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嘉笙现在住在池堰的小公寓里,两个人不工作的时候就一起瘫在沙发上看综艺,唠唠嗑。
“即将是最后一个完美的暑假!”
“笙笙,你看到陈以好朋友的事情没有?
陈以的粉丝群和小组瞬间沸腾了。”
池堰被震撼地无以复加,连夜深入一线吃瓜,感叹当代网友考古能力之强。
不过她很快就开始做梦,幻想着陈以要是能来拍他们杂志的封面......“要是能做陈以的朋友就好了,不过他真要来,我们杂志社也不一定能付得起。”
祝嘉笙笑着打趣她:“别做梦了,你要真的跟他交了朋友,现在才不敢找他呢。
不过幸好节目上拨的电话是个空号,不然粉丝分分钟把她找出来。”
池堰突然想起一件往事,问嘉笙记不记得。
“咱们升高二的时候陈以来长中拍摄,参加夏令营的几个班也被选上去拍了对吧?”
她们俩在长天中学认识,做了一年同桌。
升高二时池堰去了摄影特长营,没有留校参加夏令营。
刚巧那时小有名气的童星陈以跟组来拍摄一部校园综艺,参加夏令营的他们可以自己报名要不要去当背景板。
嘉笙托着头一阵苦思冥想:“我去了,不太好玩。
就跟平时上公开课一样。”
那会儿大家并不热衷于追星,所以都是几年之后才发现,曾经离顶流只有一步之遥。
“他人倒是蛮好的哦,还有礼貌。
不过平时总是看他有心事的样子。”
嘉笙塞了一颗小番茄进嘴里,努力回想着。
奇怪,其他的事情一点印象也没有了,越想,记忆就越稀薄。
晚饭时间,嘉笙正在奋战炸一小段带鱼,滋啦滋啦的声音搅得她心惊肉跳。
刚刚小心翼翼地给带鱼翻面,长呼一口气,这时池堰捧着手机次哇乱叫地就扑住嘉笙:“快看啊,出大事了!”
屏幕上,赫然是网友考古出来的一期校园综艺,罗列出有可能指向陈以描述的“朋友”的人。
“小壹曾经在采访里说过,《上课啦》这档综艺让他在最迷茫的时候重新找到了自己,朋友很可能就是这一段认识的,说不定会出现在节目里,希望小壹能找回曾经的朋友......”嘉笙一字一句读着博文内容,读得满头问号。
“有的人还是留在记忆里好,对吧?
太较真了,反而会幻灭。”
池堰迫不及待地滑动页面,提醒着:“快看图片,这里面有你!”
嘉笙:?!
博文里添加了十几张动图,带了嘉笙的藏在最后几张。
嘉笙依稀记得班会课有一个树洞游戏环节,写好赠语后,叠起来投进树洞里,刚好和陈以互抽到了对方的赠语。
一张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另一张写着“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嘉笙再一次:?!
“什么情况,这种程度也算的吗?
从我抄的励志古诗里顿悟,这可能性会不会太小?”
幸好嘉笙的“嫌疑”较轻,讨论度并不高,不然她就该体验一把“出名”的感觉了。
位列讨论度前三的老同学分别是嘉笙班上的班长和隔壁班的学习委员和数学课代表,托网友的福,嘉笙她俩得知老同学近况,相当欣慰:入读名校后,依旧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大放异彩。
正因如此,网络风向相当平静,隐隐有各自安好、顶峰相见的态势,讨论度渐渐弱了下去,到第二天就没什么水花了。
当晚,嘉笙和池堰人均一段炸带鱼,啃得无语凝噎。
心里不住地想,原来这就是粉丝给顶流的爱吗?
帮顶流喊话寻找失联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