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虾米文学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扶摇直上

精选小说扶摇直上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扶摇直上》,是作者“徐福”笔下的一部​小说推荐,文中的主要角色有赵泗嬴政,小说详细内容介绍: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16 15: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扶摇直上》,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扶摇直上》,是作者“徐福”笔下的一部​小说推荐,文中的主要角色有赵泗嬴政,小说详细内容介绍: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精选小说扶摇直上》精彩片段


“加爵三级?”

赵泗愣愣的看着面前的蒙毅显得有些惊喜,三连跳了这不是!

话说回来,秦朝二十级爵位都什么来着……还真不是赵泗不接地气,实在是出海以后知道同龄稚子哪里知道这些?

徐福于扶桑定居以后,也并没有采用秦朝的爵位制度,归来以后,赵泗又困在蓝田大营,并没有学习了解的地方,虽然有问过王离,王离也说过二十级爵的名称,可是一时半会让赵泗背,他还真背不出来。

“恭喜你,赵不更!”

蒙毅不仅带来了始皇帝送来的《显学》《五蠹》,还顺便给赵泗带了不更爵位的板冠。

秦朝各级爵位所佩戴的头饰并不想同,每一级都有严格区分,秦律严格规定,低爵者佩戴高爵者头饰是犯罪。有点相当于身份标识的味道,一眼望去,即可知身份高低,严格意义上来说,低爵者遇到高爵者需要是避让行礼的。

其实蓝田大营也有各级爵位头饰,毕竟是军营,本就是论功之所,不可能没有身份标识,蒙毅特意带来,也算是顺手为之。

赵泗看着蒙毅送上来的板冠一时之间还不知道怎么佩戴。

之前下船之时,人均升爵一级,赵泗荣升公士,不过头饰也就是一块褐色包巾,一块破布罢了,头发一包完事,简单又省事。

如今蒙毅带来的是一块梯形板冠,赵泗还真没用过这玩意。

好在一旁的王离颇为兴奋,兴高采烈的接过板冠开口道:“我帮你戴!”

赵泗身高较高,低下脑袋任由王离施为,不消片刻,板冠已经带好,赵泗看不到,就觉得头上多顶了个东西,不如包巾爽快得劲。

倒是王离,戴好以后后退两步上下打量赵泗。

“啧!恭喜你,赵不更!”

这个时代称呼一个人的方法很多,譬如姓加官职,姓加爵位。

记载的手法有出生地加名,姓加名,氏加名,居住地加名,任职地加名,

不过赵不更这种叫法,更像是蒙毅王离二人的打趣,不过赵泗也由衷的感觉到王离兴奋的情绪。

爵加三级啊!

“如何?”赵泗昂头笑问。

“不更这个爵位有何待遇?”

“可享岁俸是200石,可得四宅地,四倾田。可免更卒轮差。”蒙毅笑着为赵泗解答。

“两百石……”赵泗自己在那换算了半天也没换算出个所以然。

习惯了使用现代的度量衡和计数方式,陡然听到这些东西多少有些不够直观,想要换算还得在地上演算一番。

赵泗并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大秦实发爵位福利已经颇为困难了,好地良田关中之内分的差不多了,想要拿到实发,得去关中以外的地区。

当然,朝廷对于那些愿意去关中之外六国之地的有爵之士都是有补贴的。

去的越远,给的地和福利也就越多。

关中四顷田,出了旧秦国地区就是五顷起步,要是愿意去岭南这种尚在征战开发的地方,给两位数也不是没有可能,甚至会给配奴仆。赋税方面也会有所降低,基层吏员考核也会优先录用。

不过赵泗是始皇帝钦点的爵升三级,他的爵位福利待遇是一定可以得到保障的。

宅,田,岁俸,不仅不会少,质量也是最上等。

这玩意可操控空间很大,秦朝吏治就是再好也没办法解决封建社会的固有问题的。

只能说,秦朝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能发的下去,还能勉强维持住,而且缺额勉强可以接受,在一众封建王朝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另外,此《显学》《五蠹》皆为陛下赏赐,要好生学习,若有不懂之处,可以问我。”蒙毅一边说,一边将装好的锦盒递给赵泗。

赵泗压根不知道啥是《显学》啥是《五蠹》,只能从蒙毅嘴里听出来是书,压根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书,谁写的。

对于韩非,赵泗也就知道个《韩非子》,其余知之甚少。

有心想要打开看看是谁的著作,竟然值得让始皇帝亲自赏赐,但是盒子装着,现在猴急打开未免有些失态,不过能让始皇帝亲自赏赐,必然也是名家著作,再不然,也是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不管听没听过,写的人出名不出名,赵泗都打定主意回头好好研究一番。

他在这个时代根基太浅了。

甚至于刚刚回归大秦的时候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大秦,赵泗连发声的资格都没有。

主流的思想他一个不通一个不懂,对于大秦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发什么言谈哪门子政。

赵泗虽然不懂,但是知道正视自己的缺陷,也有一颗向学之心,最近和王离一块吃喝玩乐的同时,赵泗也没忘了学习,最起码蒙毅王离两个白嫖的老师,让赵泗目前大概认识了常见的通用字,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

将东西送出,蒙毅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看向赵泗继续开口。

“带我看看你所制的曲辕犁,大犁且不看,之前制的小犁可有留下?”蒙毅开口问道。

“留了没?”赵泗戳了一下王离,赵泗又不是军需官,军营里弄出来东西那是军方资产,鬼知道存哪里去?

“留着的!”王离点了点头,“我派人去军匠之所取来。”

小曲辕犁并未存入府库,不是什么大东西,留在军匠之所以供研究参考。

“不必了,一道去一趟吧。”

“我记得还有一些小东西,一道看看。”蒙毅说的是王翦说的在赵泗主导下弄出来的一些实用小工具。

游标卡尺,凿子锉子钳子这些乱七八糟东西。

作为一个墨者,蒙毅对这些小玩意抱有天生的好奇心。

赵泗前世看的小说里,可没少提到秦国独一流的军事生产技术和制度。

“据说秦朝已经有了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和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的雏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赵泗心中暗暗思索,内心充满了期待。

(月票推荐票快捷投票通道。)




到了地方之后赵泗才发现,这里的情况和自己想象的有点出入。

蓝田大营只是屯兵之所,并非军事生产中心。

故而此地军匠多为随军军匠,属于一种兵种配置。

他们负责的也不过是日常武器铠甲以及各种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同时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营建任务。

而蓝田大营在大秦一统天下以后,军事地位一降再降,人数也一减再减,早已不复曾经辉煌。

故而赵泗并没有如想象中一般见到大秦的传的神乎其神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也无缘得知大秦是否实行了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

“此犁为何不用?又制大犁?”蒙毅指着短曲辕犁问道。

“效率太低……而且耕牛太贵。”赵泗开口说道。

“使人负之!”蒙毅开口,自有士卒上前。

初时使一人负犁一人扶犁,一共两个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拉的很慢,也很浅,虽然拉得动,但是人的力气怎么可能比得上牛。

“再添一人。”蒙毅开口。

三个人,两个人拉犁,一个人扶犁,效果就好了很多,就是比较累。

蒙毅接下来又使人于不同的地界使用尝试,后来士卒习惯了以后,反而只需要两个人,一个人负责全力拉犁,一个人负责一边拉犁一边扶犁,极限状态下两个人就行。

蒙毅也做出了总结。

短曲辕犁确实可以使用人力拉动。

只不过一天下来肯定会疲惫至极。

理想状态下就是两个人一块拉,一个人扶着。

放在三口之家,就是年轻的小两口拉犁,年长的长辈或者稚童扶犁,耕种效率肯定比不上牛拉犁,但是也比使用耒耜耕种效率要高的多。

累人是挺累人,可是使用耒耜耕种也强不到哪里去,种地是要抢农时的,使用耒耜这种原始的耕种农具,为了抢农时,也说不上轻松,稍有懈怠,就会错过最佳的耕种时间。

短曲辕犁推广以后,耒耜这种较为原始的农具耕种方式就可以逐渐被淘汰了,对比起来,使用曲辕犁代替

耒耜还是利大于弊的。

“不错!”蒙毅点了点头,短曲辕犁造价比大犁低,又能用牛拉,又能用人拉,未来牛耕逐渐推广普及以后,也不会浪费淘汰。

而且相比较于需要两头牛的长曲辕犁,短曲辕犁明显更符合现今的实际情况。

关中以外的地区牛耕尚未普及开来,牛耕这玩意不是说普及就普及的,毕竟牛这玩意可不便宜,想要尽快普及牛耕,必须要有相应政策和官府的帮扶。

赵泗还以为曲辕犁不适合这个时代,蒙毅一来赵泗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思想不到位。

转换个思路的问题,这个时代人真不比畜牲珍贵多少,甚至于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生命都是明码标价可以直接贩卖的。

赵泗说不上来有什么感觉,毕竟是个现代人,有点复杂,但也没有犯精神病想着人人平等。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这个时代的百姓过的好一些是赵泗的极限了,他很有自知之明。

尔后蒙毅又试了赵泗主导研发的游标卡尺等小工具,发现都极为实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临走之前还带走了一批。

一行送走了蒙毅以后,赵泗才跟王离一块回到住处。

赵泗迫不及待的打开锦盒,取出其中的竹简。

《显学》《五蠹》著作人,韩非。

韩非是个名人,赵泗当然知道,法家代表性人物之一。

沉下心看,只能说是头晕眼花。

没办法,赵泗才刚接触这个时代的书籍没多久,会说话和会读书是两个概念。

之前蒙毅送给赵泗的《大圣》《邹子》《邹子始终》赵泗看的也是稀里糊涂。

光是断句都是一个问题,更不用提里面涉及的典故。

赵泗也只是模糊的读出,韩非似乎对墨家,儒家,纵横家,商吏,游侠这些群体意见很大。

还提出了宰相必起于州郡,将军必发于行伍。

至于其他的……只能说稀里糊涂。

“看得懂不?”赵泗抱着《显学》找到了王离,目前赵泗认识的文化人还真不多,王离脑子有点直,人有点呆,但人毕竟是受过贵族教育的。

相比较于断句和释义都不通的赵泗,王离还是强了许多的。

“显学?”王离一看,这玩意我看过啊。

然后摇了摇头道:“学过,但是不懂。”

“有没有可能我是问你读得下来不?”赵泗坐下来摊了摊手。

一涉及这个时代的书籍,赵泗底蕴不足的情况就会暴露无遗。

他看这玩意字是看得懂,读起来却和天书也差不多,更不用说其中的通假字和各种生僻典故,说白了赵泗连翻译文章基本意思都做不到。

在这段日子里赵泗没事也会拿着蒙毅送的书问一问王离,但是时间太短,成效太浅,赵泗需要的学习,是系统性的学习。

而以赵泗的文学基础,他可能得跟着蒙童一块学才行。

赵泗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最起码这个时代读书真的很重要,在这个时代,还不好好读书,那可就真成了睁眼瞎了。

这个时代,因为竹简记载东西有限的原因,文章都是精而简,文学素养不够,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就算认识字也跟看天书没啥区别。

不过现在人在蓝田,只有王离这么个老师能凑合着用,王离自己虽然受过贵族教育,但是教授他人的能力确实比较一般,不过条件有限,也没什么办法。

赵泗计划是等到三种粮食出产,离开蓝田大营以后,给自己请个老师直接从零开始学起。

赵泗古文功底可以说没有,以《邹子》《显学》《五蠹》这样的书籍当入门阅读书籍确实有点夸张。

好在,最起码常用字认得七七八八了,不至于还需要从识字开始。

“读倒是读的下来,不过其中意思我可不甚清楚。”王离开口道。

赵泗点了点头,听着王离说的磕磕绊绊的,自己听得也是磕磕绊绊,脸上满是苦涩。

他需要一个合格的老师,很需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