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楚凌虞朝的现代都市小说《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楚凌虞朝全集》,由网络作家“天涯逍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忠走了,殿内又恢复了平静,楚凌双手枕于脑后,躺靠着宝座的软垫,翘起的右脚晃动着。稚嫩面庞没有任何表情,那双眼眸却闪烁着光芒。楚凌在想事情。李忠讲到太祖在三十岁那年,领军从河西出发驰援梁城,大败关西李家,迎娶义妹为正妻,这只是太祖的前半生,但是李忠没有再讲下去,楚凌从中品出几层意思。太祖在驰援梁城那次,势必是得到了什么,继而使所部迎来一次重要转折,不然李忠不会特意停在此处。太祖太宗的父子情,间接反应太祖慈后的夫妻情,所以在那次驰援梁城后,慈后定然是做了什么!大行皇帝的死,绝对不简单!!楚凌想到这里猛然起身,随即从宝座上跳了下来,快步朝一旁的木榻走去,一方棋盘,两盒棋子映入眼帘。楚凌撩袍坐下,抓起一把白棋,皱眉盯着眼前棋盘。保国公宗川...
《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楚凌虞朝全集》精彩片段
李忠走了,殿内又恢复了平静,楚凌双手枕于脑后,躺靠着宝座的软垫,翘起的右脚晃动着。
稚嫩面庞没有任何表情,那双眼眸却闪烁着光芒。
楚凌在想事情。
李忠讲到太祖在三十岁那年,领军从河西出发驰援梁城,大败关西李家,迎娶义妹为正妻,这只是太祖的前半生,但是李忠没有再讲下去,楚凌从中品出几层意思。
太祖在驰援梁城那次,势必是得到了什么,继而使所部迎来一次重要转折,不然李忠不会特意停在此处。
太祖太宗的父子情,间接反应太祖慈后的夫妻情,所以在那次驰援梁城后,慈后定然是做了什么!
大行皇帝的死,绝对不简单!!
楚凌想到这里猛然起身,随即从宝座上跳了下来,快步朝一旁的木榻走去,一方棋盘,两盒棋子映入眼帘。
楚凌撩袍坐下,抓起一把白棋,皱眉盯着眼前棋盘。
保国公宗川,虞朝大司马骠骑将军。
安国公昌黎,虞朝大司马车骑将军。
这两位是最早追随太祖的一批,是那十三位中唯二活到虞朝开创的,楚凌的确不受重视,可问题是每年去的祭祖,这两位都去了,从楚凌开始记事时,就很疑惑两个外人,为何要参加皇室祭祖。
这祭的是楚家列祖列宗。
他们一个姓宗,一个姓昌,祭的是哪门子的祖?
直到楚凌在人群边缘,看见这两位在太祖画像前痛哭,太宗红着眼眶搀扶,楚凌才明白一切。
那年楚凌四岁,开始真正记事了。
那年,太宗登基四年了。
那年,宗川,昌黎在府四年了。
在楚凌出生,太祖高皇帝驾崩那年,宗川、昌黎就上疏乞骸骨,太宗不同意,二人多次上疏请辞,最终太宗允二人在府静养,但是军职不准交卸,朝中无一人提出反对。
而今二人在府静养已八年,除了每年的皇室祭祖,二人会出府外,其他时候根本就不出府门。
但是在大行皇帝驾崩时,虞宫出现情况,最初进宫的一群人中,是没有二人的,最后不知是谁请的二人进宫的。
是谁提出的?
是谁去请的?
楚凌盯着棋盘上的两枚白棋,心底生出更多的疑惑,驾崩的大行皇帝,楚凌他见的次数很少,可每次在参加祭祖时,他都曾远远地看到过。
大行皇帝在没有继位前,身体很健康的,个子也高,长相俊朗,喜佩一把刀,那刀是太祖亲赐,只是那时的楚凌,不敢多看当时的太子,只因当时的太子不爱笑,听一些议论,也很少见当时的太子笑。
这样的一个人,御极登基不到一年,刚换了新年号,永昌,这是何等好的年号,但就是这样却离奇驾崩了。
所以是谋刺吗?
楚凌又放下一枚白棋。
对于当下的内廷,楚凌是一点都不了解,从大行皇帝驾崩到选定嗣皇帝,这看似很短实则漫长的七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楚凌很想知道的,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渠道,任何方式去获取。
楚凌唯一能去延伸的,就是通过李忠讲述的太祖事迹,结合自己的一些记忆,去推演一些有用的。
一句话。
在大行皇帝驾崩后,出现在内廷的人,每一个都不简单!
尤其是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圣列慈寿皇太后,皇后,她们在这其中扮演了何等角色,究竟是谁提出让他成为嗣皇帝,这同样也很重要。
一团迷雾,这是楚凌当下的境遇。
楚凌在前世也曾看过些小说,其中就有做了皇帝,要当暴君,掌兵权,抓财权……说的是头头是道,可问题是凭什么?
是,你是有先知优势。
可古人也不是傻子啊。
眼下楚凌是空有先知优势,却根本发挥不出来,这跟来到虞朝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他被围堵死了。
做暴君。
做仁君。
做昏君。
做明君。
以上这些个角色定位,不是楚凌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谁准备叫他成为什么定位。
主动权完全不在楚凌手里,甚至他连谁打算怎样定位,到现在还不清楚呢。
“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啊。”
看着眼前的棋盘,被自己越摆越多的白棋,楚凌感受到的是未知的威胁,“风险未知,威胁未知,隐患未知,敌我未知,种种未知下,知晓自己跟李忠的交谈,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会生出什么想法,这完全是无法预料的。”
“眼下这种境遇,比抽丝剥茧要难百倍,千倍,稍有不慎啊,虞朝只怕并不介意,再多一位大行皇帝,或者是废帝,离开了自己,虞朝照样能转,可这结果对自己太残酷了。”
楚凌不畏惧死亡,只是他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明明是自己的命运,自己却不能掌握,这对于任何一位有脾性的男性而言,都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李忠真的是去三后那里了?
想到这些的楚凌,脑海里浮现出李忠的模样,在过去,楚凌对李忠的印象不深,只觉得这是他破局的一个突破口。
但是在今夜,在这正殿内,李忠对自己讲太祖事迹,楚凌对这个人的印象深了,而且楚凌能感受到一点,李忠是有意在讲一些事。
所以你到底是忠,是奸。
还是说想投机钻营?
楚凌捏着最后一枚白棋,定定地盯着,稚嫩的面庞却露出凝重的表情,这个表情是不符这个年纪的。
楚凌已经出手了,眼下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他出手以后,究竟会产生哪些涟漪,会让哪些人做出反应。
耐心,是当下必须具备的。
倘若连一点定性都没有,楚凌就贸然做更多的话,楚凌不知道他这样做,会触碰到哪些紧绷的弦。
如果因为这样,而导致自己身陷绝境下,那楚凌连哭的地方都没有,毕竟现在的楚凌连生死都无法保证,这大兴殿周遭,没有一个人是楚凌认识的,更没有一个人是楚凌的心腹,如果真出现谋刺,或者别的事,年仅八岁的楚凌,能活下去?心理年纪成熟,可终究不抵真实年纪啊!!
但凡楚凌的年纪再大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臣有本奏……”
随着韩青的出现,朝班中开始出来更多的人,他们奏请的事宜,或涉政,或涉军,也是在这些人的奏请下,楚凌对大虞动态的了解更多了。
宣宗纯皇帝的驾崩,固然打乱了很多节奏,但大虞的日子,终究是要走下去的,短暂的悲痛下,大虞上下要调整好状态。
特别是中枢层面。
倘若就因为宣宗纯皇帝的驾崩,就—副要死要活的态势,那大虞的统治根基势必是会被动摇的。
‘这只怕也是提前召开大朝的原因之—吧?’
看着—个个大臣走出,或得到孙黎的允或驳,或得到徐贞的允或驳,王琇的发言虽然少,但也在关键时候出面了。
楚凌也在获悉对大虞动态的同时,对三后也在进—步的揣摩,特别是他的皇祖母孙黎,之所以这样做,只怕也有想将大虞中枢,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考虑。
只是楚凌也猜不准这点。
楚凌没有读心术,他只是个八岁的新君,他是有强记的能力,但是眼下的大虞,明显不是属于他的主场时刻。
时间—分—秒的流逝。
雪渐渐的停了。
随着这场大朝的持续进行,楚凌敏锐的觉察到—点,笼罩在此间的氛围,在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大虞中枢—众人,似乎适应三后—帝的新格局了。
这比楚凌预想的要快很多。
“……帝陵修缮—事,必须要尽快处置,此事就交由中书省督办,有司配合。”就—人提出的奏本,徐贞罕见的抢在孙黎前面,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宣宗纯皇帝梓宫在寿皇殿,时日不宜过长,需要多少银子,有司不准拖延,要是敢叫本宫知晓有谁敢在此事上推诿,那就休怪本宫无情!!”
徐贞的态度很强硬。
但是此举,却引起—些人的注意。
在太皇太后身旁的梁璜,听到皇太后所言,眉头微蹙起来,但很快就恢复了,可他的余光却不时瞥向徐贞。
尽管徐贞的表现,是对爱子的正常表现,可是梁璜却总觉得何处有问题,可具体哪里有问题,梁璜还没有察觉到,关于这件事,梁璜心底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待此次大朝结束后,跟太皇太后禀明自己的想法,毕竟在此之前,他—直在秘密调查此事,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思绪。
太极门召开的大朝,道尽了各种算计与试探,在这场权力的游戏里,楚凌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这使得楚凌的感受最大。
通过奏请的—桩桩事,楚凌对大虞动态有了初步认识,在心里进行梳理,即政治、军事、法律、刑惩几个方面,看出些大虞中枢对于统治的各地,究竟是—个怎样的态度。
难怪宣宗纯皇帝想发起战争,甚至在临驾崩前,还在积极筹谋此事啊,看似繁荣的大虞朝,歌舞升平下,实则却藏着不少隐患,有些都开始显现出来。
最为直观的感受,莫过于对赈灾力度的削减,除了陈坚奏请的西凉道、安北道等地,还有几人奏请的事宜,是跟受灾赈灾相关。
旱灾、涝灾、蝗灾、风灾、时疫……
大虞疆域辽阔下,造就不同地域下,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灾情,每年大虞中枢都要拨大批钱粮,用以对受灾地区的善后。
可是跟太祖、太宗两朝时相比,至宣宗朝,尽管新君御极不到—年,但是这期间出现不少灾情,甚至眼下也有,但赈灾的措施与力度,却已远不如前两朝了,大虞开创还不到四十载就这样了?
寿皇殿位处于虞宫御苑的中轴,从虞宫前去寿皇殿,要穿过后宫至玄武门,经过一条御道,便可一路直通该建筑群。
作为大虞嗣皇帝的楚凌,在穿戴整齐以后,便从大兴殿出发,坐撵轿途径两仪殿、甘露殿朝玄武门赶去。
途径两仪殿时,李忠轻声提醒,皇后已从两仪殿搬离,移居长乐宫,听到这的楚凌还是很诧异的。
大兴殿乃皇帝寝宫,两仪殿是皇后寝宫,大行皇帝是驾崩了,他成了嗣皇帝,不过他岁数还小,距及冠还早,所以册封皇后、广纳妃嫔还早,在这期间他那位皇嫂还是能在两仪殿居住的。
但是他这位皇嫂,在大行皇帝驾崩第三日,就从两仪殿搬离,去了长乐宫,这让楚凌觉得有些怪。
“李忠,朕要在玄武门等候三后吗?”坐在撵轿上的楚凌,隐约间看到巍峨的城门楼,对随驾的李忠道。
“禀嗣皇帝,不用等候。”
李忠听后,低首道:“嗣皇帝驾临寿皇殿即可,三后凤驾已至寿皇殿。”
果然。
楚凌听到此言,心底忍不住轻叹,自己这个大虞嗣皇帝,就是仓促间公推出的傀儡,没有人会在意自己想什么。
内心没有期许,就不会有失望。
楚凌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不会摆嗣皇帝的谱,真要摆了,只怕连死都不知怎样死的。
作为太宗文皇帝的庶子,此前不受重视,要不是新君骤崩的话,这至高无上的皇位,怎样都不可能轮到他。
御驾继续前行着。
从玄武门朝虞宫御苑的寿皇殿行进,这一路楚凌没有再说话,言多必失的道理,楚凌还是懂得。
更何况他这具身体的岁数太小,楚凌也不能表现的太特别,沉默反倒是最好的。
反倒是李忠,在御驾赶去寿皇殿时,向楚凌禀明一些情况,比如前去寿皇殿的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在寅时五刻就齐聚于朱雀门,至卯时始出发赶往芳林门,在卯时始,楚凌才从睡梦中醒来。
在听李忠讲这些时,楚凌还是挺有感触的。
在虞朝中枢的这些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等一众群体,固然享有特权,掌有权力不假,但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比如随心所欲。
不管是何等性质的国朝体系,亦不论处在初期、中期、末期统治阶段,一个无形的制衡就在运转着。
无非是谁在真正支配这一体系。
时下的虞朝啊,楚凌虽贵为嗣皇帝,但他没有支配权,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真正掌握支配权的是三后,具体谁更占优,楚凌就不清楚了。
而围绕三后,围绕各自派系,围绕其他群体,就构成了虞朝当下微妙的制衡。
楚凌是傀儡不假,是可有可无,不过这一微妙的制衡体系,还不能缺少他这一环,毕竟虞朝不能没有皇帝啊。
没有了皇帝,那虞朝还是虞朝吗?
所以楚凌眼下要做的,就是耐得住性子,设法将自己从旋涡中心逐步抽身出来,先掌握些主动才行。
权力可以先不想。
但是自由,总要掌握些吧!
倘若时刻被各方盯着,做任何事都做不了,那等待楚凌的,要么做一辈子傀儡,要么中途离场,要么成为废帝!
一辈子傀儡,在楚凌看来不现实,也不太可能。
毕竟三后中的任何一人,敢出现任何问题,或者离世了,就势必会打破微妙平衡,届时动荡必起。
所以看似有选择的楚凌,实则根本没有选择,要么掌权,要么离场,不存在第三种选择了。
生与死两条路,其实在楚凌成为嗣皇帝的那刻,就已然摆在了楚凌的面前。
哀乐回荡在此间。
寿皇殿前的广场聚集着人潮,他们按序排列,穿着各式的袍服,但无一例外,都披麻戴孝。
此间的气氛很压抑。
但在人潮中的小声议论,却从没有停过。
“都快辰时始了,三后凤驾皆至寿皇殿,嗣皇帝的御驾怎么还没有驾临?”
“只怕是睡过了,毕竟嗣皇帝才八岁,人小觉多嘛。”
“我朝乃是嫡长制,即便大行皇帝无嗣,也该遵循立长才对,太宗文皇帝庶子中,是有长子的啊,怎么到最后却立嗣皇帝了?”
“是啊,即便不从太宗文皇帝中遴选,太祖高皇帝仍有嫡子啊,现在,嫡长制被僭越,弄个立贤,好,就算是立贤,那也该在朝公选才是。”
“接下来的寿皇殿只怕不平静啊,你看那几位,一个个可都憋着一股劲啊,唉,今后朝堂只怕不平静啊。”
“看来在过去七日间,内廷起了不少风波啊,不然也不会仓促立一孺子为嗣皇帝啊。”
“行了,都少说几句吧……”
赶来寿皇殿悼拜大行皇帝梓宫的,乃是虞朝的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是有一定权势和地位的。
人多,心必杂!!
在从未停下的哀乐下,聚集于寿皇殿外的人群,别看站在各自的位置,但有不少却在各自位置上,小声说着什么。
至于说的这些话,哪些是出于本心,哪些是有意为之,恐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了。
而在人潮的前列,站着的那些人,却一个个保持沉默,似乎身后出现的议论,他们都没有听见一般。
“嗣皇帝驾到!!”
在此等态势下,伴随着一道传唱响起,此间哀乐停,议论消失,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开来。
坐在撵轿上的楚凌,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人潮动了。
随着御驾不断前行,位于两侧的人,无不是跪倒在地上,人潮似浪涌起伏,在这些人之中,楚凌看到一些人的表情。
这嗣皇帝不好做啊。
经历过很多的楚凌,怎样会看不出一些人的神情,尽管一闪即逝,但楚凌却瞧的真切,只怕不知三后将他视为傀儡,虞朝的统治高层间,有很多也知道他为嗣皇帝,就是做傀儡的。
这局不好破啊。
赶来寿皇殿的楚凌,还没有去见大行皇帝梓宫,仅是看到殿外齐聚的人潮,就知晓他想破的局有多难。
李忠站于原地,扫视眼前所跪人潮,脸上看似没有变化,实则心底却生出波澜。
对他而言,过去这七日经历的种种,是他这辈子都不愿多想的。
新君永昌帝颇似太祖高皇帝,奉诏克继大统,有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之心,意在整顿虞朝积弊,兵伐北虏、南诏等国,以彰显虞朝国威。
岂料御极不满一载,年号刚更迭,就驾崩于大兴殿,这是谁都始料不及的。
得知新君骤崩的圣列慈寿皇太后悲伤过度昏厥过去了,不过让人奇怪的,是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得知此事,便命大长乐离宫颁懿旨,着大司马大将军孙河领兵进宫,控制住大兴宫等地。
在如此紧张局势下,不知何人对外传递消息,中书、门下、尚书诸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朝高官齐赴虞宫,一场对峙与博弈就此拉开了序幕,就连许久未上朝的大司马骠骑将军宗川,大司马车骑将军昌黎等人也先后被请进了虞宫。
在这七日,内廷究竟经历了什么,宫外无人知晓。
但对身处内廷的人,无不感受到风雨飘渺!
甚至在城高墙厚的内廷,不知有多少人死了,死的悄无声息,就好似他们从没有来过这人世间。
死了好啊,有时活着比死要更痛苦!!
思绪万千的李忠,在看到眼前的三宫懿旨,收敛心神,伸手捧起后展开,便语气铿锵的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三宫,制曰:大行皇帝奉诏御极登基,承先帝之仁,心念社稷,心系天下,任贤良,除奸佞,励精图治……”
看来虞朝上下都没有想到过新君会骤崩,包括新君本人,不然这封指定皇位继承的旨意,也不会这样颁发。
三宫懿旨,闻所未闻。
跪地听旨的楚凌,听到李忠宣读的内容,心底暗暗思量,尽管他不知虞宫内发生了什么,但他却明白一点。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整整七日虞宫内没有一点消息,这本就是不正常的,只怕为那尊空缺的皇位,各方的博弈很激烈。
而透过李忠宣读的内容,楚凌还敏锐觉察到一点,新君似乎被有意被遮掩。
明明记忆里的新君,性格很像太祖高皇帝,但眼下却被说成似太宗文皇帝行仁。
这就很有趣了。
只怕接下来的虞朝,将出现后宫临朝的态势。
不过这跟自己没任何关系。
楚凌想到这里,在心底暗叹一声,等到克继大统的人选明确,这场守灵守孝结束,他就能回十王府了。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睿…王品行端正,睿智聪颖,严于律己,心系天下,大行皇帝在世时曾多次夸赞,为固虞朝社稷,安天下万民心,睿王……”
宣读三宫懿旨的李忠,心情却复杂起来,心底更是掀起骇意!!
怎么会是他克继大统啊!?
而跪地听旨的楚洪、楚彪、楚峻几人,此刻表情都不自然了,因为这个睿王此前从没封过啊!!
此间气氛陡然而变。
果然是择幼继承?
反观楚凌却很平静,种种迹象无不表明一点,大行皇帝骤崩已打破此前的权力平衡,如此继位的新君,年岁必然大不了,不然这七日的博弈,平衡又要被打破,各方利益都得不到保证。
会是老八楚徽?
还是老九楚茂?
在太宗文皇帝的诸子里,楚徽才七岁,楚茂仅三岁,要是让楚凌去选的话,肯定选后者啊。
毕竟才三岁,距及冠成年,亲政临朝,那至少要等十五年!
十五年,这能确保太多人的利益了。
“……楚凌为嗣皇帝,即入大兴殿,礼部、太常寺、鸿胪寺、少府寺、钦天监等有司择吉日举登基大典,颁即位诏以宣告天下,钦此!!”
一言激起千层浪。
随着李忠宣读完三宫懿旨,无数道目光投向一处,论谁都没有想到,皇位居然叫楚凌坐了?!
这怎么可能啊!!!
“矫诏!!这定是矫诏!!”
楚洪率先质疑,起身瞪向李忠,沉声喝道:“你这乱国奸佞胆敢宣读矫诏,楚凌他何德何能,能肩负起我朝之千斤重担!!”
“李少监,这封三宫懿旨,果真是三后联颁的?”楚峻脸色阴沉,缓缓站起身,直勾勾的盯着李忠道。
“假的!!肯定是假的!!”
“内廷有奸佞作祟,定是三后被挟持了!!”
“他楚凌不过一孺童,何以能成为嗣皇帝!”
原本看戏的宁王楚征,景王楚铉,六殿下楚钧都站起来质疑,无论是楚洪、楚彪、楚峻中的谁能成为嗣皇帝,他们还能选择接受,但楚凌算什么?
一个不受重视的卑贱之人生的,从出生就不得太宗文皇帝看重,在诸子中毫无存在感的人,他凭什么能成为嗣皇帝。
“王兄,你成嗣皇帝了。”
反观楚徽,此刻却看向楚凌道。
这玩笑开大了吧。
楚凌听到楚徽所言,心底丝毫没有喜悦,相反却生出玩味,好嘛,自己成了各方博弈下,最大的获益者了?
可是这个获益者,真的就能获益?
也是在这一刹,楚凌突然明白一点,老八楚徽也好,老九楚茂也罢,母族是比不过楚洪他们,但这两位的母妃,一个是关东门阀女,一个是江南世家女,真要叫他二人中的一个成为嗣皇帝,内廷或许没有太大变化,但外朝呢?
玩的够狠啊!!
楚凌再次刷新对虞朝的认知,这简直是群猩云集啊,自己若真入主大兴殿,成为虞朝第四任皇帝,真的能好好活下去吗?
“请嗣皇帝入主大兴殿!!”
而在楚凌思绪万千之际,面对众人的质疑,李忠却丝毫没有理会,低首朝楚凌走来,行跪拜之礼道。
“请嗣皇帝入主大兴殿!!”
而跟随李忠出宫的那支队伍,无不是单膝跪地,掷地有声的喝道,这是支只效忠于天子的勋卫,能进其中者无不是在京勋贵子弟,他们随李忠出宫宣旨,代表的深意何其明确,楚凌就是选出的嗣皇帝,虞朝新一任皇帝。
“奴婢等告退!!”
殿内回荡着道道声响,坐在宝座上的楚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着低首退出正殿的众人。
为首的正是李忠!
残酷的现实,让楚凌的打算无处施展。
从皇城东的十王府广场,一路赶到虞宫的大兴殿,本以为能寻个机会,以李忠为突破口,继而获悉些内廷情况。
多与少姑且不论,但了解些,终究是好的吧。
可是他才刚被簇拥着迎进大兴殿,屁股刚坐到那张宝座上,以李忠为首的众人,就毕恭毕敬的行礼退下。
偌大的正殿内,眼下独剩楚凌一人。
殿外的风骤起,在殿门被缓缓关上时,一些雪被吹进殿内,落在金砖上的雪,很快就化为了水。
楚凌坐在宝座上打量着四周,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鎏金大柱,柱上镌刻有龙,还有各种图样,楚凌数了数,鎏金大柱有108根,这处正殿齐聚数百号人,只怕也一点都不显拥挤。
大兴殿是虞朝皇帝的寝宫,乃内廷诸殿各宫之首,这座正殿是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楚凌在想一件事,皇帝寝宫都这样奢华,占地如此之广,那么整个虞宫与皇城,又会是何等的规模?虞都又该多大?
“虞朝的国力强盛,至少表面是这样。”
楚凌眉头微蹙,心底暗暗思量,“所辖疆域恐也不小,不然就兴建这座正殿,取用的材料都凑不齐。”
没有人在身边服侍,楚凌只能靠自己去推测。
楚凌知晓的种种,仅限于他六岁前在虞宫住着,从他母妃那里,还有一些人,以及自己经历的,六岁一过,他就搬离虞宫了,去十王府住着了。
十王府,并非是十座王府,这只是个泛称,虞朝未就藩的皇子,年满六岁的皇子,会暂住在这里。
十王府的邸很多。
在皇城范围内,与之一争高下的,要属百孙院了。
“想这些有何用啊。”
想着这些的楚凌,苦笑着摇起头来,嘴角露出戏谑,“被选为嗣皇帝,规格极高的迎进大兴殿,可现在呢,连一个人都没有,这防备之心未免太重了,这会是谁的意思?”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
楚凌的脑海里浮现出三道人影,只是却有些模糊了,因为从搬进十王府后,他就很少出邸。
太宗文皇帝驾崩出过一次。
新君登基、册封皇后出过一次。
至于别的时候,楚凌很少出十王府,因为出去一趟,就要遣人去内侍省报备,对于其他人而言,这根本毫不在意。
可是对于楚凌,却是极大的事。
无他。
谁叫他的母妃出身很低,母族在朝毫无根基呢?
吱~
在楚凌思虑之际,紧闭的殿门被缓缓推开,殿外站着一排排小黄门,他们低垂着脑袋,手里或端,或捧,或提各种东西。
“请嗣皇帝用膳!!”
楚凌定睛看去时,殿外响起一道声音,紧接着殿外的人群动了,一名名小黄门络绎不绝的走进。
楚凌坐着没动,看着走进的众人,李忠却不在其中,负责指挥的是几名中年,这让楚凌的眉头皱起来。
又是一群陌生的人。
到了现在,楚凌可以笃定一点,有人在提防他,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除了那三位以外,根本就没有别人了!
这是内廷!
在外朝的那帮文武,别管权势何其滔天,也断不敢插手内廷,何况眼下是那样的特殊,谁敢这样做,那简直太蠢了。
“退!!”
楚凌回过神来,就见琳琅满目的膳食,整齐摆放在临设的膳桌上,而进殿的那些人,一个个低首朝殿外退去。
“等一下。”
楚凌皱眉道。
噗通~
话音刚落,视线内的人群,一个个就跪倒在地上,紧接着为首的那几人,齐声对楚凌拜道。
“请嗣皇帝用膳!”
楚凌眉头皱的更紧,在这几人的言语间,他听出一丝恐惧,他知道,现在的虞宫上下,恐没有一人想跟他有过多接触。
“退下吧。”
楚凌摆摆手道。
“喏!”
众人轰然应诺道。
在楚凌的注视下,跪地的这些人,一个个匍匐在地,膝行朝后退去,尽管他们已做到绝对的恭敬,可在楚凌的眼里,这却是一种侮辱!!
也是在这一刹,楚凌理解为何他知晓的那些傀儡皇帝中,会有一些拼着命不要,也要去反抗了!
孤独。
极致的孤独!!
明明自己才是最大的,可是偏偏却被困在一处,所有人都对你很恭敬,但偏偏却什么都说了不算。
就像是金丝雀一样。
“天子只要能确保十步之内的安全无忧,那就是无解的,毕竟名与器皆掌握在手,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楚凌紧攥双拳,盯着被缓缓关上的殿门,“可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这十步之内,却早已悬着无数把剑,不知何时就落下了!!”
这就是傀儡皇帝。
无法掌控命运。
无法掌控大势。
无法掌控喜好!
尽管在楚凌的眼前,摆着琳琅满目的菜肴,但是他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楚凌想过自己成为嗣皇帝,入主大兴殿后,将要面临的处境会很糟糕,但是却没有想到会这样糟糕!
现在的他是有很多想法,可却没有任何施展的机会。
一个个畏他如虎,连投诚的都没有,如此情况下,他即便想要破局,甚至连突破口都找不到。
他被困死了。
“难道今后都要这样吗?”
楚凌知道成为皇帝,就注定是孤家寡人,毕竟皇权的特殊性,是不允许任何人去染指的,大权在手,乾纲独断!
这是每位皇帝梦寐以求的,这也注定凡是想有所作为的皇帝,内心注定是孤独的。
可是那种孤独,跟眼下在经历的孤独,完全是两回事!!
这不是楚凌想要的!!
如果接下来都是这样,楚凌觉得自己会疯掉,他现在怀疑一件事,有人就是想要叫他疯掉。
理智告诉楚凌,此刻要忍耐,如果他真的疯掉了,那他连是谁促成这一切的,都不可能查清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