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县委官途全文版

第二十二章 明天开山

发表时间: 2024-08-26

沈飞故意给她卖关子,不搭这个茬。

等到两个人骑着车子回到县委大院,谢兰一进屋就看到许广军坐在椅子上抽着烟。

“县长,你好悠闲呀。”谢兰打趣。

许广军抬头看了一眼,哟呵一声:“你们这是干什么去,跑泥浆里打滚啊。”

谢兰没明白过来,正好沈飞进来注意到她的小腿上全都是泥点子。

脚上一双白色的小凉鞋,也像是从泥浆里刚捞出来的。

估计是回来路上,后车轱辘一转飞溅导致的。

“快去院里水龙头那洗洗干净。”沈飞说。

谢兰应了一声就赶紧跑出去冲洗干净后,又拿着毛巾把腿上的水擦干净。

沈飞的窗户正好能看到这一幕,只恨这窗户擦的不干净,乌突突的。

等谢兰回来,看到沈飞把买来的几袋种子放在桌子上。

又拿笔在种子包装袋上写下一二三的序号。

许广军过来看了一眼:“书记,你买这么多种子,当饭吃呢。”

“不当饭吃,我这是我分别从三家种子铺里买的相同种子,我现在打开你们看看。”

谢兰有一种谜底马上就要揭晓的感觉,凑上前来想看看沈飞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先撕开一号包装袋的种子,种子倒出来每粒都发黑干瘪,一看就不好。

又打开第二袋,这第二袋的种子饱满一些了,但也算不上质量好。

打开最后一袋之前,沈飞说:“这一袋种子价格是最贵的,一袋就要我一块钱呢。”

沈飞说完将袋子撕开,也真应了那句话,一分钱一分货。

这一块钱一袋的种子,就是比几毛钱的好,颗颗饱满圆润,成色也好。

三袋种子摆在眼前,好好坏坏的只要有眼睛的都能分辨出来。

“书记,你买这三包种子就是为了对比好坏?”谢兰问。

这白菜萝卜辣椒,基本上每家都会种一些,这么常见的种子,好坏差别这么大,更别提别的种子和种苗,肯定也会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许广军一见这情况,不由得想起去年他也要在院子里栽点东西。

当时县里就只有一家种子店,他买了几包种子回去,忙活小一个月连苗都没出来。

还被媳妇数落了好几天,花了那么多冤枉钱,白搭功夫。

使得他今年都没管那块地,现在草都长得有半人高了。

现在沈飞只是多买了几包种子,就能比对出之间的差距。

这县高官还真是有点头脑的。

谢兰也聪明,被沈飞的话一点即透:“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开垦后山要种的果树树苗,也得精挑细选,得找信得过的种子商。”

沈飞满意的点点头:“谢主任当真是孺子可教也,不枉我带你出去这一趟。”

说到一半,沈飞又看向许广军:“县长,还得麻烦你,就这两天给我找一辆铲车,今天突然下了一场阵雨,这天马上就热起来了。”

“虽然我不太懂种地的时间安排,但赶在雨季来临前把苗种下去肯定是好的。”

“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水资源,还不用山上山下的来回折腾,老天爷就帮咱们把地浇透了。”

为了配合沈飞的工作,许广军也是不遗余力,不过县里能有铲车的人并不多。

就那几个人的电话,一个一个打过去。

一问要用铲车开后山,要么说坏了没钱修。要么就是借出去了,这两天别人正在用着,开不回来。

许广军突然有一种办事无能的感觉,沈飞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做。

小半天过去一点成果都没有,这让他多少有些不舒坦。

正在发愁的时候,沈飞从外面回来。

事情没办成的许广军觉得自己这张老脸,无处可放,不敢跟沈飞有什么目光上的对视。

要赶在雨季把后山开垦出来,并且种上树苗,留给他们的时间本来就不多。

交给县长安排的时间更是分秒必争。

想着他跟县里的百姓关系那么融洽,让他安排铲车,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结果他这一进来,又见许广军这举动,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是什么意思了。

但是这些事情不能这样继续拖下去,不然就会遥遥无期。

“县长联系的怎么样了?”沈飞问。

许广军错愕的回过头来。有些局促不安:“打了一圈电话,咱们县里有铲车的,不是说坏了,就是说借出去了。”

这个结果沈飞早就料到,给县长想了个办法:“那就去邻县看看,咱们又不是白用,给钱的。”

许广军愣愣的嗯了一声,明白了沈飞的意思,赶紧给邻县的熟人打电话。

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搞定,许广军激动的来到沈飞面前:“书记车借到了,不过他说要给工钱,还得包油钱,您看能行吗?”

沈飞也开心,称赞道:“没问题,这点钱咱们县里应该还能拿得出来,等到地开垦出来,咱们就去买树苗。”

“万事开头难,只要这第一步走好了,后面的事情就难不倒我们。”

在这一刻,许广军突然有了一种自豪感。

以前他在县里做事,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就行,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他都能息事宁人。

可许广军自己心里也很清楚,那不叫解决事,那是他拿官威压人。

这一次他在沈飞的推动之下,竟然办成了,一瞬间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就来了。

“既然联系好了,那明天咱们就过去,争取三天之内把山上的那些野草连根拔除,还好那山上没有树,不然还不好办呢。”沈飞感慨。

明天就要开垦后山这件事,在村子里不胫而走,村民们茶余饭后对这件事情也是议论纷纷。

“这后山能种什么呀,就家里那几亩地,粮食都不多产,还指望着后山种出金子来呀。”

“这当官的想起一出是一出,有开垦后山的那点钱,还不如给咱们村里家家户户买点面买点米。”

“就算什么都不买,一家发个几十块也是好的呀。”

同意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也存在。

沈飞觉得这不算是压力,更应该是一种可以被转换的动动力。

只要等到后山有好消息传来,村民就会信服他所做的这些事情,真的是为了他们着想。

第二天一早,邻县的胡群生开着铲车过来了,那动静真大!

车停在县委大院的门口,沈飞亲自接待。

胡群生年纪在三十五六,皮肤黝黑,只穿了一件有轻微揉洗变形的跨栏背心。

沈飞与他握手,说:“等县长过来,就向后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