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其他类型 >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文李承乾李世民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文李承乾李世民

哈李路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就连那些平日里大大咧咧、只知舞刀弄枪的武将们,此刻也未能免俗。他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从肚子里翻找出最后一点墨水,涨红着脸,搜尽脑海中所有赞美的词汇,拍着齐先生的马屁,只为能从齐先生口中多获取一些信息。齐先生呢,则是满脸笑容,不厌其烦地对着这些前来询问的大臣们详细解释着补贴问题。他的声音温和而耐心,每一个字都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大臣们的心。房玄龄原本也是心头火热,那好奇心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就凑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可一想到陛下还在自己家中,他就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好奇,脚步沉重地往家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看着李勣、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人都如鱼得水般地围在齐先生身边,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回到家中...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4-12-07 12: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文李承乾李世民》,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就连那些平日里大大咧咧、只知舞刀弄枪的武将们,此刻也未能免俗。他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从肚子里翻找出最后一点墨水,涨红着脸,搜尽脑海中所有赞美的词汇,拍着齐先生的马屁,只为能从齐先生口中多获取一些信息。齐先生呢,则是满脸笑容,不厌其烦地对着这些前来询问的大臣们详细解释着补贴问题。他的声音温和而耐心,每一个字都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大臣们的心。房玄龄原本也是心头火热,那好奇心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就凑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可一想到陛下还在自己家中,他就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好奇,脚步沉重地往家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看着李勣、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人都如鱼得水般地围在齐先生身边,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回到家中...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文李承乾李世民》精彩片段


就连那些平日里大大咧咧、只知舞刀弄枪的武将们,此刻也未能免俗。

他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从肚子里翻找出最后一点墨水,涨红着脸,搜尽脑海中所有赞美的词汇,拍着齐先生的马屁,只为能从齐先生口中多获取一些信息。

齐先生呢,则是满脸笑容,不厌其烦地对着这些前来询问的大臣们详细解释着补贴问题。

他的声音温和而耐心,每一个字都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大臣们的心。

房玄龄原本也是心头火热,那好奇心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就凑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

可一想到陛下还在自己家中,他就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好奇,脚步沉重地往家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看着李勣、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人都如鱼得水般地围在齐先生身边,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回到家中后,房玄龄先是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眼睛如同敏锐的扫视着四周,看看夫人在不在家中。

当确认夫人去了集市后,他这才松了一口气,蹑手蹑脚地走向厨房,轻声吩咐下人准备些吃的。

待食物准备好,他怀揣着食盒,偷偷摸摸地走到偏房。

“陛下,老臣来迟了,快吃东西吧!”

房玄龄一边轻声说着,一边迅速地将偏房的门关上,那动作快得如同闪电,随后将手中的食盒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天没吃,此时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午饭就指望着房玄龄这一顿呢。

他一接过食盒,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也顾不上品尝味道,就如同饿狼扑食一般狼吞虎咽起来,那吃相完全没了往日的威严。

看着陛下这般模样,房玄龄内心满是不忍,眼眶微微泛。

“老臣有罪,苦着陛下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责与愧疚。

李世民吃着食盒里的粟米,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

“房爱卿说的什么话,我李世民行军打仗什么苦没有吃过,这算得上什么?比起普通百姓来说,朕已经算是过的十分不错了!”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豪迈,仿佛那些艰难困苦在他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

“今日上朝感觉怎么样!我那逆子估计又要搞出一些幺蛾子来,看在朕的面子上,还请房爱卿多多担待。”

李世民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

房玄龄欲言又止。

“陛下,今天早朝事情繁多,老臣以后一段时间怕是要公务缠身,不能随时来探望陛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歉意。

“如今孙神医云游四海,老臣这么多年也存了一些钱财,全部交予陛下,陛下可去尉迟公,李勣,或者程知节的府上暂住一些时间。他们都是武将,事情没有老臣那么多。老臣有罪,竟然无法照应好陛下!”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感觉十分好奇,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

“房爱卿公务缠身去忙就是了,朕无所谓,长安哪里都去得。房爱卿把今天早朝的情况都和朕说说吧。看看都是那些公务,一朝天子一朝臣,朕也好看看承乾的手段。”

“是,陛下!”

房玄龄微微欠身,开始讲述起来……

待房玄龄把今天从头到尾的一应事宜全部告知了李世民后,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眉头紧锁,眼神深邃,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儿子的种种举动。


身旁的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旗面上的图案仿佛也被赋予了生命,随着风舞动,似在为这即将到来的荣华而欢呼。

齐先生心里乐开了花,暗自思忖:“我齐某一生漂泊,如今终于要飞黄腾达了,我要让世人都知道我的能耐。”

李承乾看着齐先生那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齐先生不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空气中缓缓传开。

李承乾心中对这位先生有些无奈,但也深知他的性格。

齐先生用力地摇了摇头,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郑重,那目光像是能穿透重重迷雾,直直地看向李承乾的内心深处。

“如果是别人,我早就走了,怎么还会留在咸阳城辅佐。”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向前迈了一小步,站得更加笔直。

“陛下你不同,你是我在大唐游历半生,遇到过最特别最特别的人,特别到好像不属于这个时代。”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离,仿佛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

周围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宛如一片钢铁森林,散发着冷峻的气息。

齐先生心中对李承乾满是敬佩,他回忆着与李承乾相处的点滴,暗自想道:“陛下心怀天下,所思所想皆是百姓,与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帝王截然不同,我定要助陛下成就一番大业。”

“你的那些奇思妙想,民生政策,前世帝王不是想不到,但他们是帝王,他们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双眼,心中只有自己的江山社稷,哪里会真正在乎升斗小米的生死。民贵君轻放在明面上重若千金,那不过是他们用来粉饰太平、安抚民心的幌子罢了,放在私底下,在他们真正权衡利弊之时,那些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眼中就如同草芥,一文不值。”

齐先生语气冷淡,但眼中闪烁着愤怒与惋惜交织的光芒。

“陛下不同,陛下只要百姓好,陛下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我从未在其他帝王身上见过的品质。”

“这天下若能一直由陛下这样的人治理,百姓定能安居乐业,我定要帮陛下守住这颗赤子之心。”

李承乾没有理会齐先生的大不敬,他早已习惯了齐先生这种直来直往、毫无顾忌的说话方式。

很多时候,齐先生都是那么一副随性而为、不拘小节的样子,就像一阵自由的风,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

李承乾刚遇见齐先生的时候,那是在咸阳城的一个宁静的角落。

他正站在一群孩童中间,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夫子长袍,头戴方巾,手持书卷,一副标准的夫子打扮。

周围是简陋的房屋,墙壁上爬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但孩子们的笑声却让这里充满了生机。李承乾好奇地询问他的名字,可他却紧闭双唇,无论李承乾如何追问,他就是死也不说,只是神秘地笑笑,让人摸不着头脑。

反正认识他的人一律称他齐先生,或者齐夫子。

他每日都会在咸阳城的某个角落,教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识字看书。

他教得认真,孩子们也学得投入,那朗朗的读书声仿佛是咸阳城最美妙的乐章,与周围市井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人间烟火画卷。


李世民同样坐在马车上,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到了外面这些年轻的官员。

他若有所思,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玄龄,情况好像和朕想的不一样啊?”

本来李世民还以为昨晚承乾杀了那么多官员,今天宫门外应当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老臣,一片死气沉沉,如同深秋的落叶般萧瑟。

却没想到外面竟是一片生龙活虎、生机勃发的景象。

“是啊,陛下,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从哪里找来那么多年轻人来当官员,也不知道能力怎么样?”

房玄龄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新鲜面孔,眼中满是好奇。

李世民本来想说,这些人估计也就是被李承乾拉壮丁拉来的。

可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又怕这话一说出口再次被打脸,于是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默默地看着。

“算了。玄龄,朕今天不露面了,还是去你家,你正好上朝看看这些年轻人的能力。”

李世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赌气的意味。

“我估计是比不上我的臣工的。”

听着李世民的话,房玄龄知道陛下又在和太子殿下怄气,他微微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太极殿内,今天的朝堂比起昨天的朝堂,显得轻松多了。

主要还是因为李承乾昨天制定的新规定——巳时上班。

巳时,也就是早上九点,这个时间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利。以往凌晨三点就要出发,在宫门口苦苦等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早上九点,这个更为人性化的上朝时间,让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也让整个朝堂的氛围少了几分压抑。

李承乾一袭红衣,身姿矫健地步入大殿,他的步伐有些散漫,却又带着一种别样的自信。

他缓缓坐上了龙椅,神色从容。

百官之首的丞相站位前,多了一个同样散漫的齐先生。

齐先生一脸疲惫,昨晚可真是给他累得够呛。几乎一晚上没睡,他都在调度各种官职,安排那些空缺的位置。

李承乾因为还没有正式登基,也就没有穿龙袍,甚至他连太子服都懒得穿,嫌那太过繁琐。

他只是随便穿了一条红色便衣就来上朝了,那身红衣显得格外耀眼,如同火焰一般。

“诸位臣工,朕今天有些事情要宣布。”

李承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晰而洪亮。

“各位不必疑惑,你们都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今天没来的官员,以后也都不会再来了,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面孔,就是用来替代他们的。”

他的话语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不过因为五成都是李承乾提拔的年轻官员,这些年轻人们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所以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风波。

“从今天开始,到后面三年,上朝的模式改一改,朕不需要你们反驳我,你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朕下命令,你们完成就行了,当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上奏提出来。”

李承乾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下面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出来反驳。就连一向直言敢谏的魏征都没有说话,他静静地站在那里,若有所思。

其他官员见此情形,自然也不会有其他人跳出来。

“我等领旨。”

年轻官员们带头领旨意,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充满了朝气。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如召再次高呼。

听到秦如召的话,李承乾不由自主地笑了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欣慰和信任:“好了,快回去准备吧,朕看你的表现,到时候你就是我的大唐的大将军了!”

第二日清晨,长安城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紧张的气氛如浓雾般弥漫在大街小巷。

太极殿外,文武百官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朝着朝堂赶去,他们或是低声交谈,或是眉头紧锁,心中都在猜测今日朝堂之上是否会掀起惊涛骇浪。

李泰身着华丽至极的服饰,那服饰上金线绣成的图案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尽显尊贵。他在一群亲信的簇拥下,昂首阔步地来到朝堂外。

他的眼中闪烁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与期待,仿佛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已经是他触手可及的囊中之物,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透露出他内心的志得意满。

魏征满脸冷漠,如同一座冰山般走进朝堂。他那锐利的目光扫到李泰那兴奋的表情时,心中涌起一阵厌恶。

太子殿下尚在,这魏王就如此急不可耐地想要染指皇位,当真是狼子野心。

想到这他不由得怒瞪一眼魏王。他绝不会容忍这般觊觎皇位的行径。

李泰此举简直是对大唐皇位传承制度的亵渎,是要坏了祖宗家法的!

正沉浸在美梦中的李泰突然感觉通体一凉,仿佛有一股寒意从脊梁骨蹿起。

他下意识地顺着这股寒气袭来的方向看去,便对上了魏征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犹如饿狼般盯着猎物的眼神。

那眼神中的愤怒与憎恨,让李泰心中一惊。不过,他很快就压制住了内心的慌乱。

整个长安城谁不知道魏征的脾气,那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谁要是和他杠上,准没好果子吃,李泰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他起冲突,坏了自己的大事。

随着一位又一位重臣陆续走入朝堂,太极殿里的气氛愈发压抑起来。

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尉迟敬德、侯君集、李勣、李靖、马周等朝中重臣纷纷到场,他们每一个人的出现都像是给这沉闷的空气又增加了几分重量。

在这些熟悉的面孔中,还有一个站在房玄龄旁边的官员,看起来颇为陌生。

不过,朝堂之上本就是人员更迭频繁,新面孔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在各自揣测着今日朝堂局势的走向。

待众人到齐后,长孙无忌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朝堂中央。

他神色庄重,目光威严地扫视了一圈朝臣,然后提高声音说道:“大家应该都已经知晓,陛下驾崩了。陛下驾崩乃是国之重创,我长孙无忌奉陛下之命,密不发丧,只为防止长安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动乱。如今,已然过去三日。”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悲痛,接着说道:“今日,陛下的灵柩将要盖棺,诸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日都要前往大明宫前吊唁,以表对陛下的哀思。同时,全国上下需暂停一切娱乐活动,嫁娶祭祀、屠宰牲畜等行为也一律停止,如有违反者,必将按照律法严厉惩处。”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不少老臣顿时两眼通红,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浑浑噩噩。


咸阳城的小世家地主早就在李承乾的吩咐下,被锦衣卫以各种罪名全家抄斩。

他们的土地被没收后,都分给了当地的农民,让农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能够安心耕种。

同时,李承乾还加强了咸阳城内的治安,让百姓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

他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让那些无业的百姓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这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还振兴了咸阳城的经济。

如果非要让李承乾说说他现在的功绩,他可以自信地说出,咸阳,就是整个大唐最好的城市!

整个咸阳城道路整洁干净,就像被水洗过一样。

道路两边都种上了绿化植物,那些花草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每隔一段距离,还修建了公共厕所,这些厕所干净卫生,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道路不管大小,一律用青砖水泥铺设,坚固耐用,走在上面平稳舒适。老破小的房子也都在他的安排下进行了拆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的单位。

例如农业部,这里汇聚了众多研究农业的人才,他们致力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工部里,工匠们日夜忙碌,研究各种新的工艺和技术;财务部则负责管理咸阳城的财政收支,保证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商业部积极促进商业的发展,让咸阳城的市场繁荣起来。

对于那些有文化特色的房子,虽然老旧,但李承乾并没有拆除,而是出钱免费修缮,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将整个咸阳城装点得赏心悦目。

如今,对咸阳城的老百姓来说,李承乾就是咸阳的天,他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哪怕李承乾要造反,咸阳百姓也没有不同意的。

在他们眼中,李承乾就是圣君之资啊!纵观历朝历代,谁家百姓能过得像咸阳百姓这么好呢?

太子征兵时,给士兵们的军饷是朝廷的五倍之多,而且如果士兵在战场上不幸死亡,家属还会得到丰厚的抚恤金,士兵的名字还会被刻在烈士碑上,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功绩。

加上太子又年年将高产的粮食免费分发给百姓,使得家家有余粮,生活一年胜过一年。

除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税之外,百姓们几乎没有什么负担。

而且,百姓们多出来的粮食,如果卖不掉,官府还会负责高价回收,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绝对不能卖到外面去。

整个咸阳城现在处于一种只进不出的状态,能自由出入的,那全都是李承乾的心腹之人

“殿下,咸阳刺史来了,正在殿外,是否召见?”一名侍从恭敬地向李承乾汇报。

李承乾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我昨天让他来的。”

“是,殿下!”侍从领命而去。

“咸阳刺史温如初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温如初走进殿内,立刻跪地行礼,态度恭敬至极。

李承乾看着温如初,亲切地笑了笑:“温刺史,你这官当得不错,孤年底给你加三倍俸禄,过年带着一家老小和孤一起吃饭吧,还有这俸禄你回去和其他人说一下,其他所有公职人员,都涨两倍俸禄!”

“谢殿下,臣惶恐!”温如初小心翼翼地拱手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又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