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小说推荐《一路高升》,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玲玲杨振,是作者大神“玲玲”出品的,简介如下:万历十年,这是一个暗潮汹涌的时代。张居正的当国已到了尾声,万历皇帝的内心骚动不安,李太后左右两难,冯“大伴”暗自盘算。北方靼子虎视耽耽,戚继光严阵以待。海青天垂垂老矣,朝堂上明争暗斗。倭寇之患一平难平,戚家军大显神威。莺歌燕舞,文人骚客,一代风流。天下风云出我辈,杨振一出显神威,这是一个注定他要独领风骚的时代!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
主角:玲玲杨振 更新:2025-06-13 04:3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玲玲杨振的现代都市小说《一路高升无错版》,由网络作家“玲玲”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小说推荐《一路高升》,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玲玲杨振,是作者大神“玲玲”出品的,简介如下:万历十年,这是一个暗潮汹涌的时代。张居正的当国已到了尾声,万历皇帝的内心骚动不安,李太后左右两难,冯“大伴”暗自盘算。北方靼子虎视耽耽,戚继光严阵以待。海青天垂垂老矣,朝堂上明争暗斗。倭寇之患一平难平,戚家军大显神威。莺歌燕舞,文人骚客,一代风流。天下风云出我辈,杨振一出显神威,这是一个注定他要独领风骚的时代!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
年轻人连连后退,眼中虽然流露出一丝惊恐的神色,但是似乎并不十分惧怕,他嘴硬道:“今天你大爷我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不你再宽限我几天,要不你再借我几两银子,等我去翻了本,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怎么样?”
杨振有点听明白了他们争执的原因,大概那个年轻人欠了另一帮人的赌债,屡次不还,今天被堵上了。且看看他们如何结束这争执,然后上去打听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
年轻人的话似乎激怒了汉子,他狠狠的盯了他一眼,突然回过头去对着他的同伙大笑起来,笑罢说道:“你们看看,他多天真啊!是不是输钱输傻了?”
“我告诉你,今天不把钱还出来,你就别想安全离开这里,你得留下身上的一样东西作为对你的警告!”汉子盯着年轻人的脸狞笑着。
“你想要什么?”年轻人猜不透汉子的用意,忐忑不安起来。
“你觉得身上哪样东西多余的就留下来好了!”
年轻人一怔,他咬着嘴唇,面孔涨得通红,似乎在作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猛然间,他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看样子是藏着防身用的,他举起匕首,高声叫道:“你们不是一直想逼我吗?好的,今天我就遂了你们的心愿,看你们能奈我何!”
“你,你想干什么?”那汉子不料年轻人会有此举动,吓得退了两步,他还以为年轻人要来杀自己呢!
“今天我就当着你们的面把自己给阉了,看你们以后还逼我吗?”年轻人穷凶极恶的说道,说着,他褪下裤子,一把抓起自己的家伙,举起匕首,慢慢往下刺去。
众人都被他匪夷所思的举动惊呆了,汉子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内心的惊讶,他根本就不曾料到年轻人会如此疯狂!杨振也将这一幕看在了眼里,他想这个年轻人血性太强了,可不能眼看着他和自己一样差点做太监啊,在那个巷子里发生的情景他还记忆犹新呢!来不及多想,他就如下山猛虎般的扑了过去,趁那年轻人惊愕之际,他猛的扑倒了他,抱着年轻人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年轻人手中的匕首也掉在了地上!
“你是谁?”年轻人爬起来,惊讶的望着杨振。
杨振正在犹豫是否要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刚才那个逼债的汉子却跑了过来,朝着年轻人竖起大拇指,恨恨的说道:“算你牛,这笔债我们今天就暂时算了,下次小心点!”说完带着同伙扬长而去!
“你为何要阻止我?我的事与你何干!”年轻人恶狠狠的逼问杨振。
杨振有苦说不出,自己一番好心,没想到却被他当成驴肝肺,他想了一下,解释道:“你年纪轻轻,如果做了太监,如何传宗接代?如何发扬光大祖宗的香火?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想到过没有?”
杨振以为自己的这番说辞定能将他打动,不料年轻人愣了一下说道:“我已娶妻生子了,用不着考虑这些。”
杨振继续准备说服他:“好,这些暂且不必去考虑它,那么大丈夫活在当时,必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才算没有枉活一世,难道你不想三妻四妾吗?”杨振知道古代人以此为荣,而且越是官当的大,合法娶的妻妾就越多。
年轻人沉默了片刻,似乎被杨振的话说中了心思,抬头说道:“说的也是,看来我太冲动了,多谢你出手,要不然我真的愧对先人了。这位兄台,看你的打扮似乎不是汉人啊,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杨振脑子里迅速设计好了一套谎话:“在下杨振,也是汉人,家中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妹妹,因为家乡匪患,她被贼寇掳走,失去了联系,我一路打听一路追踪到了这里,为了防止泄露身份,所以才作如此装扮,让你见笑了。”
年轻人低头想了一会儿,抬头说道:“这里是河北,离京师不远了,那里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也许能打听到令妹的消息。兄台不如去那里寻找?”
杨振一想也是,他寻妹心切,急忙向年轻人告辞,年轻人盯了他一眼,说道:“你这身打扮也许连城门都进不去的,我看你不如换上我的衣服,虽然破旧,也能勉强撑撑门面了。”
年轻人不容杨振分说,脱下自己的衣服就套到了他的身上,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你到了京城在哪里落脚呢?”
杨振一愣,他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呢,他摇了摇头。年轻人嘿嘿笑道:“不要紧,你拿着这个去京城找我的一位表舅,我家对他有恩,他只要看到这个,一定会帮你的。”年轻人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到杨振手中。
杨振摸着玉佩,不禁有点感动了,自己仅仅救了他一次,他却马上还报了,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年轻人将他表舅家的地址告诉给了杨振,杨振默默记在心中,正要说一声感谢的话时,一抬眼却发现他的身影已经远去了,他顿时想起自己连他的名字还未知道呢,于是大声喊道:“请问尊姓大名?”
“肃宁李进忠!”一个声音远远传来,划破长空。
“现在是什么朝代?”杨振不死心又问道。
“当今万岁乃万历皇帝,当然是大明朝了!”
“李进忠?!万历时代的李进忠!”杨振惊得下巴差点掉了下来,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悉?杨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凭他对历史的了解,他心中隐隐猜测到了一个人的身份,此人就是将来权侵朝野,迫害忠良的大太监魏忠贤了!刚才发生的那一幕和历史上记载的何其相象,唯一不同的是,自己这个穿越者突然出手阻止了魏忠贤的自宫,既然他没有做成太监,那么会不会就没有以后那个恶贯满盈的大太监了呢?如果是的话,自己就真的做了一件好事了,他宁愿相信自己的出现改变了一点历史,挽救了一些忠臣,不过,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不出有成为权监的潜力啊,他只不过有些冲动和倔强罢了。杨振想了一会儿,觉得头疼,反正已经发生了,就由它去吧,自己还要继续寻找玲玲呢!
杨振继续上路,他穿着将来的大太监魏忠贤曾经穿过的衣服,顺着他所指的方向向京城出发了。杨振身无分文,沿途只得帮人家打打短工,积攒一些银子再上路,幸亏他的身体比较强壮,加上一股无比强烈的寻找玲玲的信念在支撑着他,耗时三个月,他终于到了京城。沿路一打听,才知道现在是大明朝万历十年,张居正当政,管他谁作主,杨振心中只想找回玲玲,无论是再回到现代,还是在明代,他只想兄妹二人好好活下去。"
二人于是开始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来,刚开始二人还仿佛隔着一层纱似的,只在表面上寒暄,渐渐的,三杯酒下肚后,彼此放开了许多,杨振的酒量虽然说不上特别厉害,但是应付汪士直还是绰绰有余的,一来二去,他就将汪士直的个人情况大概摸清了。
汪士直果然是个世家公子,他的祖上一直在朝廷为官,虽然并不那么显赫,但是几代下来,也积聚了不小的影响力,到了他的父亲这一代,终于坐上了御史的职位,言官总是使人感到难以接近的,因此也越发增长了他们的傲气,汪御史一心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就全力栽培他,但是,不管他如何努力,汪士直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也许是他不想考,也许是他天生没那个能力,但汪御史无论如何不想放弃,他认为儿子现在的状况完全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所以又在开始替他四处寻觅良师。而汪士直的心思根本不在读书上,他倒是对剑术很感兴趣,更想做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不过,汪御史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威胁说如果不考上秀才,就关在家中任何地方不准去!汪士直为了自由,只好妥协,他跟御史大人说自己出去找良师,汪御史也不是好糊弄的,扬言如果找不到良师就不准进家门一步!
“你也不必过分担心,世上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的,想当年范蠡范大夫激流勇退去做陶朱公,不也有一番成就吗?凡事不是那么绝对的。”杨振安慰道,他想这个汪士直的脾气的确不适合读书,也许让他去从军,倒很有可能闯出一点名堂来呢!
“唉,可惜家父不会这么想的,他要是能像你这样开明就好了,现在我都不敢回家,让我到哪里去找什么良师呢?以前我请回去的老师,他一个都看不上,都被他骂跑了!”汪士直已有几分醉意,他瞪着通红的眼睛,使劲敲着桌子,显然心情郁闷到了极点。
杨振从他手里抢过酒杯说道:“不要再喝了,你已经醉了,我看你还是早点回去,好好和御史大人沟通,你毕竟是他的独生子,难道他真的对你那么狠心吗?我不大相信!”
汪士直虽然只有十五、六岁,言谈举止之间却颇显老练,他嘴一撇说道:“他哪里将我当他儿子了?我宁愿生在普通人家也好过去做什么御史的公子!”
杨振一愣,他没有料到汪士直竟然对他的家庭如此痛恨,一下子倒不知如何劝说了,肚中思量了片刻,正待开口,忽然只听一声暴喝:“你不是我的儿子难道是别人生的吗?小畜生竟然敢如此大逆不道,眼里还有我吗?我看你生在普通人家的话连吃穿都没着落,小小年纪,就敢口出狂言!简直丢尽了我的脸!”
杨振一惊,忙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年约五旬的中年文士正怒气冲冲的盯着汪士直,他身穿青布长衫,头戴一顶方巾,下巴上一捋胡须因为发怒而微微飘扬,虽然穿得简朴,但是神色之间却有一股令人不寒而凛的威严,他走到汪士直跟前道:“我汪某生有你这样的儿子简直是奇耻大辱啊,真不知道我究竟上辈子做了错了什么,上天要这样惩罚我!”
听他的口气就知道是汪御史来了,汪士直的酒意顿时被吓醒,他连忙站了起来,胆怯的说道:“父亲,孩儿知错了,不该胡说八道,您千万别放在心上。”
“哼,知错为何不改?”汪御史怒气未消,又狠狠的教训了汪士直一通,不过看样子他对儿子溺爱至极,刚才的责骂也实在是恨铁不成钢,汪士直知道父亲正在火头上,因此一声不吭,低着头默默的挨训。
骂了半晌,汪御史大概也感到无趣,拿起桌上的茶杯猛的喝了一口茶水,忽然想起了什么,正色道:“你找的良师呢?你不会又在欺骗为父吧?”
“这,这------”汪士直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回答,忽然他一转眼看见了一直沉默的杨振,急中生智指着杨振道,“父亲,我已经找到了,就是他!”
杨振大惊失色,他万万想不到汪士直会拖他下水,惊恐的站了起来,道:“汪公子,你,你------”
“老师,你是不是喝多了呀?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父亲,现官拜监察御史之职。”汪士直不容杨振分说,急忙打断他的话,抓住他的手,来到汪御史跟前。
杨振还想争辩,汪御史把手一扬,制止了他,上下打量了他片刻,狐疑的说道:“看你年纪轻轻,你有把握当他的老师吗?”
汪士直急于脱身,飞快的附在汪御史耳边低声嘀咕了两句,汪御史听完,顿时脸上露出笑容来,他望着杨振不停的点头,说道:“原来你就是杨会元啊,果然一表人才,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没想到竟然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小儿能有你辅导,那我也就放心了!”
杨振大窘,他想以自己的那点才识怎么可能教得了汪士直呢?再说自己现在尚且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去管他,如果到时候等汪御史发现真相,那自己岂不是误人子弟了吗?想到这里,他急忙摇手道:“不行,不行!我当不了他的老师的!”
汪御史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他仿佛又明白了似的,“哦,你家是京城第一举人,将来前途无量,是不是怕我出不起聘礼啊?是的,我是个穷御史,没有那么多钱,但我可以给你下跪。”说着,他一甩袖子,向前跨出一步,竟然真的想给杨振下跪了。
杨振大感惊恐,顿时汗流浃背,如果这个当朝的监察御史给自己下跪的事传了出去,那自己成什么样的人了?以后还怎能在这个朝代立足?他连忙伸手将汪御史扶住道:“汪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您这样子,叫晚辈以后还怎么见人啊?您快快请起,我答应你就是,只是如果有不到之处,还望你多多谅解。”杨振预先给自己留了余地。
汪御史欣喜若狂,扶着杨振坐到位子上,亲自替他斟了一杯酒,双手端起,举到杨振跟前,激动的说道:“这杯酒请杨公子一定要喝下,今日是简单了一些,过一阵挑个黄道吉日,再替小儿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以后他的学业就全部拜托你了!”
杨振接过酒杯,望着兴奋异常的汪御史,也不禁为他的那种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精神所感动,古人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远远的超过了现代人,因为他们将是家族的希望,是自己理想延续,他端起杯子,一抬脖子,一饮而尽,说道:“请汪大人放心,我一定竭尽我所能帮助汪公子,他是个聪明人,只不过心思没有放在学业上,只要他能端正态度,我想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的。”
“希望真如你所说。”汪御史拉过儿子,命令道,“快给老师行礼,尊师之道你忘记了吗?”
“是。”汪士直不敢怠慢,走到杨振跟前,恭恭敬敬的弯下腰,深深的作了一揖,说道,“老师,学生这厢给你行礼了。”
杨振差点把嘴里的口水喷出来,汪士直这副模样简直像极了电视中的那种酸腐秀才,真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在学明朝书生的样子,杨振将他扶起来,说道:“不敢当,公子太客气了。”
“哎,杨公子不必谦虚,这是应该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以后你就尽管按你的方法教育他吧。”汪御史又神秘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其实我刚在在街上已经见识过你的机智了,小儿能有你这样的老师,我大可放心。记住,过份的谦让只会给人傲慢的印象,你有这个能力的。”
杨振恍然大悟,他一直在怀疑汪御史怎么会尾随到这里来的,原来他早就发现了他们,却不出声,悄悄的跟着他们进了“太白坊”,直到二人喝得差不多了才现身,敢情他是在考察自己呀!杨振暗暗思忖刚才喝酒时言语中对汪御史有没有不敬的地方,不要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人们常说御史的一支笔和一张嘴可抵得上千军万马呢,万万不可小视。可是喝酒时候说的话又哪里记得清呢,他正头疼不已,这边汪御史却拉着儿子告辞了:“杨公子,时辰不早了,今日暂且告退,明日午时请公子到府上一会,我还有事相托。”
“好,好,我明日一定准时赴约。”杨振想都没想一口答应,目送着汪氏父子二人离开后,他摸了摸滚烫的脸庞,他暗叹一声,无可奈何的出了“太白坊”,打道回府。
第二天,杨振醒来时,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他哑然失笑,第一次看书这样认真呢!他刚梳洗完毕,很快就有人在敲门了,开门一看原来是老仆,他手中捧着新衣服和帽子、靴子,看样子唐英不想让杨振给他丢脸。
看着这一身行头,杨振不客气的拿过来就换上,他整整衣冠,古代的衣服穿着还不太适应呢,不仅衣袖长,还戴着一块书生巾,总感到别扭,不过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除了适应它,别无他法!
“公子,老爷在书房等您呢。”老仆仍然那副僵硬的表情。
杨振顾不得和他多作寒暄,匆匆来到书房,唐英果然在那里。他一看杨振就迎上来说道:“士奇,休息得如何?呆会儿你就站在我的身后,不要多说话,看我的眼色,很快就会结束的。”
杨振忍不住问道:“不就是一个宴会吗?至于如此的紧张吗?”
“唉,你有所不知,张大人的年纪已经那么大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朝中的大局有谁来掌控?皇上还小,太后又是妇道人家,我想张大人会不会想找个接班人啊?如果是这样,他一定会找一个和他的施政方针一致的人。所以名义上是召开宴会,恐怕另有所图也说不定的,当然我们只是一些小脚色,只不过去凑个数而已。”唐英耐心的解释道。
“说的也是,那我就一切听您的指示了。”杨振附和道,他想只要自己完成这个任务就成了,管他那么多干什么。
“那我们就出发吧,时辰已经不早了,轿子就在外面等候。”唐英已经等不及了。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门,外面果然有两顶轿子在等候,轿夫看到唐英出来,急忙迎了上来,他低声吩咐两句,就上了轿子,杨振随即上了另一顶小轿,坐下后,只听唐英一声命令,轿子就起身了。杨振掀开窗帘,一股冷空气迎面扑来,虽然寒冷,却让他感到了无比的清醒,精神也为之一振,现在是阳历的三月,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并不特别酷寒,树枝虽然还没发芽,但在空气中已经隐约透露出了一股春天的气息了,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
北京城街道平整,皆是用大块青砖铺就,街道两旁是层次林立的商铺,有茶楼、酒肆,米铺、药铺、杂货铺等,商铺后面是整齐的民居,一到晌午时分,大街上顿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印证了这个明代首都的繁华。
走了不知道多长时间,轿子终于停了下来,杨振走出轿子,抬眼一看,一座高大的宅子矗立在他的眼前,青砖高墙,深不可测,门口的两只石狮子比唐英家的大了足足一倍,有两个人高,门口两个家丁正警惕的注视着每一个从门前经过的人。杨振暗暗感叹,这难道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一高官吗?他住着如此的豪宅,难道就不怕被人弹劾吗?要知道在现代,高官虽然有钱,但是财不外露,一个个都藏得严严实实的,而且高官的家庭隐私外人是很少能够知道的。张居正果然非常的胆大啊,这其中皇帝对他的极度信任肯定也是一个原因。
正浮想联翩,唐英已经走了上去,将他的名刺递了上去,其中一个家丁眯着眼说道;“原来是唐大人啊,快请进。”
家丁说完,就望着别处,再也不理唐英了,所谓宰相的门人七品官,唐英只有忍气吞声,他向杨振一招手,杨振急忙跟了上去,二人走进张府,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虽然现在只是初春,但是里面却有一股暖融融的感觉迎面扑来,杨振仔细一看,原来院子的四周,以及各个走廊里都摆放着一个个火炉,红红的火焰一闪一闪的,分外惹眼。竟然如此奢侈!杨振对张居正的第一印象不好起来。
二人默默感慨,走进召开宴席的大厅,里面已经聚集了一大帮的人,有大小官员,也有青年才俊,唐英自然有相识的同僚,急忙上去打招呼,杨振就跟在他的后面。杨振长得一表人才,加之身材高大,引来了众多人的目光,不停的有人来问杨振是谁,唐英就将杨振当作儿子唐离一一给众人作了介绍,众人纷纷夸赞,唐英在骄傲的同时也不由得感到了一丝失落,毕竟自己真正的儿子还躺在家里的床上呢。
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张大人来了!”整个客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杨振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偷偷的向外面瞧去,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远处走廊中走过来一群人,前面是两个仆人引路,随后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大臣,穿着大红补子官服,胸前锈着一只仙鹤栩栩如生,他眉目轩朗,长须,袍子崭新折痕分明,一双眸子深不可测,年纪约有五十多岁,正在向旁边的官员讲述着什么。看他的手势和动作,抑扬顿挫,分外有劲,而那个官员则不时点头。
杨振知道这位大臣就是张居了,原来他是这样子的,和他所想象的稍微有点出入。张居正坐到正中的主位上后,轻轻一挥手,说道:“大家不必客气,就座吧。”声音虽然低沉,但却透出一股令人不寒而凛的感觉,杨振觉得他的眼中似乎有一种洞察一切的能力,急忙低下头去,不敢将目光停留在他的脸上。
众人顿时“哗啦”一声一齐坐了下去,然后望着张居正,等待着他的开场白。张居正扫了众人一眼,道:“诸位大人以及令公子,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和未来,今日我召开这个宴会,一来想听听诸位对当前朝政的看法,二来也想借此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支持。”
众人都是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老油条,当然知道这顿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因此在来之前,一个个都打好了腹稿,而且机会难得,于是纷纷竭尽自己所能事,大拍张居正的马屁,将他吹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张居正捋着胡须,脸带笑容,连连点头。
“诸位不要光顾说好听的,我知道,虽然经过几年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点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间难道一点问题也没有吗?你们不要顾虑,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尽管大胆说出来吧,我不会放在心上的。”看得出来,张居正还没有被成绩蒙蔽了眼睛。
但是,张居正的想法太过于完美了,他的话一停,下面顿时鸦雀无声,谁也不会傻到真的去提出张居正的错误来,即使张居正不介意,皇帝为了表示对张居正的支持和信任,也不会放过他的。
“大人,您太谦虚了,在您的主政下,大明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国库丰盈,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百姓安定,这是谁都不能抹杀的,难道这样的事实还不能证明大人的功绩吗?如果有人还有异议,卑职认为他一定居心叵测!”一个肥胖的官员说得义愤填膺,仿佛他已洞察了一切。
不过,他说的有一部分的确是事实,这才是拍马溜须的高手。张居正无形中也戴了他的一顶高帽,他微笑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不过------”突然他将目光一转,转到了杨振的身上,说道,“那个年轻人,对,就是说你,皱着眉头,好象有不同意见,你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