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热门小说扶摇直上

热门小说扶摇直上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扶摇直上》的小说,是作者“徐福”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小说推荐,主人公赵泗嬴政,内容详情为: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20 05: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扶摇直上》,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扶摇直上》的小说,是作者“徐福”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小说推荐,主人公赵泗嬴政,内容详情为: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热门小说扶摇直上》精彩片段


回想起上一世中原地区的糟糕环境,赵泗多少有些唏嘘。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古代和现代不同的不仅仅是习俗和制度,环境的差别亦是十分巨大。

眼瞅着天色渐晚,以现在的温度情况,恐怕就算是正夏也得个好几天才能把盐水晒干出盐,赵泗也无心等待,轻车熟路的朝着王离的营房走去。

之前陪王离吃了一顿火锅以后,赵泗和王离就混熟了。

赵泗是苦于没有食材,空有调料。

王离则是没有调料,没有烹饪手段,空有食材。

二人又都是老饕,一拍即合,干脆成了饭搭子,赵泗负责料理食材,王离负责提供食材。

要不说王离是狗大户呢,这货嘴里说着不能擅杀耕牛,基本上天天都能弄出来牛肉来吃。

到了地方,王离人还没来,不知道去忙活什么去了,不过奴仆倒是在,有王离吩咐,不用赵泗开口便奉上点心酪浆。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军队是可以带奴仆参军的。

准确来说,对于家中有奴隶的,秦国征兵是连带着家里的奴隶一起征的。

奴兵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可以跟随主人前后,有的则是被征调为辅兵。

奴隶如果杀敌立功,秦律是有赏赐的,不分官奴隶和私奴隶,只要功劳足够,就可以脱离奴籍。

秦朝时期本就处于奴隶制社会,奴隶数量不在少数,官私奴隶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不比自耕农少多少。

赵泗一边喝着酪浆一边吃着点心有些怀念现代社会的科技与狠活。

王离确实不缺食材,连熊掌都能弄得来,各种野味山珍,只要开口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问题在于赵泗没有足够的调料,他的厨艺也算不得精湛,更别说这个时代连个炒锅都没有。

炒锅这个东西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是要做出来需要的工业水平还真不低。

首先不能太厚,太厚影响导热性。

其次不能太脆,太脆了炒着炒着锅碎了。

然后不能太软,动不动就变形。

铁锅普及千家万户一需要钢铁产量的大规模提升,二则意味着钢铁冶炼技术达到封建时代的高峰。

现在的秦朝依旧以青铜器为主,铁器普遍较脆,连制造日常工具都够呛,更别提铁锅了。

“所以,钢铁冶炼怎么弄来着?”赵泗皱眉。

这玩意真是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谁没事学这个啊?赵泗知道的也就是含碳量影响钢铁质量,再多的就不知道了,他甚至连铁的熔点都没记住。

钢铁取代青铜器是大势所需,没办法,铁矿的开采难度远低于铜矿,其次铁的蕴藏量远高于铜的蕴藏量。

最后,封建时代的巅峰钢铁铠甲武器质量远胜巅峰青铜器。

问题出在这里,秦朝已经是青铜器巅峰了。

而钢铁冶炼甚至连入门都不算……

这边科技树已经点满,那边科技树刚发了个芽,而钢铁冶炼如果没有政府大规模投入,技术进展慢的令人发指。

汉朝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因为铜矿越来越少,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另外大量的青铜器以及金银被陪葬,铜还要承担货币属性,完全不够用,没办法才去点了铁器的科技树。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技术断层!

秦朝的青铜冶炼水平几乎是青铜器时代的巅峰,秦末乱世,冶炼技术倒退,关键技术和制度遗失,也是汉朝不得不点铁器科技树的重要原因。

而秦朝虽然也面临了这些问题,但是并没有汉朝时期那么严峻,毕竟这个时代还较为原始,商业也并不发达。

青铜,虽然贵且少,但是放眼国家层面勉强还算够用。

而钢铁,以目前表现出来的冶炼难度和令人泪目的实用水平,对于始皇帝而言,还不如继续在青铜器冶炼方面深造,寄希望于找出更大的铜矿和更先进的冶炼技术。

但是赵泗知道,秦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走到头了,再往上也就那样。

可惜,想要在这个青铜器质量正值巅峰,数量也勉强够用的时代另开钢铁支线,需要的魄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钢铁冶炼可不像造纸,随便找几个匠人就能慢慢琢磨。

这玩意,投入大的离谱,非得是官方机构大笔大规模投入资金,从铁矿等源头产业开始投入。

而且很有可能还会面临很长一段时间负收益的情况。对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

初期的铁器绝对比不上青铜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也不知道始皇帝有没有魄力进行产业转型,这玩意真的是利在千秋!”赵泗琢磨着,哪天撺掇一下始皇帝,顺嘴提上那么一句。

钢铁冶炼技术没有发展,很多东西都无计可施,钢铁性能远高于青铜,这是事实。

正在思索如何撺掇始皇帝投一笔大的,却看见王离一脸喜色的捧着一口青铜锅晃晃悠悠的走来。

“你说的锅,我差人弄出来了!”王离喜气洋洋的拍了拍锅底笑着说到。

得益于赵泗心心念念的炒菜,给王离抱怨大秦没有锅,王离记在心上,作为老饕的王离自然也想尝尝赵泗所说的炒菜是何滋味,于是差使家中匠人按照赵泗的描述制出铜锅。

赵泗入手,沉的离谱。

不过厚度倒是适中,不算特别厚,但是也做不了特别薄。

青铜这玩意脆,弄太薄了不行,天生比铁锅得厚上几分。

王离弄来的铜锅能成这个样子已经十分不错,虽然有可能会影响导热性,但是问题不大,火力全开,锅还能凉了不成?

不过很显然,这口铜锅肉眼可见的价值不菲技艺精湛,在这个时代压根不可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普通家庭,忙活一年赚来的钱都未必能买得起这一口锅。

这可是实打实的铜,能直接熔成钱的那种。

不过对于赵泗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碍!

毕竟王离是富三代,压根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轻轻抚摸做工精湛的铜锅,赵泗脸上露出喜色。

在这一瞬间,他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好几个菜式。




赵泗知道古代对耕牛极为重视,基本上都严禁宰杀耕牛。

大部分朝代都会专门出具具体法律条文。

秦朝作为一个耕战体系的国家,想来对于耕牛的保护更加严苛,可是王离是谁?

大秦最大的三代,程咬金家还时不时摔死两头牛呢,要说王家吃不上牛肉赵泗是不信的。

王离一顿,笑着点了点头对仆道:“再切些牛肉来。”

待仆从离去,赵泗这才开口问道:“吃牛肉可犯秦律?”

王离失笑开口道:“吃牛肉自然是不犯的,天底下那么多牛,总有摔死的,老死的,病死的,或者遇上什么意外,总不能如人一般都埋了去。”

说罢,王离继续开口道:“足下爱吃牛肉?”

赵泗点了点头。

“我也好这一口,羊肉太膻,豚太骚,马肉太柴,驴肉狗肉尚可,牛肉虽好,可惜哪能天天碰上有牛死去?也就是逢上消息,仗着身份尽快采买一些。”王离开口回答道。

“你以后要吃牛肉,可不要私自宰杀,杀自己的牛也犯法,每头耕牛买卖皆由官府记录在册,哪怕买回家中,官府每年都还要派人检查耕牛状态,耕牛死了,也得即时通知官府,记录在册以后,才可行宰杀之举,以后若想吃牛肉可以找我。”王离凑过身子笑眯眯的说道。

牛肉的好吃是古今公认的事情。

只不过古代普通人想吃牛肉可是费老鼻子劲,照王离所说,哪怕你已经买下耕牛,耕牛意外死亡,若是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恐怕也要获罪。

不过王离也明说了,想吃牛肉可以找他。

“总有摔死的牛嘛~”赵泗笑了一下。

王离一愣然后摇了摇头开口道:“非也非也!”

“耕牛数目官府都记录在册,哪家有牛死了,怎么死的,都得汇报官府,有牛死了,通知一声便可自行采买,像是壮年摔死的牛味道最好,可是少有碰见,病死的牛不能买,老死的牛多,不过味道就差上一些,肉质就没那么鲜美。”王离开口解释到。

哪有那么多傻牛自己好端端的摔死?

多数都是病死老死的,王离说白了就是占了个身份的便宜,整个咸阳地界,谁家的牛死了,都得上报官府,王离作为最大的三代自然能够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派人采买。

说白了就是占据了一个渠道优势,可能人家牛还没开始动手宰杀,王家就已经得到消息直接整个包圆了。

“那这头牛呢?”赵泗开口问道。

王离嘿嘿一笑:“摔死的。”

……

说罢,王离又尴尬的笑了一下开口说道:“大父亦好食牛肉,家中宰杀,昨日送来十来斤,还没来得及吃。若不然哪来的牛油。”

一听是王翦,那就没事了。

王翦的地位在大秦已经属于超凡段位。

这货敢一边在前线行军,一边催促秦始皇尽快把赏赐给他的美女金银财宝落实到位。

灭楚之战功成以后,又向始皇帝大索数百美人,吃点牛肉没什么大问题。

以王翦的段位,说这牛是摔死的那就是摔死的。

等了一会,仆从送来牛油和片好的牛肉以及麻椒。

葱,有。

牛油,有。

辣椒,有。

麻椒,有。

牛油火锅底料,准备开始手搓。

奈何这个时代没有炒锅,不过也无妨。

把鼎里的水倒干,放入牛油,成块的牛油在鼎内缓缓融化。

放入葱断爆香,牛油加小葱的香味已经扑鼻而来。

爆香以后,将葱断捞出,放入麻椒爆香,扑鼻而来的香味让赵泗忍不住咳凑。

略微等待一会,加入干辣椒,继续霍霍。

没有炒锅,说是炒不如说是拿牛油煮,不过条件有限,只能如此。

沸腾片刻,辣椒麻椒以及牛油的香味被充分激发,赵泗一边咳凑一边继续捯饬。

王离好奇的站在一边,扑面而来的辣味让王离打了个大喷嚏,眼睛都睁不开了。

香气充分挥发出来,加入清水,过鼎大半,水重新恢复平静。

“对了,可有牛骨?”赵泗开口问道。

有牛骨的话可以在里面放点牛骨,越煮汤越香,味道越正。

“扇骨腿骨颅骨都有,要哪里?”王离点了点头问道。

虽然还没开吃,但是这扑面而来的香味已经让王离有些按耐不住。

虽然比较原始,但是这可是牛油火锅啊!哪怕里面没有加入科技与狠活,也足以在这个美食匮乏的年代大放异彩。

一听王离的回答,赵泗两眼一瞪。

好家伙,王翦这哪里是送来了十来斤牛肉,怕是送来了半头牛吧……

“腿骨即可,另外若有山菌可以弄些来一并煮了,对了,山菌要常见的,吃过的。”

古代提鲜的东西少之又少,山菌蘑菇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高汤,可惜赵泗不会吊高汤。

若是有味精就好了,科技与狠活吊打一切。

这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事实如此。

菌子鲜归鲜,但是很多菌子有毒,以防万一,赵泗特意叮嘱了一下。

王离又吩咐仆从去拿,不消片刻,牛腿骨,山菌就放在案几之上。

赵泗一股脑的直接倒入鼎中,然后跪坐下来。

“好了,等开了以后,即可下肉下菜了。”赵泗长出了一口气。

“可惜带回来的芝麻太少了,还得留着备种,若是这个时候再有一碟子芝麻酱,配上蒜泥,加点辣椒香菜,点些香油,简直是人间极乐。”赵泗开口感慨道。

这个时代想做个小料碟子都费劲。

香菜,大蒜,大葱,芝麻,花生,辣椒,胡椒,花生,全部都不是中原本土农作物。(中原本土葱是小葱)

要不说丝绸之路意义重大呢?没有丝绸之路,哪来的后世的物华天美,地大物博?

赵泗虽然带回来了大量的种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尤其是香菜种子……

但是眼下还得用来育种,若是用来吃怕是不够使的。

没有小料碟子的火锅可以说是平白少了三分风味,但是为了未来的口腹之欲,赵泗最终还是选择了忍耐。

“你说的这些,都是你从海外带来的新作物么?”王离问道。

“是啊,可惜带回来的太少了,唯有辣椒多一些,但是除掉备种的,恐怕也吃不上多久。”赵泗感慨一声。

王离闻着呛人的香味满脸馋像的开口:“已是极好了,光这香味,就使人垂涎欲滴了!”

赵泗摇头一笑:“这才哪到哪?”




气氛瞬间诡异了起来,赵泗尴尬的抬头露出了微笑。看向始皇帝颇显严肃的脸。

“要不……先吃点?”

始皇帝看着赵泗不失礼貌的笑容,严肃许久忽而露出笑容,自顾自的席地而坐。

赵泗见状,立马懂事的用一旁的秦剑为始皇帝片肉。

始皇帝看着锅中翻滚的肉片,并没有嫌弃赵泗使用过的筷子,瞅准一块山鹿肉夹起放入口中。

和之前干尝辣椒的区别很大!

在牛油山菌的配合之下,辣椒的香味得到了彻底的激发,配合上麻椒的微麻,以及牛骨熬出来的汤底,嘴里的山鹿肉在始皇帝的舌尖味蕾之上迸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始皇帝不是没吃过山鹿肉。

认真评价的话,火锅里的山鹿肉甚至还煮的有点老,口感有点柴。

但是香味浓郁麻辣刺激以及山菌提鲜的锅底弥补了这一切。

这是始皇帝从未吃过的全新版本!

香!

真香!

味蕾在呼唤,空空如也的肚子也在呼唤!

以至于始皇帝只来得及稍微品尝咀嚼就迫不及待的吞入腹中。

一片山鹿肉吞入腹,反倒让空虚已久的腹部发出更加强烈的呼唤,始皇帝没有任何犹豫再次夹起来一片山鹿肉。

过瘾!但是又不过瘾!

仅仅是初次尝试,始皇帝就有些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那种麻于辣在舌尖跳动,香味不断绽放的过程太过于美妙。

尤其是始皇帝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颇为食欲不振。

此时此刻!胃口大开!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速度越来越快,始皇帝大快朵颐。

原本味道一般的辣椒在经过炮制以后成为了最独特的最令人欲罢不能的香料。

不消片刻,铜锅之中,原本煮熟的山鹿肉和糜子肉已经被始皇帝扫荡一空。

赵泗赶忙将片好的肉片眼疾手快的再次投入锅中。

新肉煮熟需要时间,始皇帝终于停了下来。

腹中已有食物存在,但距离饱腹远远不够。

始皇帝身高将近两米,是地道的陕北大汉,食量颇大,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食欲不振,如今开了胃口,便是吃上个几斤肉都不意外。

看着锅中翻滚的红肉,看着一旁侍奉的赵泗,始皇帝甚至有些自嘲。

身体不适许久,原来仅仅一顿饭都会令人身心愉悦。

始皇帝算不上地道的老饕,今天却为了一顿饭食而有失沉稳,不过始皇帝并非是在意这些东西的人,仅仅是自笑一瞬,看向继续埋头片肉的赵泗摆了摆手。

“坐下同食!”

也就是临时起意,也可能是看赵泗比较顺眼,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到访打扰了赵泗原本的进食?

总之,赵泗万万没想到始皇帝居然会邀请自己同宴而食,这一瞬间让赵泗有些失度,不过多少是喝了那么一点猫尿,胆子大,始皇帝开口,赵泗还真就屁颠屁颠的放下秦剑坐了下来。

“你也一道。”始皇帝看向王离。

王离没赵泗胆子大,赶忙推辞,始皇帝却摆了摆手。

本来就是赵泗王离二人于山间野食,没道理抢了人家的饭碗还不让人上桌吃饭,始皇帝从不需要这些手段保持自己的威严。

王离见始皇帝态度坚决,心怀忐忑的上桌吃饭。

王离还真不是第一次和始皇帝一起吃饭。

始皇帝不止一次大宴群臣,王离作为王翦嫡孙,也是有吃席的资格的。

王翦退休的时候,始皇帝曾经亲自造访王家,于王家三代人同宴而食。

但是王离自觉那都是跟着爷爷父亲蹭饭,自己于席间那些朝堂大佬相比只是一个小透明,更不可能和始皇帝同案而食。

如父亲之言,这辈子能做个守家之犬都是祖上积德。

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够有幸和始皇帝同案而食,一锅吃饭。

王离正襟危坐,偷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偷眼瞄了一下自己的父亲,只见父亲的脸色果真好了许多。

这让王离有些自得,自己好像出息了一下,虽然自己什么也没干?

王离正襟危坐,赵泗也不好吭声和小伙伴交流,主要始皇帝就在一旁坐着,始皇帝不说话的话,气氛还是有点尴尬的。

不过尴尬的气氛并未持续多久,始皇帝见锅中肉已经上浮没有任何犹豫就拿起来了筷子。

“陛下,再多煮一下。”赵泗趁机开口。

“何故?”始皇帝看向赵泗。

他方才就觉得这锅中之肉煮的有点老,口感不够好,虽然有锅底在,香味浓郁,但是终究差了一些。

先秦时期一人一案自煮一鼎是常有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奴仆在侧的,所以始皇帝煮东西吃的分寸拿捏的还是不错的。

“野味虽香,但是山林水虫容易寄生,不煮透一些,怕有虫入体。”赵泗开口回答到。

现代因为吃野味感染寄生虫或者病毒的多的数不胜数,真不是赵泗杞人忧天。

这个时代医疗手段极其有限,真要是感染上了麻烦的很。

虽然自己有璞玉光环,但是寄生虫自己的璞玉光环可未必能够解决。

“如鱼脍一般?”始皇帝开口。

“大约一致。”赵泗回答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选择从善如流。

鱼脍其实就是古代的刺身,这玩意周朝就有了。

从周朝到春秋战国可谓是风靡天下,甚至衍生出了很多讲究。

《诗经》所记载,“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礼记》和《论语》中都有记载,“脍,春用葱,秋用芥”,“不得其酱不食”。

然而,中原之地的鱼脍多以淡水鱼为主,淡水鱼突出的就是一个寄生虫多,故而因为食鱼脍而暴毙的人多的数不胜数。

然而死亡并不能阻止老饕对美食的向往,鱼脍一直风靡到唐朝时期,直至宋朝以后,炒菜普及,人们的可选择美食种类变多,生肉刺身的吃法才逐渐沦为小种美食。

因为吃鱼脍暴毙的人太多了,始皇帝自然知道,基本上也不吃鱼脍。

故而赵泗一说始皇帝就明白其中道理。

只是可惜……肉要是再嫩一点就好了!

(推荐票月票快捷投票通道)




这一顿,始皇帝终究还是没吃太多。

虽然味道是那个味道,评心而论甚至肉更嫩,汤底更鲜,但是食欲终究没有那么旺盛。

始皇帝只是吃了个半饱就吃不下去了,只以为是上一次食欲大开新鲜感作祟,亦或者是心情不同,并没有过多细思。

等待他处理的政务还有很多很多。

而另一边的王离,来到了父亲王贲的面前。

“你同赵泗交好,问一下他可否认识一个名为季泗的童子。年龄应该和他相仿,以前家在下邺。”王贲开口道。

王翦嘱托的事情王贲自然没忘记,书信已经发出,不过琅琊那边有消息的概率不是很大。

王贲估摸着这个名叫季泗的童子要么是压根没回来,要么就是凶多吉少,王贲有印象,赵泗带了一大堆骨灰坛子回来,还曾经委托过王离安置过其中一部分。

家中老爷子难得上心,都这个年纪了,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得办的尽心尽力才行。

“嗯!”王离点了点头,然后出具出营文书。

“出营去何处?”王贲开口问道。

“归家取书,陛下赐赵泗《显学》《五蠹》,赵泗心中向学,欲借家中藏书一观。”王离开口道。

王贲点了点头,父子二人站在原地又没了什么话语,略显僵硬。

“可从家中使女挑些赠之。”王贲沉默半晌开口。

王贲并不算是政治小白,或者说就现在的情况,哪怕是政治小白都知道赵泗的未来一片光明。

不是因为赵泗出海归来,也不是因为赵泗奉上三种新粮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是那一日,始皇帝邀请赵泗同饮同食。

王离也被邀请了,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离是王翦的孙子,是王贲的儿子,又恰好是赵泗的朋友。

王贲那一日在旁斟酒片肉,一切经过历历在目。

家中嫡子王离和赵泗的表现可谓是天差地别。

王离面对这样的场景,拘谨不言,虽然同食,却不言不语,始皇帝则少有和王离交谈的时候。

相反赵泗表现很好,不卑不亢,镇定自若,同饮同食,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趣味横生。

王贲清楚自己儿子王离的能力并不是十分足够。

难得这样王前亲近的时刻,当然希望那个和始皇帝滔滔不绝,喝酒吃肉镇定自若的是自己的儿子。

可惜……

王离再一次辜负了他的期待,哪怕他在旁边耳提面命。

王离依旧放不开手脚。

很显然,赵泗在始皇帝心中留下了名字。

哪怕赵泗现在是微末之身,哪怕赵泗能力有所不足,底蕴不够。

但是能力可以后天学习,当他在始皇帝心中留名的时候,未来就已经注定了一片光明。

简在帝心!简在帝心!

王前亲近是一种极大的殊荣,更不用说始皇帝事后对赵泗的赏赐。

加爵三级,并没有赏赐什么金银财宝,而是赐书,其中期盼可想而知。

不过,若说因此对于赵泗有什么敬畏倒不至于,王家三代人的努力,不是赵泗一代人能够轻易追上来的,王翦的地位本就近乎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只不过王贲对赵泗印象不错,王离和赵泗恰好关系也不错,留个善缘。

王贲和同僚的关系算不上特别好,王贲行军和为政都比较独,再加上有一个彻侯父亲,为人又比较沉默寡言,故而没有太多的政治盟友。

但是人情往来,结个善缘,这种微末的道理王贲并非不懂。

王离的能力不够,他需要人情往来。

“送过啦!”王离摆了摆手。

“不过赵泗在咸阳压根没有住宅,就算送了也没地方留,因此并没有要。”王离开口回答道。

王贲点了点头,王离和赵泗关系交好他看在眼里,除了提点意见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

有心想要批评一下王离在和始皇帝同饮同食时的糟糕表现,最终又没能开口。

“回去吧……”王贲侧过身子,不再看自己的倒霉儿子。

“嗯。”王离点头欲走。

还以为父亲叫自己过来又要被训上两句呢。

王离挨骂的次数多了,脸皮也厚了,至于挨揍的次数倒是不多,小时候挨了几顿揍以后,远在老家的爷爷王翦亲自赶来给了王贲一顿老拳,王离就再也没挨过揍了。

“代我向大父问安。”王贲又开口道。

“好!”走到门口的王离开口回答,脚步一下没停,一溜烟的跑出去。

虽然和父亲王贲有些疏远,不过王离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起码自己的朋友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不然父亲也不会说出遣家中使女相赠的话。

一溜烟拍马赶回家里,回去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黯淡了下来,王离有蓝田大营开出的验传,故而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一路畅通无阻,赶至家中。

“大父可曾睡下?”王离开口向奴仆问道。

“不曾,主人正在屋里等您回来。”奴仆开口回答道。

王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大父怎知我今日归家?”说罢,脸上带着将信将疑来到屋内,果然只见大父靠在床头,一旁两个使女捧着暖炉给王翦烘脚揉腿。

王离自顾自走进去行礼:“大父怎知我今日归来?”

说罢不顾已经跪伏在一旁地上青春靓丽的使女,来到王翦身前接过了使女的活计,为王翦揉腿。

“下去吧!”王翦摆了摆手,两个使女这才行礼告退。

王离则乖乖跪坐在床边为王翦揉腿一边揉腿一边问道:“大父,使女可有我按的舒适?”

因为王翦打小就宠溺王离,王离又基本上都跟着王翦住在老家,故而只有在爷爷王翦面前,王离才会显得更加自然活泼,和在王贲面前的闷葫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各有各的好处~……”王翦打了个哈哈,吭哧吭哧着起身换了个姿势,半躺在床上享受着乖孙的按摩。

“那不如孙把使女再唤来,两样好处全占了才好。”王离笑着开口说道。

王翦半眯着眼睛,伸出一只手来摸到王离的脑袋,尔后两指一并屈指为凿,落在王离的脑袋上。

王离适时抱住脑袋开口:“大父,你还未说怎知我今日归来的!”

(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