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结局+后续

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结局+后续

款冬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款冬子”的《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我是在在贫困山区长大的千金,我父母的心在一手带大的养女身上,甚至体贴养女的少女心思,将自己的娃娃亲未婚夫转给了养女。重生一世,我只想挽救我在乎的人,弥补遗憾。这一世,我不再纠结爹不疼娘不爱嫁不进豪门,利用前世的记忆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再响应国家的号召,回自幼成长的乡村,从村长助理做起,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振兴乡村,建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步步造福百姓,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主角:温婉程瑾瑜   更新:2025-02-11 03: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婉程瑾瑜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结局+后续》,由网络作家“款冬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款冬子”的《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我是在在贫困山区长大的千金,我父母的心在一手带大的养女身上,甚至体贴养女的少女心思,将自己的娃娃亲未婚夫转给了养女。重生一世,我只想挽救我在乎的人,弥补遗憾。这一世,我不再纠结爹不疼娘不爱嫁不进豪门,利用前世的记忆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再响应国家的号召,回自幼成长的乡村,从村长助理做起,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振兴乡村,建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步步造福百姓,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重生:响应国家号召,我造福百姓结局+后续》精彩片段

原来她是少年立志!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她依旧是那么可敬可佩。
一年后,302宿舍
“好了!大家都来展示一下各自的offer!”程筱语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我已考进外交部,试用期半年!”
为了备考,程筱语熬了不少夜,终于赶在拿到毕业证书这天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面她把毕业证书的复印件补交到人事部就行。
程筱语不是通过国考进入外交部的,她的成绩在外语系里排名第一,再加上大学期间一直有在外交部实习,因此通过外交部特聘考核,才能让她毕业不等于失业。
陶奕希拿出银河证券的录取通知书,笑了笑,“我也拿到了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部的offer。”
陶奕希在这大学四年里,有着丰富的操盘经验,她帮几个室友打下的江山,一是她的人品保证,二是她的能力体现,因此还没毕业,银河证券的人力资源主管就接洽了她,想争取她进投资顾问部。
赵恒熙笑了笑,“你们都不错哦,不过我也不差!”她拿的是华夏电视台的记者offer,虽然只是实习记者,但她离梦想更进一步了。
她们三人看完彼此的录取通知书,便不约而同地看向温婉。
温婉拿着一份通知书,“嗯,我已申请回陇上村当村长助理,俗称大学生村官,明年才考公务员,争取上岸!”
“真回乡发展啊?”陶奕希还真舍不得温婉,毕竟她和赵恒熙程筱语都在京都发展,唯有一直引领她们向前走的温婉反而要回贫困县去发展,哪怕她们已经心有准备,真到这个时候,还真不舍。
“以后见面就难了。”赵恒熙心有戚戚然,可这是温婉的选择,作为好朋友,只能理解与支持。
程筱语拍拍温婉的肩膀,“准备什么时候走?”
“后天。”温婉笑了笑,她心里也很不舍得几个好友,但她们都在往各自的梦想去努力,她也有青云不坠之志,“以后我有来京都就跟你们联系。”
……
两天后,温婉提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归途。
真正的归途。
她知道她的新生在这里才算真正开始。
大学生村官萌芽于1995年苏江省的“雏鹰工程”,而后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相应的大学生“村官”招聘政策。
直到温婉毕业这一年,也就是2008年3月,华夏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这时,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托户口还在陇上村的福,温婉申请回宁县陇上村做村长助理,很快就得到批复,毕竟她的履历耀眼得惊人,虽不解她放着大好的京都不发展,反而回归故乡,但宁县人力资源部的正科级主任江又喜着实惊喜了一番。
只要有人才回归,县里就不愁发展,这么好的人才愿意回宁县,得好好宣传一下,看能不能引起群效响应,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来。
陇上村,位处河洛省新乡市宁县,省里排行有名的贫困县。
总共有523个行政村,陇上村靠山路远,又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走出大山,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极为罕见,而能从大城市回来发展的几近为零,不要说王又喜又惊又喜了,就是县组织部张美雅也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温婉?”张美雅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王又喜,“就是四年前陇上村出的那个女状元。全市第一,去京都政法大学上学的那个女娃子。”"


温婉三岁时,她父亲带着她回宁县陇上村。
“爸,小柔无父无母,我收养了她,户口肯定得跟着我们。”温严生坐在父亲温建国身旁继续道,“我和丽梅商量好了,大哥只有阿和一个儿子,他和大嫂都不在体制内,名下可以有两个孩子,所以我们想把小婉寄到大哥的户口下。”
温建国却不赞同,“你和丽梅户口都在京都,把江柔放你们名下我本是没意见,但你们考虑小婉没有,她的户口如果在你大哥名下,就是农村户口,上小学还没什么关系,等上高中,她就得回宁县读书和参加高考,乡下的教育资源和城市能比吗?”
“要我说,你们让江柔的户口放你大哥的名下,让她在老家这里上学,我和你哥也会好好照顾她,也算全了洛明对你的救命之恩。”
温严生是军转政,与江洛明是战友,出任务的时候江洛明为了救自己牺牲了,而他怀孕八个多月的妻子因为受不了丈夫去世的消息,竟早产生下江柔,而后失去生存意志血崩而亡。
温严生因为那次任务受了重伤,虽捡回了一条命,腿上却加了钢板,只好退役转业。
因为军功显赫能力出众,上头将他调到国安部做行政工作。
“可是小柔是早产儿,体弱多病,我和丽梅都不放心,这次要把户口迁到京都,我们也是没办法,毕竟小柔有京都户口,以后上医院看病也能报销医保。”
温严生继续道,“我们也想把小婉放身边,可是照顾小柔一人,我们俩又都要上班,确实筋疲力尽,之前带小柔去看病,还差点把小婉弄丢……”
温建国知道儿子重情,对于救命恩人之女确实要更重视一点,以慰江洛明夫妻的在天之灵,但这样对小婉那孩子却太不公平了。
“所以你这次只带小婉回来,不仅仅是为了迁户口的事吧?”温严礼看向坐在门口安安静静的小侄女,那孩子五官长得很精致,就是有些瘦,有些没精神气。
“嗯!”温严生有些心虚,他也知自己的做法不妥,可确实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想把小婉放家里,让大哥大嫂帮忙带!”
温严礼轻叹口气,他不苟同弟弟为了报答救命恩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女儿,可现在看来,确实把温婉放在老家让他们照顾,才能妥帖点,那么小的人儿,怎么会养成这样呢?
“我没意见,但希望你和弟妹以后不要后悔!”
……
十五年后,温婉考上京都政法大学,离开生活了十五年的宁县回到京都父母的家中。
迎接她的不是父母温暖的怀抱,而是他们充满小心翼翼中带着的戒备。
“小婉,小柔身体不太好,你来这里要多照顾她一点。”
后来她见识到父母对江柔的细心呵护,她发高烧要自己打车去医院打点滴,而江柔割到一点小伤就会引起他们的大惊小怪,生怕医院去迟了她的伤口就愈合了一样。
温婉不想太过介意,便以学业繁忙为由,搬出了温家住进学校的宿舍。
搬出温家后,她的父母竟不约而同地没有再联系她,连生活费都没有给她。
她不想节外生枝,自己半工半读。
直到放寒假,温婉才接到母亲的电话,让她放假直接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江柔又住院了,自己没时间照顾她。
原来他们不是不知道她还在京都上学,而是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是说没那个心与她相处。
温婉也曾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看明白了,她的父母不过是生下她的陌生人,不抱期望,她才不会失望。
再后来,她听说爷爷大发雷霆,说自己的娃娃亲被江柔抢了,因为江柔与她定娃娃亲的对象日久生情,情投意合……
她甚至连娃娃亲对象是谁都不知道就没了。
可笑吗?
挺可笑的。"


“竹婶的丈夫会编很多竹筐到市集去卖,可我有竹编的蚂蚱、蝴蝶、青蛙,对了,还有一顶公主帽,整个村的小孩只有我有,可把我给炫的,走到哪里都带风。”
竹婶连带其他人都笑了,可不是吗?
温婉是他们看着长大的,自幼粉雕玉琢,谁看了都不舍得拒绝她那双水灵灵的眼睛。
“我记得幺叔有一次要去卖菜,我死活要跟着,我大伯不同意,我就在地上撒泼打滚,后来幺婶心疼,重新挑了担子,一筐挑我,一筐挑菜带我去赶集。”
“对对对。”在场的婶婶们都笑了,可不是吗?结果反对的温严礼成为了坏人,据说买了不少玩意才哄回这个小祖宗。
“刘记者,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或许你们觉得我放着大城市不去发展很傻,可人活一辈子,根就在这里,让自己的根更扎实,在我看来,不是傻,也不是伟大,而是双向奔赴。”
“我的长辈们呵护了我的童年,让我健康快乐成长,而如今我长大了,以后换我来守护他们。”
“回村发展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学校也是如此,我小时读书要走很远的路,刚上小学时,我大伯心疼我要走三里路去上学,每天总会背着我去,每天来回四趟。
上三年级后,我开始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路去上学,有时早上去的时候没雨,放学时就下雨,我大伯就得放下农活走三里路去接我。那时雨很大,心很暖。
回到家里有伯娘热的汤,有爷爷奶奶抱着心疼着的宠,那样的日子我忘不了,也让我决心有出息的时候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那你父母呢?”刘记者问,他听温婉感恩了许多人,却绝口不提自己的父母。
“他们在京都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我。”温婉不在意地笑了,“若我自小跟他们去京都,我大概就感受不到这里那么多友善与关爱了,自然对这片土地没那么多感情。”
刘记者笑,确实如此。
“感谢你们来采访,但我想说的是我不是慈善家,也没那么伟大,我回来发展和建设家乡,是因为这里的长辈教会我懂得善与爱,包容与付出。”
……
宁县来东镇的陇上村出名了。
随着温婉的采访在宁县电视台播出。
大家终于看到近来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慈善家(冤大头)温婉,视频里,温婉衣着朴实,说话不骄不矜,却饱含对家乡人的感恩。
她的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色彩,甚至淡化了个人,把帮助过她的人推到了前面,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她眼里的光,那是感激,是爱,是善与包容。
是什么样的村落养出了这样的女娃子?
陇上村的名字就这样挂在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嘴边,陇上村的人自己生活已经过得十分不易,可对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也能真心疼爱,这样的村落若民风不好,什么才叫好?
也只有大善的村落才能养出这样三观正懂感恩的孩子,才能善有善报得到孩子真心的回馈与报答。
一时间,各村各落的纷争消停了不少,甚至有的村落开始仿效陇上村,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也多了许多关心与帮助,邻里邻外也不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各村委会的工作也好办了许多。
他们在羡慕陇上村的同时也在反省着自己。
是啊!都是同村人,同心协力把家乡发展起来,这不是荣耀是什么?
而陇上村这里,因为温婉的采访视频,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表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出去打工。陇上村的人都很团结友善,可也真的太穷,否则谁愿意背井离乡?
远在京都的温严生和姚丽梅也看到了温婉的采访视频。
视频里的女儿和他们印象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儿全然不同。
她是自信的,也是懂感恩的。"


温婉交代完施工细节后,才转过身对宁县电视台的记者微微一笑,“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吧,需要我怎么配合呢?”
刘记者连忙回应,从背包中取出录音笔和笔记本,正式进入了工作状态。
随行的摄影师也打开摄影机录起来。
面对镜头,温婉也不局促,落落大方,这让记者和摄影师都有些意外。
“温小姐,首先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您刚毕业于京都政法大学,却立刻回到家乡发展,如今不仅是陇上村的书记助理,现在建学校的资金都是您在支付,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些决定的?”
温婉轻轻捋了捋额前的碎发,对着镜头淡淡一笑,“你们方便和我去村口的槐树下说话吗?”
这个时间点,村口的婶姆们应该都在。
“当然可以!”对温婉的要求,刘记者当然不会反对。
来到村口的槐树下,刘记者就看见他们刚刚进村时遇到的那些大妈大婶。
只见温婉朝她们喊道,“婶婶,姆娘,你们都过来一下,我们一起说说话。”
那些看到摄像机便躲开的大妈本就担心自己会影响到温婉的采访,没想到温婉反而喊她们过去。
不管什么原因,温婉如今在她们眼里心里就是顶顶的人物,听到她喊她们,便立刻配合地走过来。
就这样温婉和村里的大妈大婶在村口的槐树下围坐起来。
“刚刚刘记者问我为何会回宁县当一名小小的村长助理,以及为何会出资为陇上村建学校。”温婉缓缓笑了笑,“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尚的理由。我的答案都在村里的叔婶伯姆身上。”
“我三岁时被父母留在了陇上村,十八岁时去京都上学。
如今23岁,但我人生中有十五年是在这里度过的。
这十五年里,我收获到这村里每一个人的关爱。
陇上村在宁县里出了名的穷。可穷却干净,他们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却会为了这个村无私地互帮互助。”
说到这里,温婉坐到一位年龄有五十多岁的村妇一旁,镜头也随之转过去。
“这位是我们村里的花婶,我五岁的冬季在河边玩,不小心摔河里了,花婶看见了立刻冲到河里把我提起来。我想若没有花婶,可能我的性命也在五岁的时候没了,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温婉。”
花婶连连摆手,半点不觉得自己是温婉的救命恩人,“那不是举手之劳吗?谁看到了都会第一时间跑过去。都那么久了,可不许再提。”
温婉朝她笑得很温柔,对刘记者继续道,“后来我听说花婶因为救我,家里唯一的棉裤湿了,好几天出不了门。”
“那不是穷给闹的吗?都过去了过去了!”花婶有点囧,连忙赶温婉走开。
温婉抱了她一下,又走到另一个妇女身旁,“这位是我们村的牛婶,家里有一头老牛,我小时候很喜欢找老牛玩,牛婶知道后总会把老牛洗得干干净净,铺上毯子才抱着我坐上牛背到村里转悠,那时走到哪都特别威风,叔叔伯伯都会说,哎呀,小婉都成牛大王了!”
说到这里,不仅刘记者,连带摄影师也都笑了。
他们似乎明白温婉为何要在槐树下接受采访了。
“我记得好像还拍过照的。”温婉补充道。
牛婶连忙点头,“照片家里有,你打小就喜欢牛,可你娇滴滴的,肯定得把牛洗干净啊,都是小事,看你高兴的样子,我们也都高兴。”
温婉也抱了抱牛婶,才对记者道,“十五年的生活,从有记忆开始,我童年的每一份快乐都来自村里的长辈们。于我而言,他们不是同乡,而是亲人。他们的生活本就过得很不容易,但再不容易,他们都舍得把稚趣的快乐分享给我。”"


当她说自己五岁时掉了河被花婶救起来他们的心都揪成一团。
这件事他们知道,因为天气太冷,温婉泡了冰河水,烧了三天三夜送去医院急救,她每天夜里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温严礼心疼,打电话让温严生或姚丽梅至少回去一个。
可他们都没回去。
因为温严生工作调不开,姚丽梅虽然可以调开回去一趟,可江柔受不了河洛省的冷,他们担心江柔也生病了。
如今再提此事,温严生和姚丽梅都羞愧不已,他们到底是多狠心才会对亲生女儿那么不管不顾?
也怪不得温婉对他们半点不亲近。
当温婉说牛婶洗干净牛,给她铺毯子让她骑牛在村里转悠时眼里的笑,也让他们刺目。
他们时常带着江柔去公园玩耍,去骑马,去游乐场,而他们的亲生女儿因为村里人给的小玩意而心满意足。
多大的讽刺。
他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可村里的人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呵护了他们女儿的成长。
所以温婉才不顾一切要回去发展,要留守农村,甚至用炒股的钱去给家乡建学校。
这一刻,他们终于理解了女儿的做法。
她不是为了和他们唱反调。
她是真心地热爱那片土地,那里的人们。
这是他们的女儿啊,哪怕穿得很朴实,也掩不住那璀璨夺目的爱与善。
可作为亲生父母,他们却无脸去面对她。
江柔一走进家里,就看见大厅的电视正在播放温婉的采访视频。
“爸、妈我回来了。”江柔如今读大三,还有一年就毕业了。
现在的她不像过去那样体弱多病,只是身上羸弱的气质不改,楚楚可怜总让人看了忍不住疼惜。
看到江柔回来,姚丽梅便把电视关了。
温婉的声音也随之消失在温宅里。
江柔眼里闪过一丝冷芒,可说话却轻轻柔柔的,“爸爸妈妈,姐姐还是不愿意回京都工作吗?”
姚丽梅准备牵江柔的手一顿,勉强扯了一抹笑,“她喜欢在老家生活就随她吧,有你大伯他们照顾着,她也不会受委屈。”
“可是我担心姐姐那么有钱,回头要是被农村人骗光钱了怎么办?现在就要姐姐建学校,回头不知还要骗姐姐花多少钱呢!”
“妈,你要不跟姐姐说你和爸要在京都买房子,让她转些钱给你们,免得她的钱被骗光了,工作也没了。”江柔一口一句担心温婉被骗钱,倒是勾起姚丽梅的防备心。
确实如此,温婉身上也不知有多少钱,回头身上的钱都拿去建学校了,她自己没点钱备身,她那书记助理又不是公务员,没有编制,江柔不说他们还不曾想到,现在江柔这么一说,她也担心起来,温婉可不能傻乎乎地被骗光钱。
温严生这会儿倒没有顺着江柔的思维逻辑走,“别瞎想,有你大伯在,他会把好关的。”
温严生知道自己的哥嫂是把温婉当亲生女儿在养的,所以是不是骗温婉,他大哥一定会好好审核把控,不会让女儿吃亏。
话虽是这么说,但姚丽梅的担心被江柔挑起,依旧有些放不下。"


那顿饭最后是温婉借上洗手间的空隙付了款。
她是真心感谢程瑾瑜的。
若没有程瑾瑜,她不可能顺利兑了奖存了款,更不可能认识夏柯宇这样的人物,甚至不可能与程瑾瑜共用一个投资顾问和股票交易员。
不过她也知道,他们之间的交集也只限于此,等她离开京都,等她回宁县,他们的这场认识也就仅仅是曾经认识过,再无其它。
温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当下要做的便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真搞钱,充实自己。
所以在主修政法学的同时,她还向学校申请兼修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信息技术大课也不曾放下,拼命三娘的模样让几个好友咋舌。
“我说阿婉,你都实现财富自由了,怎么还这么拼?”程筱语不解,“我们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赚钱吗?现在你身上不低于千万了吧?怎么还这么跟自己过不去。”
那次中了彩票后,温婉就转了一百万给陶奕希练手。
陶奕希也不负她所望,给她翻了好几翻,搞得赵恒熙和程筱语眼红,也纷纷转钱给陶奕希帮她们买卖股票。
因此陶奕希虽然还只是个大学生,身上却有上千万的现金流在运转,买进卖出的眼光狠辣,几人赚了个盆满钵满,用新时代隐形富豪来形容她们都不为过。
温婉的长发用爪夹随意夹着,有几缕发丝松散了下来,整个人看起来很随性,她笑了笑,“以前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养家糊口,如今有了钱,读书就是为了梦想。”
“什么梦想?”赵恒熙抱着胸,看她桌前如山一般的书籍,除了专业课,还有很多科目,大多与党政有关的时事新闻热点,“你想当公务员对吧?”
“嗯!”温婉没否认,她脑里闪过那场山洪,眼神沉了沉,认真道,“我想回宁县工作,我在那里长大,如今有了回馈家乡的底气,我想做些有意义的事。”
听到温婉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们不知道温婉的脑回路是这样的。
身上有钱,不是想着如何享受,而是想回乡考公务员,做人民的公仆……
赵恒熙几人认真地看着温婉,想确认这是不是她真实的想法。
而温婉一脸淡然,对她们的注视不以为意。
可见她真的是这么打算的。
“你……不觉得你这样很傻吗?”良久,陶奕希开口问道。
温婉对陶奕希的不理解并不生气,温声道,“奕希,你知道吗?我的家乡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人均年收入不足两万,别说教育读书,就是养家糊口也不容易。他们经不起任何一场考验,也没有向外发展的勇气……”
也因为深知这点,所以前世她省吃俭用资助那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她希望他们走出大山去学更多的本事,又希望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能回报家乡。
可太难了,走出大山的孩子,基本都不愿意再回家乡,因为家乡没有发展的前程,裹步不前,只会局限他们个人的发展。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如今我有了回去发展的底气,我只希望自己遵从本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遗憾。”温婉的话坚定而有力,触动了在场的几人。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赵恒熙若有所思,她报读新闻学,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记录社会百态的优秀记者,过去她为这梦想努力着,而今因为中了彩票再加上炒股提前实现财富自由,她似乎就迷失在安逸里,对自己追求的梦想有了惰性。
“阿婉,我为刚刚觉得你傻向你道歉。”陶奕希也想到了自己的梦想,她想成为一名像张五常白重恩那样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帮助的经济学家,如今她却满足于股市这样的短视的获利。
程筱语什么也没说,走上前默默搂住温婉的肩膀。她是外语系的,专攻英语和法语,可她会读这专业,纯粹是父母都是外交官,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对外语有了几分兴趣,至于学外语是为了什么,从来不在她的考量之内。
温婉抬头朝程筱语几人笑了笑,“我想我们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这世上应该还有我们需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使命,不是吗?”
也是这一番谈话,让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温婉却隐隐成为了其他三人的领头人,整个302宿舍的四个女生疯狂地卷起来,被政法大学其他学生称为“卷狂四人组”。"



温严生醒来便看到丽梅发的短信。

“好!那我等你回来!”温严生回他。

“醒了?粥拿到了吗?我早上给你买了皮蛋粥。”

“我刚醒,我去门口看一下。”温严生打开门,便看到门口放着一辆推车,上面放着一个保温壶,打开一看,是皮蛋粥,还热乎乎的。

温严生把保温壶提进房间,心想丽梅做什么都很细心。

“皮蛋粥收到了,正在吃,还热热的,味道很好,谢谢您。”温严生边吃边跟丽梅发信息。

她早上就喜欢吃点粥,不喜欢吃面包豆浆,就觉得吃点热乎乎的,咸口味的,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会提起来。

“喜欢就好!我争取早点回去和你吃晚餐。”丽梅唇角上扬,看着温严生回他的信息,想象她吃着粥的样子。

坐在一旁的陈果桐看丽梅罕见地勾着笑意,想问他是不是在和温严生发信息,但碍于司机和副驾驶座都是其他部门的,便只好吞下自己满心的好奇。

只是这好奇让他频频看丽梅,惹得丽梅冷眼瞟了他一眼。

好吧!

刚刚看见他笑肯定是自己错觉。

这个冷面阎王但凡会笑他就倒立吃翔。

陈果桐愤愤不平。

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和丽梅一个样,冷得掉渣。

坐在副驾驶座的工作人员只觉背脊发凉,心想回程的时候他得想办法换辆车坐,免得被后排两个大佬冻死。

蔚县的领导层早早就在等丽梅的车队到达。

蔚县做的资料样样齐全,看似漂亮内里都是空壳。

丽梅把资料丢给一旁的陈果桐,“我既然来了,肯定不是来看你们做好的资料,我要看正在经营的企业。”

蔚县书记立刻上前,“有的,领导,这就带您们去看。”

“不用。”丽梅也是从基层上来的,他要看的不是他们安排好的企业,而是随机企业,随到随查。

于是这一天注定不太平,丽梅发现他之前颁布的整改措施并没有在蔚县很好地落实,造成小市民的小经营被大企业挤压,甚至出现了市场垄断。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丽梅就此事把蔚县的领导层批得一无是处,何为民生大计?

就是老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蔚县为了增税,没有底线地压榨老百姓的小本经营,对应该严格把控的企业却万般讨好,造成生态环境不可磨灭的伤害。

“这个鞋厂可以开,但开到镇中心,污水怎么排?老百姓喝什么?别说你们不知道,环保是我们国家未来长期的发展战略,你们要增税,但你们增的这些税收却是破坏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来的,立刻把这家鞋厂给我停了,我不管你们签了多少年约,只有两个要求。”

“一,迁址,移到郊区去。二,给我切实的环保排污方案。缺一不可。”

丽梅一路巡查,越查越火大,最后勒令蔚县进行检讨自查。

这些领导为了增加自己的政绩,全无底线,给蔚县挖了一个又一个坑,全没想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两个就想走马上任几年,然后留下一堆烂摊子,如此循环,坑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哪怕新任领导要补救,也没有办法。

……

丽梅一行人回到饶市市区已经晚上八点多。

他一进宿舍就给温严生发信息,“我回来了,你有在招待所吗?”

“有,您吃饭了吗?”温严生看外面天都黑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