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异常火爆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异常火爆

星星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星星子”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高阳宋青青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内容介绍: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主角:高阳宋青青   更新:2025-06-10 06: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异常火爆》,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星星子”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高阳宋青青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内容介绍: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异常火爆》精彩片段


一时间,高峰有些担忧,忍不住看向高阳。

高阳满脸淡然,目光看向王忠和崔星河,“我想问王将军和崔状元,乃至整个朝堂弹劾本官的诸公一个问题。”

“临江城粮价在本公子离开之前便跌到了七十文一斗,外地粮商涌入,本地粮商抛售,粮价甚至能跌至五十文一斗。”

“但即便是五十文一斗,相比整个广阳郡的粮价堪称低价,但真就所有百姓买得起吗?”

“朝廷又有那么多的粮来赈灾吗?”

一时间,群臣瞳孔一缩,一阵无言。

事实上天下每次大灾,都要饿殍遍地,首先死的便是买不起粮食的百姓。

一百文一斗和五十文一斗,对这些最底层的灾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这一批百姓压根就没钱买,或者钱不够撑过整个灾期。

他们只能等着朝廷赈灾!

而庞大的灾民,朝廷虽然下旨赈灾,但国库哪有充裕的粮食?

只能先死一批,再赈灾助百姓活下去。

国库没有充足的粮食,这是根本原因!

但莫说是现在,哪怕是数百年来,都没有很好的办法。

这是残酷的现实!

高阳淡淡道,“一味地开仓放粮,只能延缓灾民的死亡。”

“百姓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这才是根本原因,更何况一味赈灾之下,会有诸多百姓每天等着赈灾粮的救济,国库粮食根本不够。”

“真正的手段,当是以工代赈,让百姓有活干,有钱赚,如此才是上上策!”

“以工代赈?”

伴随着高阳的一番话,整个金銮殿的群臣全都陷入了思考。

就连宋青青的目光也扫了过去。

“何为以工代赈?”大乾丞相徐玄机好奇问道。

高阳目光看向徐玄机道,“大灾年间,最底层的百姓没有银子,买不起粮食,但他们却有劳动力。”

“故此,臣斗胆提出翻修县衙,但其目的并不是压榨百姓,而是想让临江城内的各大富商看到,天灾之下,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愿意十分低廉的干活。”

“一点点银钱加上管一顿饭,百姓便十分感恩。”

“若各大府衙,富商接连出手,只要临江城的粮价趋于稳定,那么就能令相当一部分灾民撑过去!”

“这便是以工代赈!”

随着高阳的一番话响彻金銮殿。

崔星河满脸震惊,丞相徐玄机满脸动容。

“好一个以工代赈!”徐玄机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

这个思路,他们以往根本没有想过。

龙椅上,宋青青一双美眸看向高阳。

高阳的这一番话给她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路。

朝廷并不只有赈灾一条路。

还可以以工代赈!

百姓处于天灾之下,为了生存,可以很廉价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这个做法看似对百姓残忍,十分毒辣,但实则却是一条救民之策!

宋青青的目光带着惊叹,一双眸光充斥着满意。

王忠忍不住的沉声道,“可纵然是以工代赈,高大人何必如此压榨百姓,十文一天,未免太苛待了!”

大乾百姓一天劳作的收入大概在三十文到一百文。

这个工钱,已经压的很低。

足以堪称压榨了。

一时间,诸多目光齐聚高阳身上。

崔星河闭了闭眼,一言不发。

他只觉得这王忠太过愚蠢,这不是给高阳出风头的机会吗?

高阳回头看向王忠,嘲笑道,“王老将军若不懂民生,大可不必开口,适当的沉默并不丢人,总比贻笑大方要好。”



但为了确保万—,福伯又对定国公府的部曲道,“查查府衙有没有案底,再派人去临江城实地查查,既为公子效力,妻女也—并接到长安照料吧。”

高阳站在府门口,—想到自己的钱没了,他就忍不住的咬牙切齿。

勾栏去不了了,还多了个人要养。

必须得想办法搞钱了。

上官婉儿!

这仇他记下了。

高阳本想下午睡个懒觉,但现在想想,府内肯定是不安全了,还是出去溜达溜达。

自打穿越,他还没有瞧—瞧长安城的繁华。

通过原主的记忆,他可知道,大乾的长安乃是整个七国之中最大的都城。

顺带,还有那个荣亲王之子武成,也该盯—盯了。

想到武成,高阳的眸光闪烁出—抹冷意。

皇宫。

御书房。

阿嚏!

上官婉儿连打好几个喷嚏。

武曌坐在龙椅上,正在处理奏折,听到上官婉儿狂打喷嚏,她开口道,“这几日长安天气反复无常,需多加注意身体,莫要偶感风寒了。”

上官婉儿摇摇头,“陛下,臣没事,可能是高御史正在骂微臣吧。”

“哦?”

武曌放下手中的奏折,骤然来了兴趣。

她满脸好奇。

“高阳为何要骂你?”

上官婉儿—边磨墨,—边说道,“臣派人告知了户部侍郎高峰,说高御史从临江城给他带来了—盒茶叶,但不太好意思,让高侍郎自行去房间取。”

—言落下,武曌脸上露出—抹笑容。

“高阳可不是什么好人,你这般坑他,以后要多加注意—点。”

上官婉儿—脸无畏的道,“这等登徒浪子,臣不怕。”

武曌听完,也是没有多说。

上官婉儿看到武曌眼里的忧愁,于是不禁问道,“陛下可是有烦心之事?”

武曌放下手中的奏折,那张绝美的脸上涌出—抹疲惫。

“朕虽登基数个月,但这天下可不太平。”

“各地藩王拥兵自重,本就有谋逆之心,再加上朕是个女子,更是不服,削藩势在必行,但这削藩,—个搞不好就会引发大乾内乱。”

“朕直至现在也在犹豫,但屋漏偏逢连夜雨,整个广阳郡大灾,高阳以工代赈的法子甚妙,但对官员要求太高,商贾也不是傻子,临江城坑了他们—次,只怕难以上当。”

“更令朕震怒的是,朝中荣亲王贵为三大辅政大臣之首,但前几日跟朕争吵后,便借故大病不上朝,这眼里哪有半分朕这个女帝?”

“朝堂不稳,谈何削藩?更别说现在天下大灾,外还有突厥虎视眈眈。”

“大乾看似平静,实则牵—发而动全身!”

武曌说到这些,纵然有雄心壮志,却也难掩忧愁。

上官婉儿听完,也是沉默了。

大乾的这些问题,的确难办。

但她安慰道:“陛下,事在人为,咱们慢慢来,—切终会解决,大乾终将在陛下的手中,迎来新生。”

武曌点了点头,眸子中带着—股强大的自信。

大乾问题虽多,但她武曌有信心解决!

只是这些问题令她心烦,尤其是她—个女子刚登基,天下便爆发这么多事。

甚至有时候—度令她觉得,这天下难道是不允许出—个女帝吗?

但就在这时。

御书房外,—个身披盔甲的将士单膝跪下。

“报!”

“关中郡守刘武八百里加急,关中大地大旱数月,爆发蝗灾,百万百姓受蝗灾影响,恳请陛下出手赈灾!”

此言—出。

武曌骤然坐直身子,眼底带着愤怒。

“什么?”

“关中大旱,爆发蝗灾?百万百姓急需赈灾?”



次日,大乾皇宫。

金銮殿上。

斥候飞快的闯入大殿。

“报!”

“清水城粮价已降至八十二文一斗,崔状元放言,粮价还能再降七文!”

随着斥候的一番话,百官全都一阵诧异,随即议论纷纷,话中毫不掩饰夸赞。

“崔状元之才,真是令人佩服,如此短的时间内,却让清水城粮价跌了足足十八文,甚至还能再降,从贪婪的粮商手上降价,还没有动用恐怖手段,失了朝廷威严,简直无愧状元之才!”

“老夫宋礼,请陛下封赏监察御史崔星河!”

众臣之中,宋礼站了出来,声音响彻金銮殿。

在他心中,这场比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剩下的则是看崔星河在清水城的手段。

但崔星河没有辜负他的状元之名,仅仅七日不到的时间,便遏制了清水城上涨的粮价,还令其降低十八文。

这等手段,注定他的通天之路!

待他回京,必定是整个长安都炙手可热的人物。

因此,宋礼不介意卖他一个人情,官场一来二去,感情就深厚了。

更别说,在他心中,崔星河已是宋家的乘龙快婿!

在场一众大臣,哪一个不是人精,自然很快明白了利害关系。

王忠也站出来道,“商贾重利,大灾年间发国难财,简直是常有的事情。”

“但崔状元仅仅只是七日时间,便稳定了清水城粮价,此等手段,简直令人叹服,末将也奏请陛下将崔状元立为典范,令各地官员学习!”

一时间,一个接一个臣子站出来。

“臣附和!”

“臣附和!”

龙椅之上。

宋青青身穿金黄色龙袍,周身弥漫着无法直视的高贵。

她心里也有些诧异。

这崔星河还真不是庸才,仅仅七日,不仅稳住了上涨的粮价,还降低了十八文。

此人,倒是可以重用。

这时,王忠好奇道,“清水城距离临江城不过几十里地,清水城粮价低至八十二文,不知临江城粮价该是多少?”

丞相徐玄机沉声道,“清水城的消息到了,想来,临江城的粮价消息也快到了。”

高峰面色凝重。

七日之期已到,若是高阳没能令临江城粮价跌至稳定水平,那今日就危险了。

尤其是这崔星河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

这压力更是来到了定国公府的身上。

高阳要是没做好,只怕难以交差。

这背后,早就不单单是一场简单的比试了。

“报!”

“临江城粮价最新消息,临江城粮价已突破两百文一斗,百姓怨声载道,临江县令杜江送来第二封急报,弹劾监察御史高阳!”

又是一个斥候冲入金銮殿。

此言一出。

整个金銮殿瞬间掀起一场惊涛骇浪,众人全都神情惊骇的看向斥候。

纵然是宋青青也大吃一惊。

她不敢置信的道,“临江城粮价已经突破了两百文一斗?”

“消息确认无误?!”

斥候点头,声音席卷金銮殿,“启禀陛下,消息绝不会有误,这七天,临江城粮价一直都在暴涨!”

“并且,这是两日之前的消息,现在临江城内的粮价可能更高……”

此话一出。

宋青青脸色更难看了。

她拳心攥紧,面带愤怒。

她如此信任高阳,甚至替他压下朝中的一切议论,放权给他。

但高阳就这样辜负她的信任!

两百文一斗的粮价,临江城内百姓的民愤,她都能够预想到!

那绝对是滔天的愤怒!

高峰也震惊了,一双眸子带着难以相信。

这孽畜怎么回事?

说好的雏鹰终将展翅,翱翔于苍穹之上,扛起定国公府的重担呢?

好家伙,粮价突破两百文一斗,这是想将整个定国公府一起送上断头台啊!

高峰面色变幻。

这时,斥候又说道,“不仅如此,杜县令弹劾高御史不仅不降低粮价,还每日烧香拜佛,乘船游玩!”

“百姓遭此大灾,高御史还想下令翻修县衙,在清水河上举办一场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杜县令痛心疾首,下令八百里加急,上禀陛下!”

随着此言,满朝文武都震惊了。

天下大灾,你将临江城粮价抬至天价也就算了。

你居然还想着趁此时机,利用灾民重修府衙,举办大型活动?

闫征闻言,气到颤抖,一对花白胡须都在乱颤。

“荒唐!”

“老夫从政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荒谬之人,他是想着天下大灾,百姓都吃不起饭了,所以低价翻修府衙吗?”

“此等奸佞,老夫岂能容他!”

闫征暴怒。

宋礼和王忠也没想到高阳竟如此昏庸,不仅抬高粮价,还要在这大灾年间翻修县衙,举办大型活动!

宋礼轻蔑的摇摇头。

命宋青青前去定国公府退婚,这将是整个宋氏最英明的决定。

宋礼站出来道,“臣恳请陛下严惩定国公之孙,平息民愤!”

王忠立刻跟随,大义凛然,“末将附议!”

闫征:“臣附议!”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百官附和的声音连绵不绝。

宋青青绝美的面庞布满冰冷,一言不发。

她坚信自己的直觉,高阳绝没有那么昏庸。

这接连的手段,哪怕是长安最纨绔的将门子弟,也不会这么蠢!

他肯定有着自己的目的。

但现在,哪怕她是大乾女帝,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高峰也脸色一沉。

大灾年间,压榨百姓重修县衙,举办大型赛事活动,这真是想连带着定国公满门一起抬走。

这孽畜,回来必须抽死他!

但现在,他还是得站出来。

自己的崽自己抽,这帮混蛋落井下石可不行。

也不知道他顶不顶得住。

高峰咬着牙,刚想站出来。

但金銮殿外,一道身穿斑驳盔甲,不怒自威的苍老人影出现。

刷刷刷!

几乎是一瞬间,满朝文武的视线全都落在来人身上,接着脸色大变。

“定国公!”有人惊呼。

高天龙径直踏入大殿。

定国公特权,随时入宫,上朝不必跪!

高天龙来到大殿中央,先是对宋青青微微弯腰行礼,“臣,高天龙拜见陛下!”

宋青青骤然松了一口气,“定国公平身。”

高天龙目光扫向整个金銮殿,继而淡淡道,“老夫来此,只有一个目的。”

“粮价暴涨也好,重修府衙也罢,这皆是两日之前从临江城传来的消息,诸位何必着急?”

“两三天的时间,临江城乱不了,再多等两三天时间,可否?”

淡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清晰的传到在场所有大臣的耳中。

高天龙声音落下,群臣一言不发。

纵然是一直跟定国公府不对付的王忠,也罕见没有出声。

大乾六大国公之首的定国公只要活着,整个大乾就该给点面子!



武曌骤然回头,一股恐怖的高贵和威严弥漫在她的周围。

“呈上来!”

武曌眼神闪烁。

上官婉儿派人送了一封信。

杜江也快马送来一份奏折,还全都要她亲启。

难道临江城的民愤压不住了,爆发了一场大乱?

武曌一瞬间想了许多,眼神凝重。

她才刚登基不久,若是此刻爆发战乱,那对她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想到什么,武曌眸子冰冷。

凤鸾宫内,一些嗅觉灵敏的太监和宫女目光在触及到武曌的脸色,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武曌先是拆开信封,拿出上官婉儿的亲笔信。

伴随着信上的内容映入眼中,武曌的脸色也变的极为精彩。

她又立刻拿起杜江写下的奏折,将其翻开,同样快速扫过。

啪!

奏折掉落在地。

武曌神情震惊。

周遭的小太监和宫女全都一阵瑟瑟发抖,额头满是冷汗。

陛下这是怎么了?

“朕的眼光果然没错。”

武曌脸上忽然露出笑容,这一番话惊呆了一众太监。

陛下笑了?

他们在此伺候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武曌露出这般惊心动魄的笑容。

虽然他们胯下没有东西,但一时之间也不禁看痴了。

“御史台那帮谏官这段时间没少恶心朕,明日朕必要好好出一口气,这奏折不必抄录一份。”

“下去吧。”

武曌挥挥手,说了一句,太监宫女全都退去。

待到整个寝宫陷入绝对的寂静。

武曌看向窗外的一轮圆月,喃喃自语的道,“一日之内,暴降一百五十文,甚至要降到五十文一斗!”

“好一个定国公之孙,朕倒还是低估你了。”

“……”

次日。

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整个长安生机勃勃,城门不远处。

高阳忍不住活动了一下老腰,这一路紧赶慢赶,差点将他的老腰给晃散架了。

当视线内出现巍峨伫立在大地上的长安城后,高阳忍不住的激动道。

“折腾了这么久,终于回来了!”

“这次,本公子必须好好享受享受。”

上官婉儿不满道,“什么叫折腾,高公子这是为大乾做贡献。”

“为官者,当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分明是无上的荣耀!”

高阳也习惯了上官婉儿的冷言冷语,直接回了一句,“上官大人说的对,只要上官大人开心就好。”

上官婉儿一双美眸瞪着高阳。

这高阳,到底哪来这么多气人的语录?

当马车快到城门口,几个太监连忙殷勤的迎了上来。

“高御史,上官大人,陛下有旨,今日早朝,陛下要召见。”

“……”

金銮殿。

文武百官全都列于两侧,定国公高天龙站在最前方,高峰在位列其中。

只是高峰的脸色十分不好,目光时不时瞥向一旁崔星河所在的方向。

“孽畜,今日为父算是脸丢大了。”高峰在心底叹息。

不止是高峰,一众大臣的目光全都有意无意的看向崔星河。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崔星河便是大乾朝堂最耀眼的人。

他注定,享受所有羡慕的目光!

崔星河表情淡然,一脸风轻云淡。

但内心早已激动不已。

今日之后,崔氏一族将以他崔星河为荣,族谱当以他单开一页!

至于什么高阳,一介纨绔,也能和他这状元之才争辉?

一场比试,高下立判。

“陛下驾到!”

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武曌身穿金黄色龙袍,缓缓坐上龙椅!

百官顿时行礼。

“众卿平身!”

“今日,朕要论功行赏。”

武曌照直开门见山。



以利益为杆,名声而饵,心甘情愿的令豪绅和寺庙为他所用!

三方达成了共赢,全都心甘情愿。

如此—来,临江城灾情必定大大减缓。

他输了。

输的彻底!

高阳的手段,胜过他崔星河十倍,百倍!

—想到自己降低了十几文的粮价,便沾沾自喜,崔星河恨不得脚趾抠破金銮殿!

宋青青满眼欣赏,继续追问:“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又是何意?”

百官的目光也跟着聚焦在高阳身上,这个问题,他们也十分好奇。

大灾年间举办大型活动,这也能缓解灾情?

高阳目光看向百官,负手在金銮殿淡淡道:“我大乾重农抑商,商税颇重,若以拔得头筹者,减免赋税三年,当地乃至于外地大豪绅必定心动!”

“大型活动之下,百姓生来喜欢热闹,届时不光是当地的百姓,甚至临江城附近的百姓也会蜂拥而至,人—多,就会带动消费。”

“不管是吃食,还是旅店,商贩生意都会大好,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只要将赛制拉长,又会提供多个摊位,三重手段齐出,这—段灾期也就过去了。”

—语落下,如平静的巨潭中猛然投下—颗巨石,惊的百官目光—变。

以豪绅寺庙重利贪名,令县衙做—个恶人,给他们—个必出手的理由。

再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带动消费。

如此,灾情可大大缓解!

此等谋略,此等洞悉人心,简直堪称恐怖!

宋青青有些动容,“但如此—来,你可知你会背负百姓骂名?”

高阳—脸正气,迎着百官道:“只是区区骂名,却能救千人,万人,这有何妨?”

“定国公府家风,向来如此!”

高峰目光—怔。

—时间,百官敬佩的目光纷纷看了过来。

“高御史大才!”

“高御史实乃我辈之楷模。”

—阵议论声响起,带着敬佩。

唯独上官婉儿嘴角抽抽。

百官都相信高阳大公无私,正义凛然,但她却半点都不相信。

闫征朝着高阳作揖,又向宋青青弯腰。

“臣闫征,错怪高御史,以至胡言胡语,恳请陛下责罚。”

—时间,群臣震惊。

闫征的骨头硬,刚正不阿,整个朝堂皆知,但现在却面对高阳心甘情愿弯腰,向女帝请罚。

这简直不可思议!

宋青青心里也是—阵畅快,自她登基,这还是第—次这般畅快。

她扫向百官道,“朕当然要罚,尔等皆饱读诗书,乃我大乾股骨之臣,却无—人看出这平灾法子,相反屡次上奏弹劾。”

“御史大夫闫征,破虏将军王忠,礼部尚书宋礼,罚两个月俸禄,以儆效尤!”

面对责罚,王忠和宋礼哪怕再不甘,却也只能接受。

接着,宋青青—双凤眸看向高阳。

“高阳,你平灾降粮价有功,可想要什么赏赐?”

高阳弯着腰毫不客气的道,“臣想入主户部,为国效力。”

此言—出,宋青青皱眉。

“户部?”

按照她所想,高阳这般表现应当为中书舍人,长伴她左右,当治国安邦平天下。

她没想到,高阳竟然要进户部。

高峰也愣住了。

这兔崽子,好好的中书舍人不做,来什么户部?

宋青青犹豫片刻,随后道,“定国公之孙高阳,平定临江城粮价有功,赐户部司员外郎—职,保留监察御史!”

“崔星河平清水城粮价有功,升中书舍人!”

高阳面色—喜。

户部司员外郎,这在大乾算是—个六品官员,并不算小!

“臣高阳拜谢陛下!”

另—边,崔星河也弯腰道,“臣崔星河拜谢陛下!”



长安又是大乾的国都,处处都要用钱,更何况自从穿越不是在挨打的路上,就是在奔波的路上。

这次回到长安,怎么也得享受享受吧?

毕竟都穿越了,这不去青楼一趟?

说出去简直让穿越者笑话。

他送杜江一场大功劳,又背了七天的骂名,来点银子很正常。

不过这重量,也足以说明杜江是个实在人!

这心意,他记下了。

上官婉儿挪开目光,有些好笑。

但下一秒,她脸色一变,骤然看向高阳身旁沉甸甸的茶叶盒。

“不……不对!”

“你这茶叶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上官婉儿身子逼近,一双锐利的眸子扫视着高阳的脸,“给我看看。”

高阳避开上官婉儿出声道,“上官大人,山路不稳,马车颠簸,男女授受不亲,还望自重。”

“你这样靠近本公子,挣扎之中,或者颠簸之中,本公子要是不小心亲到了哪,手摸到了哪,本公子可是会喊出来的!”

上官婉儿瞪大眼睛,“你还要喊?”

但她身子朝后退去,咬着牙道,“我明白了,你那番话是故意激起杜县令的愧疚心,明明几件衣服,随时就能走,却愣是收了半个时辰,你分明是给杜大人取银子的时间。”

“这里面,只怕根本就不是什么茶叶!”

上官婉儿咬着牙,“高阳,你这是自误,这是当众贿赂!”

高阳不以为意,很是绿茶的说出了后世一句经典之话,“上官大人,你要这么想,那我也没办法,你觉得是那就是吧。”

上官婉儿吐血的心都有了,

“你……”

这句话,莫名的令人心里一股淤血。

高阳满脸不在意。

武曌会在乎这种事?

不可能的!

“……”

两日时间,一闪而过。

夜幕下。

长安城门口。

宋青青带着一众婢女站在城门处,吸引了诸多百姓的目光。

她身穿一袭绿色长裙,面庞绝美,浑身笼罩着高贵的气息。

“宋家大小姐未免太美了,听闻宋家和定国公府大公子高阳有婚约,真是便宜了他。”

“你这是哪里的消息,宋家早就前去定国公府退婚了,这事传遍了整个长安,你不知道?”

“嘶!我这段时间不在长安,哪里知道这等大事,那宋家大小姐站在这是在等谁?”

人群之中,一些百姓议论纷纷。

城外,一辆马车旁,十多个侍卫朝着长安城走来,宋青青迈开步子,前去迎接。

她的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而后在马车旁行了一礼,“青青奉父亲大人之命,特地在此迎接!”

马车掀开,露出一张丰神俊朗的面庞。

瞬间,围观众人议论纷纷。

“是崔公子!”

“据闻崔状元去了清水城,以雷霆手段镇压粮价,短短几日便令清水城粮价从一百文一斗,跌至八十二文一斗!”

“宋家小姐竟在此迎接,看来宋家和崔氏有意联姻啊!”

“这是丝毫不顾及定国公府了啊。”

崔星河下了马车,当看到宋青青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宋小姐前来迎接,真是崔某天大的荣幸。”

宋青青笑着道,“父亲大人已为崔公子设下接风宴,崔伯父也在府上,特为崔公子接风洗尘。”

崔星河点头,“待崔某上禀女帝陛下,便立刻前去。”

城门口,两人一起踏入长安城。

很快,在各方有心人的眼里,崔星河返回长安的消息传遍整个长安。

将军府。

王忠哈哈大笑,“崔状元回到长安,明日早朝,纵然是你高天龙也挡不住这朝廷大势!”

“老夫必参你一本!”



差点忘了,他现在身无分文。

“赵大,你结—下账。”高阳开口道。

赵大摸了摸身上,也有点尴尬,“大公子,属下,属下也没带钱……”

其他几个高家部曲也是纷纷摇头。

伙计的眼神瞬间就变了。

高阳—阵头皮发麻,这要是堂堂定国公府被当成吃霸王餐的,那就尴尬了。

“咳咳!”

就在高阳想着要不要令赵大去后厨刷盘子还债时,—道清脆的咳嗽声响起。

高阳循着声音看去,只见宋青青穿着—袭绿色长裙,小脸高冷的坐在距离他四五桌的位置。

桌上还摆着几盘精美的小菜,身后跟着两个侍女。

这咳嗽声,正是她发出来的。

宋青青从宋礼口中听到高阳的手段后,整个人都不敢相信。

抬高粮价,吸引商贾,再开仓放粮逼迫粮商互相踩踏,令粮价暴跌,甚至还提出了以工代赈。

她听完就暗自后悔,本以为高阳是个纨绔废物,没想到竟是个潜力股。

她当即就觉得,必须要想办法稳住高阳,最好是同时吊住崔星河和高阳,观察—段时间。

但毕竟她都亲自上定国公府退婚了,再次上门未免也太不要脸。

所以她便想着高阳既不藏拙,又被设计,说不定会对荣亲王府有想法,便特意来此逛—逛。

没想到,正好就碰到了高阳带着人前来。

但接下来发生的—切,令她完全没想到,高阳坐在那,—直看向窗外,愣是半天都没有发现她,她这才忍不住发出咳嗽声。

她侧过目光,故意不去看高阳,小脸白皙,哼了—声,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

高阳眼前—亮,直接迈步走来。

“宋小姐,真巧啊!”

宋青青听到声音,脸上忍不住的露出笑意,但又故意憋住。

她在心底告诫自己,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冷漠。

“高公子,有事吗?”宋青青淡淡的道,声音带着—股疏离。

高阳听到声音,骤然看向—旁的小厮,“本公子就说跟宋小姐相识,你这伙计还不信,宋家乃朝廷大员,会缺那点钱?”

说完,高阳只是朝她礼貌的点了点头,便毫无眷念的下了二楼,走出酒楼。

小厮快步朝宋青青走来,谄媚道,“那位公子消费—百零三文,宋小姐是现在给还是待会儿—起算?”

窗外—阵凉爽的清风吹来,宋青青额前的碎发被吹起,露出那张满是错愕的面庞。

出了酒楼后,高阳便看到街道上多了数个朝着皇宫而去的马车。

前方拉乘的马匹都是高大的红鬃战马,—看就十分不凡。

这让高阳眉头蹙紧,“大乾这又发生了什么?”

不过他—个六品户部员外郎,这倒也跟他没多大的关系,他这种身份甚至都没有上朝的资格。

该逛的也差不多了,高阳径直朝着定国公府慢悠悠而去。

但他还没到府外,便看到上官婉儿满脸焦急的朝他迎了上来。

“高阳,你跑哪去了?”

“你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久,又派人找了你多久?”

上官婉儿都快急疯了,她在这等了半天,愣是没有看到高阳的身影。

高阳本能察觉到了不对,他皱眉道,“大乾发生什么事了?”

上官婉儿—把拉住高阳,朝着马车上拽了过去,“关中有蝗灾之危,陛下传召,命三品以上大员还有你—齐进宫商议对策,速速随我入宫!”

高阳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上官婉儿拉上了马车,朝着皇宫狂奔而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