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小说结局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小说结局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嘿,听说了吗?前几个月来的那个人渣又搞事情了。”“人渣?哪个人渣?”“哼,咱们青牛镇一共才几个人渣?我说的自然是最渣的那个了。”“哦,你是说那个粮商赵老爷啊?怎么,赵老爷除了卖那神仙酿,又出什么大新闻了?”“这次是听说他疯了。赚了几个钱,尾巴就翘起来了。”“听说他在四处找人,开垦荒地,据说努力的,一天能赚十文钱!”“一天十文钱?那三分月不就是一两银子?我不信。”“我也不信,但是就是有傻子信,哈哈,听说大傻子还不少。”…峡谷这边,建筑队的王老板带人在小湖南边忙活着。这边是赵百汇规划的商业区,居民区,占据了峡谷三分之二的地方。这次他要建设一条商业街,建完之后在两边再建居民区。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老板都不会因为到处找活干而四处奔波了...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5-01-08 15: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嘿,听说了吗?前几个月来的那个人渣又搞事情了。”“人渣?哪个人渣?”“哼,咱们青牛镇一共才几个人渣?我说的自然是最渣的那个了。”“哦,你是说那个粮商赵老爷啊?怎么,赵老爷除了卖那神仙酿,又出什么大新闻了?”“这次是听说他疯了。赚了几个钱,尾巴就翘起来了。”“听说他在四处找人,开垦荒地,据说努力的,一天能赚十文钱!”“一天十文钱?那三分月不就是一两银子?我不信。”“我也不信,但是就是有傻子信,哈哈,听说大傻子还不少。”…峡谷这边,建筑队的王老板带人在小湖南边忙活着。这边是赵百汇规划的商业区,居民区,占据了峡谷三分之二的地方。这次他要建设一条商业街,建完之后在两边再建居民区。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老板都不会因为到处找活干而四处奔波了...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嘿,听说了吗?前几个月来的那个人渣又搞事情了。”

“人渣?哪个人渣?”

“哼,咱们青牛镇一共才几个人渣?我说的自然是最渣的那个了。”

“哦,你是说那个粮商赵老爷啊?怎么,赵老爷除了卖那神仙酿,又出什么大新闻了?”

“这次是听说他疯了。赚了几个钱,尾巴就翘起来了。”

“听说他在四处找人,开垦荒地,据说努力的,一天能赚十文钱!”

“一天十文钱?那三分月不就是一两银子?我不信。”

“我也不信,但是就是有傻子信,哈哈,听说大傻子还不少。”



峡谷这边,建筑队的王老板带人在小湖南边忙活着。

这边是赵百汇规划的商业区,居民区,占据了峡谷三分之二的地方。

这次他要建设一条商业街,建完之后在两边再建居民区。

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老板都不会因为到处找活干而四处奔波了。

神仙酿开始赚钱,让赵百汇的发展踏上了快车道,形成良性循环,以后恐怕会建设的越来越快。

这次的商业街不会再建设的那么快了。

因为这次不是建造泥土房,而是要建造正儿八经的建筑,还是楼房!

规划是建两排二层楼,以这个时代的水平,和王老板这乡村建设队的水平,这差不多是极限了。

不过赵百汇听锦衣说,王老板为了匹配这边的发展速度,似乎有心去县城或更远的地方去挖掘人才。

果然,有需求才有发展。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啊。

而他就是创造需求的人。

傍晚,峡谷几处有人聚集的地方都有炊烟袅袅。

赵百汇和几个丫头会在后院吃饭,院里住的三户人家则基本上是聚在中院一起吃。

做饭都是三家的女人做,锦文娘手艺最好,其他两人负责打下手。

厨房就在中院接近后院的一间改造出来专门用来做饭的房间。

锦文娘厨艺确实比锦衣好一些,但是更多还是因为锦衣现在太忙了。

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每天下午傍晚还要坚持学习。

另外三个丫头也差不多,都开始管事了。

锦衣是大管家,她们三个就是小管家。

主要是现在手里活还不多,加上她们年纪还太小,再大点,就要和锦衣一样挑重担了。

“饭好了吗?我有点饿了。”刚刚上完课,脑子都快成浆糊的锦绣来到厨房。

“就差最后一道菜了,马上就出锅了。”灶台上的锦文娘赶紧答应一声。

另外两个女人也在忙活着盛饭,剥鸡蛋。

就连四岁的大马和三岁的虎子都在添柴火赚工分。

因为今天赵百汇突然想吃鸡蛋了,煮鸡蛋配上肉粒酱,一口下去咸香软滑,主打的就是俩字,下饭。

所以厨房煮了十个鸡蛋。

“锦文娘,老爷说您手艺不错,以后每天工钱给您提到10文钱。”

“真的吗?”锦文娘惊喜异常。

另外两个女人一脸艳羡,包括锦绣娘,都眼巴巴的望着她,但是她好像没看见一样说,“老爷说了,只要努力工作,以后都会越来越好。”

“是是是,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

饭菜弄好,三个女人端着往后院送去。

锦绣拿过一小盆鸡蛋,看着两个小子眼巴巴的盯着,笑了笑,抓出两个白嫩嫩剥了壳的鸡蛋递过去。

“快吃,要是被哥哥姐姐发现了,小心被抢走。”

“谢谢锦绣姐姐。”两个小子急忙往嘴巴里塞鸡蛋。

几个女人把主人家的饭菜料理好,才开始做自己的饭菜。

主人家能吃大米白面,她们自然吃不起,不过现在也能吃的起不掺杂野菜的粗粮,已经很满足了。

不大会,锦绣几个丫头把食具拿回来,里面还剩下一点饭菜,虽然不多,但也让三个女人很高兴。

她们给主家做饭,肯定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做太多浪费,也不能做少了不够吃。

故意做多想占便宜,那是要被处罚的。

所以主家偶尔会剩下一点饭菜,让她们能给家里孩子解解馋,但并不是每顿都有。

赵府开饭了,其他地方也都差不多。

小湖南边商业街的工地上也开饭了,吃的一般,但是能吃饱。

这还是亏了王老板拿到赵百汇很多工程,所以才宽裕了不少。

酿酒厂那边有十户五十几口人,他们给赵百汇做工,待遇虽然比府上三户人家差一点,可跟工地上的外人比,那是强了太多了。

工厂里的工作都是有数的,赵百汇定下的规矩就是多劳多得。

谁干的多,赚的就多。

成年男人平均一天能拿六七文的工钱,家里老婆孩子可以帮干活,反正干多少拿多少。

酿酒厂目前活不多,大家又都干的积极,每天大半天就干完了,下午三四点之后就没事了。

所以早早的吃完饭,一些男人就围在一起闲聊。

女人们得了闲也凑在一起,却不能真的得闲,要么看管年纪太小的孩子,不用照顾孩子的也是一边聊天一边做针线活。

略大一些的孩子凑在一起玩耍,更大一些的则跑出了院子。

“今天是开工钱的日子吧?你们说新老爷说话会不会算数?”

“不知道,以前都是年底才给一年的钱,到了这居然说十天一结工钱,我有点不相信。”

“急什么,赵老爷这么大的家底,还能差了咱们这点工钱吗?”说话的男人不安敲动的手指暴漏了他内心的想法。

“再等等吧,或者明天才给也说不定。”

“来了,来了,锦衣姑娘来了。”一个半大孩子从院外跑进来,一脸的开心。

众人都站起来,看到锦衣和锦绣带着两个男人走进来,都拘谨的问好。

锦衣笑着说,“大家不要紧张,我不是讨债的,我是来给大家送钱的。”

“今天咱们就在大厂房发工钱,以后呢就在办公室了。”

今天在大庭广众之下发钱,就是告诉他们,老爷不会差大家的工钱。

也是用这个工资激励一下大家伙。


普通酒水,一斤价格在10文到30文左右。

普通人家很少喝,只有过年或一些特殊节日才会打一点。

一个普通家庭如果真的出了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那用不了几年,家也就散了。

青牛镇上有很多小商小贩。

十里八村的一些富户乡绅也会选择在青牛镇定居,贪恋着这里相对村子而言的繁华。

这些人才是酒水消费的主力。

中院后排最大的房间,一个三人合抱的大铁炉子立在角落,下面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晶莹剔透的酒水从出酒口流淌而出。

锦绣娘一个人给炉子添柴,酒水快满的时候换桶,不累不忙,比起在家里的时候,轻松了太多。

屋子里虽然有点热,但是门窗开着,也不是无法接受。

三家的女人轮流来这边工作,每天七文钱的工钱。

“锦绣她娘,货准备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催什么催,要是觉得我弄得慢,你就自己来!”

锦绣爹一脸尴尬的走进来,把一捆柴放下,同行的另外两人呵呵笑着不说话,同样把柴火放下。

连着后院的小门推开,锦衣走进来,“货准备好了吗?”

几个人都赶紧收起脸上的笑容,锦绣娘也收起了泼辣劲。

“锦衣姑娘,马上就好了,这几坛子封装上就好了。”

锦衣点点头,也没催促,几个男人很有眼色的上前帮忙。

“现在柴火和原酒都还供应的上吗?”

锦文爹赶紧开口,“原酒还好,方掌柜那边暂时还供应的上,而且也在加大产量。”

“但是柴火确实不太足,我们几家每天都在砍柴,附近的枯木都快要砍光了。”

锦衣再次点头,“我知道了,看来要准备花钱买柴火了,买炭也行,不过那样支出有点高。”

“回头我和老爷商量一下再说,这批货先送到镇上去再说。”

镇上只有一家专门做酒水生意的,普通酒水大点的地方都有,所以赚钱肯定是赚钱,暴利谈不上。

一年下来,大概百八十两的收益吧。

然后赵百汇带着蒸馏酒,去和酒馆张老板谈了一笔生意。

讲了讲自家神仙醉的好,讲了讲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酒馆就改姓赵了。

扣除运营花销,利润赵百汇拿七成!

而随着赵百汇一波邀请富户免费品酒,神仙醉之名在青牛镇一炮打响。

最便宜的普通酒水十文一斤,二文一碗。

而神仙醉,百文一斤,一碗二十文。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烈!

神仙喝了都得醉,自从有了神仙醉,千杯不醉已经成为了历史。

一斤神仙醉,需要三斤原酒当原料,加上木材等运输成本,也接近五十文了。

在赵百汇看来,利润不高,但是他现在要的是名声,利润暂时少点就少点吧。

等名气打出来,一百文一斤的神仙醉同样会成为历史。

假如将来进了京师,少于一两银子一斤,都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

马车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坛子,车上海放着一个小椅子,锦衣登上马车,端坐在椅子上,拿起自己的小笔记本,翻看昨天赵百汇教的东西。

孙王李三家的男人一人牵着马车,另外两人跟在车后,一路往镇上赶去。

来到镇上主街,马车在一个大大的写着酒字的旗子下停车。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走出来,看到锦衣赶紧堆起笑容打招呼。

“锦衣姑娘,您来了。”

“张老板,您太客气了。”

酒馆里走出两个年轻伙计过来搬酒水,路过锦衣的时候低着头看都不敢看,走过来之后,才敢偷偷的看几眼。

孙王李三位注意到了两个年轻伙计的目光,纷纷对视着笑了起来。

锦衣姑娘再过两年,也就十五岁,到了可以许配的年纪。

但是凭她的能力和赵老爷对她的喜爱,哪是区区两个伙计能配得上的,恐怕只能在心里惦记惦记喽。

另一边,锦衣和张老板进入酒馆,来到雅间里坐下。

有伙计赶紧上了几盘下酒小菜。

然后方掌柜拿来账本交给锦衣。

锦衣翻看账本,同时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写写算算。

张老板和方掌柜都一脸艳羡的看着那本子和油笔。

那么小的笔,竟然可以写出那么清晰的小字,真是好宝贝啊。

张老板家的孩子都在读书,他曾经问过锦衣,这东西的价格。

锦衣只是说价格昂贵,数量稀少,她家老爷也是很辛苦才从很远的地方购置了一点,只够家用,概不外售。

要是卖本子和笔,利润肯定比大米高的多,但是风险太大,没必要,只要他苟住,未来什么都会有。

现在有了酒水生意,他连大米都不卖了,毕竟青牛镇的大米被他卖的都跌破二十文大关了。

大米这种精细粮食,就算整个镇子加起来的消费量都不太多。

“这里有点出入,方掌柜看一下。”

方掌柜赶紧拿过账本,用算盘噼里啪啦打了起来。

“锦衣姑娘真是慧眼如珠啊,确实是我算差了。”

方掌柜立马承认错误。

一开始锦衣来查账的时候,方掌柜还有些不屑一顾。

一个十三岁的小丫头来挑他这个干了半辈子的掌柜的错误?

他觉得就算他做假账,也能让这丫头看不出破绽来。

结果就被打脸了。

这丫头拿着纸笔写写算算,不大会儿,就挑出了好几处错误。

错误都很小,毕竟差错大了,反而容易发现。

自那以后,方掌柜对锦衣佩服得那是五体投地。

要不是锦衣只是个十三岁的女娃,估计他都要跪下来磕头拜师了。

“对了,方掌柜,还有一件事儿。”

“现在神仙酿供不应求,因为产量有限,迫不得已,我们只好涨价了。”

“涨到多少钱?”

锦衣露出两颗洁白的小虎牙,伸出两根葱白一样的手指,“对外售价两百文一斤,店里进货价一百文!”

张老板倒吸一口凉气,直接翻倍,这是在抢钱啊!

现在每天的产量大概是一百斤,一斤两百文,那就是二十两银子?

当然,这二十两跟他关系不大。

店里进货也是要花钱的,买进来就是十两银子,除了神仙醉之外普通酒水的利润完全可以抵扣掉各种开销,他分三成,也就是三两银子。

他有自己的酒庄,每天供给三百斤原酒,一斤八文钱,也是二两多银子。

但是这二两多是带着成本的,实际上赚的才半两左右。

如果按年算,供应原酒一年赚一百多两,酒馆分成一年上千两。

和之前一年百八十两的收益比,自然是暴涨了十倍。

但是人都是不知足的,张老板舔着脸道,“锦衣姑娘,既然神仙醉涨价了,您看这原酒的进货价…”

锦绣脸上职业化的笑容渐渐消失。


小随从抱着一个大托盘,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就24个,还有4枚小银锭。

二十多斤的东西,还是蛮重的。

锦绣走在前边,抱怨说,“还是老爷弄的纸币好,这东西也太重了。”

“吴乡老,您点点数量,看看对不对。”

“不用点,不用点,想来赵村长不会诓骗老夫。”

林学瑾显然气还没消,硬声说,“为朝廷办事,自当严谨,怎么可以如此草率,让你点你就点。”

吴乡老都要哭了,“是,我这就点,这就点。”

锦衣帮着说了句话,“很多事情又不是吴乡老造成的,没必要对他太严苛。”

吴乡老再次投来感激的目光,林学瑾深吸一口气,“是我的问题。”

他向锦衣承认错误,却不会向吴乡老道歉。

对锦衣就按照锦衣她们这边的方式方法行事,他就是一个副村长。

做错了该认错就认错。

可对其他人,那就用他们这边的处事方式,他是举人老爷,给一个三老认错道歉?

想屁吃!

“没错,没错,我清点好了,赵村长,老夫没事儿了,就先离开了。”

“好的,吴乡老,我送一送您。”

“不用,不用。”吴乡老抱起二十多斤的银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跑的比年轻小伙子都要快。

仿佛是在逃离鬼门关。

目送吴乡老离开,锦衣开口,“林副村长,拟一个公告贴出去,今年的徭役村里给大家都花钱免除了,让大家安心工作就好。”

“只要是桃园村的居民,往后每年的徭役村里都会花钱免除,不用大家掏一毛钱。”

“知道了村长,一会儿开完会我就去弄。”林学瑾在本上把事情写下,他内心是开心的。

在桃园村这些天,他清晰的感觉到了村里对百姓的好。

那是从点点滴滴的好一点点累积,形成的村民们的幸福感。

当初他从京师出来任知府,抱着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想法,想为治下百姓好好谋划,可却处处受到掣肘,几年下来,治下的百姓吃不饱的依然吃不饱。

最后他灰心丧气的离开官场,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没想到意外来到桃园村,他又迸发出来第二春,再一次见到了完成理想的希望。

桃园村的百姓收入情况,在他看来只能算还行,也就是还能吃得饱,可是这里每个人的脸上却都带着笑容。

会议结束,林学瑾拟好了告示贴出来。

几个路过的村民围上来,“林村长,这上面写的是啥啊,是不是又有好事儿了?”

林学瑾这个人对沾上官面和商业的人物向来不假辞色,但是对普通百姓却很和善。

受到从小教育的影响,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王朝统治的根基。

以前他曾瞧见百姓见告示贴出来,畏惧如虎,远远看着,等人解释。

怕,又不走。是因为想要知道是什么内容,总要知道虎狼又要吃谁了啊。

可这里呢,百姓看到告示,总是第一时间围上来,听听人家第一句话。

是不是又有啥好事儿。

显然人们对桃园村村委是有信心的。

林学瑾笑着说,“来,我给大家读一读。你们听完了,也去告诉一下别人。”

林学瑾读完了,几个百姓果然兴奋起来。

“老爷真是大善人啊,免除了咱们的徭役,那徭役可太辛苦了,不但没有工钱,还要自己带粮食。”

“是啊,去一次徭役,对咱们这些穷人来说,就是闯一次鬼门关啊。”

“林村长,谢谢您啊,您和锦衣村长还有老爷都是大善人啊,我回去要给你们都立长生牌位。”


随从问,“老爷,那我们还去对面那什么银行看看吗?”

“不用去了,那小伙子已经跟我说了对面是干什么的了,我才不会去把银子换成纸呢!”

“就算那小伙计奸滑如鬼,也休想骗过老爷我的火眼金睛!”

也不知道是谁刚刚交了押金,随从默默吐槽。

“我也打听好了村里是谁主事,走,上车,去那什么村委!”

马车继续往前走,来到村委大院。

已经有人来禀报过,说乡上的三老之一吴乡老来了。

要说是怎么知道的,自然是刚才在租赁中心他自己说的。

人家赵六只是随意引导一下,他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给说了。

就差把底裤颜色都给暴露出来了。

“这位老爷,您有什么事儿?”赵十二从角房走出来,假装一无所知的问。

吴乡老的随从上前一步,昂着头说,“我们老爷是青牛镇乡老,叫你们村长出来。”

“啊?乡老?好,我马上去叫。”赵十二假装慌乱的往里跑,还踉跄一下差点摔倒。

同样在角房里没出来的孙大柱默默看着,心想这赵十二可真机灵啊,装的跟真的似的。

我远不如啊。

不大会,锦衣带着两个更小一些的丫头走出来。

这两个丫头是她从家里挑出来比较聪明伶俐的,带在身边培养。

“吴乡老,您好,我是桃园村村长赵锦衣。”

虽然已经听人说过了,村长是个小丫头片子。

但是当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依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眼前的丫头真漂亮,气色也很好,加上行事仪态完全是大户人家小姐的做派,让吴乡老一时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交涉了。

锦衣一看就知道了吴乡老的一些想法,所以展颜一笑说,“乡老,我们到里面谈吧,请。”

“好。”

锦衣走在前,吴乡老走在后,来到锦衣的办公室。

锦衣的办公室很宽敞,会客的桌椅周围坐十几个人都没有问题。

桌椅摆件都很精致,还有两个书柜,上面放满了各种书,这办公室和书房一般,根本不是普通人该拥有的。

吴乡老去过县里县令大人家的书房,也没有这么气派啊。

就是这些书都价值不菲了,这个时候的书很贵,价格都是用银子来计算的。

所以吴乡老更拘谨了。

双方落座,锦衣吩咐道,“春兰,给乡老上茶。”

叫春兰的小丫头从旁边一个放了各种摆件的架子上取下来一个罐子,捏了一点茶叶放在精致的茶壶之中。

另一个丫头秋菊从旁边房间拎过来水壶,往茶壶之中浇热水。

“这是我家老爷赏的炒茶,一般只有在京师才有机会喝到,乡老不知喝没喝过,一起尝尝。”

京师才有机会喝到,难道是贡品?

锦衣给对方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

“请。”

吴乡老更拘谨了,舔着老脸笑的跟菊花死的,两手碰着茶杯,小心的喝了一口,还没尝出味道呢,就舔着脸夸赞起来。

“赵村长,不知贵老爷是哪里人啊?”

“老爷是北方人,家里有长辈在朝堂上穿紫衣,具体的还请乡老别问了,老爷不喜欢仗着家里的权势耀武扬威,所以也从来不透露自己的身份。”

“好,不问了,不问了。”

我的乖乖,紫衣啊,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能穿紫衣啊。

怪不得人家一个丫头都这么气派。

人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每次有新品发布,我们还将给您送请柬,邀请您来参加新品发布会,方便留下地址吗?”

这位乡老夫人跟听天书一样听不懂店长在说什么。

但是却明白她似乎获得了什么特权。

这个世界上吃饱穿暖之后什么最迷人?

特权!

别人没有而我拥有的东西才最迷人。

其他妇人都妒忌疯了,默默算了一下手里衣服的价格,又往衣架方向走去。

然后留下地址,期待着店长口中的请柬和新品发布会。

那该多有面子啊!

十几辆马车离开了,留下了两百多两银子。

抵得上某些身价弱一些的老爷半年的收入了。

一些夫人回家之后可能会不太好过。

不过这和她们没关系啦。

锦绣和锦衣说了这个事情,两人也是对成年女人的消费观叹为观止。

一下子把自家老爷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出去了,太败家了,姐姐们,理性啊!

虽然以现在桃园村的规模而言,两百多两银子不算什么大数目。

可是抛开神仙醉的话,想赚两百两银子也并不容易。

毕竟这是一个中大型村落一年的税收了。

“没想到成衣这么快就打开了市场,青牛镇上可不止这十几个地主乡绅。”

“附近也不止一个青牛镇。”

“估计成衣铺以后也能成为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

“是的,大姐,我想把三家铺子里的普通衣服撤出来,再另外弄个门店卖。”

“普通服装利润没有那么多,打折狠了不赚钱,还容易拉低锦绣牌子的档次。”

“而锦绣服装,我准备只卖100元以上的衣服,专门赚有钱人的钱。”

“可以,我支持。”

“好好做吧,希望你的锦绣服装也能像神仙醉那样,为老爷赚来大笔的钱,帮老爷更好的建设桃园村。”

“嗯,大姐,我会努力的!”

吴乡老的马车又一次驶入桃园村。

其实他是不想来的,但是没办法,另外两位乡老让出来一些利益,怪只怪,他们给的太多了。

而且也确实只有他来过桃园村,和这里有几分香火情,可这香火情究竟有几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吴乡老狠狠地拍了自己大腿一下,想当初回去就不该那么吹牛逼。

吹狠了,结果迷失在了别人惊叹羡慕的目光中,最后走到了坑里。

站在那并不高大雄伟的村委大院门口,吴长老的腿有些抖。

赵老爷深不可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小小的村子里还跑来了一位曾经是五品高官的举人老爷定居,也被传开了。

至少在青牛镇的上流人士之间传开了。

至于传了多远,县令知不知道,还属于未知。

“吴乡老,您来了,我去禀报一下。”

吴乡老没有,也不敢为难大柱,老脸上堆起菊花一样灿烂的笑容。

“好,我等着,嗯,麻烦你了。”

这恐怕是吴乡老这辈子第一次对一个看门小厮这么客气。

很快,吴长老独自一人跟随孙大柱往里走,来到一间会客厅。

进去一看,对面正位上坐着锦衣,锦绣锦文锦园和一个中年美髯男子分别列坐在两次。

扑通,吴乡老给跪了。

“小的吴有才,见过知府大人!”

“起来吧。”林学瑾先让吴乡老起来,这才压抑着怒气拧着眉头,尽量平静的说。

“我早就不是知府了,仅有举人身份在身,你以后见到我不要下跪!”

“是是是,知…举人老爷说的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