府月容苑

李掌柜气冲冲走进李云萝的厢房,一进屋,他就把屋内的几个丫头轰了出去。

吓得正在刺绣的文氏和李云萝母女俩一颤。

“听你哥说,你今日又把周家的媒婆赶走了。”

周家在许阳也算富贾,生意还做到京城,周公子又有功名在身,今年刚中秀才。

许阳有不少人家,都想把女儿嫁到周家,周公子都看不上。

近日李云萝在许阳的名声很响,周家主动上门提亲,连李家嫡女都不要,指名道姓要娶李云萝这个庶女。

李家算是高攀了,李老爷怎能不气。

李云萝姨娘文氏看自家老爷发这么大的火,心中也有些怵,正想替自己女儿解释。

李老爷当即呵斥道:“没问你,让她说。”

文氏因为自己女儿,这段时日为李家挣了不少银子,在府上也算长了脸。

今日被李老爷一呵斥,又缩回了壳子里,规规矩矩不敢再言语。

李云萝忙放下手上的绣绷,为她父亲倒好凉茶,端到他跟前,态度温和。

“爹,周家公子为何要选中我,还不是看女儿有些经商的能力。”

“女儿若是嫁过去,就得为他周家谋算,他们家也有成衣铺子。”

“那不和咱们李家就成了对头,若是女儿嫁过去是该帮夫家了,还是该帮娘家。”

李老也神色一滞,被李云萝说到了心坎上,他倒忘了这点。

心中的火气,顿时消了大半。

可对李云萝执着谢书淮一事,依然怨气很重。

“我看你是被谢书淮灌了迷魂汤。”

“上次你们大婚之日,谢书淮就让我们李家蒙了羞,来请罪时,他还要主动退婚。”

“我都没嫌他穷酸,他倒不识抬举,你还不愿意。”

“我看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心上。”

李云萝看李父的语气没有方才严厉,又趁机讨好地为他捶腿揉肩。

“爹你消消气,书淮哥哥是不想拖累我,更不想我被旁人看笑话。”

“他也是想趁这段时日,让我好好想想。”

“若是我当日就那样嫁了过去,是妻是妾都不好说,只怕爹爹更咽不下这口气”

“他现在对那林氏厌恶得很,若不是为了肚里的孩子,他不会把林氏留在谢家。”

李老爷不好糊弄,继续问道:“那谢书淮有什么好的,就是皮囊过得去,如今还多了个孩子,还让你这般痴迷。”

“爹,你答应过女儿,女儿帮你和哥哥做好李家的生意,你就不拦女儿的婚事。”

她不想这个话题上再说下去,忙转移话题,“爹,上次我让她们在襦裙上绣了不同的小食、果子,哥哥说那批夏衣卖得很好。”

“但也不能只限于一种花样,这不,我又画了不少首饰和小动物。”

“想让娘亲试一试好不好绣。”

李云萝到空间一查,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图案随她用。

对于大晋衣衫上的绣纹,她这些新加入的元素的确超前新颖,能吸引女客们的眼光。

那个女子不爱首饰,不食零嘴,不喜小动物。

精准把握了她们的喜好。

一经出售好评如潮,一两日便售完。

说到近日的生意,李老爷高兴得合不拢嘴,“是爹错怪你了,我的云萝就是聪慧。”

“你的婚事爹爹以后都不拦,好好帮你大哥就是。”

*

午食后,林玉禾装好米糕准备到市集去卖。

崔氏坚持把她送到路口。

屋中就只有谢书淮和运姐儿在。

运姐儿披散着头发,手上拿着泥人,来到谢书淮房中。

“舅舅闻闻,运儿今日香不香?”

方才林玉禾看运姐儿总挠头。

就顺手给她洗了身子和头发。

谢书淮合上手中的书,神色柔和笑道:“香。”

运姐儿呵呵一笑,快速跑出屋子,片刻后,如获至宝拿回一块崭新的香胰子。

之前崔氏为了省银子,都是用皂角。

运姐儿只是听人说过。

这好不容易有一块,当然高兴。

“舅舅看,还是桂花味的。舅母给运儿买的,她说运儿长大了,以后这块胰子就我一个人用。”

“还给外祖母和舅舅都买了,在祖母的房里放着。”

谢书淮紧抿的薄唇微微松动了一下,目光微内敛,表情复杂难辨。

运姐儿本就是话痨,即使面对她寡言少语的舅舅,遇到了高兴的事也绝不会吝啬。

“每次我拉云萝姑姑的手,她都不让,最后还在自己衣袖上擦擦,定是不喜欢运儿身上的味道。”

“运儿香香的,云萝姑姑应当就会喜欢我,让我拉她的手手了。”

谢书淮神色凝滞,良久没有说话。


浓密的树木遮住,不到对方的眼前,是看不清何人的。

摘了两大束野花绑好后,林玉禾顺带也捡了些柴火捆起来就提着回家。

还没走几步,身后一阵响声,就见一人从树林中钻了出来。

吓得远姐儿差点大叫出声,林玉禾看清来人忙捂着运姐儿的嘴。

是木匠家的大丫,也是上次林玉禾送月事带的那姑娘。

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随后放下背篓。

从背篓底下翻出几条鱼来,她选出两条最肥美地递给林玉禾。

林玉禾不愿收,她就塞进林玉禾捆好的木材里。

也不等林玉禾说话,背起竹篓就走。

林玉禾不敢大声呼喊,怕被她娘知道了,回去只怕又是一顿打。

木匠和村长是堂兄弟,这姑娘是村长那一大家的。

之前帮她只是看她可怜,私下也不愿多与她接触。

看她穿的鞋子都湿了,林玉禾猜测,她应当是在山下的河里抓的。

回到家中,崔氏已经在做午食了。

看到林玉禾提回来的鱼,好奇道:“哪里来的鱼。”

运姐儿神秘一笑,“舅娘买的。”

林玉禾把一条放到水桶里养着,另一条准备午食就吃。

这鱼大,清蒸味道反而不好。

她把鱼洗净后,切成均匀的小块,又用盐巴腌制起来更入味。

崔氏本欲炒腊肉,一看有鱼,又把腊肉挂了起来。

庄户人家都是这般节省着过的。

她用素油炒了大盘菜豆。

林玉禾则开始做她的酱烧鱼块。

先把鱼块煎成微黄,再加水并倒上佐料。

新鲜的鱼,林玉禾佐料又放得齐,味道很香。

崔氏和运姐儿伴着汤汁,都多吃了两碗黍米饭。

三人吃好饭食。

林玉禾带着远姐儿去给谢书淮送饭。

到书院时,陶钵还是热的。

林玉禾让运姐儿送了进去。

许多孩子们都认出了林玉禾,都问她为何今日不卖小食了。

林玉禾只好谎称有事耽搁了。

学子们还是不愿放弃,叮嘱让林玉禾明日早些来。

这倒让她有些意外,本想着自己不来,其他红叶村的小贩们生意就能好不少。

不想学童们,还在念着她的江米饭。

今日运姐儿出来得早,和两门丁闲聊几句后。

林玉禾拉着运姐儿离开了书院。

她们穿过一段小路,正走到红叶村的大路口时。

突然,一辆马车停在了她们跟前。

车帘一掀,只见从马车里出来一袭华服的年轻公子。

林玉禾脸色倏地变白。

这年轻公子,正是让林玉禾恶心的闵折远。

他几步来到林玉禾跟前。

优雅地把折扇一抖,温和笑道:“玉禾,你要退婚总要说个理由吧。”

林玉禾把运姐儿拉到自己身边,捂着她的耳朵,只留了个侧面给闵折远。

冷声道:“闵公子请自重,奴家的闺名不是你能唤的。”

闵折远听后,哈哈大笑道:“自重?”

“何为自重,林姑娘你怀着前夫的孩子与闵某订婚,叫自重。”

林玉禾不想与他多言,出声打断,“这些和闵公子无关,聘礼也退了,闵公子没有任何损失。”

话落,拉起运姐儿就要走。

不想,闵折远却伸开手臂,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林玉禾大怒,疾声厉色起来,“滚开。”

“林姑娘,何必动怒,闵某只想和姑娘好好说说话。”

起初,闵折远只想找个稍微有点身份的女子当正妻。

商户人家的姑娘,他还是有些忌惮,怕日后对他那外室不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