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寰宇艾娃.李的其他类型小说《民国之铁血荣耀杨寰宇艾娃.李 全集》,由网络作家“艾娃.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来之前,我很难想象杨帅对飞机的应用能有如此的远见卓识,既然杨帅能如此看重空军,那我也一定不会让杨帅失望。”秦国镛激动的起身,向杨寰宇敬了个礼。“我在司令部东边,看好了一块地方,靠南是些小土山,地下适合建造油库和弹药库,上缴可以建宿舍和教学用房,靠北是一大块的平地,适合建造机场。我会尽快搞回现在最先进的飞机供你教学和训练。在机场西面,我将规划建造华夏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为以后的空军建造飞机!不过航校的其它人员就要你去找了!”杨寰宇边把秦国镛送出门,边和他交底。接下来的日子,杨寰宇再次投入到他的工业发展大计中去。随着钢铁厂、电厂、水泥厂、拖拉机厂等陆续的建成投产,目前,张家口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年产八万吨,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杨寰宇的需要,...
《民国之铁血荣耀杨寰宇艾娃.李 全集》精彩片段
“来之前,我很难想象杨帅对飞机的应用能有如此的远见卓识,既然杨帅能如此看重空军,那我也一定不会让杨帅失望。”秦国镛激动的起身,向杨寰宇敬了个礼。
“我在司令部东边,看好了一块地方,靠南是些小土山,地下适合建造油库和弹药库,上缴可以建宿舍和教学用房,靠北是一大块的平地,适合建造机场。我会尽快搞回现在最先进的飞机供你教学和训练。在机场西面,我将规划建造华夏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为以后的空军建造飞机!不过航校的其它人员就要你去找了!”杨寰宇边把秦国镛送出门,边和他交底。
接下来的日子,杨寰宇再次投入到他的工业发展大计中去。随着钢铁厂、电厂、水泥厂、拖拉机厂等陆续的建成投产,目前,张家口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年产八万吨,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杨寰宇的需要,现在,钢铁厂的二期扩建工程也已经上马,而三期的扩建计划也已经在制定。但技术工人紧缺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就在杨寰宇在为技术工人的来源发愁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让杨寰宇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远在库伦的徐庭瑶发来电报,俄国临时政府执政高尔察克的代表佩佩利亚耶夫到达了库伦。俄国临时政府在与苏俄红军的作战中失利,有计划退却到远东,请求借道蒙古,前往远东。
接到电报的杨寰宇,立刻想到了前世看到的资料。俄国临时政府在大撤退中,跟随着一起撤退的,除了50万军队外,还有75万俄国的贵族、知识分子、神职人员以及1600余吨的黄金。只要能利用好这批人,自己需要的技工培养问题,自然就不再是问题。
接到电报的杨寰宇决定亲自前往库伦,和高尔察克的代表佩佩利亚耶夫谈判。
一周以后,赶到库伦的杨寰宇在将军府里见到了佩佩利亚耶夫。
“对于高尔察克将军为俄罗斯所做的一切,我是非常钦佩的。我也非常愿意向高尔察克将军提供帮助。但是,佩佩利亚耶夫先生,你也知道,贵国和我国之间,因为一些历史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我想,只要我们能够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达成一个共识的话,我可以让高尔察克将军的部队就在蒙古休整,并提供相应的军事和物资的援助。”杨寰宇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想我不是很明白杨将军所说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什么,而且,我们的要求也并不高,只是借道而已。”对于杨寰宇的表态,佩佩利亚耶夫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在你们的沙皇俄国时期,你们俄国通过使用武力,陆续和我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瑷珲条约》以及《中俄北京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你们强行占据和吞并我国以及属国的四百四十三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我希望高尔察克将军在得到我的帮助,并重新统一俄国后,废除以往的条约,并将这些领土归还我国。”杨寰宇微笑着说。
“这……。”看着笑眯眯的杨寰宇,佩佩利亚耶夫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做为回报,我会允许高尔察克将军麾下的五十万军队在蒙古设立营地,开展训练。也会允许跟随者将军的七十万平民到我们的张家口一带侨居,并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以解决他们的生计。哦,还可以设立学校,使那些孩子们可以安心的接受教育。当然,这些都是需要花钱购买的。”杨寰宇继续解释。
“购买?”佩佩利亚耶夫更加迷惑。拿什么来买?
“也不很贵,800吨黄金。你想,在安排他们工作之前,我还要安排人教授他们中文,为他们提供住所和食物。”杨寰宇微笑着继续说。
“你知道我们带着黄金?”佩佩利亚耶夫震惊了,这个秘密,就是他们核心的几个人知道,连押运黄金的士兵都不清楚。可现在。
“不仅我知道,在下乌丁斯克的法国热南将军也知道,嗯,1600吨黄金,对吧?所以,好心的提醒一下,不要沿着那条铁路线走,直接从唐努乌梁海那边入境,我的军队会保障你们的安全。”杨寰宇看着佩佩利亚耶夫随意地说。
“我来的时候,高尔察克将军只是授权我前来借道。并没授权谈别的。”佩佩利亚耶夫找借口推脱。
“呵呵,实话说,我也就是蛮敬佩高尔察克的执着和他的一份爱国心。但我并不看好他的行动。现在,和邓尼金联络的可能已经没有,和苏俄红军的战斗也接连失利,真的到了远东就能坚持下去吗?实话说,带着那么多平民,能不能到远东都很难说。就算到了远东,日本人会平白无故的支持他?还不是同样要付出代价?”杨寰宇耐心的说服着佩佩利亚耶夫。
“但是,将军的要求也很难让人接受。”佩佩利亚耶夫诚实的说。
“你不觉得,蒙古这里天然的地理优势吗?蒙古一带的国境线很长一段都和远东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相邻。在这里,出击就可以切断莫斯科方面和远东的联系,退却,就可以直接退回蒙古,除非苏俄红军打算和我国开战,不然他们就无法越境攻击你们,可那么长的铁路线他们也无法驻重兵守护。另外,与我合作,我也能让你们从我国的新疆或者东北出击。怎么样,这么多好处,花这点代价,不算大吧?”杨寰宇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用手划过漫长的国境线。
“那将军能让我们在贵国自由活动?”佩佩利亚耶夫明显感到动心了。
“哦,不行,你们的军队只能在我指定的区域活动,如果有作战行动,你们要提前告知我方,这样,我们才能给予你们必要的帮助和临时的许可。”杨寰宇否定了佩佩利亚耶夫提到的问题。
“那么,这是否需要我们临时政府和贵国签署一个条约?将军的态度能代表贵国政府么?”佩佩利亚耶夫继续问道。
“签署条约那是一定要签的,但我想这应该是个密约。是由我来和你们临时政府签订。而不是我们的政府,如果是我们的政府出面签署,那可能就意味着我们和苏俄宣战。我想,那样的话,对你们也没什么好处吧?反而丧失了你们在蒙古的安全。”杨寰宇否认代表政府。
“我明白将军的意思了,但这个事情明显不是我可以做决定的。我想,我需要和高尔察克将军当面汇报。”佩佩利亚耶夫说道。
“当然,这个没问题,我们可以共同起草一个密约,然后我派我的代表和你一起去见高尔察克将军。密约只要签署,我的代表可以协调你们马上进入过境,获得我们的保护。”杨寰宇笑起来。
“那么,我们的军队驻扎到哪里?”佩佩利亚耶夫看着地图问。
“可以先临时驻扎到科布多一带。我的军队会在唐努乌梁海驻扎,保护你们不受苏俄红军的骚扰。”杨寰宇看着地图,指着科布多的位置说道。
和佩佩利亚耶夫达成了共识,杨寰宇派第四师参谋长吴石做为自己的代表,和佩佩利亚耶夫一起去见高尔察克。
“司令,一百多万俄国人进来,怕是不太好处理吧?”在吴石和佩佩利亚耶夫离开后,徐庭瑶担忧的说。
“没关系,高尔察克那五十万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况且,安排到张家口去的那七十几万平民就是最好的人质,他不敢耍什么花样的,放心好啦。”杨寰宇笑道。
“哈,高,司令这手绝啊。有这批人质在手,倒也真不怕他敢玩什么花样了。”徐庭瑶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你不能掉以轻心呢,高尔察克的人虽然不怕,苏俄方面就不能不防啊!我把第五师调回来,仍旧驻防到乌里雅苏台吧。”杨寰宇思考了一下。
“你的部队现在训练的怎么样了?”杨寰宇问起了训练。这支装甲部队才是杨寰宇现在最大的依仗。
“现在全师876辆坦克已经全部配齐,搞过了两次实装演习。一次是长途奔袭乌里雅苏台,直线800公里距离,晚上出发,第二天一早就全部到达指定位置。一次是做迂回机动,钳形包抄色楞格,六个小时完成预案。现在唯一的短板是后勤有点跟不上,特别是长途奔袭的话,后勤压力巨大。”徐庭瑶掩饰不住兴奋的说。
“光你的装甲集团行动还不够,等第五师到了,你再和许康研究一下,装甲兵和步兵的作战配合。这可是有大讲究的,步坦协同,做好了,就你们两个师,在这大草原上,十个步兵师都不是你们的对手。”杨寰宇得意的说道。
“司令放心,我一定会带出一支所向无敌的装甲精兵。”徐庭瑶神色坚决的保证道。
“哈,一支怎么够,你这个师就是我的装甲样板师,抓好军官培养,有一天,我会用我们的装甲洪流,去征服这个世界,讨回我们丢失的一切。”杨寰宇豪情大发。
杨寰宇愿意签署停火协议,以及愿意出售国防军现役装备的两款飞机的技术资料。这个消息迅速汇报到了斯大林这里。在斯大林看来,这两个消息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国防军愿意出售飞机的技术,对苏俄来说,不仅仅是节省大笔研发经费,更是让他们本来落后的航空技术能和欧洲其它的列强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忧的是,如今华夏在工业水平上,落后苏俄很多。钢产量还不及苏俄的五分之一,就已经这么难缠。再帮助他们建钢厂、船厂,以后可以预见,会更加难于对付。
何况从杨寰宇对待高尔察克的态度来看,他对苏俄明显怀有敌意。只是这一点,斯大林非常能够理解。任何国家,一个负责人的领导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近邻太过强大。斯大林自己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可现在,现实却*着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苏俄准备以在援建一座百万吨级钢厂和万吨级船厂的代价和华夏实现停火。对于这样的结果,政治局的巨头们尽管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交换两款飞机技术和资料的代价则定为,用一艘两万五千吨级的甘古特级战列舰波尔塔瓦号和华夏国防军做交换。因为现在的苏俄,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拿得出手。而这艘战列舰也是泊在港口,当浮动炮台在用,虽然火力强大,缺点也很明显,航速慢。而且,一艘战列舰,对华夏来说,也起不了太大作用,没有辅助舰的话,有两艘潜艇就能干掉。这相比援建工厂提高华夏工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危害要小得多。
加拉罕带来的交换条件,有点出乎杨寰宇的意料。但想想也差不多,这艘战列舰的价值大约在三千万美元左右,买两款目前最先进的飞机也算价值相当。还有一点,就是国防军最大的短板,没有海军成为了历史。有了这艘舰,在青岛办海军学校的汤芗铭应该能笑了,起码学员训练的训练舰有了。从今以后,杨寰宇也可以开始训练自己的海军了。
不过,在华俄停火协议上,双方还是存在分歧。在苏俄的要求中,是华俄两军双方不分区域的实现停火,双方互不采取任何敌对行动。在这里苏俄人耍了一个小花招,如果按这个协议签署下来,苏俄在以后进攻高尔察克时,华夏军队是不能再向高尔察克提供支持。
杨寰宇则要求在协议上注明,双方在互不侵犯领土主权的状态下实现停火。哼,我可以答应你不采取敌对行动,采取了你也要拿得到证据才行不是?但我要给高尔察克留个后门,打不过你,撤回蒙古行不行?你要敢越境,这停火协议也就算作废了不是。
协议顺利的签订,杨寰宇很是大方的不仅提供了两款飞机的全套图纸,还各提供了两架飞机做样品。苏俄用作交易的战列舰,将驶到青岛交割。援建钢厂和船厂的设备也在敖德萨装船启运。
虽然蒙古的战火终于熄灭了,但在苏俄的战火依然在燃烧。但这些事,自有华俄联合指挥部的吴佩孚去*心。杨寰宇开始筹备他的出访之旅。他要抓紧机会,把两款飞机卖出去,最大限度地获取发展华夏工业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再不卖的话,就要不值钱了。
出访美国的计划,已经有在美国的张昭德协调安排妥当。美国陆军和海军都对这两款飞机有兴趣。出访英法意德的计划,也在和各国的公使在沟通。但他们得知杨寰宇有出售华夏国防军现役的两款飞机的技术的意向时,各国对杨寰宇的访问都表示了欢迎和期待。
就在杨寰宇准备出访的时候,在广东的张治中和陈炯明之间的谈判终于有了进展。不愿意到北京来任职的他,选择卸下军职出任广东省长。他麾下的部队交由叶举统领接受国防军的改编。
杨寰宇只给了广东粤军许崇智部一个国防军二十一军的番号,下辖国防军第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师,任命许崇智为军长。叶举部则给了国防军第二十二军的番号,下辖国防军第六十二师、六十三师、六十四师,任命叶举为军长兼第六十二师师长。并将第二十二军调防济南。六十二师驻防济南,六十三师驻防德州,六十四师驻防济宁。
参谋长杨爱源对此感到不解,把并不是很信任的第二十二军调到济南,离京城这么近,万一有变,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是陈炯明的铁杆部下,放在广东才不能让人放心。调到济南,东面有第六师在,京城有王牌的第一师和第七师,西、南两面都是吴副司令的老部队。能出什么乱子?这样一调整,广东有陈炯明和许崇智互相掣肘,广西有李德邻在,才不会出事。等到军官轮训完成,替换掉下层军官,那就万无一失了。说起李德邻,广东问题解决了,他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杨寰宇告诉杨爱源自己的想法。
“李宗仁也编个军?这样会不会对我们的老部队产生消极影响?现在收编过来的部队都有三个军了。”杨爱源有点不忿,我们和日本人打,和苏俄人打,都是为国而战,现在除了第一装甲军一个军级番号外,还都是师级番号。这帮地方军阀这就有三个军级番号了。
“别想那么多,刘湘、许崇智、叶举他们都是老资格的军人了,接下去,我们的重点是和平建设。等东三省平定之后,以后非战时,我不打算设军一级建制。等到下一次世界大战,他们这些老军人还能出征吗?最后还不是我们年轻一代去表现?”杨寰宇宽慰道。
“不过,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样吧,我和委员长汇报一下,把李德邻调到军委会,让他出任陆军部次长,给曹錕副委员长当副手。黄绍竑转任广西省长吧。部队也整编三个师,番号你看着编。另外,你给张治中发个电报,处理完广东的事,就近,云南和贵州的事也去办一下。南方就剩这最后一个小集团了。”杨寰宇接着说道。
在克里姆林宫的大会议室里,苏维埃俄国正在召开苏共布政治局委员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处理高尔察克逃入蒙古的问题。参加会议除了列宁、加米涅夫、克列斯廷斯基、斯大林、托洛茨基、斯塔索娃外,还有候补委员: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里宁。
“我们派往华夏的代表发回了电报。华夏政府拒绝了我们的要求,当然,也不能算是完全拒绝,他们提出的条件让我们很为难。他们要求我们拿以乔巴山同志为首的蒙古同志去和他们交换!同志们看,怎么办好?”主持会议的加米涅夫说道。
“这是坚决不能同意的,这是华夏反革命军阀的阴谋!妄图永久彻底的吞并蒙古!”列宁的亲密战友加里宁气愤的说道。
“是啊,乔巴山同志正在为建立苏维埃蒙古而努力,如果成功,很有可能就会是我们正在筹备的苏维埃联盟的成员,肯定不能把他交给华夏的军阀。”列宁表态说道。斯大林和布哈林也附和着他的意见。
“那我们就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随他去,要么越境去消灭他,但是,那样有可能引发我们和华夏的冲突。”候补委员季诺维也夫插言道。
“我们也可以派红军借用乔巴山同志的名义,越境去作战的么!那样应该就不会发生和华夏的冲突了。”托洛斯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的说道。
“托洛斯基同志的想法很好,可我们能派过去多少人?要知道,现在在蒙古的白卫军有五十万人,他们没有了那些平民的拖累,又获得了帝国主义分子的给养补充。加上在蒙的华夏军队,我们需要出动多少红军去完成这个任务?派出那么多红军,打乔巴山同志的旗号,能行吗?”理论家布哈林疑惑的问道。
“可是放任不管,那他将会成为我们的一个重大隐患。”一直梦想着解放全人类的托洛斯基依旧强硬的说。
“我觉得我们应该先集中精力消灭掉邓尼金率领的哥萨克。蒙古这边,可以加大对乔巴山同志领导的蒙古人民党的援助力量,让他在蒙古发动起义。然后用苏维埃蒙古的名义邀请红军进入么。”候补委员加里宁出了个主意。
“这个办法好,其实,我们不仅要加大对乔巴山同志的支援,我们还应该在乌克兰,在波兰、在德国、在欧洲、在华夏、还有朝鲜和日本,帮助他们建立起属于工人阶级的苏维埃政权。建立起一个在我们领导下的横跨亚欧的苏维埃联盟。”列宁挥舞着拳头大声说着。
“那现在就不管高尔察克了么?”加米涅夫问道。
“只要乔巴山同志占领了库伦,就可以成立苏维埃蒙古政府,就可以邀请我们的红军光明正大的进入蒙古去消灭高尔察克。这样就不存在和华夏之间的侵犯主权的问题”加里宁解释道。
“我看可以让伏龙芝同志或者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以乔巴山同志的名义占领库伦,然后再协助乔巴山同志在库伦建立苏维埃政府么。也许,这样的方式才是最合理的方式!”斯大林建议道。
“那就让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去吧,他对付高尔察克很有一套。”托洛斯基建议让他的亲信去。
“还有同志有不同意见吗?如果没有不同意见,那我们就这样决定了。”列宁觉得这个结果符合自己想法。
在乌兰乌德郊区,图哈切夫斯基刚刚建立起的指挥部里,图哈切夫斯基正在地图上比划着什么。时不时的指着地图上的某一点询问着站在边上的乔巴山。
“报告,第二十五来复枪师恰巴耶夫奉命前来报道。”门外的报告声打断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思考。
“进来,看看谁来啦,是我们英雄恰巴耶夫。”图哈切夫斯基边和恰巴耶夫打着招呼,边向身边的乔巴山介绍道。
“恰巴耶夫,你来了就好,你以前指挥过的第二尼古拉夫师和第三骑兵师已经在靠近色楞格的边境展开。根据乔巴山同志提供的情报,华夏人在边境并没多少部队。他们只有一个骑兵师驻扎在库伦,但是那里戒备很严,具体有多少人,什么装备目前不清楚。其它的都是小股的巡逻部队。”图哈切夫斯基在地图上指点着给恰巴耶夫介绍着情况。
“我们师只要占领库伦,消灭掉那个华夏的骑兵师?”恰巴耶夫询问自己的任务。
“华夏人的骑兵师应该是不堪一击的。消灭他们骑兵师的任务我安排给了第三骑兵师,我估计,第三骑兵师只要一个冲锋,他们就会垮掉。你的任务就是占领库伦,协助乔巴山同志建立起苏维埃蒙古政府。”图哈切夫斯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华夏军队的轻蔑。
图哈切夫斯基做梦都没想到,在他眼里不堪一击的华夏军队现在是多么强大!只是在杨寰宇的要求下,徐庭瑶的保密工作做的出色,在装甲师驻地周围十公里的范围,都被他划成了警戒区,任何人不得靠近。而对外宣称的也只是国防军第四师。
还有一个让图哈切夫斯基想不到的是对手的通讯能力,虽然在边境巡逻的都是以班为单位的小股骑兵,但都配备了电台。可以说,杨寰宇对苏俄觊觎蒙古的企图是异常了解。高度保密的装甲师就是为苏俄的入侵准备的大餐。悲催的图哈切夫斯基并不知道,他这次奉命对蒙古的入侵就是自投罗网。
苏俄军队在边境的异动自然被警惕的巡逻队上报到了徐庭瑶这里。徐庭瑶更是立刻上报给了杨寰宇。
接到报告的杨寰宇很是诧异。在他的预想中,苏俄军队如果越界进攻高尔察克也应该在唐努都梁海一带入境。为此,他在库伦还特地了解了下徐庭瑶的装甲师在长途机动时遇到的问题。可从现在的报告来看,苏俄的目标并不是高尔察克,而是库伦!
这让杨寰宇实在想不明白苏俄人打的什么主意。既然想不明白,杨寰宇索性不想了,只是给了徐庭瑶一个命令,充分利用好装甲部队的机动优势,来多少敌人,消灭多少,尽可能不要放跑一个!嗯,库张铁路沿线,还缺少大量劳动力呢!
1919年的十一月。一场华夏和苏俄都没承认过的战斗在蒙古境内打响了。之所以双方都没承认,原因也很简单。苏俄方面不能承认自己不宣而战的侵入了邻国的领土,而且,这次入侵还输的一败涂地,这对苏维埃俄国在国际上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做为杨寰宇来说,则是为了保密,那还那句话,杨寰宇不想让自己装甲部队这个底牌泄露出去。
战斗的初期,图哈切夫斯基可以说,进展异常顺利。恰巴耶夫的第二十五来复枪师几乎没放一枪就占领了色楞格。第三骑兵师和第二尼古拉夫师则是两翼包抄库伦,也几乎没遇到抵抗。华夏的巡逻小队,远远看到苏俄的军队,就停止了巡逻,既不和苏俄红军接触,也不掉头逃跑,就是远远的监视着苏俄红军的举动。
这种现象传到图哈切夫斯基耳里时,他对这个现象的判断就是华夏没有力量抵抗他的部队,只能做这种毫无用处的监视,等待援军的到来。在图哈切夫斯基的眼里,自己的任务就快要完成了。只要兵临库伦,建立起苏维埃蒙古政府。他的部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亮明旗号了。而不是现在这样,以蒙古人民党武装这种掩人耳目的方式,偷偷摸摸的进军。
但是,图哈切夫斯基的自信并没能维持多长时间。傍晚的时候,坏消息就开始接二连三的传递过来。第三骑兵师在攻击华夏国防军第四师驻地时中伏,现在情况不明,已经联络不上。第二尼古拉夫师则遇到华夏的坦克部队,在遭遇战中,全军覆灭。
最坏的消息是,第二十五来复枪师在离开色楞格前往库伦后,色楞格被华夏军队重新占领,留守部队被全歼。这个消息意味着他的后路断了。
一连串的坏消息砸得图哈切夫斯基脑袋发懵,遇到华夏的坦克部队?华夏有坦克部队吗?这怎么可能?和他在一起的乔巴山也手足无措。回过神来的图哈切夫斯基迅速调整部署,命令和他在一起进军的第二十五来复枪师掉头去夺回色楞格,打通后撤的通道。至于第三骑兵师,估计也已经凶多吉少,顾不上了。
一切似乎都已无法挽回,暮色中,远处传来的隆隆的坦克的轰鸣声湮灭了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的部队。在他眼前,一辆又一辆的坦克在浓浓的烟尘里冒了出来。任何试图反抗的行为,都会即刻招来一阵毁灭一切的弹雨。在这样的钢铁怪物面前,绝望的士兵们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看着这些自己也从未见过的坦克的图哈切夫斯基除了当俘虏,已经再没第二条路可走。
27年9月,和加尼牙孜领导的叛乱在国民政府的铁拳下,被迅速的镇压了下去。但直到27年11月的国民政府的公开报道上却还是叛乱在持续扩大。不仅南疆叛乱还没扑灭,更是蔓延到了北疆。整个新疆被宣布军管。
而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新任命,又让人感到摸不到头脑。平乱军司令孙烈臣被任命为新疆警备司令,这个还比较好理解,军管么,肯定是警备司令最大了,孙烈臣的上将军衔也让人无可非议。省主席金树仁被撤销省主席,却保留了三十二师师长职务。这个就有点让人不懂,撤销省主席,肯定是为发生叛乱负责了,可保留军职,那是这个责任不算大?
更让人惊讶的是叛乱的二号人物乌斯满被任命为南疆警备司令,三号人物尧乐博斯更是被任命为新的新疆省主席兼任北疆警备司令。旋即,乌斯满和尧乐博斯各自通电全国,宣布接受任命。这两项任命才是让几乎关心这个事件的所有人都感到困惑。按理说,叛乱规模在持续扩大,说明国防军进疆后,并没有能够有效控制局势。可叛乱的第二第三号人物接受国民政府委任,那他们是反水了?还是国民政府在无力镇压叛乱的情况下,做出了妥协,出于安抚的目的做出了这两项任命?
美、英、德、法等世界主要国家的报社都派出了记者,国内申报、大公报、字林西报等各大报社也均派出了记者,试图进入新疆采访,却被告知:考虑到记者们的人身安全问题,不能批准记者们进疆,所有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将会由新疆警备司令部统一发布。
就在全世界都在猜测华夏的新疆局势到底如何的时候,苏俄《消息报》报道说,早在9月份的时候,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国的总统和加尼牙孜就已经逃亡到了苏俄,并在苏俄境内的阿拉木图组建了流亡政府,华夏政府所谓的叛乱持续扩大,只是在为华夏政府在疆进行种族屠杀的掩饰。自27年9月以来的3个月内,华夏在南疆和北疆,已经陆续屠杀了二十余万人。报道一经问世,立刻举世哗然。
屠杀二十余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全疆人口总和不过250万人。这意味着在疆人口里,十亭里已经被杀掉了一亭,并且,到目前,还没有终止的迹象。
不仅英、美、德、法等国家群起声讨,就连国内的国会议员、以及国民政府里的各个党派、派系也竞相诘责。一时间,以段祺瑞为首的军事委员会以及国防军都成了众矢之的。做为国防军总司令,这次平乱的军事行动的直接策划者和实行者,杨寰宇自然也是被攻讦的主要对象。
《消息报》的报道是事实吗?确实,它报道的都是事实!只是杨寰宇满以为实行军管以后,在国防军严密的管控之下,这样的消息是不会被泄露出来的。但是,百密一疏,泄露情报的,却是这个屠杀计划的真正执行者尧乐博斯的手下。
自认是个民族主义者的杨寰宇,对分裂分子是异常痛恨的!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前世在军中执行秘密任务,铲除的基本上都是分裂分子。而这一世,在这日、俄、英、法、美、德等列强群相觊觎之下的华夏,他对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出卖华夏利益的所谓国人、同胞,更是异常痛恨。在他看来,从清末开始,英、法、日、俄等这些列强,尽管有着比华夏先进的武力,可要是没有那些或惜命,或贪婪的所谓国人的帮助,这些列强是不可能在华夏站得住脚的。这一次,和加尼牙孜不仅妄图分裂华夏,更是试图在分裂之后,加盟苏俄。这是杨寰宇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
而杨寰宇派往新疆,具体主持这次平乱的孙烈臣,同样是个民族主义者,在东北和内蒙数次率部和入侵的白俄交战。对苏俄则因为中东路的归属上,苏俄朝三暮四,屡次自食其言而更无好感。这次南疆叛乱,因为和加尼牙孜意欲投靠他认知中的毫无信义的苏俄,同样也激起了他心中的汹汹杀意。
原本要是和加尼牙孜没跑掉的话,是可以采取“只诛首恶,余者不问”的安抚政策的。但是,不仅和加尼牙孜跑了,而且还跑掉了对华夏领土一直垂涎三尺的苏俄那里,那就不能简单视之了。
针对和加尼牙孜在阿拉木图组建流亡政府,孙烈臣召集了会议,不仅国防军驻疆各师的高级军官,尧乐博斯和乌斯满也应邀参加,讨论应对的对策。会议组织者孙烈臣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要把和加尼牙孜在疆的势力连根拔起,斩草除根。使其没有可以利用的部族和人手,不然的话,有了苏俄对他源源不断的资助,武装他在国内的支持者的话,接下来整个新疆必定是不得安宁,处处烽烟。对此,国防军的将领们都没什么意见,军人么,服从命令才是天职,只要命令下达,执行就是了,杀一批分裂分子而已,算多大点事?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受邀参加会议的尧乐博斯和乌斯满的态度。
对乌斯满来说,这事他是打心底里赞成。倒不是他也痛恨这些分裂分子,而是这事对他有太多的好处。清除忠于和加尼牙孜的族人和势力,既可以为他的族人夺取大片的牧场和土地,使他柯尔克孜族的实力快速膨胀,同时也能避免逃亡在外的和加尼牙孜对他可能采取的报复。唯一不利的,就是他可能会成为那把执行的刀。这意味着在将来,他的柯尔克孜族族人会和那些维族人结下仇怨。不过,这不还有一个合作者尧乐博斯呢么,通过尧乐博斯,这个仇怨或许能很快化解。心里虽然愿意,但狡猾的他并没表现出来,而是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尧乐博斯。无疑,在这个会议上,最感到纠结和为难的就是尧乐博斯了。他在心底里痛骂和加尼牙孜的不识时务,跑就跑了,埋名隐姓也就算了?还搞出个流亡政府出来,不光搞出个流亡政府,还在人家最忌讳的苏俄那里搞,这不是明摆着为族人招灾么?现在,人家举起了刀,可他能反对么?现在这些和加尼牙孜的支持者不杀,会带领更多的族人走上暴乱之路。可以预见,会让更多的族人因此而被牵连,受到镇压。只能对那些和加尼牙孜的铁杆支持者采取酷烈行动了!而对于那些同情者,在具体执行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尽量多的网开一面,多保护些族人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尧乐博斯心里叹息着,满心苦涩的对这个议题表示了赞成。
杨寰宇后撤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想引诱日军前行。既拉长日军的补给线,也使两个师团的日军拉开距离。但是,日军并没象他期望的那样冒进,依旧稳守在原来的防线上。
北京的总理府,日本公使林权助和英国公使朱尔典正在等候国务总理钱能训。朱尔典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气愤难平的神色。原来打算是几国公使一起前来的,可没想到,法国公使波普、美国公使瑞恩斯和意大利公使夏里那竟然都推说没有接到相关指令不便参与。可把朱尔典气了个半死,却又无可奈何。
“钱总理,贵国今天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了吗?”看到匆匆而来的钱能训,林权助连起码的礼节都不讲,直接问道。
在之前,林权助接到东京的命令,向华夏提出了几个要求:一、立刻停止所有针对日方的军事行动;二、立即释放在这次华日冲突中被俘的日军将领及士兵;三、交还死亡将领和士兵的尸体骸骨;四、向日方交还青岛及胶济铁路的管辖权;五、赔偿日本国因这次冲突造成的人员和物资损失;六、严惩这次冲突中的华方将领杨寰宇、杨爱源、叶琪等;七、严惩并解散这次与日方冲突的军队人员与编制;八、保证在冲突区内日方侨民的安全。
“对于贵方的要求,我们非常愿意配合。只是这个事恐怕有点难办呢。阁下应该也清楚,华夏现在的状况。那些掌握军权的地方实力派,我们也实在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不过,我们态度也很明确。双方应该立即停止冲突,我们也会呼吁杨寰宇释放俘虏和交还遗骨,青岛问题和胶济路问题,双方通过谈判来和平解决,保证平民安全。至于其它,我们也希望通过双方谈判解决。”钱能训一脸诚恳的说道。
“阁下这里说的双方是指?”朱尔典疑惑道。
“自然是冲突的双方啊,有什么问题吗?”钱能训一本正经的说。
“……”
“阁下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和杨寰宇谈判?”朱尔典心里大骂,这些条件去和杨寰宇谈?可能吗?让他赔偿损失?让他自己严惩自己和他的属下?这不是笑话吗!
“不和他谈还能和谁谈?我答应也没用啊。他的军队肯定听他的,青岛和胶济路在他的军队控制之下,俘虏也在那的手里,侨民也在他那里,最关键的,是否停止军事行动,要看他的决定。”钱能训摊了摊手,看着两位公使说道。
“难道,阁下和你们的政府就没有一点办法吗?”林权助和朱尔典对视了一眼,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但他还是不甘的问。
“想听下我的看法吗?”钱能训笑着问。
“哦,阁下难道有什么好办法?”林权助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但我认为解决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们日本撤出胶东半岛,让这件事平息下来,然后我们想办法让这个家伙回蒙古去。我想,他不会把俘虏都带到蒙古去吧,自然就会放了他们,噢,还有那些侨民。”钱能训说道。
“这,这不可能!”刚燃起点希望就被钱能一盆冷水浇灭的林权助气急败坏。
“那就非常遗憾了,我只是好意的想贵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但您现在的要求我确实爱莫能助啊。”钱能训很西化的也耸了耸肩。
“我想,钱总理的提议,贵国应该考虑一下。”从总理府里出来,朱尔典对林权助提议。
“是他提议的和杨寰宇谈判还是撤军?”林权助心里那个气啊,这就是你们对日本的支持吗?
日军在和杨寰宇对峙了三天后,终于忍不住了。第六师团的师团长小池安之派出了他的36旅团,试探性的进占了莱西。在杨寰宇依旧没有反应后,再次进*,前锋推进到了云山。
“终于还是忍不住动了!让六师的110团111团马上出发围住云山,五师的105、106、107团前出到于家寨子一线,108团防守平度。”杨寰宇下达了作战命令。
“你这是要围点打援?”杨爱源问。
“小日本看来还是不服呢,他们不是擅长打野战吗?我就和他们野战上碰一下。”杨寰宇很是自信。
在杨寰宇调兵遣将的时候,小池安之和第七师团的麻生太郎也进驻了莱西。但是他们带着的部队并没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云山进发。
小池安之是个非常骄傲的人。登陆之前,参谋本部电令他要和第七师团配合,先稳住防线,在稳扎稳打,逐步进攻。这让他非常不满。在他眼里,华夏的军队和乌合之众没什么区别。十八师团的全军覆没并没引起他对华夏军队的足够重视。在他看,十八师团不过是个杂兵拼凑的师团,没什么战斗力。他的第六师团才是精锐中的精锐。
杨寰宇后撤的意图他看的非常清楚。不就是想拉长他的战线,增加补给难度么?华夏人就会搞这种小聪明。实力面前,一切小伎俩都是浮好,我就摆开阵势,堂堂正正的碾压过来,看看你们能不能顶住。
战局没有按照杨寰宇的想象发展。第五师的部队还没到预定地点于家寨子,先导的105团就和日军11旅团迎面撞在了一起。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打响了。
首先交火的是105团一营一连和11旅团47联队的山口大队。双方的反应都十分迅速,一欸发现对面是敌人后,都迅速的就近寻找掩体,猛烈的交起了火。
这样的遭遇战中,杨寰宇为部队配备的AK47显露出了巨大的优势。单发的三八式步枪,和连发的AK47的碰撞,结果实不言而喻的,被凶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的日军,在M2重机枪的枪声响起的时候,终于崩溃了。
一连长孙明远在机枪开始怒吼的时候,就跳起身,带着部队发起了一阵冲锋。
山口一夫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在前方枪声传来的瞬间,他就明白遇到了敌人,但是密集的点射声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不是步枪的声音,听上去象机枪,可什么样的部队会装备这么多的机枪?拿起望远镜向前方看去,看到的景象让他难以置信。他看到他的部下在四散奔逃,而对面冲过来的灰色身影,手中的枪口,闪烁着一串串的火光,随时都有土黄色的身影扑倒在地上。
这那里还是在打仗?这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单方面的屠杀,那怕是在日俄战争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也突然间被巨大的恐惧所笼罩。他颤栗着,下意识的拉起马缰,调转马头纵马而跑。大队长带头跑啦,在他身边,本来还卧倒准备射击的士兵们也跟着,爬起来掉头就跑,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很快,孙明远停止了追击。没有办法,AK47和步枪比起来,虽然火力强大,但缺点就是弹药的消耗太快了。干掉了两个弹夹的孙明远不得不停下来。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完全打乱了双方战前的安排。突前的36旅团在110团112团的包围还没形成之前,直接向北突围跑了。第六师团和第七师团正在向云山靠拢的部队,也缩了回去。这让杨寰宇所有的计划都落了空。
暴怒之中的小池安之在拔刀把山口砍成两截之后,冷静了下来。善打野战的第六师团,竟然在和敌人打遭遇战时,一触即溃。让他认识到了这支国防军的强大。在强大的实力面前,即便是骄傲的小池安之也不得不低头。
小池安之和麻生太郎撤的很干脆,直接撤回到了刚登陆时建立的防线招远松山一线。就连刚占领的莱西也放弃了。
已经露出了獠牙的国防军也不再示弱。第五师*近招远,第六师挺进栖霞,压迫日军。
第六师团和第七师团再遭败绩的消息传回国内,立刻引起了高层震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总参谋长上原勇作大将的桌上摆着小池安之和麻生太郎联名的请求撤退报告。刚拿到这份电报时,上原勇作感觉是愤怒。请求撤军,这是一个帝国的将军说的话么?武士的勇气那里去了?这还是那个骄傲的小池安之么?但在看到那句切勿让数万帝国年轻军人做无谓牺牲时,就再也愤怒不起来了。
在这句话里,上原勇作读出了一个词:绝望!小池安之和麻生太郎都认为他们无法在胶东半岛站住脚。撤和不撤,最终结果都是一样,而区别就是,是自己撤走还是被消灭掉。想明白了之后,上原勇作就再也坐不住了,拿上电报就去找陆军大臣田中义一。
北京日本公使馆。林权助拿着刚接到的以首相原敬的名义发来的电报满脸郁闷。电报要求他立刻展开和杨寰宇之间的谈判,日本同意撤出在胶东半岛的所有军队,并不再提继承德国遗留的权益的要求,请求释放所有俘虏和善待侨民。另外,要求他尽快摸清,华夏有几个师的装备是象在胶东的部队那样。
“看来,还真被钱能训说中了。”林权助深深叹了一口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