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其他类型 > 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文小说

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文小说

墨染千书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听着沈清棠说能把温泉水引入室内,李氏期待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以前在京城时,还多羡慕你大伯母和二伯母。她们一个夫君是男主,握着府内掌家权,平日里多跟各家主母打交道,好不威风。你二伯父从商,二伯母整天凌乱绸缎不重样的穿,头面和脂粉也都是京城最流行的款式。整天到处显摆。你大伯母有时候也得问她借。我原来……”李氏摇摇头没说曾经如何自怨自艾也怨天尤人的事,“现在落难方知,共富贵容易,共苦难多难!亦才知,我有你们才是最幸福的。咱们现在日子看着清贫,但是衣食无忧,一家人互相体谅。你大伯二伯两家看似富裕,说不定日子还没咱们好过!”沈清棠想起今天自己吓唬沈清鸣的话,以及大伯二伯往日的为人,笑着道:“这会儿大房和二房说不定正在闹分家呢?!”沈清鸣确实...

主角:沈清棠季宴时   更新:2024-12-16 18: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清棠季宴时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墨染千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着沈清棠说能把温泉水引入室内,李氏期待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以前在京城时,还多羡慕你大伯母和二伯母。她们一个夫君是男主,握着府内掌家权,平日里多跟各家主母打交道,好不威风。你二伯父从商,二伯母整天凌乱绸缎不重样的穿,头面和脂粉也都是京城最流行的款式。整天到处显摆。你大伯母有时候也得问她借。我原来……”李氏摇摇头没说曾经如何自怨自艾也怨天尤人的事,“现在落难方知,共富贵容易,共苦难多难!亦才知,我有你们才是最幸福的。咱们现在日子看着清贫,但是衣食无忧,一家人互相体谅。你大伯二伯两家看似富裕,说不定日子还没咱们好过!”沈清棠想起今天自己吓唬沈清鸣的话,以及大伯二伯往日的为人,笑着道:“这会儿大房和二房说不定正在闹分家呢?!”沈清鸣确实...

《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听着沈清棠说能把温泉水引入室内,李氏期待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以前在京城时,还多羡慕你大伯母和二伯母。

她们一个夫君是男主,握着府内掌家权,平日里多跟各家主母打交道,好不威风。

你二伯父从商,二伯母整天凌乱绸缎不重样的穿,头面和脂粉也都是京城最流行的款式。整天到处显摆。你大伯母有时候也得问她借。

我原来……”

李氏摇摇头没说曾经如何自怨自艾也怨天尤人的事,“现在落难方知,共富贵容易,共苦难多难!亦才知,我有你们才是最幸福的。

咱们现在日子看着清贫,但是衣食无忧,一家人互相体谅。你大伯二伯两家看似富裕,说不定日子还没咱们好过!”

沈清棠想起今天自己吓唬沈清鸣的话,以及大伯二伯往日的为人,笑着道:“这会儿大房和二房说不定正在闹分家呢?!”

沈清鸣确实被沈清棠的话吓到,一路飞奔回家,闹着要看郎中,还要求把郎中请回家给所有的人把平安脉。

沈清鸣是二房老幺,被宠得无法无天。

更确切地说是窝里横。

只敢在二房无法无天。

闹也是闹二房的人。

沈岘之夫妇当然知道事情始末,本不想搭理沈清鸣。

但是沈清鸣的母亲王氏突然心念一动,小声问沈岘之,“夫君,我觉得这次鸣儿闹的也不是毫无道理。正好可以找大房支些钱。”

沈岘之皱眉:“账上的钱若是够给一大家人看病,大哥又何须把妾室和庶子逐出家门?”

“切!”王氏撇嘴,“什么逐出?明明是人家沈炎跪求分家。夫君,你不也想分家?要到钱咱们有好处,不给钱分家咱们也能如愿不是?”

“这……”沈岘之有些犹豫。

他确实不想受这么大一家子人拖累。

但分家这事可不光彩。

再说他娘还活着,分家会被人笑话。

他又不是老三那个混不吝,为了个赔钱货就闹分家。

老太太到北川时还是用担架抬着的,这才几天功夫已经能坐起身,可见再养些时日就能下地。

沈岘之还怀疑老太太也藏着不少金银,否则以大哥那么市侩的人早就不管老太太死活。

王氏一眼就看出沈岘之在意什么,柔声相劝:“夫君,我知道你舍不得老太太。咱们只是分家又不是断绝关系。

北川城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怕没机会孝敬老太太?”

沈岘之没说话,表情明显松动。

王氏觉得有戏继续道:“夫君,咱们二房的人比大房少了近一半。你又擅长做生意,倘若我们分出去,日子肯定比现在过得好。”

沈岘之一想也是,点头。

夫妻两个带着沈清鸣去找大哥沈岐之要钱看病。

两家三十多口人挤在这么小的院子里几乎脸对脸。

就这样,沈岐之依然端着架子,硬是在议事、待客、吃饭一体的堂屋一角,摆了张桌子当书房。

二房一家三口到的时候,沈岐之正装模作样坐在书桌前。

沈岘之心里的动摇在看见沈岐之桌上新买的文房四宝时,彻底消失。

现在吃饭都困难了大哥还有心思摆弄文房四宝?

何况他有钱买文房四宝却没钱给家里人看病?

沈岐之看见沈岘之两口子下意识想藏起文房四宝。

可房间就这么大,连个书架都没有能往哪藏?


一遍又一遍,泼水等阴干时,李氏就做一家四口的棉衣和褥子,沈屿之去捡干草,沈清柯到溶洞采石灰岩回来烧制熟石灰。

沈清棠更没闲着,除了负责诸如做饭洗衣的后勤保障工作之外,也在努力赚钱。

能采摘的山货越来越少。

这边的山比较陡峭,当地人都很少会过来。

沈清棠又是个孕妇,本就不方便,这几天捡到的山货也就是之前的一半。

好在沈清棠运气还算不错,她做的陷阱又抓到了一只野兔,加了个餐。

***

一家四口围坐在石头边上,喝着清甜的溪水,暂时休息,顺带讨论怎么盖房子。

盖房子首先要防潮。

在沈清棠关于盖房子为数不多的知识点中,若是没有塑料布,只能在夯实的地面上铺上一层掺了防虫蛇药的熟石灰。

防蛇虫的药还是第一次赚钱时买的。

冬天动物大都冬眠,就一直闲置着,这会儿终于派上用场。

撒完石灰,就可以开始砌墙。

把从山上精心挑选回来大小差不多的石头再打磨一下,沿着刚夯实的地面先垒一圈。

当地老百姓管这一圈石头叫“根脚”。

砌根脚在北川也叫打地基,是盖房子最重要的一步。

最基本的要求除了坚固以外还要横平竖直 。

之前买的墨斗派上了用场。

新墨斗没倒墨还是干净的白线。

在打夯的边角先插入一根木棍,在另外一端在插入一根木棍,中间用斗线扯直。

这样,沿着斗线砌出来的墙就是直的。

沈清棠三两句话交代清楚,沈屿之和沈清柯落实起来却异常费劲。

石头不同于横平竖直的砖块,凹凸不平既不好修理,又难找平。

沈清棠转着看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

“爹,二哥,你们先把底层找平,整墙找直,乱七八糟的缝隙、窟窿可以用熟石灰拌泥抹平。”

把这茬忘了。

其余人又不懂。

只顾大面不用管细节之后,沈屿之和沈清柯的速度提了起来。

提速只是相对而言。

万事开头难,盖房子也是一样。

到太阳落山也只砌了一长一短两条边。

进展最快的是李氏。

她终于把新的棉衣和褥子都赶了出来。

只是两匹布也都见了底。

连布头,李氏都拼接着给大家做了袜子。

李氏还拿出一部分棉花,一人做了一双棉鞋。

鞋面是用旧衣服改的,鞋底就是之前旧棉鞋的鞋底。

刚到北川时,他们身上的囚服被收走,一人发了一套棉衣棉鞋。

让他们流放到北川是为了充实北川的人口而不是为了弄死他们。

不过发放的棉衣和棉鞋质量很差,棉衣里面用的不是棉花而是旧棉花套子。

一点儿都不暖和。

这次买回来新棉花,李氏就把大家的旧棉衣棉鞋全部拆了。

拆出来的旧棉花,做了身下铺的褥子,省下来的棉花又给四口人的棉被里加了一层。

旧衣服的布也拼凑了两床褥子和几个枕套。

一人两套里衣,两套棉衣,堪堪能够替换。

沈屿之和沈清柯盖房子时,沈清棠也没闲着。

她在研究种蘑菇。

身为一个专门研究古代生存的博主,沈清棠知道最早的香菇种植就是利用树干种植。

她在山上找了棵出过香菇的树,让沈清柯帮她把树砍回来。

砍种香菇的树叫做樯。


这样岩石内部的成分就发生了变化。

之前的碳酸钙会转换成氧化钙。

需要熟石灰的就需要在这一步倒入清水。

众所周知,清水一加入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沸腾起来。

等发生完化学反应,干燥后的白粉末就是熟石灰。

熟石灰可以用来砌墙也可以用来做肥皂。

沈清棠用杆秤称出了一千克的草木灰。

草木灰就是草木燃烧过后的灰烬,呈碱性。

北川县的一斤差不多有六百克。

对沈清棠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来说,还需要先把脑子里的配方换算成大乾的度量。

草木灰捣碎后加水再加二百克熟石灰,搅拌反应。

等反应完,把液体过滤出来,就得到氢氧化钾溶液。

再把氢氧化钾倒进五百克冷却后的猪油里,边加热边搅拌均匀。

然后倒进提前准备好的小模具里等着皂化。

模具有方形和长方形的,都是木头做的。

因为他们工具有限,木头最好塑形。

最后得到的就是钾皂。

钾皂说白了就是油脂和碱发生的反应。

因为没有手套,搅拌过滤的时候,沈清棠还被溅出来的碱液灼伤了。

手背上烫起了几个小红点儿。

幸好不算严重。

其实只用草木灰的溶液和猪油也能做出肥皂,但是加入氢氧化钾的皂品属于上乘,品相好的可以上供给皇室当奢侈品。

当然,化学肥皂对皮肤多少有点危害,不过,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

冬天天冷,皂化很快。

当天晚上就顺利脱模得到了白色的固体肥皂。

晚上洗澡时,沈清棠拿来沐浴、洗头发还有衣服。

去污去油没问题,只是味道不太好闻。

得再加点香料。

沈清棠还在琢磨着怎么改进肥皂的配方。

给沈清棠擦头发的李氏连声夸赞。

“清棠,你这肥……肥皂,比澡豆还好用呢!”

“比澡豆硬,没澡豆那么腻!”

“也比澡豆洗的干净!”

沈清棠笑着道:“这种肥皂不如澡豆的成分安全,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完全皂化,化学物质挥发后会好点儿。各有各的好处吧!”

李氏听不懂,只一脸骄傲的点头,“嗯嗯,我们家清棠真是厉害。”

见李氏别扭的蹲在岸边,沈清棠道:“娘,等咱新房子盖好了,就在院子后面挖个池子把泉水引过去。到时候就可以躺在池子里赏月亮。还可以放两个漂浮的小几,摆上瓜果蔬菜……啧,那叫一个美。”

这温泉是天然的,四周和脚底都是土泥,说是泡温泉跟在野外河边洗澡没什么区别。

隐私性没有,安全性也低,舒适性同样不高。

重点是李氏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宁愿脏死,也不肯泡这露天温泉。

他们现在条件有限,换洗衣物不足,也没办法穿着衣服下水。

每次都是李氏在岸边给沈清棠放风,偶尔也会帮她洗澡。

李氏笑的更开怀,“嗯,我且盼着呢!”

一家四口就她还没泡过温泉。

沈屿之鼓励她时说,泡完温泉睡一觉,第二天整个人都精神很多,前一天劳作的疲乏也会消失的一干二净。

沈清柯也说,泡完温泉,前一天磨出的水泡,肩膀上扛木头肋出的红痕都会好受很多,疼痛也会消失。

沈清棠更是给她普及泡温泉的一百零一个好处。

可,哪怕明知道这山谷里就他们一家四口,李氏还是觉得别扭,就是放不开。


沈清棠立马认错:“父亲大人说的对!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赚二两银子!”

***

从内城到东外城再赶回西外城,差一点赶不上出城。

城门每天傍晚关上,第二天早晨打开。

忙活了一天,连顿中午饭都没吃,一家四口都饿的够呛。

回到温泉旁,先点燃火做饭。

新买来的铁锅需要开锅,正好顺道把猪板油熬出来。

炼猪油这事也得沈清棠来,因为其他人不会。

他们或许吃过,但绝对不知道猪油怎么来的。

沈清棠熬猪油其他人也没闲着。

沈清柯负责把温泉边上野生的茴香割下来顺便清洗干净。

因为沈清棠说要包茴香水饺。

茴香有股特殊的味道。

沈清柯皱眉:“这个真能包饺子吗?”

事实上他更想问茴香能吃吗?不会有毒吧?

沈清棠哪里不知道二哥想什么,点点头,“奶娘说很好吃呢!就是茴香比较喜欢重油,油少了不怎么好吃。”

所以之前几天她才没打茴香的主意。

现在有猪油,当然要吃一顿好的。

沈屿之爬到山洞里,找了个通风的地方,把猪肉挂起来。

天寒地冻,猪肉一时半会儿坏不了,就怕招来动物撕咬。

李氏则忙着收拾规整今天在县城买回来的东西。

熬制猪油,要先把白.花.花的猪板油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

新买来的铁锅架在火上烧热,等锅变色后,拿一块猪油在锅里擦拭一遍,等到温度低下来,再烧再擦。

几次下来,新买来的铁锅就变得油润光亮。

炒菜不糊不沾锅。

这个过程就是开锅。

沈清柯洗好茴香就开始搭临时灶台。

土砖还没干,只能先拿几块临时用用,

搭成个三角形的低架。

沈清棠把开好的铁锅架在临时搭建的灶上,先往锅里倒一点儿水,再把切好的猪板油放进去煮。

刚开始水是浑浊的,烧开时会有很大的热气,但是过一会儿热气就会消失。

浑浊的水逐渐变得清澈油亮。

这时候的水其实已经是猪油。

加水熬制就是为了防止加温时锅里或者板油上有水四溅烫到人。

接下来就是小火熬制。

慢慢地,白.花.花的板油块就会“融化”。

看见猪板油变成金黄的油渣,就证明猪油炼到位。

一勺勺舀进之前充当锅的瓦罐里。

等放凉了就是凝固的白色油脂。

熬制猪油不属于穿越必备技能。

沈清棠做短视频和笔记那会儿搜索过,三千年前的古人就开始吃猪油。

而大乾朝撑死是两千年前的古代。

猪下水的路怕是在大乾朝走不通。

剩余一部分底油和油渣留在锅里。

等茴香切好放进锅里搅拌下就直接能包饺子。

沈清棠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他们忘记买菜刀。

于是只能用新买的斧头,洗干净后把茴香剁碎。

沈清柯剁馅,沈清棠负责和面。

粗加工的面粉没什么筋力,一斤面六两水就够软。

等沈清棠把面揉好,沈屿之夫妇也从山洞里爬了下来。

筷子照例是树枝充当。

擀面杖是用两指粗细的树枝截了一段,剥干净皮。

沈清棠先给沈清柯和沈屿之示范了下怎么擀饺子包.皮。

接着又给李氏演示了一遍怎么把馅包进饺子皮捏成饺子。

沈清柯年轻,学习能力强,虽然擀的不是椭圆形就是正方形,厚薄也不均匀,但是姿势正确,进步很快。


景和廿七年冬。

皎月当空,照得北川县荒林亮如白昼。

林边一棵歪脖子树上吊着一个少女随风晃荡。

不堪重负的枯树枝突然断裂,掉落在地的“女尸”突然捂着脖子坐起来,猛咳。

沈清棠茫然四顾。

身后传来近在咫尺的呼喊声。

“清棠,你在哪儿?别吓娘!”

来不及理清思绪的沈清棠闻声回头,没看清来人就被紧紧抱住。

“我可怜的女儿!你怎么这么想不开?!”

“傻妹妹,大伯他们让你去死你还真来寻死?!”

“好女儿,你别怕!你大伯要是不容你,咱们就分家另过!”

“……”

在三个人杂乱的安慰声中,沈清棠终于理清了杂乱的记忆。

她穿越了。

魂穿成沈家三房千金。

原主她大伯是京官,因为他犯了错,沈家三族才从京城被流放到北川。

往日养尊处优的沈家人哪里受的了流放之苦?

两千里流放路上死伤三分之一。

不死的也是活受罪。

容貌姣好的沈家姑娘们更是会经常被押送的官差拉到一边糟蹋泄兽欲。

几个月前,一直抹脏脸扮丑的沈清棠也被带出去过一次。

她也是唯一一个被带出去后还能活着回来的沈家姑娘。

现如今到了流放地,沈清棠的破衣烂衫遮不住凸起的孕肚。

被大伯和大伯母当众羞辱之后,想不开自挂枯枝换了她来。

此刻抱着她嚎啕大哭的妇人,是原主的母亲李氏。

站在她们前头挡风的中年男人是原主的父亲沈屿之。

一脸书生模样的俊美青年是原主的二哥沈清柯。

他们一家原是六口。

大姐早早嫁了人,按照朝中惯例,外嫁女属于婆家人,逃过一劫不在流放之列。

本还有个弟弟,太过年幼夭折在流放路上。

“呜呜,小四儿已经没了你要是再有个好歹我也不活了!”

沈清棠拉开李氏,孱弱地望向父亲,“爹,你刚才说会分家另过,可算数?”

“这……”沈屿之见沈清棠安然无恙,不复刚才果断,面露豫色。

沈清棠知道他为什么纠结。

在大乾朝,一般都以家族为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倒霉祸连三族甚至是九族。

就像这次沈家被流放。

纵使知道大伯有多过分,父亲心里还是不愿意分家。

沈清棠深知错过这次机会,就再难有下次。

她眼睛转了转,双手捂脸挣扎着起身要再自挂东南枝,悲声道:“与其活着任人耻笑,我还不如死得痛快!”

沈家三人连拉带拽拦住沈清棠。

沈屿之跺脚,“分家!一定分家。”

沈清棠想了想,委屈哭诉:“那晚,其实官差想带走堂姐,但是大伯父给官差塞了银子,让官差带走我。”

“什么?”沈屿之暴怒,“给你祖母看病他都说没钱却有钱贿赂官差?!”

“他沈岐之的女儿是女儿我沈屿之的女儿就不是女儿了?”李氏哭诉,“他当官,我们三房没沾光尽受他拖累!明明是他为了自家女儿推清棠去火坑,今日却当众数落咱们清棠不守妇道丢沈家脸!”

“母亲说的对,我也支持分家。”二哥沈清柯表态,“按照大乾流放条例,咱们到北川县以后,就是北川县普通的百姓,需要自己凭双手劳作赚钱,谁也占不到谁的光,分家单过也不为过。”

沈屿之咬牙:“好,现在我就去找大哥说分家的事。我们爷俩一定能养活你们娘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