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锦悠李映月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推荐弃妃归来:邪王的香软甜妻》,由网络作家“李锦悠李映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乔北是《弃妃归来:邪王的香软甜妻》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李锦悠李映月”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她是相府嫡女,身份高贵,却因他失了智;倾尽所有荡平天下,助他拿下江山,最后落个家破人亡,削骨断面的下场。一朝重生,她悔恨当初,指天发誓:欠她的,她一定会百倍找回!一身傲骨,她斗渣男、踩贱女,在城中一展风华……可是,她复仇复得好好的,谁能告诉她,这个天天纠缠不休的邪王是要干嘛?...
《畅销小说推荐弃妃归来:邪王的香软甜妻》精彩片段
李修然身为丞相,在朝中或许无人敢触,可偏偏不包括庆国公在内。
庆国公府以战功立府,传承几代,如今的庆国公苏穆更是三朝元老,几十年前曾数次救景德帝于危难之中,深得景德帝宠信。庆国公府功勋卓越,但偏偏庆国公不贪念权势,性格更是直来直往,没有半点城府,根本引不起景德帝忌讳。
这些年里,但凡得罪庆国公府的,从来没有报仇过夜的,庆国公就算在朝堂之上也敢撸着袖子与人干架,满朝上谁人不让他三分?说好听了,苏穆那是性格耿直,可说白了,那就是块超级滚刀肉,谁惹谁怕!
李修然就算被骂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除非他真想让苏穆领着一家老小打上门去!
李锦悠抿着笑意问道:“这几日府里情况怎么样?”
青黛连忙道:“奴婢悄悄问了碧水苑里的小丫头,听说那天夜里小姐和夫人走后,老夫人就问清了事情经过,气得两日没理相爷。六小姐被毁了容貌,又被罚关进了祠堂,五小姐和王姨娘几次为她求情,都被相爷呵斥了回来。相爷这几日脾气不好,府里的人都是胆颤心惊的,没人敢提起夫人和小姐,只有四小姐提了一次,还挨了顿训斥。”
李锦悠闻言点点头,转而问道:“李映月呢?”
“表小姐没什么动静,只是听王姨娘院子里的人说,那天夜里小姐和夫人走后,五小姐和表小姐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起了争执,两人差点在王姨娘的院子里打起来。后来表小姐一哭,相爷就把她又从王姨娘的院子里挪了出来,重新让她住进了芷兰苑里。为了这事,王姨娘气得在床上躺了一整日没下来床。”
李锦悠冷笑出声,李宜双和李映月起争执还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天夜里的事情!
李宜巧蠢钝冲动,她哪有那么多心计算计于她?恐怕是李映月从云珠那里知道她不在府中之后,想害她又不想坏了自己单纯善良的形象,所以才鼓动李宜巧去碧水苑里闹事。
那天如果不是她回去的及时,被李宜巧闯进了房中,发现她不在府中,事情必定会闹的一发不可收拾。
李修然和冯氏都是重脸面之人,她自然会因为夜半离府而受处罚,可将这事情捅出来,闹得天下皆知的李宜巧也不会好过。李映月什么都不用做,不仅能除去她这个拦路之人,更将李宜巧当了踏脚石,轻松便能一箭双雕,而她则只需要站在一旁看热闹就行。
这也是她上一世惯用的手段。
只是李映月恐怕也没想到,那天夜里她虽然外出,却在关键时刻赶了回去,不仅没让李宜巧抓住把柄,还借此机会让李宜巧吃了大亏。
李宜巧被毁了容貌又关进了祠堂,如果她还留在府中,李宜双和王姨娘或许会恨她,可如今她和苏氏也因此事被“赶出”了丞相府。
李宜双那么聪慧,冷静下来之后又怎么会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当她知道自己的胞妹被李映月当了枪使,落得如今这般田地之后,她能咽得下这口气才怪!
如今别说是李宜双,恐怕就连李映月名义上的养母王姨娘,也恨透了李映月这个便宜女儿吧?而其他人虽然未必看得有这么明白,可终究没谁是真的蠢货,那天夜里李宜巧闹事,李映月那般巧合的带着李修然和冯氏到了碧水苑,要说这件事情和李映月无关,有谁会相信?
李锦悠带着青黛和云珠去到松竹院时,还没进去就听到冯氏开怀大笑的声音,间或还有其他人说笑凑趣。
她目光闪了闪,让青黛掀开门帘,等到看清里面情形后,她脸上这才换上笑意,嘴角轻扬着走进去道:“老远就听到祖母的笑声,可是有什么好事情,不如说出来也让锦儿一起高兴高兴?”
冯氏穿着一袭缎蓝色镂金锦褂坐在上首,满头花白长发整齐挽成发髻,上面插着一支镂空彩凤衔珠金簪,簪子上硕大的宝石熠熠生辉,映衬着脸上的笑容,显得特别精神。
当听到李锦悠的话后,冯氏抬头看见入内的是她,顿时笑起来道:“三丫头来了,快过来让祖母瞧瞧,你身上的伤势可都好了?”
李锦悠看了眼屋内众人,先是走上前对着李修然和苏氏行了礼后,这才提着东西靠近冯氏身边笑着道:“早前几日就能下床了,只是祖母疼爱,非得拘着锦儿不让来松竹院请安。今日好不容易听着祖母放行了,锦儿赶紧就过来了。”
“瞧瞧瞧瞧,这丫头这张嘴就是不饶人,祖母是担心你身子,你倒还怨上祖母了?”冯氏没好气的嗔笑道。
李锦悠连忙讨好的摇摇冯氏的手娇声道:“锦儿哪敢,锦儿可是准备了玉露羹来孝敬祖母的。”
冯氏闻言顿时满脸笑容,她看着那篮子里还在冒着热气的青花白瓷碗,眼底笑意更深几分。
这玉露羹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不过是燕窝和山参混着慢慢熬制出来的补品,可是难得是李锦悠的一片孝心。她不由伸手点了点李锦悠的额头笑着道:“算你聪明,还知道讨好我这个老婆子,今天看在这碗玉露羹的份上,就先饶了你了。”
“锦儿就知道祖母最好了。”
李锦悠撒着娇将头放在冯氏的肩上蹭了蹭,顿时引得冯氏开怀大笑。
一屋子的人看到冯氏高兴,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王姨娘凑着趣道:“老夫人果然最疼三小姐,瞧着我们来了这半日了也没见着夸一句,感情是嫌弃我们诚意不够了,赶明儿婢妾也熬上一大锅玉露羹给您送过来。”
冯氏瞅了她一眼佯怒道:“一大锅你想撑死我?”
“婢妾哪敢,婢妾可知道老夫人院里的翡翠玲珑糕最好不过,大不了婢妾在这院子里陪着老夫人吃羹,不过老夫人得赏婢妾一叠玲珑糕才是。”
冯氏闻言一瞪眼,“瞧瞧,感情是惦记上我院子里的糕点了!”
她说的像是责备,可眼底的笑意却怎么都掩不住,一屋子人也被两人的对话逗得笑起来。
李锦悠在旁看着满面笑容的冯氏,也跟着嘴角轻扬,只是眼底深处有些发涩。
在这相府之中,除了苏氏,对她最好的就是老夫人冯氏。
当初李修然将母亲休弃,抬李映月的母亲入相府时,只有老夫人反对,后来李映月成了嫡女,冯氏却从来未曾忘记过她这个已经被遗弃的孙女,只可惜那时候冯氏的身子已经病入膏肓,在她被关入天牢后不到半年,就因病逝世。
李锦悠微垂着眼帘,掩去眼底的复杂之色,抬眼时余光就看到站在不远处一身粉衣的李映月。
李映月仿佛也看了她在看她,朝着她微微一笑开口道:“三妹妹身子看起来比前些日子好多了,这精神头看上去也不错,还好三妹妹没被吓着,要不然姐姐真的内疚。”
她本想表现的姐妹情深,只可惜李锦悠毫不领情。她略带诧异道:“我跌下来又不是你推的,你内疚什么?还有,表姐莫不是忘了我说过的话,你我不是嫡亲姐妹,你还是叫我表妹的好。”
李映月神情僵住,顿时咬着嘴唇面露委屈。
李修然见状皱眉道:“胡说什么,什么推不推的,那一日要不是映月不顾性命救了你,你还不知道成什么样子。好好的相府嫡女怎的这般不知礼数,不懂得感恩图报?还不跟映月道歉!”
李锦悠闻言淡淡看了李修然一眼,淡哼一声没搭理他。
李修然顿时气怒,他发现这个女儿自从上次从廊楼上摔下来后整个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他一拍桌子就欲发火,一旁的苏氏先他一步淡淡笑道:“你这丫头就是小性子,老爷别跟锦儿置气,她就是孩子气了些。映月是大姑娘,性子又温柔大方,端庄有礼,想必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生锦儿的气吧?”
李映月咬着嘴唇,她此时恨不得让李修然大发脾气好好教训一顿李锦悠,可是当抬头看见苏氏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而冯氏也是神色不愉,她只能压下心底愤恨,点点头道:“当然不会,三妹妹还小,我怎会与她置气。”
苏氏顿时笑起来:“我想也不会,你是我们相府的表小姐,怎会和其他女子一样那般小家子气,更何况你在府中也住不了多久,锦儿就是吃醋她父亲太过宠你,忘了谁才是他亲女儿,等你回蕲州后她自然就好了。老爷你说是不是?”
李锦悠听到这话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苏氏这番话分明是在替她出气,点明了李映月不会在相府长住,过几日就滚回蕲州去,而且她言语里更是暗指李修然分不清亲疏,为了个外人喝骂自己女儿。
李锦悠看着瞬间憋气脸色铁青的李映月和李修然,不由暗笑不已。
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她家娘亲看着良善,其实心底比谁都腹黑。
李修然被苏氏一番话说的气不顺,忍不住皱眉道:“谁说映月要回蕲州的?”
“她不回蕲州能去哪儿,难不成老爷已经给她找到婆家了?”苏氏诧异道。
李修然闻言皱眉:“什么婆家,映月才十六,就算议亲也得慢慢来。她双亲已逝,蕲州家中已无亲人,一个人孤苦伶仃,而且她又对锦悠有救命之恩,所以我想和母亲还有夫人商量,将映月收为义女,让她过继到夫人膝下,以后留在相府中教养。等到来年为她在京中寻一门好亲事,从相府出嫁,也算成全了她对锦悠的恩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