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阅读争名夺利》,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争名夺利》目前已经全面完结,朱棣徐妙云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朱棣”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全章阅读争名夺利》精彩片段
“好,你来讲!”
徐达的焦心担忧,被徐妙绣的活跃冲淡了不少,笑着说道。
“姐夫很受欢迎……”
……
“我数了,有二十几个孩子因为姐夫和阿姐成婚,嚎啕大哭,这就说明,有二十几家想要把闺女嫁给姐夫!”
徐达惊呆了。
抬头看向徐辉祖、徐妙音三人。
三人笑着点头。
徐妙绣到底年纪小,加上一天舟车劳顿,讲着讲着,就在徐达怀中睡着了。
徐达看向徐妙音,妙音有年龄优势,表述能力比妙锦强,同时女孩子心思细腻,观察的肯定比辉祖更仔细:“妙音,你细细给爹说说。”
徐妙音笑着点头,“姐夫跑着回来,刚开始,显得毛手毛脚,还闹出不少笑话……”
“不过,我认为,这恰恰看出姐夫的真诚。”
……
徐达听完篱笆小院外的经过,笑着微哼:“他现在什么都没,要是连真诚都没,咱现在就会去把你阿姐接回来!”
兄妹四人闻言笑笑,知道父亲这是满意,只是不愿表现出来罢了。
徐妙音继续道:“阿爹,姐夫是个十分会过日子的人,小院打理的干净清爽,各种物件摆放的整齐有序。”
“屋子也重新修缮过。”
“墙壁……”
“屋顶的草席……”
“陈旧的床榻、小窗都认真擦拭掉陈旧的灰黑,露出木头底色。”
“褥子没有一丝褶皱,被子叠的四四方方,就像豆腐块一般。”
“小屋虽然简陋,却干净整洁,舒适温馨。”
“当时观察姐夫的小屋,女儿就想到了一句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用每一份认真付出的人,日子就差不了。”
“阿姐的勇敢没有错付。”
“阿姐往后肯定会很幸福的!”徐妙音做了十分肯定的总结。
徐达听的惊呆了。
生出了浓浓怀疑。
狐疑看着三个子女。
可三人,却齐齐认真点头!
“不是你们阿姐,为了让我安心,叮嘱你们回来撒谎吧?”徐达宁愿相信所有的描述是个善意的谎言,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农民……
他以前就是!
他做不到,把日子过的这么井井有条,甚至还飘着仙气。
他当农民时,别说打理小屋,脚,半年都懒得洗一次。
他当农民,也没见过周围人,把日子过成这样!
“父亲,这是真的!”徐辉祖郑重说道,“别说父亲难以相信,孩儿都难以相信,姐夫一个皇子,往日起居都有无数人伺候,骤然跌落尘埃,竟能把日子过的如此井井有条。”
徐妙锦也重重点头。
徐达终于相信了。
暗暗松了口气。
徐辉祖笑着说:“我们启程返回时,姐夫送我们,对我们说,等年底就会盖大房子,还邀请我们年节当天,吃过团圆饭后,去他的大房子玩。”
哼!
岳父看女婿,越看越碍眼。
徐达微微哼道:“说大话!他能让你阿姐,吃上饱饭,为父就心满意足了!”
“大房子的事,不要出去乱说,不然外人知道,都要笑话他。”
再不满,都是大丫头选的夫婿,他能嫌弃,外人不行!
徐辉祖三人点头。
说实话……
他们也不相信。
……
后宫。
皇后寝宫。
马秀英站在窗前,看着夜色,笑着对贴身侍女说:“这个时间点,四郎和妙云丫头,应该洞房了吧?”
贴身丫鬟抿唇笑道:“娘娘就放心吧,今天,您和太子爷交代了宫中所有人,陛下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不过明日早朝,朝中大臣一定会对陛下说此事……”
马秀英笑了,“不怕,过了今晚,明日他想阻拦,也无济于事!”
笑过后,马秀英又问:“陛下还在御书房?”
“嗯,陛下一天都没出来过,就连送膳,都是毛指挥使亲自送。”
哎!
马秀英叹了口气。
重八也难受。
君父,君在前,父在后,这么对老四,他心里也不好受。
“去御书房。”
……
土桥村。
朱棣端着一盆水进来,去旁边灶台,从锅内加热水。
水瓢摩擦铁锅,发出‘吱吱’声,直到确定,把热水刮干净后,他才端着水盆放在床边,“洗脚吧。”
说着,率先脱掉鞋子把脚伸进去。
坐在旁边的徐妙云瞪大眼,看着朱棣。
朱棣假装不知,催促:“快啊,再不洗就凉了。”
“你才冲凉,没洗脚?”徐妙云似笑非笑反问。
朱棣拍额头道:“要么说喝酒误事呢,洗完后,才想起没洗脚,热水全都用了,今晚只能咱们将就着一起洗了。”
朱棣脸上透露着三分醉意,七分真诚坦荡。
徐妙云低头,唇角微扬。
怪不得,刚才恨不得把锅底,用水瓢刮出洞。
这是……
蓄谋已久!
从人都走光后,他就假醉,步步为营,一步步引导,让她丢盔弃甲……
俏脸渐渐滚烫,唇角的点点笑意,却像外面的星星,更加明媚,徐妙云缓缓俯身,慢慢把鞋脱掉……
洗脚的木盆不大。
本来就是个单人洗脚盆。
一双白嫩脚丫放入,不可避免发生肌肤之亲。
朱棣看着,得意的偷偷握拳,水中的两只大脚,‘厚颜无耻’主动发起‘进攻’。
啊!
“还没擦脚……”
某刻,徐妙云忽然娇呼一声,两双脚还在水中嬉戏,红烛摇曳,两人已经倒在床榻上……
……
翌日五更天。
红烛已经燃烧熄灭。
温馨静谧小屋内,睡梦中,两道均匀呼吸声,相互伴随,默契纠缠时。
奉天殿外。
群臣就没有朱棣好命,一边冒着二月的倒春寒等着开朝,一边窃窃私语议论着。
“春宵一刻值千金!”
“可不嘛,燕王终究还是和徐家产生了联系。”
“争储这事还没结束。”
“大家说说,燕王这农民日子,能坚持多久?”
“我更好奇,陛下知晓此事,作何反应。”
……
朱棣、徐妙云不疑有他。
他们迁入土桥村。
而土桥村看样子,是这名衙役的包片儿范围,大概率是想记住他们。
“四郎和大丫是我们土桥村学堂的先生!”就当二人提步去前面时,杨八叔突然大声说道。
“对,四郎和大丫是我们土桥村的先生!”
“周衙役传唤四郎、大丫有什么事?”
……
杨八叔之后,村民纷纷开口,说着时,鼓足勇气,齐心围了上去。
啪!
周衙役猛地甩鞭,神色有些慌乱,喝斥:“本官作为土桥村包片上官,他们迁入土桥村,本官要认人!”
“你等刁钻乡民,想干什么!”
“造反嘛!”
“我们在这儿!”朱棣举起手,喊了一声。
说着,带徐妙云从后面走出来。
杨八叔等人,虎视眈眈盯着周衙役,形成气势上的恫吓。
不好惹!不能得罪!绝不能向这对夫妻索要好处!
周衙役下意识吞咽口水。
朱四郎、徐大丫,名字土了吧唧。
可穿着,以及见了他,毫无畏惧的态度……
这根本就不是泥腿子!
“杨八!”周衙役故作威严,黑着脸冲杨八叔招手,“你们村儿办学堂了?什么时候的事?”
杨八叔不介意衙役对他不礼貌。
反正习惯了,又不掉块肉!
对方已经怕了!
笑道:“四郎家道中落,来到咱们应天府,大丫家出钱帮忙购置田地,在我们村落户。”
“大丫是书香门第出身……”
“两个月前,四郎和大丫在我们土桥村开办了学堂,免费教村里娃子读书识字。”
“是俺们全村人的恩人!”
最后一句话,八叔特意加重音量。
“原来是朱公子、朱夫人。”一听是读书人,还是书香门第,周衙役立刻换了一副面孔。
快步走到二人面前,抱拳拱手:“朱公子作为读书人,是否考取功名,如果考取,便不用服徭役了。”
“不曾考取。”
“朱公子祖上,可有人考取功名,不是本朝的都可以!”周衙役谄媚笑着。
心中焦急暗道:您随意说句谎话都成,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他连县衙的刀笔小吏都得罪不起。
出身书香门第世家的读书人,更得罪不起了。
也就那些老实巴交的泥腿子,能欺负一下,弄点好处。
就是杨八这种杀过人的,他都不敢过分欺负。
衙役前倨后恭的态度,让朱棣十分厌恶,冷淡道:“你去问我爹去!”
徐妙云差点笑出声来。
周衙役谄笑凝滞,唇角微微抽抽,转而讪笑:“夫人呢?”
“我们是我们,家族是家族!”朱棣有些不耐烦了,语气中夹杂着火气:“你不必试探了,徭役,我会参加!”
“是是是。”周衙役连连应道,不敢纠缠,郑重作揖后,恨不得多长几条腿,骑马离开。
呸!
“狗东西!”
……
乡亲们冲着周衙役离开的方向,边咬牙怒骂,边吐口水。
朱棣、徐妙云对视一眼。
他们第一次,清晰认识到,大明官民的对立。
朱棣不解询问:“八叔,这个衙役,平日来村里,做过什么坏事?”
“他还算好的。”杨八叔愤愤道:“姓周的比较有良心,最多是吃拿卡要罢了。”
“今天,也是想要孝敬。”
“他吃俺们点,拿俺们点,俺们认了,反正现在比元朝时候好多了。但他不能欺负你们,你们可是孩子们的先生!”
“其他包片衙役,还有比这更过分的?”徐妙云难以置信追问。
什么时候,吃拿卡要都成良心了?
“有!这些豺狼心眼儿黑着呢!”四婶儿咬牙咒骂道:“包片儿包片儿,丈母娘遍地走……”
“这顺口溜,就是那些衙役们,得意吹嘘出来的,其他村的包片衙役,如果看中了村儿里的小媳妇,大姑娘,就……就……”
四婶儿说不下去了。
也不用说了,朱棣、徐妙云已经明白。
二人脸色都有些难堪。
众人散去,回家途中,徐妙云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父皇那么励精图治,从重从严管理吏治……”
从乡亲们口中得知的事情,冲击力太大了。
朱棣苦笑:“上面那些贪官污吏都杀不过来,抓不过来,下面这些小蚂蚱,怎么能管得过来?”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除非,有一天朝廷手里握着刀,给百姓手中塞根棍子。”
“你看今天,姓周的衙役,虽然忌惮咱们读书人的身份,可八叔带领乡亲们,虎视眈眈盯着,也给对方很大威慑。”
“父皇这一朝,就别想给百姓手中塞根棍子了”
“他老人家,连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给删除了。”
徐妙云脸瞬间泛白,伸手捂住朱棣的嘴,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才嗔怪道:“村儿里有锦衣卫力士!”
“父皇为什么时时刻刻都关注你?其实就是在关注你的心路变化,以及做事动机。”
“如果让父皇知道,你不认同他的治国理念……”
她真的很担心……
看徐妙云脸都变白,朱棣有些后悔多言妄议,笑着张嘴,咬住徐妙云的手。
俏脸瞬间变红,徐妙云挣扎缩手,同时含羞紧张道:“快松开!”
朱棣笑着松开,顺势握住徐妙云的手,“类似这样的话,以后再也不说了,我保证!”
也就是所见所闻,带来的冲击太大。
有感而发多说了几句。
家天下,有皇帝真把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当治国理念吗?
不过是挂在嘴边,冠冕堂皇装模作样,欺世盗名,装点门面罢了。
贤明的君主,也不过是平衡好,皇权利益、官绅利益、百姓利益罢了。
一旦有损皇权利益,再贤明的君主,都会偷偷举起屠刀,暗暗盯着另外两方……
谁最碍眼?砍谁对皇权最有利?
一旦找准威胁皇权的主要矛盾,就会迅速联手次要矛盾方,毫不留情,斩下手中屠刀!
他家老头子,属于那种,瞧见这句话,就厌恶,装都懒得装的一类。
但要说,老头子不重视百姓,那绝对是冤枉他,污名化他!
……
两人很默契的,再也没提这件事。
他们已经远离了权力中枢。
这些事不该他们管,也轮不到他们管。
他们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只要对自己,对彼此,对他们的人生负责就行了。
徐妙云回家后,就开始忙碌。
准备干粮,做什么干粮,饼子之类易于储存的,太干太硬怎么办?
织布,她还想,等朱棣出发时,把新衣服做好。
第一次做妻子,第一次面对丈夫出远门。
人还没走,她已经牵肠挂肚不舍了,同时,感觉怎么准备,都不够好,好像还缺点什么……
“啊啊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