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惊讶的看着宋春雪,平日里这些钱都是宋春雪拿起的。
老二也很吃惊,“娘,你都给了三娃怎么行,他现在还小,不会存钱,万一都花完了,将来就没钱娶媳妇了。”
“他没拿过这么多钱,一下子给这么多不好,”老二建议道,“娘可以分给他一些,其他的娘留着。”
说的也是,宋春雪也不能一下子太宠着三娃。
万一惯坏了,将来三娃也变成第二个老大,她死的时候可能连个棺材都没有。
她摸出了一百文递给三娃,“那这些给你,你自己慢慢花,花完了再跟我要。”
一百文?
三娃愣了,他这些年总共才攒了一百文。
以前每次卖羊,娘最多给他五文,多的时候给十文。
如今一下子给他一百文,他有些不习惯。
老二看着三娃傻乎乎的样子,不由笑道,“拿着吧,娘给了我好几两呢,瞧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过两年你就要成亲了,到时候你要自己管钱过日子。”
三娃挠了挠头发,开心的将钱揣在怀里。
宋春雪又分出一百文给老二,“给,路上要吃要喝,你也别太省着。”
“不用,我的够用了。”
老二推托着不要,转头看向熙熙攘攘的年轻面孔,都是跟自己一样要去军中谋生活的人,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离别的难过。
“拿着吧,”宋春雪将钱塞到他怀里,低声道,“反正以后给你钱的机会不多了。”
老二没再推,接过银子转身就走,“那你们回去吧,我先走了,以后给你们写信。”
“那你好好的,千万别回家种地。”宋春雪叮嘱道,“给你自己争口气。”
老二点了点头,没再抬头看他们。
他压下心中的紧张和酸意,抿着嘴唇转身往那个简单的布棚子下面走。
今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集市上的人格外多。
路边都是送别的父母和即将从军的年轻男子。
有的已经成了家生了孩子,他们的孩子也来送行。
宋春雪看着老二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人群中,不由叹了口气。
三娃站在她的身后,望着人群,眼里带着浓浓的不舍。
“走吧,去给你买个放羊的铲子,再给你买顶帽子。”宋春雪转头对三娃道,“再买几只小鸡回去,以后我们多吃鸡蛋多吃肉,给你补身子。”
三娃往后退了两步,“这就走吗,不看看二哥了?”
已经收拾好情绪的宋春雪笑道,“反正已经看不到他了,我们买齐东西早点回家,免得你大哥大嫂又动家里的东西。”
虽然她临走前锁了院门,但她了解那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