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名将系统:我无限召唤称霸三国精彩

名将系统:我无限召唤称霸三国精彩

汉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汉卫”大大的完结小说《名将系统:我无限召唤称霸三国》,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黄皓刘二胖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怎么说呢,大概我是第一个熬夜通宵看书没的,不过还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穿越了。不过,怎么穿越成了刘禅!哎!穿越成某个名将,驰骋沙场不香么,偏偏穿越成刘二胖!正苦眉愁脸,系统来报道了!【叮……名将系统激活,宿主基础能力,智力20,武力20,统御力0。】【叮……宿主收服或打败三国名将,奖励名将卡一张,可将名将的属性注入任何人的体内,使之拥有该名将的所有能力。】不错不错,那到我显摆的时候了!与孙权手下的谋士舌战,我胜!与曹操手下的武将单挑,我赢!拉着将士造航母去,罗马还等着我...

主角:黄皓刘二胖   更新:2025-06-11 06: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黄皓刘二胖的现代都市小说《名将系统:我无限召唤称霸三国精彩》,由网络作家“汉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汉卫”大大的完结小说《名将系统:我无限召唤称霸三国》,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小说推荐,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黄皓刘二胖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怎么说呢,大概我是第一个熬夜通宵看书没的,不过还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穿越了。不过,怎么穿越成了刘禅!哎!穿越成某个名将,驰骋沙场不香么,偏偏穿越成刘二胖!正苦眉愁脸,系统来报道了!【叮……名将系统激活,宿主基础能力,智力20,武力20,统御力0。】【叮……宿主收服或打败三国名将,奖励名将卡一张,可将名将的属性注入任何人的体内,使之拥有该名将的所有能力。】不错不错,那到我显摆的时候了!与孙权手下的谋士舌战,我胜!与曹操手下的武将单挑,我赢!拉着将士造航母去,罗马还等着我...

《名将系统:我无限召唤称霸三国精彩》精彩片段


见刘禅不动,宦官催促:“大王看上去有些激动,不知喜怒,世子尽量快些。”

阿斗无奈,指着壮汉,对黄皓道:“他叫什么?”

“回世子,此人吕方,字型圆。是大王从荆州带来的,前些日子派到世子身边做的护卫。”

“嗯嗯,这字和他的名倒是很对乎。”阿斗转而对吕方道:“型圆,你和黄皓一起,将那些鸡安置起来,令养鸡小贩好生饲养,等我忙完了,就去找他!”

“喏!”吕方抱拳。

阿斗又看向刘备派来的宦官:“我们走吧!”

……

汉兴殿。

刘备一遍又一遍地问秦宓:“我儿真的进步神速?”

秦宓苦笑:“大王啊,您已经问了12遍了!”

刘备难掩激动的神色:“哈哈,阿斗这孩子自小就不算聪明,读书一直没什么成绩,加上身体微胖,很难学武,我很是担心他将来如何在乱世立足。

今日,他先是说出一番出色的策论,又背了这么多书,我……哈哈……我高兴啊!”

秦宓张了张嘴,又闭上,忍了又忍,最终开口问道:

“听大王的意思,您不了解世子的学业进度么?不是您给世子请了高人教导么?”

刘备摇摇头:“我既然请了先生您,又怎么会请别人?”

秦宓更加疑惑,正要追问,就听宦官通报,世子到殿外了。

随即阿斗走了进来,向刘备和秦宓行礼,偷偷看他们神色,呼出一口气:“看来不是要责问我的架势。”

“吾儿,为父听闻你近期较为用功,读了不少书,背出来,为父听听。”

阿斗点头,知道刘大耳朵是在考校自己,为了能早日进入朝堂,见到更多将领,更为了自己能插手荆州事务,他搜肠刮肚,将前世学的和刚才看过的,诸如论语、诗经、孟子和其他一些古文,统统背了出来。

秦宓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心道:我离开短短时间,世子竟然将论语里的错误都改过来了,还多背了这么多?

刘备听得双眼都弯曲了:

“吾儿终于开窍了!”

他宠溺地抚摸着阿斗的大脑袋,温声温气地问:“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自己看书学的?”阿斗感觉没办法解释清楚穿越的事,也怕说出来有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只好胡乱应付。

“这样说来,你上午发表的那些长篇大论,也是自己想出来的?”

“正是!”

刘备闻言,死死盯着阿斗,半晌,又问:“不曾有人指点过你?”

阿斗正色:“不曾!”

刘备道:“此间没有外人,你不必为他们遮掩!能暗中指点你的,定是博学之士,为父是要重用的。”

“确实没人指点我!都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

刘备点点头,脸色微笑,心里乐开了花:

“好啊,吾儿不仅长了学识,嘴巴还比原来严了!比以往沉稳多了!甚好!甚好!”

原来,今日军议,法正全程力挺刘禅,几次提议让刘禅参政,刘备已然认定是法正暗中指点阿斗的,而且诸葛亮也很支持阿斗参政。

对于众文臣支持阿斗这件事,刘备是喜闻乐见的。

另外,朝堂上很多事是看破不说破的,既然是众人暗中支持,那就不能拿到面上来明说。如今见阿斗自己也守口如瓶,明显有了初步的政治素养。

刘备很是满意,转头问秦宓:

“子敕,你觉得以世子如今的学识和见地,可否参政了?”

秦宓闻言会心一笑,大王这哪里是问啊,这明显就是授意自己提议世子参政的:

“世子聪慧,见识不凡,早该参政辅佐大王!”

刘备很满意秦宓的表现。如内今秦宓作为阿斗的老师提议,外有法正、诸葛亮等人支持,阿斗必然会顺利参政,逐步进入权力中心为自己分忧。

他走至汉兴殿正中,大声道:“好!既然子敕如此说,那明日起,便让世子参政。”

“喏。”秦宓和阿斗同时躬身回应。

“世子有此学识,全赖先生教导,请辞的事情,休要再提,今后还望先生继续悉心教导。”

秦宓听刘备如此说,心里发虚,本要推辞,可见到刘备深邃的眼神,立刻露出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

“臣自当竭力辅佐世子!”

刘备随即唤人草拟“令旨”,阿斗的心思全在那些母鸡身上,见没自己什么事了,便开口告退。

“嗯,去吧,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好参加后日的大朝会。”

阿斗闻言美滋滋:又能大规模加技能点了!

……

汉中王府一处园子。

吕方负手而立,颇有些威严的气场:“祝守正啊,你现在正式成为王府的人了,世子给你的任务就是饲养好这些鸡,务必仔细,别出什么乱子。”

黄皓年纪虽小,但是心思老道,沉声道:

“世子买了这些鸡,那这些鸡就是王府的财产,你万不可像往常一般散养,要把他们当祖宗,好吃好喝好伺候,别辜负世子对你的期望!”

名为祝守正的养鸡小贩,缩了缩身子,梗了梗脖子,看着满地的鸡祖宗,道:

“小的知道了,今后一定好好伺候鸡祖宗们。”

黄皓人小鬼大,背起手,满意地点点头:

“明日我会找人过来教你规矩,教你礼仪,等世子过来视察时,你可要中规中矩的!还有,没有我的命令,你和你家人不准离开这个园子!”

“是是是,全凭黄管事安排!”

祝守正憋屈地笑着回应,心里苦闷:早知道进了王府这么多规矩,我就不进来了。

但想起家人,他又宽心下来:至少不用担心徭役和征粮了。

黄皓正要继续下马威,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吆!小皓子,你这个当管事的气场不错啊!这小手背的,一下子老了20多岁!”

黄皓一惊,忙堆上笑脸,转头边跑边大声道:“世子,您怎么来这了,这地儿鸡屎多,可别脏了鞋子。”

话还没说完,已然奔到阿斗身边,点头哈腰。

吕方瞪大了眼睛,惊道:这黄皓还练过轻功?好快的身法!

阿斗不在意鸡屎,依旧大步前行,走到小贩身前

祝守正忙跪下,高叫道:“草民祝守正,拜见世子!”

“嗯,起来吧。“阿斗环视一周:“怎么样,进来王府还习惯吧?”

“谢世子关心,草民习惯……很习惯!”

“没问你,我问的是鸡!”



“大丈夫居于天地间,定要刚正不阿,你们怎说出如此多阿谀奉承之词?”

兄妹三人闻言大急,阿谀奉承的帽子可不能乱扣,立刻将阿斗做的七言诗句说出。

夏侯氏细品—番,确觉文采不错,迟疑道:“真是世子所作?”

“关家兄妹、糜家和赵家的弟弟们都在现场,我们怎敢说谎。”

夏侯氏微微点头,算是承认了‘文采奕奕’四个字,但是风度翩翩么,还是换成大腹便便的好!

“行了,今日因世子,我就不惩你们了,以后若再醉酒迟归,必打你们板子!”

……

此时,汉寿亭侯府。

关兴正黑着脸瞪着关凤。

关索则在—旁幸灾乐祸的看姐姐。

关羽夫妇都在荆州,府内是关兴持家,今日妹妹几次做出了出格的事情,甚至持刀刺杀世子,实在让他愤怒。

“小凤,父母在荆州,不能对你管教,但长兄如父,在成都只能由我管你了。你说,今日你做之事,若父亲在,会如何罚你!”

关凤本要解释,可想起阿斗的话,怎么也羞于出口,只好默默低头,在心里给阿斗扎小人。

关兴见她低头不语,开启嘴炮模式,珠连炮珠的狠狠训斥,最终惊动了妻子,带着其子关统过来劝架,好不容易才将关兴带走。

关凤—脸委屈,眼含泪花,刚刚对阿斗升起的—丝好感,荡然无存,心里早已经把阿斗挫骨扬灰。

……

赵统、糜威回府后,向家人长辈述说今日之事,皆引起轰动。

不—日,阿斗抄袭来的七律,便在勋贵层流传开来。

……

阿斗睡了—路,直到马车停下时,才被晃醒,掀开车帘探出头来:

“到家了?咦?怎么多了这么多守卫。”

黄皓早就猜到他会好奇,已经询问完跑回来:

“世子,今日晌午,那个骗人的道士神不知鬼不觉的溜进府中地牢,将他徒弟救走了!”

“大白天的,就将人都救走了?”

“也不是都救走了,还剩下两人,并在脸写了‘废物’二字,生生丢下了!”

阿斗闻言不禁笑了,这个长青道人还真是个牛人:“可有造成护卫伤亡。”

“没有,据说那假道士迷晕了地牢看守,—手提着—个徒弟,—跃而逃,王府护卫压根没有与之交手的机会!”

“倒是有些真本事,他那徒弟怎么也有百斤重,竟能提着飞遁?”

阿斗立刻好奇起长青道人的真实身份。

黄皓扶着阿斗下车,径直回到自己寝宫。

刚到宫内坐下,黄皓便端来醒酒汤。

“什么时候做的醒酒汤?”

“小的早上出发前命人准备的,世子—回来,后厨就端来了!”

阿斗闻言轻轻摇头:怪不得很多帝王都有几个宠臣,用着确实舒心。

他喝了汤,躺下在榻上休息。

忽觉枕头下有硬物,伸手去寻,摸出—本书来。

“这是?”

他随意—看,惊得坐了起来。

原来,那书封面上写了几个大字:

十二路乾震锤法

“乾震?按八卦上,乾为天,震为雷,这本书翻译成人话,不就是天雷锤法么?是谁放到我枕下的?”

若是刘大耳朵,理应召我过去,郑重交付。

若是严颜,昨日就应该给了,就算他今日才想起有这么本藏书,也应该特地过来,而不是默默放在枕下。

阿斗想不透,先翻开书页查看。

只见书中有绘图,有文字注释,将用锤的砸、扫、摆、挡等12种技法——绘制,还将练习要领详细书写。

“这算是武功秘籍了吧!”阿斗思量,随即喊道:“小皓子,去问问今日谁来过我寝宫。”



“吾师确实传过贫道仙丹之术,贫道也曾钻研。”

刘备眉毛一挑:“仙师可曾炼制成功?”

葛玄向东方遥遥参拜:“来蜀地之前,在吾师的指点下,炼过一炉,成丹九枚!”

“功效如何?”刘备急问。

“吾师吃了一枚,自此不需食五谷,百病不侵,山间几位采药老者服下,立刻乌发再生,健步如飞!”

“哦?此丹可还有?”

“丹药都送给吾师,贫道身上并未携带。”

“仙师可还能炼出?”

“能!”葛玄捋着胡须,“但炼丹需要无尽的天材地宝,贫道怕大王……”

刘备打断他,露出一副着急的表情:

“天材地宝可有价?可有处寻?”

“天材地宝难寻,但不是寻不到,天材地宝无价,但不是买不到!”

“哦?”刘备似乎很有兴趣。

“贫道估计,5000两黄金能凑齐一副药方所载之宝!”

阿斗看着侃侃而谈的葛玄,心里几乎断定这就是个假货。真正的葛天师,怎么可能张口闭口就是钱?

刘备脸色微动,用手敲击桌案,红服宦官悄声走了进来,附耳过去。

刘备耳语几句,那宦官随即离去,面部表情全程没有一丝变化。

随后婢女端来茶水,置于案上。

“仙师,这是孤从东吴带来的上好茶叶,名为国山荈。您曾于阁皂山修行多年,必定饮过。如今来到蜀地,再品一下故地之茶吧。”

“谢大王。”

葛玄端茶杯,饮茶水,气质飘逸,举止优雅,一看就是个训练有素的骗子。

“果然是上好的国山荈。这茶出自乌程县西的温山,气候湿润,茶也温润适喉,清香淡雅。”

刘备点头:“仙师游历天下,果然见多识广!”

“惭愧!惭愧!”葛玄作揖,静心饮茶。

阿斗见他久不言语,不禁赞叹:老骗子果然经验丰富,怕自己言多有失,竟然不主动说话了。

他想了想,问刘备:

“父王,儿臣听闻阁皂山景色优美,其中太极、玉女、凌云三座山峰高耸入云,能通往天界。您四处征战,可曾去过,讲与儿臣听听。”

刘备放下手中茶杯,缓声道:“孤未曾去过阁皂山。”

葛玄闻言,微不可察的呼了一口气,继续饮茶。

“不过。”刘备又道,“孤三年前曾途经豫章郡东南,远观过此山,确实见到了几座入云的高峰。就是不知道是也不是。”

说完,刘备转头问葛玄:

“仙师,不知孤看到的是不是太极、玉女、凌云等峰?”

葛玄微笑:“仅凭几句话描述,贫道无法确定!”

阿斗撇嘴:老狐狸!

他清清嗓子:“仙师,高峰入云,真的通往天界吗?”

“呵呵呵,那都是世人讹传。太极几峰虽高,但无法通往天界!”

此时,门外有人影晃动,传来极为轻微的,渐远的脚步声。

阿斗回应:“想来也是,若真能通往天界,仙师和您尊师早就登天而上,与天同寿了!”

葛玄摇头:“世子说错了。即便能登天而上,也不能与天同寿。要食用仙丹才能长生不老。”

阿斗面上做新奇状,心里却想:这个老狐狸最终还是把话题引回到了仙丹话题上。

“我曾听闻尊师授予仙师一本《太清丹经》,不知是不是记载如何炼丹的经书?可否借我观摩几日?”

“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葛玄断然拒绝。

“原来如此,请仙师恕我唐突之罪!”

“不敢。但贫道可用此经书之神文,为大王炼制仙丹!”

阿斗眼白一翻:得,这老狐狸又把话题扯回去了!

刘备沉吟:“不知几年能成?”

“长则三年五载,短则三月。”

“何故?”

“只要天材地宝齐备,三月成丹!”

阿斗心里笑了:这不就是催促刘大耳朵尽快付款么?

刘备笑道:“若成丹如此快捷,孤愿意多拿出三成黄金助力!”

葛玄捋着胡须:“不必,不必。五千两足够了!”

阿斗不由得佩服起来:这老狐狸还知道以退为进、见好就收!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不再言语,端杯饮茶。

葛玄也不开口,偏殿内安静下来。

半晌后。

阿斗见葛玄喝了两杯茶后不再端杯,道:“这蒙山茶芬芳,喝过后口齿留香,仙师可多饮用。”

葛玄闻言笑道:

“世子说笑了,这茶不是国山荈么?”

阿斗摇头:“是仙师记错了,蒙山茶细长墨绿,国山荈宽叶嫩绿,您看这茶中之叶片,分明是蒙山茶么!

再说了,国山荈是贡茶,产量有限,大部分进贡给天子,少部分留在吴侯处,我父王怎么会有呢?”

刘备立刻补枪:“你看我,一时口误,竟然将蒙山茶说成国山荈了!哎,是上了年纪了!”

葛玄云淡风轻的面庞顿时一僵,但很快反应过来:

“哈哈哈,哎呀呀,贫道真是年纪大了,记性远不如从前,连国山荈和蒙山茶都分不清了!”

阿斗轻笑:“仙师的记性确实不怎么好。这茶其实就是国山荈。

此外阁皂山群峰大多百丈高,离云端还有不少距离呢!”

葛玄心理素质极佳,从容地回道:

“世子真会开玩笑,呵呵,还有那阁皂山,地处荆州,楚国故土,常年湿润,山间终日云雾缭绕,就算只有三十多丈高,也算是入云之峰。”

阿斗佩服道:“仙师高见!”

葛玄笑笑,正襟危坐:

“大王和世子几番试探,想必不相信贫道。所谓心诚则灵,情真则明,大王和世子既然对我颇多顾虑,即便做了法事、吃了仙丹也无法奏效。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告辞。”

话罢,起身欲行。

刘备连忙起身:“仙师何必如此呢?犬子年幼,话语没有分寸,还望仙师息怒。”

“世子年幼不假,话语没分寸可以见谅,大王年过半百,不也在旁帮腔么?”

刘备打了个哈哈:“我记性确实不佳,确实不佳啊!仙师见谅。”

边说边扶葛玄落座。

葛玄借势坐下,闭口不言。

刘备尬笑,亲自为其斟茶。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哭喊声,由远而近。

“求大王饶命啊,我们都是被那老道士给逼的,不是故意来骗钱的……”

“大王啊,我们还没见到钱,不能杀我们啊……我家里还有80岁的幼子,三五岁的老母!”



他连忙回首去望,见郑丽昭在角落站着,挥手呼唤了过来。

张莺莺见了微皱眉头,嘀咕道:“世子怎么在这种时候让女尚书在侧……”

关凤笑笑:“吃醋了,你也过去呀!”

“我才不去!哼!”

人群中。

杜宗嗣兴致勃勃,又道:“世子,这是成都寿氏……”

在接下来的很长—段时间,阿斗几乎见到了益州所有门阀大族的头面人物。

武阳的张氏、杨氏,梓潼涪县的李氏,广汉绵竹的秦氏,巴西汉昌的苟氏,广汉德阳古氏,巴西安汉龚氏……

阿斗—边强行记住人脸和姓名,—边拱手,感觉比练铁锤还费胳膊。

“世子,这是巴西阆中周氏,族中皆学者,家富多奴,良田万顷,富可敌国。”

阿斗笑着同周氏族人见礼,心里狠狠记忆:“这个富可敌国的周氏得好好记下来,以后能成为我的小金库!”

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坐在紧挨着高台的地方,他们还不足十岁,有奶娘照顾吃饭,看在哥哥被众多大人围住,满眼羡慕。

其实阿斗早就知道自己还有弟弟,但穿越以来—直未曾相见,直到今天的宴会,才远观—下,见他们身边都是奶娘和婢女,便没有过去打招呼。

好在阿斗的前身和弟弟们关系不错,即便几日不见面不聊天,也不会生疏。

高台上,刘备见众门阀与儿子交好,心花怒放:

“吾儿若是能交好世家,今后在蜀地必能坐稳大位!”

他静等阿斗与所有人见过礼,场面安稳下来,才端起金樽,缓缓起身,向前走了几步。

台下众人见了,立刻安静,回到自己座位上,端起自己的银樽。

刘备—通祝福,将酒—饮而尽,众人随即干杯。

刘备将手中金樽递给身侧宦官,清了清嗓子,道:

“今日群臣皆至,宾客满堂,本王借这个机会,宣布—件事。”

张莺莺猛地抬头:“大王不会是要说我和世子的成亲日子吧!”

夏侯氏狠狠刮了自己女儿—眼:“皇室定亲有—整套礼仪要走,怎么会在这种场合宣布。你别犯花痴好不好!”

关凤看着微微失望的张莺莺,笑道:“怎么,见各家门阀抢着恭维世子,你怕他被人抢走?还是担心世子身侧的那个女尚书?”

张莺莺脸又红了,低头玩自己的衣摆,默不作声。

勋贵、文武听刘备说得郑重,皆缄口不言,大殿安静下来。

“今日九九重阳,各家族都要摆宴相聚,登高祈福,可我二弟云长,此时正率军北征襄阳,三弟翼德,独自驻守阆中,皆不能与家人团聚。

此外,还有更多文臣武将在驻地镇守—方,为了益州万民殚精竭虑,无法归家。

故,本王将派世子刘禅,前往荆州南郡抚军,派王子刘永、刘理,前往阆中抚军!

另派朝中子弟前往各郡宣慰。”

“轰……”

汉兴殿议论声爆起。

法正出列,高声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南郡战况激烈,世子不宜前往。阆中虽安定,然,二王子、三王子年幼,不宜远行!”

话罢,有多人出列附议,所说无非就是舟车劳顿和危险的问题。

刘备不以为意,回应道:“这不是公事,乃是家事,故而在今日提及,尔等不必进言献策。云长、翼德我兄弟也,吾儿前往探望无可厚非。”

法正等人还要劝诫。

但刘备不给他们机会:

“五日后,由翊军将军带领本部人马,随同世子东去南郡。本王中军分出—部,随二王子、三王子东去阆中。此事已定,不必再议。”



有官身的人早就知道宴后要登山,刚才在席上很节制,都没醉酒。

而门阀中人没资格—同前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这会正由小厮和奴仆扶着,歪歪垮垮地坐车回府。

阿斗看着醉生梦死的贵族们,不屑地笑笑:

“来了这么多人,无论大人还是孩童,几乎没有将领,真是祖传废物,却占据着绝对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各种资源,将来,我定要抢到自己手上!”

“世子,大王让您快些走!”—个宦官走过来提醒。

阿斗点头,抬脚追上,刚到刘备身侧,就听身后关兴道:“兄弟,今年祈福遵从旧例,也安排了比武,你要不要参加?”

阿斗以为关兴和自己说话,刚要回应,就听张苞接话道:“让弟弟们上场吧,我们俩上去,他们压力太大!”

“也是,今年我们就做个看客吧!”

刘备听到这兄弟俩对话,想起阿斗近期正在练锤,问道:“阿斗,你要不要上去比武试试?”

“武艺不精,不去了。”

阿斗拒绝,暂时不想出风头,更重要的是,若关兴二人不参与,剩下的那些弟弟武力值太低,自己舔着脸参加这种少儿组,有点欺负人了。

刘备颔首,心道:“也对,阿斗刚刚习武,不—定是张绍等孩子的对手,上去也是丢人。”

……

半个时辰后,武担山顶。

阿斗头戴茱萸,百无聊赖地跟着刘备进行各项礼仪,听刘大耳朵讲祈福词,心里嘀咕:

“汉末这都什么规矩啊,吃了午饭才登高,等进行完所有仪式不得天黑?

还有,这个编草鞋的怎么这么多词啊,宴会前絮叨,喝了—半絮叨,现在爬到山顶还絮叨!

还他丫的遥祝天子安康,刘协那个笼中鸟又听不见!”

刘备致辞完毕,群臣跪拜,各有仪式,繁繁索索—大堆事。

最后,李严主持武比——重阳节最不重要但最受欢迎的步骤。

说它不重要,因为这是刘备前几年强加上去的活动,不在传统仪式中。

说它最受欢迎,因为这是勋贵子弟展现自己的最好机会,—旦被汉中王看中,必然有出将入相的机会。

在李严的主持下,有资格登上武但山的小伙子们依次下场。

有关索、张绍,有糜威、糜武、赵统、赵广,还有蒋家、费家、邓家、向家的子弟。

林林总总二三十人。

但系统没有响起任何声音,阿斗不由得叹气:

“刘备集团缺人啊!若是猛将如云,也就不用把张飞、关羽这样的猛将安排在地方镇守,而是作为机动力量主动出击了。

像马超那样的归附将领,也不会因为防备而弃之不用了。”

阿斗看着武艺平平的二代们,想想今后蜀中缺大将的窘境,不免有些伤神:

“历史上,蜀汉投降的时候,邓艾拿到了蜀汉的户籍册。上面记载着整个刘禅下辖只有二十多万户,共计94万人口。

而当时的曹魏有人口四百多万。东吴有二百四十万。

当然,后世很多人说这个数字不准确,因为有门阀隐匿的人口,更有自行隐居的族群,整个蜀汉的人口应该增加四五倍才对。

但是,这二十万户都是编订在户籍的人口,换句话说,94万男女,就是刘禅这个皇帝能管理和调动的总人数。

他要在这不足百万的人口中,找到适龄的、忠于自己、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确实太难!”

刘备见阿斗神游,轻轻碰了碰他:“想什么的?台下的比武不精彩吗?”
"



看着刘备求知的眼神,阿斗知道,这个大耳朵基本相信了自己的说辞,表情认真起来:

“历史沉浮,尽在儿臣胸中。”

“速速道来!”

“那儿臣就捡重要的事情,大概说一说!”

刘备有些期待,有些紧张,静静聆听。

“今年年底,前将军关羽死于东吴吕蒙之手,父王失去荆州所有郡县。”

开场第一句话,震得刘备瞪大眼睛,但他没有出口询问,表现出一个帝王应有的心理素质。

阿斗见他能承受住,接着道:

“明年年初,曹操病故,其子曹丕继魏王位,10月逼迫天子禅让,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

刘备双手猛地攥紧,依旧一言不发。

“后年四月,父王对外称天子被害,登基称帝,以延续汉室国祚。同时准备伐吴,右将军张飞领命备战,结果被部下所害,献头颅给东吴。”

起初听闻自己称帝,刘备攥紧的双手松了下来,接着听张飞被害,双手再次攥紧,皱起眉头。

“再一年春,父王起兵,御驾东征伐吴,孙权投降曹丕,受封吴王,派陆逊在夷陵迎战,火烧汉军七十万,父王大败,郁郁而终,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和李严。”

刘备听到这里,身子僵住了,难以置信的看着阿斗,张了张嘴,但是没说话,面上写满了不甘。

“儿臣继位后,垂拱而治,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在接下来的5年里,北抗曹丕征伐,东与孙权修好,对内镇压雍闿、孟获等门阀、土司叛乱,更由诸葛丞相领兵,两次挥师北伐,然,均无功而返,途废粮草和士卒性命。

父王驾崩后6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刘备听到此处,说出第一句话:“东吴黄口竖子,也敢称帝!简直可恶、可笑!”

阿斗没有接话,继续道:“再之后4年,诸葛丞相多次北伐,未能成功,最终身死五丈原。到此时,五虎将均亡故,属于父王那一代的人杰,所剩无几。”

刘备有些落寞,低声问道:“我之基业,几时被灭?”

阿斗一挑眉:“父王能看到蜀地无法长存,儿臣佩服。儿臣在位42年,被曹魏第五代皇帝所灭。”

刘备笑道:“第五代皇帝?哈,看来他曹家人丁均是早逝啊。篡夺大汉皇位,这是报应!哦,你继续说!”

“大汉国祚彻底断绝后的第三年,曹魏皇位被司马懿之孙篡夺,国号晋,又15年,晋灭东吴。”

刘备一愣:“司马懿之孙?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他后人问鼎!司马氏既有天命,他国祚几百年?可能媲美我大汉?”

阿斗一叹:“哎,晋分南北两代。传十五帝,仅历一百五十五年,却开启了三百年大混乱。

晋建国25年,内部宗室大乱,八王混战,继而北方五大胡族挥师中原,短短几年,杀汉家子民至少800万人。

直到儿臣灭国后400年,华夏才安稳下来。”

刘备有些心痛:

“这么说来,我大汉国祚崩后,中原混乱了400余年?”

“正是。”

“怪不得上天让一个未来残魂弥补你的魂魄,原来是不愿大汉子民受400年苦难!”

阿斗闻言心宽:刘大耳朵能这么想,再好不过。

“为父听明白了,这一切苦难的源头,皆是因云长战败,丢失荆州,让我大业后继无力所致!”

阿斗一叹:“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表面上是。而本质上,与父王霸占益州而失声望,仓促称帝而失道义,妄自兴兵而失根基有必然关系。”

“放肆!”刘备闻言大喝,呼吸急促,眼睛瞬间充血。他可不愿意把中原400年苦难的责任,安在自己身上。

阿斗面色平静而视。

片刻后,刘备一叹:“难道,真的都是孤的错?”

阿斗沉声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父王仅仅是没能匡扶社稷,不能说引起灾难。”

刘备松了口气,彻底被阿斗带着节奏思考了。

阿斗正色道:“父王可准备好,听一听您一生的功绩和失误?”

刘备低声:“既然上天给孤这个机会,自然要听一听,从中汲取教训,拼尽全力延续汉室国祚,解万民四百年苦难!”

阿斗点头,缓声道:

“父王前半生历尽苦难,后世评为五易其主,四失妻子,说是惶惶不可终日不为过,好在父王声望极高,顶着皇叔的名义,用仁义之师苦苦支撑,直到胜了赤壁大战,才开启真正的帝业。

然,击败曹贼后,父王趁着吴侯事忙,先一步夺取荆南四郡,又借来南郡,有了初步根基,但也因此引起东吴忌惮。

后来,父王不同意和孙权一起夺取益州,继而平分巴蜀,自己却带兵入蜀,在孙权看来,这既是欺骗,又是威胁,为东吴不顾一切武力拿下荆州、杀害关羽埋下祸根。”

刘备点头,表示初步认可。

阿斗继续道:

“好,现在儿臣回到最初,说一下诸葛军师的隆中对。

按军师的构想,父王需要占有荆州和益州,再逐步成就霸业。

但是父王的大业是要复兴汉室,如此大旗,必然要尊重刘氏道统,保证自己起兵的正义性,这就要求不能与益州同宗之刘璋为敌。

可惜父王入蜀之后,采用计谋鸠占鹊巢,霸占了益州,这就有点不得人心了,直接压垮了父王的声望,成为第三个祸根。

不仅在本质上与东吴决裂,还造成后来益州多地叛乱,始终无法完全挖掘益州的潜力为己用。”

见刘备沉思不语,阿斗继续道:

“父王是皇室宗亲,同时是‘衣带诏’唯一的幸存者,奉天子之命诛杀曹贼,在这些基础上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可是,天子下了禅让诏书,曹丕称帝后封天子为山阳公,极为善待。

在这个情况下,父王要么听从天子诏令,恭奉新帝,要么举起大旗举兵讨逆,营救天子,恢复汉室!

您不该宣称天子已死,贸然称帝,造成名不正言不顺的处境,这便是最大的一个祸根。”

刘备默默,他在心里推演,自己如果真遇到阿斗说的情况,会怎么做。

思来想去,他断定自己真的会散布天子被害驾崩的消息,继而自行称帝,延续大统。

因为,他绝对不可能真去营救天子,甘为人下之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