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忠,你可知罪?”
杨万忠脸色惨白。
很明显,这些事情从头到尾都有他的参与。
昨日在天牢之中他细细地想了想。
哪怕自己就算是把事情抖落了出来,那皇上就能轻饶了自己吗?
要知道,自己若是一旦全盘托出。
得罪的人那可是一大片。
纵然自己可以逃过一劫,可自己家中的那些亲人怎么办?
想到这,他心一紧。
却是开口道:“罪臣知罪。”
杨万忠竟然主动认罪了。
如此大的反差倒是让在场众人一脸吃惊。
饶是皇上萧文清也是感到有些意外。
他忙问道:“杨万忠,你既然已经知罪,就快将自己所做的那些勾当全都交代出来。”
“若是你全都坦白了,朕倒是可以考虑减轻你的罪行。”
杨万忠一听,大喜道:“皇上,我说我说。”
此话一出,坐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李兼眼色微变。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陆展元的方向。
后者却是投来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只听杨万忠道:“皇上,臣在任五年,伯阳县接连发生了饥荒和水灾,去年更是由于干旱,导致上千亩良田无水可用,田间粮食颗粒无收。”
“臣迫于无奈,只能冒着丢掉官职的危险向户部打了条子,可当时户部却以每年只能拨款四笔为由,将条子拒了回来。”
闻言,萧文清看向户部尚书方平。
“方爱卿,可有此事?”
方平忙站了起来,道:“回皇上,杨万忠所言不假,臣去年的确收到了伯阳交上来的条子,可户部每年的拨款都是有数量的,而且去年不光光只是伯阳困难。”
财政紧张,这是整个大乾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毕竟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而外又有匈奴不断侵犯,朝廷花费了大把大把的银两去维护关系。
长期以往,国库空虚不可避免。
萧文清却道:“所以你把去年本应交上来的冬粮赋税私自压了下去,少报了一点,以此来补充县中的财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